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环境因素的深层思考

来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lingy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是,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远非尽如人意,其主要环境因素在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人的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集中呈现与多样化社会思潮产生的叠加效应,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的失落,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冲击。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环境因素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6-0084-0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向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但是,在当今“西风”劲吹的全球化时代,借助无孔不入的大众媒体和网络,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多元的价值观念纷至沓来,相互激荡,严重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严重消解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挑战,迎难而上,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毋庸讳言,从投入与产出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远非尽如人意,应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唯其如此,才能使改革“对症下药”,取得实效。鉴于此,本文拟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背后的环境因素入手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有所裨益。
  一、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人的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仅仅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而是深层地表现为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生活方式的变革。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明确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说到底一个社会的生活方式总是受该社会的生产方式制约的,人们怎样生产,就怎样生活。市场经济按照自己的要求和特征去重新塑造全部的社会生活,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在市场经济中功利主义流行,工具理性当道。功利主义一旦和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结合就会变为极端狭隘的庸俗功利主义、拜金主义,诉诸行为层面则会导致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择手段、唯利是图;而工具理性一旦失去价值理性罗盘的引领则会演变为赤裸裸的牟利工具。
  因此,市场经济原则渗透到全部社会生活,把握不好就可能会使市场经济蜕变为市场社会和消费社会。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撕去封建社会的田园诗般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抹去了一切职业的灵光”,“把一切都沉浸到金钱的水火当中去”。[2]人被异化,异化为金钱的奴隶,消费的动物;使人们单纯以金钱财富作为成功的指标和最高的追求目标,失去了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成为“单向度的人”。[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必然蔓延到我们的生活领域,侵蚀着我们的精神文化家园。当下西方社会中腐朽没落的世俗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社会思潮通过大众媒体和网络的推波助澜在我们社会大行其道。受此浸染,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消费方式、享受方式、交往方式等整个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学生在人生目标、态度、社会责任感、道德理想上出现了偏差。网络时代“泛娱乐化”的倾向到处蔓延,青年人往往沉湎于虚拟的世界,信奉活在当下,快乐就好。他们似乎已无需思考,“内事不决百度一下,外事不解谷歌一番”。网络覆盖世界,信息湮没一切,有些学生静心读书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这种生存状态使一部分青年学生失去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因而对需要深度思辨与价值根究的哲理化、理论化的各种思潮、主义会有某种抵触或反感的情绪。这一切无疑会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青年学生的难度,使马克思主义很难真正进入学生的心灵。
  二、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集中呈现与多样化社会思潮产生的叠加效应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换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经济领域四大转型同时进行:从半封闭的社会向开放的社会转型,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也就是信息社会转型。这四大转型使中国走上现代化、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发展轨道。但是,历史与现实的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转型期都是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复杂、尖锐,集中呈现的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
  毋庸讳言,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作为社会现实矛盾精神折射的各种社会思潮因此大量涌现。在今天这样一个大众传媒和网络极为发达的信息社会,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被任意放大,社会思潮则被迅速传播扩散。对当前社会影响较大的思潮有新自由主义思潮、新左派、历史虚无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粹主义等等,它们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相互对立、多元并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历了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之辩、普世价值之争,到目前思想理论界仍存在“左”“右”对垒。这一社会现象的社会历史进步意义毋庸置疑,它有利于冲破封闭僵化的思想藩篱,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启发思维,但是也会混淆视听,造成人们思想认知的困惑,陷入价值选择的困境而无所适从。必须指出的是,这些社会思潮复杂多变、良莠不齐,与西方社会思潮、理论流派“剪不断,理还乱”,其中一些思潮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在民众中争得认同和话语权,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法性,认识不清、引导不当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当人们面对我国存在的貧富悬殊、贪污腐败、社会不公、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等诸多一时还不能有效解决的现实问题时,难免会产生思想和心理上的困惑和不满情绪,这种不满心态与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相叠加,如果再有某些别有用心者宣传蛊惑,则可能引发社会特定情景中的“发酵效应”,就会给社会的平稳有序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   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尤为突出。青年学生思维敏锐,思想活跃,不满足于现状,求新求变,但缺乏人生历练,政治上比较幼稚,思想上容易偏激,以理论观点的新奇性、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性和否定性吸引人的社会思潮在他们中间更易于获得响应和流行。相比之下,“主流意识形态就其基本性质而言,属于肯定性思维,具有辩护性特征。这就不免要与人的思维主体性特征——否定性相抵触”[4]。从这一角度而言,即使不考虑当下社会变迁的特殊背景,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因此,如何提高青年学生对社会思潮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是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前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任重而道远。
  三、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的失落
  现代化进程中,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技术理性必然当道,超乎功利之外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严重失落。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理论不再是社会尊崇的对象,青年学生中的精英群体大多选择技术与应用专业,这不仅使传统上受人尊重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发生了动摇,而且制约与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生存与发展前景。这种情况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暂且不论,对青年学生的危害则更为直接、现实和迫切。人文社会科学,是为社会和个体注入灵魂的科学,其中哲学则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5]的学问。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心理人格的养成、个体的成长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年学生如果缺少人文知识的浸润、人文价值的关怀,那么,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就很难有正确的认知和道义担当,就会视野狭窄、心胸不阔、德行不修。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就业形势的严峻,面对高物价、高房价等物质层面的压力,一些学生精神上的追求空间被严重挤压,思想变得更现实了、物欲更重了。有些学生的心态开始失衡:焦虑、浮躁、失落、迷茫;有些学生的价值观显现出一定程度的扭曲:急功近利、拜金、自私。有识之士慨叹,有些青年人已成为“无梦、无趣、无痛”的“橡皮人”。[6]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则直言不讳地批评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了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7]。在当下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环境中,这样的人即使有很高的专业能力和学术造诣,也很难对社会发挥应有的正能量。这种现状的负面效应正在显现,为泄愤杀导师之子、因嫉妒而给同窗投毒……这些极端事件的发生虽是个案,但其中教训已足够令人反思和警醒。
  四、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冲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陷入低谷。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文化、西方话语、西方生活方式、西方价值观念等等,凡是打着西方标签的物质与精神产品对非西方世界都有难以抵挡的软实力。“唯洋是崇”的倾向蔓延到我们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界对西方理论、西方话语、西方概念的推崇从学术期刊、著述、大学教科书乃至各种讲坛、沙龙、研讨会都能得到相应的印证,马克思主义理论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尤其值得警惕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网络,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并对我国进行妖魔化宣传报道,混淆视听,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确认知和信仰形成。长期浸淫在“西风美雨”的文化氛围之中,一些大学生对西方思潮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好感,有些学生甚至醉心于追新逐热,“见西就迷”,盲目追随。相反,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则较为漠视,甚至不以为然。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外来文化”论、“非学术”论等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错误观点在青年学生中渗透蔓延,致使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合法性受到诟病和质疑,因而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会先入为主地存有抵触厌倦情绪,无形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被悄然消解了。
  综上可见,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环境因素严重地冲击和消解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干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学生的引领,影响着青年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切合实际的应对措施。首先,要培养造就一支既具有良好的理论修养、正确的政治立场,又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广泛深入接触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成为青年学生思想困惑的发现者。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对当下社会现实问题和社会矛盾有较强的解读和回应能力,不回避,不粉饰,实事求是,以理服人,不但让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达到释疑解惑和正确引导的效果。第四,要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味“灌输”的“一言堂”式的呆板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实现 “‘灌输与对话’的统一”[8],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探讨问题的良好氛围,让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具有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创造力,成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加油站。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3-254.
  [3]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4] 房宁.影响当代中国社会的三大社会思潮[J].复旦政治学评论,2006(1):290.
  [5] 孙正聿.孙正聿讲演录[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1:163-164.
  [6] 黄俊杰.你是无梦无痛无趣的“橡皮人”吗[J].新周刊,2010(13).
  [7] 謝湘,堵力.理想的大学离我们有多远[N].中国青年报,2012-05-03(3).
  [8] 侯勇,孙其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现代转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61.
  [责任编辑:张俊华]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席卷大地,和发生在2003年春夏之交的SARS何曾相似,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公共卫生事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全民动员,群防群控,牵动
期刊
房地产业的增长和衰退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而在目前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存在着结构性矛盾突出,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因此对房地产业的效率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先在结构总是以主观的形式、观念地无形地存在于教育主体的思想意识中,不易辨识,不仅需要人们的感性经验去触碰,而且需要上升到理性层面形成自觉认识,并通过外在的表现形式昭示出来。要把隐含在思想政治教育先在结构内部的要素及其内在联系进行系统建构,使思想政治教育先在结构更加清晰化,才便于更有操作性地发挥它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先在结构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显化出来,让人们能够准确完整地认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一些城市,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协作,在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影响力和控制力,成为世界城市。世界城市的形成得益于全球
学习效果如何,需要通过评价来完成,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是两种常用的评价方式.SOLO分类评价侧重于质性研究,即力求从学生的回答中分析出其思维层次.本文简述SOLO分类理论的基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大量数据快速积累,大部分行业都形成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为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产,同时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强的洞察力、决策力以及流程
期刊
本文考虑几类加工时间可变的单机排序问题,详述如下:首先,第一章介绍排序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研究内容。其次,第二章针对带有学习效应、加工时间可控和退化工件在单机
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蹲点,同基层干部群众一起探讨治穷致富大计,用点上的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这对发展生产,增强党的凝聚力,维护社会的稳定,提高领导艺术,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1992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