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中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maa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伍绮诗是一名美国华裔作家,其代表作《无声告白》讲述了莉迪亚在被家庭给予过多的厚望而无法忍受后走向不归路的故事,作者先把死亡的结局交代了,再回过头来带着我们抽丝剥茧追踪原因。“成长”与“爱、死亡、生命”一样,是文学主要探索与表现的对象,是具有经典性与永恒性的文学主题。小说聚焦莉迪亚的成长历程,在经历成长的困惑、成长的磨难,付出成长的代价后,放弃从外界寻找认同,最终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成长的困惑
  詹姆斯一生都面临着自我身份认知的困惑。为了詹姆斯能够正常上学,他的父母放弃了加利福尼亚的工作,来到了爱荷华州劳埃德学院,虽然詹姆斯活在美国,学在美国,深深地被美国文化影响着,但是由于他的种族,他仍旧在学校受到排斥。他处于东方社会与西方社会的边缘,是一个生活在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之间的裂缝中的人。詹姆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经历了巨大的成长困惑,这份困惑自他出生之日起就伴随着他,这使他无法真正完成个人身份的构建,他最终也没能真正地融入白人社会。
  如果说詹姆斯所面临的困惑来源于他的种族,那么,他的妻子玛丽琳所面临的困惑则来源于她的性别。从传统上来讲,作为一名女性就应该成为一名“家中天使”,照顾丈夫和孩子。詹姆斯是家里的顶梁柱,承担起养家的任务,但是玛丽琳并不想成为传统女性,依附于丈夫,她想成为一名医生,一名独立的女性。但是从小她的母亲就一直教育她成为一名好妻子,这让她想摆脱母亲的控制,最终她成了医学院的一名学生,这看似是成功职业女性的开端,但实际与詹姆斯的婚姻改变了这一切—由于怀孕,她被迫暂停学习。在成长的道路上,玛丽琳始终面临着独立个体自我认同的困惑。不同于传统女性,她追求事业上的成功,但是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当时社会存在的性别歧视禁锢住了她,以至于她的自我意识逐渐减弱,逐渐放弃了自己的个性,最后泯然众人矣。
  詹姆斯和玛丽琳的女儿莉迪亚所面临的成长困惑来自她的原生家庭。由于她的长相,她成为家里最受关注的孩子,她继承了母亲的蓝眼睛,长相也最具有白人特征,所以玛丽琳对她寄予厚望。一方面,莉迪亚的白人外表让她的母亲看到了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另一方面,莉迪亚的外表使她的父亲发现了归属感,因为他的女儿和其他人看起来一样,她有机会融入白人社会。背负着父母的爱,莉迪亚努力成为父母想让她成为的人,但是她从未向父母表达过她的真实想法,她与父母的关系长期处于一种服从关系,这让她出现了两个自我:一个真实的自我和一个虚假的自我。表面上看她是个勤奋、无忧无虑、有着良好人际关系的女孩,但实际上她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不过是为了父母能够开心,她并不喜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而且她十分孤独,没有朋友。她所展示出的虚假自我是她父母梦想的映射。导致莉迪亚面临成长困惑的原因一方面来自她的父母,而另一方面来自她自己。相较于她的兄弟姐妹,她更加敏感,因此她更能感受到父母的愿望,这让她始终无法为自己而活,她服从了父母的意愿,但是牺牲掉了真正的自我。
  二、成长的磨难
  当时的美国对华裔充满了歧视与偏见。在莉迪亚失踪时,玛丽琳怀疑其受到了山姆之子的迫害,因为山姆之子杀害的都是深色头发的女性。莉迪亚因为混血的身份始终未能融入小镇中,莉迪亚在学校从未真正拥有过朋友,和父母眼中所谓朋友的联系也只有家庭作业。她受到同学的冷落,她的性格也让她在同学之间显得格格不入。当杰克将莉迪亚称为学校里仅有的不是白人的女孩时,莉迪亚对杰克称:“人们都是以貌取人。”种族歧视是华裔家庭子女终身要面临的问题,更可怕的是,由于种族歧视引起的内心的自卑和恐惧会伴随他们的一生。家庭内部也反映了认同危机,因为母女两人很像,而内斯和汉娜长得像父亲,这是莉迪亚成为母亲宠儿的原因之一。詹姆斯作为中国移民后代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活得那么小心翼翼,仿佛是个人质。他深爱自己的妻子玛丽琳,但是一直没有在白人社会中找到归属感,所以当詹姆斯看到华裔女生时,就把她当成了婚姻的替罪羊,想找到从没有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父母的管控下,莉迪亚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影响。家人理所当然地认为莉迪亚应该考着高分,是全家人的骄傲,因此,当莉迪亚表明没有通过驾驶证考试时,父母不是给予安慰与鼓励,而是震惊。莉迪亚的父母从未真正理解过她,以至于莉迪亚在学校没有朋友这件事情到莉迪亚遇难才被发觉。父母同时希望女儿能弥补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遗憾,完成自己的梦想,考上名校,成为一名医生。女儿为了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一直讨好着父母,表面上做着他们眼中的孩子,但内心渴望做她自己。父母给予了她太多关注与畸形的爱,这些都压着她喘不过气来,就连生日礼物都是他们希望她看的书,然而她并不喜欢,但她没有反抗,她选择了无声的告白。哥哥和妹妹与她相反,他们被忽视,父母将赌注压在莉迪亚身上。父亲詹姆斯是华裔,因为渴望融入白人群体而变得自卑又敏感,甚至间接逼死了自己的女儿。他害怕别人发现他是中国人,所以跟自己的父母都不说中文、不打招呼,还特意去学习美国历史,学习美国西部牛仔文化,既无法正视自己骨子里流淌的血液又无法被白人接纳的那种矛盾和痛苦,压抑着整个家庭,最后间接造成悲剧的发生。如今生活于这样一个时代的我们,总是被事物追着跑,不同的道路中,不同的角色里,每个人的身上倾注着不同的期待。我们尝想过在这些期待之中,失去了些什么,有时候我们负隅抵抗,不过是为了找寻那个最为真实的自己。生命是无法回溯的长河,在这长河之中,无论面对的是什么,重要的是能活于爱与希望之间,那是给家人与自己最好的礼物。
  三、成长的代价
  失去自我是造成悲剧的主要原因之一。詹姆斯和妻子玛丽琳因年轻未实现的理想而失去自我,而莉迪亚则在二人的高期待中失去了自我。莉迪亚所经历的伤痛大多来自詹姆斯和玛丽琳不健康的婚姻关系,即一位想与众不同的母亲和一位为极力融入人群的父亲。莉迪亚被迫卷入这种“爱的矛盾”中,是父亲和母亲爱的受害者。莉迪亚的经历代表了类似家庭教育的多民族群体。她和她的家人为了赢得他人认可,总是放弃原来的自我。她变成了一个敏感的人,善于观察每个人的情绪,她的创伤经历影响她的一生。玛丽琳是一位白人女性,她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梦想着以惊叹的方式,成为一名与众不同的女性,她试图在当时的美国,摘下医生只能是男性这一固有标签,历经生活的摧残,最后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循规蹈矩地生活。对于詹姆斯来说,他的敏感自卑一直伴随他的一生。年轻时不愿接受自己真正的身份,总是在人群中掩饰自己,这使他身上有一种自卑感和不归属感。不健康的家庭环境、种族歧视和文化差异,造成了詹姆斯的进一步迷失,使自卑情结加剧,身份问题使他置于中美文化的夹缝之中。
  《无声告白》一书对一个典型的跨族裔家庭进行了剖析,玛丽琳、莉迪亚和汉娜分别代表了身处不同阶级的女性。她们不仅要面临生存问题,还要逃离社会对她们的歧视,以及来自家庭的束缚,在追求个人幸福和精神慰藉时遭遇了种种艰难。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妇女意识逐渐觉醒,逐渐成为“另一半天”,她们要求进入主流社会,拒绝性别歧视,想要挑战男性垄断的行业。玛丽琳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生并成长起来,受到社会上的各种耳濡目染,她有着自己的独立意识,不愿做母亲所期望的家庭主妇,而是做一位优秀、博学的医生。玛丽琳从内心渴望与众不同,嫁给詹姆斯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步骤,而詹姆斯则看中了玛丽琳的“普通和自然”。玛丽琳母亲的病逝给她点起了逃离的欲望,却因牵挂家中的孩子,仅仅两个月的逃离就宣告了失败,之后继续做起了家庭主妇。以牺牲了独立的经济和独立的人格為代价,玛丽琳又回归了以往的生活。而处于学生时期的莉迪亚从未有过真正的朋友,母亲也在不断对她施加学习的压力,她只能通过妥协和顺从来维持家庭的和睦。
  小说中的家庭一直处在一种奇特的状态,女儿惧怕,儿子和父母针锋相对,还有附近邻居时刻“关心”詹姆斯一家。这种奇特的现象透露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出这家人之间的吸引与排斥。中国人重视家庭关系,对于婚姻和家庭关系有着自己的一套准则,在他们的传统观念中,父亲具有权威性,是一个家庭的核心。然而,当传统的中国人在美国文化背景中生存时,会面临的家庭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夫妻婚姻关系的裂变和父母辈与子女关系的裂变。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詹姆斯一家经历了族裔所带来的影响,夫妻二人也从未真正了解对方,最终导致一个家庭的破碎。
  《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用自杀的方式来向父母告白:她向往自由,她不爱她现在的专业,她不想要父母强加的枷锁与束缚。她在成长过程中陷入了家庭与社会的困境里,从失去自我到试图用自己的方式逃离支离破碎的家庭。
  基金项目:本文系齐齐哈尔大学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长小说视角下的伍绮诗小说研究”(项目编号:202010232336)。
其他文献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古书亦作子赣,春秋时期卫国人。他十七岁拜孔子为师,是孔门十哲之一,也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担任过卫国和鲁国的宰相,齐国的大夫。在《论语》一书中,若以每则出现名字算作一次,不重复计算,与子贡有关的记载达38条,其数量仅次于子路。我们以《论语》为底本,分析子贡的形象。  一、巧言善辩  孔子的学生各有所长,《先进篇》中言,“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
期刊
鲁迅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与文学家,他创造了“内外两面,都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即他不但关注了本民族文学的发展,而且关注了思考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所以他的文学创作不仅仅具有民族性,而且具有世界性。“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鲁迅创造小说的能力很强,而且他可以借助西方文学思想的启蒙方式来进行引用,他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同时又专心致志于小说的
期刊
隐喻可以存在于各种文学作品的各个环节中,很多文学家也已经将隐喻作为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或者是一种修辞方法.隐喻有很多优势,比如,可以深化语言内容,规范语言使用,帮助作者
期刊
明代以中山狼为创作题材的作品颇丰,如文言短篇小说有马中锡的《中山狼传》,杂剧有王九思的《中山狼》。另外,“祁彪佳《远山堂剧品》录有陈与郊的《中山狼》和汪廷讷的《中山救狼》杂剧,惜都不传”。近代以来,在郑振铎、刘大杰、游国恩等编写的文学史中也都给予了其一定程度的关注,之后王季思在其编写的喜剧集中也提到“现存描写中山狼故事的剧本,当以康海的为最佳”。此后更是引起了较多学者对康海杂剧作品《中山狼》的关注
期刊
虽然《且听风吟》是村上春树的处女作,但其一经发表就获得了日本的文学奖项,并在之后的数十年间,对世界各地的读者均产生了重要影响。考量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语言特色是重要的评判因素,所以本文就针对《且听风吟》的语言风格以及具体表现手法进行分析与说明。  一、《且听风吟》的语言特色  (一)朴实与简练  《且听风吟》的字符相对较少,且村上春树的语言也不艰深晦涩。为方便读者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使用的是朴实与简
期刊
文体学是一个跨学科的学科,它处于语言学、哲学、美学和文学理论的交汇处,现在仍处于发展和逐步完善的阶段。从词源学角度来看,文体(style)起源于拉丁词“stilus”,该词在《牛津英语词典》(新版)中进行了解释,本意是指一种由金属、骨头等制成的乐器,其一端尖锐,可以用来在蜡板上刻写文字,而另一端则平整,可以用来擦除书写的内容,实际上是一种所谓的“手写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词的含义得到了扩展,最
期刊
奥尔罕·帕慕克是土耳其当代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伊斯坦布尔是他的故乡,也是其诸多作品中的地理空间.其2016年发表的作品《红发女人》就以这座城市
期刊
《简·爱》和《飘》都反映了男权社会下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反抗。两部小说的女主人公都明确提出要追求独立与平等的社会地位,并且为之付出不懈努力。只不过,基于时代背景的不同,《简·爱》还只是追求平等的爱情,渴望平等的男女地位;斯嘉丽·奥哈拉则直接走出家庭,在社会上与男性争夺权力。两位不同国家和年代的伟大女性接连向传统的父权社会发出挑战,追求经济独立和人格平等。  一、创作背景与小说背景  (一)《简·爱》的
期刊
《儒林外史》是一部经典的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塑造了许多经典的儒生形象。在家道没落之后,他把目光转向底层社会,发现了底层人民的美与善,而这其中便包括那一群苦苦挣扎的女性。《儒林外史》没有直接涉及对父权制的批判,但是科举是父权制话语体系下封建制度的重要部分,探讨女性在这一制度下如何被压迫、被异化,需要用女性主义批评的方法去重新解读。  一、《儒林外史》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一)沈琼枝:徒有进步外形的空
期刊
隐喻作为人类语言表达的一种基本形式,其发展历史悠久,被人们广泛使用。从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隐喻表达无处不在,它也是人们表達自我的重要方式之一。对此,很多研究人员并没有深入探究隐喻背后更深层次的内涵。事实上,只是将隐喻当作一种修辞手段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深入挖掘、突破,从多层次上深入理解。本文针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在英国文学评论文章中的作用与应用,希望可以帮助更多英语学习者透过隐喻了解英国文化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