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酒店管理专业的入学门槛降低,生源质量和数量下降几个方面为起点,论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面临和存在的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和建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如何转变传统观念,提倡新的就业理念及面对未来的发展应当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职业人。
关键词:高职;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02
根据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对专业兴趣度的调查可以看出70%的人对专业的兴趣很浓厚,很乐意在一入学时就接触到专业课程,对专业实习也很渴望,然而专业实习之后,只有15%的学生对此专业还存有兴趣,还乐意在该专业中继续深造,工作甚至发展。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个人认为和学生的职商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所谓职商,我认为主要指的是敬业精神和合作态度。英文中有一个专业的术语,称为career quotient简称CQ。[1]中文中并没有职商一词,我个人认为应当是职业素养的一部分,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及职业技能这四个部分。在这四个部分中,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的行为习惯是会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事业成败,也就是会影响到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职业技能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
基于教学的过程发现,专业的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更应关注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过去人们对工作讲奉献,讲“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去”,如今过于强调学生的个人兴趣与爱好,往往一遇到困难学生就选择放弃,从长远角度看,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发达国家从小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团结协作精神,但中国的孩子却开始大学毕业了,不出去工作,以啃老和上网游戏为乐。这些问题都显示了在高职教育阶段,一定要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这也是高技能人才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职业素养的涵义与内容
(一)4C构成的职业素养实质
具体的看来,职业素养可以用四个英语单词来描述。即Confidence(信心)、Competence(能力)、Communication(沟通)、.Creation(创造)来表述。信心代表着一个人在事业中的精神状态和把握工作的热忱,以及对自己能力的正确认知。在任何困难和挑战面前都要相信自己。培养学生的信心就意味着学生对自己会形成正确有评价,不会轻易的被困难打倒,也就意味着在工作时遇到问题和麻烦,心理的承受能力会增强,对于80后和90后的新生代来讲,坚强的心理承受力是成就人生的基础,而能力则是一个人在社会上与人相处或工作的必要条件,而能力的培养是和真正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新经验密不可分的,提升能力的捷径就是在工作中掌学会与人进行有效沟通,良好的沟通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见解,最后在这个不断进步地时代,开发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是成就学生未来职业的重要基石。
(二)合作精神构成的职业素养的内涵
合作是指人们(或组织)为了共同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共同行动或联合行动。因而合作就意味着必须从学生阶段就学会组建学习团队、以至在工作中组建工作团队。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当今社会并不鼓励个人英雄主义,这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算不上真正的成功,只有团队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另一方面,目前的大学生基本上是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群体。由于个体家庭过度关注“小皇帝”,使这些已经成长起来的年青一代,多数没有群体意识,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沟通,不屑于低头,更缺乏为他人提供服务的意识,结果就出现了一方面社会上服务行业的工作岗位乏人问津,大量企业因为招不到人而减产,同时有很多人却毕业不就业,造成了大量的毕业生一毕业就失业的社会现象,究其根本原因,一方面是社会中的服务工作劳动强度大,社会认可度差,工作报酬低,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大多数的从业人员的错误认知,认为服务就是伺候人,不愿为之,更为隐诲的原因是该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每项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每个环节的工作做不好都可能导致客人的投诉,所以要想做好服务工作就需要环环相扣,大家劲往一处使,人人都能形成共识。
二、职业素养的养成途径
养成教育是一种渐渗入微的教育方式,核心是价值观的教育,它倡导通过“外化——内化——外化”的教育过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笔者倾向于把职业养成教育定义为: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职业习惯规范化的教育过程。
(一)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建立职业素养的培育平台
高职教育推崇的“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从根本上是为了解决学校的招生难,和学生毕业就业难的问题,但现在很多企业也积极地加入到此模式中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企业现在招工难,招工的成本日益增加,却很难招到理想的员工,所以,学校作为一个平台,就把企业和学生之间紧密联系了起来,该方法的使用,可以让企业从招生阶段就参与到学校的工作当中来,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渗入式的方式把善于职业素养的要求加入到专业课程中来,这就为学生接触企业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些课程直接就开到了企业当中,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多层面地了解一个企业,再通过企业奖学金等方式,增进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感情。
(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
大学生是职业素养培养主体的,在大学期间应该学会自我培养。
1、要培养职业意识。很多高中毕业生在跨进大学校门之时就认为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可以在大学里尽情地“享受”了。所以,在大学的学习中,失去的人生的目标,毕业前没有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对工作充满了不确定性,再加上人际交往的困难,导致了就业过程中的压力被扩大。而培养职业意识就是要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因此,大学期间,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做什么?着重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个性倾向,包括兴趣、动机、需要、价值观等。据此来确定自己的个性是否与理想的职业相符: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结合环境如市场需要、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2、配合学校的培养任务,完成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比较容易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学校的教学及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是针对社会需要和专业需要所制订的。旨在使学生获得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知识的运用,并使学生获得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培养计划,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尽可能利用学校的资源,包括教师、图书馆等获得知识和技能,做为将来职业需要的储备。
3、有意识地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方面的隐性素养。隐性职业素养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核心职业素养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独立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操守等。事实表明,很多大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有记者调查发现,缺乏独立性、会抢风头、不愿下基层吃苦等表现容易断送大学生的前程。没有主见和爱出风头都不是用人单位所乐意接受的人选,如今,很多大学生生长在“6+1”的独生子女家庭,因此在独立性、承担责任、与人分享等方面都不够好,相反他们爱出风头、容易受伤。因此,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培养独立性、学会分享、感恩、勇于承担责任,不要把错误和责任都归咎于他人。自己摔倒了不能怪路不好,要先检讨自己,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在思想、情操、意志、体魄等方面进行自我锻炼。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善于从逆境中寻找转机。
(三)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对策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高校或高等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满足社会需要:1、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纳入大学生培养的系统工程,使高中毕业生在进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天起,就明白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学习与职业的关系、自己与职业的关系。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并把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做为重点;2、成立相关的职能部门协助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如以就业指导部门为基础成立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心,并开设相应的课程,及时向大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和实际的职业指导,最好是要配合提供相关的社会资源;3、深入了解学生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对本专业各门课程的求知需求,尽可能向学生提供正确、新颖的学科信息。
只有三方面共同配合,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健全的思想,发展学生的个性,减少社会成本的增加,高职的教育才能更具竞争力,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赵培勇.毕业不失业,职业生涯步步高[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
[2]王易.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1).
[3]刘红梅.大学生创新培养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2).
关键词:高职;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02
根据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对专业兴趣度的调查可以看出70%的人对专业的兴趣很浓厚,很乐意在一入学时就接触到专业课程,对专业实习也很渴望,然而专业实习之后,只有15%的学生对此专业还存有兴趣,还乐意在该专业中继续深造,工作甚至发展。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个人认为和学生的职商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所谓职商,我认为主要指的是敬业精神和合作态度。英文中有一个专业的术语,称为career quotient简称CQ。[1]中文中并没有职商一词,我个人认为应当是职业素养的一部分,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及职业技能这四个部分。在这四个部分中,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的行为习惯是会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事业成败,也就是会影响到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职业技能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
基于教学的过程发现,专业的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更应关注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过去人们对工作讲奉献,讲“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去”,如今过于强调学生的个人兴趣与爱好,往往一遇到困难学生就选择放弃,从长远角度看,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发达国家从小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团结协作精神,但中国的孩子却开始大学毕业了,不出去工作,以啃老和上网游戏为乐。这些问题都显示了在高职教育阶段,一定要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这也是高技能人才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职业素养的涵义与内容
(一)4C构成的职业素养实质
具体的看来,职业素养可以用四个英语单词来描述。即Confidence(信心)、Competence(能力)、Communication(沟通)、.Creation(创造)来表述。信心代表着一个人在事业中的精神状态和把握工作的热忱,以及对自己能力的正确认知。在任何困难和挑战面前都要相信自己。培养学生的信心就意味着学生对自己会形成正确有评价,不会轻易的被困难打倒,也就意味着在工作时遇到问题和麻烦,心理的承受能力会增强,对于80后和90后的新生代来讲,坚强的心理承受力是成就人生的基础,而能力则是一个人在社会上与人相处或工作的必要条件,而能力的培养是和真正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新经验密不可分的,提升能力的捷径就是在工作中掌学会与人进行有效沟通,良好的沟通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见解,最后在这个不断进步地时代,开发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是成就学生未来职业的重要基石。
(二)合作精神构成的职业素养的内涵
合作是指人们(或组织)为了共同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共同行动或联合行动。因而合作就意味着必须从学生阶段就学会组建学习团队、以至在工作中组建工作团队。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当今社会并不鼓励个人英雄主义,这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算不上真正的成功,只有团队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另一方面,目前的大学生基本上是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群体。由于个体家庭过度关注“小皇帝”,使这些已经成长起来的年青一代,多数没有群体意识,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沟通,不屑于低头,更缺乏为他人提供服务的意识,结果就出现了一方面社会上服务行业的工作岗位乏人问津,大量企业因为招不到人而减产,同时有很多人却毕业不就业,造成了大量的毕业生一毕业就失业的社会现象,究其根本原因,一方面是社会中的服务工作劳动强度大,社会认可度差,工作报酬低,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大多数的从业人员的错误认知,认为服务就是伺候人,不愿为之,更为隐诲的原因是该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每项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每个环节的工作做不好都可能导致客人的投诉,所以要想做好服务工作就需要环环相扣,大家劲往一处使,人人都能形成共识。
二、职业素养的养成途径
养成教育是一种渐渗入微的教育方式,核心是价值观的教育,它倡导通过“外化——内化——外化”的教育过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笔者倾向于把职业养成教育定义为: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职业习惯规范化的教育过程。
(一)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建立职业素养的培育平台
高职教育推崇的“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从根本上是为了解决学校的招生难,和学生毕业就业难的问题,但现在很多企业也积极地加入到此模式中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企业现在招工难,招工的成本日益增加,却很难招到理想的员工,所以,学校作为一个平台,就把企业和学生之间紧密联系了起来,该方法的使用,可以让企业从招生阶段就参与到学校的工作当中来,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渗入式的方式把善于职业素养的要求加入到专业课程中来,这就为学生接触企业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些课程直接就开到了企业当中,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多层面地了解一个企业,再通过企业奖学金等方式,增进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感情。
(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
大学生是职业素养培养主体的,在大学期间应该学会自我培养。
1、要培养职业意识。很多高中毕业生在跨进大学校门之时就认为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可以在大学里尽情地“享受”了。所以,在大学的学习中,失去的人生的目标,毕业前没有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对工作充满了不确定性,再加上人际交往的困难,导致了就业过程中的压力被扩大。而培养职业意识就是要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因此,大学期间,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做什么?着重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个性倾向,包括兴趣、动机、需要、价值观等。据此来确定自己的个性是否与理想的职业相符: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结合环境如市场需要、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2、配合学校的培养任务,完成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比较容易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学校的教学及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是针对社会需要和专业需要所制订的。旨在使学生获得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知识的运用,并使学生获得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培养计划,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尽可能利用学校的资源,包括教师、图书馆等获得知识和技能,做为将来职业需要的储备。
3、有意识地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方面的隐性素养。隐性职业素养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核心职业素养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独立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操守等。事实表明,很多大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有记者调查发现,缺乏独立性、会抢风头、不愿下基层吃苦等表现容易断送大学生的前程。没有主见和爱出风头都不是用人单位所乐意接受的人选,如今,很多大学生生长在“6+1”的独生子女家庭,因此在独立性、承担责任、与人分享等方面都不够好,相反他们爱出风头、容易受伤。因此,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培养独立性、学会分享、感恩、勇于承担责任,不要把错误和责任都归咎于他人。自己摔倒了不能怪路不好,要先检讨自己,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在思想、情操、意志、体魄等方面进行自我锻炼。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善于从逆境中寻找转机。
(三)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对策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高校或高等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满足社会需要:1、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纳入大学生培养的系统工程,使高中毕业生在进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天起,就明白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学习与职业的关系、自己与职业的关系。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并把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做为重点;2、成立相关的职能部门协助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如以就业指导部门为基础成立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心,并开设相应的课程,及时向大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和实际的职业指导,最好是要配合提供相关的社会资源;3、深入了解学生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对本专业各门课程的求知需求,尽可能向学生提供正确、新颖的学科信息。
只有三方面共同配合,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健全的思想,发展学生的个性,减少社会成本的增加,高职的教育才能更具竞争力,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赵培勇.毕业不失业,职业生涯步步高[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
[2]王易.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1).
[3]刘红梅.大学生创新培养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