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因为弱视,不仅视力差,立体视觉也不好,生活受影响、学习跟不上,我们都快急死了,多亏刘医生治好了孩子的眼睛,太感谢你了。”在自治区人民医院视光中心,一名小患者的父母拉着该院视光科主任、主任医师刘伟民的手感激地说。那一刻,五月的阳光晶晶亮,洒满大家的心里。
亚圣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也曾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拥有明亮、清晰的视觉是每个人正常生活的需求。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视力障碍,一些人无法看到自然界中的五彩缤纷,他们渴望能看到光明或是能重见光明。
刘伟民告诉我们:“让眼疾患者恢复视力,是我追求的梦想。”
作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委员、全国低视力专家指导组成员、广西科技项目评估咨询专家、广西区人民医院视光科主任,从医30多年来,刘伟民一直锲而不舍、潜心钻研各种视力障碍的诊疗技术,为无数视力障碍患者解除痛苦,在国内、区内患者和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铁心创建视光学科
近视、屈光不正、弱视等视力障碍性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我国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28%、初中生为60%、高中生为85%,并有不断上升趋势,学龄前儿童近视也越来越多,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视力障碍性疾病的诊疗手段还比较单一、落后,低视力的诊治技术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作为一名视光学专业的医生,刘伟民在日常工作中看到不少低视力患者生活在“黑暗”里,他铁心要攻克诊治难关,在视光学领域成就一番事业。
为了把国际先进的视力障碍性疾病的诊疗理念与技术学到手,刘伟民在1994年考取广西第六批公派出国留学机会,远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深造一年,师从世界著名视光学低视力专家Alan. W. Jhonston教授,主攻视光学专业技术。为了尽快熟悉和掌握先进的诊疗技术,刘伟民克服身体、生活的种种困难专心求学,他还从学校图书馆借出视光学书籍复印精华部分,整理装订成53本书,并花费2000多元邮寄20多公斤珍贵资料回国。
1995年底,刘伟民学成回国,着手组建广西第一个视光学科。万事开头难,当时医院设备条件、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人才严重短缺,但在医院领导大力支持下,刘伟民精心筹划,视光科终于在1996年4月挂牌成立。这是广西首个、也是我国西南地区首个视光专业学科,为广大患者带来重见光明的希望。
潜心打造专科品牌
“人才是视光学科的生命线,是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根本。”作为视光科主任,刘伟民重视现有人才的培养,每年坚持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国内外专业培训,请国内著名专家到院作学术讲座和近视手术演示,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和科研攻关能力,使视光科人才、设备与技术得到快速发展。1998年,经自治区卫生厅审核批准,广西视光中心在视光科挂牌成立,成为广西视光专业的“领头雁”。
为了加强对年轻医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使广西视光中心的诊疗技术和科研方向始终站在国内领先行列,刘伟民先后派送4名业务骨干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威尔玛眼科等国际著名医院进行为期一年学习。目前,已有3人学成归来。2013年4月,一名技术骨干在美国芝加哥通过角膜塑形学会考核,成为国际角膜塑形镜学会资深会员,是中国首批取得该项资格的六名医生之一。经过10多年专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广西视光中心如今拥有一支50多名医护人员专业团队,成为广西视光专业人才最雄厚的诊疗机构。
随后,刘伟民带领团队先后开展先进的医学验光技术、精确的渐进眼镜验配技术、硬性角膜接触镜(RGP)验配技术、青少年近视控制治疗技术等手术,使视光中心的近视、老花、散光、儿童弱视、斜视、低视力等各种视力缺陷诊疗技术达到广西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更值得一提的是,刘伟民在10多年前就在广西率先引进青少年渐进镜技术,使一大批青少年近视患者受益;刘伟民积极引进渐进多焦点镜片代替老花镜,解决中老年人的“老视”问题,赢得广大中老年人的青睐;自2001年开始,刘伟民引进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系手术技术,至今成功为5万多例近视者开展近视摘镜手术,并分别在2009年在广西率先引进波前像差引导下角膜激光手术、2011年率先开展飞秒激光手术,使大批近视者的近视手术质量和安全得到较大提高与保障。他和同事联合开展的《LASIK手术视觉质量相关因素的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2010年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三等奖。
用心创造弱视治疗佳绩
“完成前面两件大事后,我第三件‘大事’是要进一步解决广西弱视和低视力治疗问题。”刘伟民说,弱视是一种视觉发育障碍性疾病,我国3亿儿童中患弱视的有1000万,给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而传统的弱视治疗方法疗效不好。
2007年,刘伟民与中山大学联合开展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视知觉感知学习在弱视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带领的科研团队取得丰硕成果——“弱视视觉感知觉学习治疗系统”技术治疗弱视总有效率达97.08%,分别获2009年度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二等奖和2010年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该研究技术已在广西14家医院推广应用,治疗弱视患者13844人次,年龄最小患者3岁、年龄最大40岁。他还带领技术人员深入扶绥、柳江、平乐、贵港等全区30多个市、县进行低视力筛查及康复工作。
多年来,刘伟民组织全区视光学及低视力康复培训等学习班20多期,开展免费义诊咨询活动150多次、科普讲座225次,为全区各市(县、市、区)医院培训眼视光医生和验光师2000多人次,使低视力康复治疗得到进一步推广和普及。他主持的科研课题《广西农村低视力病因调查及干预》,为全区低视力康复指导工作作出贡献,他领导的广西视光中心被授予“全国低视力康复的先进集体”称号。
苦心钻研取得丰硕成果
在科研教学方面,刘伟民苦心钻研,并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
他先后主持《广西眼镜行业准入标准》、《弱视患者视觉信息加工缺陷研究》等8项研究,其中两项获广西科技进步奖和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
他先后获得由国家出版局颁发的“gabor立体视检查及训练系统”“随机点位体视检查及训练系统”和“轮廓整合训练系统”三项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在省级、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成为国内视光专业技术人才行列的佼佼者;
他经常应邀在国内外的眼科学与视光学大型学术交流会上发表专题演讲,如,在第八届国际眼科和视光学学术大会上作题为《视知觉感知学习治疗弱视的临床研究》、第十八届国际眼科研究大会上作《弱视患者位置辨别功能研究》、第十四届全国眼科大会上作《视觉噪声双视力表在弱视患者中的应用》等;
他参与编写《全国卫生院校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实验教材》,担任《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眼科频道》、《广西医学》等专业学术期刊编委,为推动我国和广西视光专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纵横视光专业领域30多年,刘伟民又有了新的奋斗目标:集中优势力量聚焦视知觉感知治疗弱视及相关的研究,加快视觉筛查准备工作的进展及实施;继续推进流行病学及社区预防机制,逐步建立起广西的预防保健干预治疗的视光学模式。
眼明正似琉璃瓶,心荡秋水横波清。广西视光学事业会因为刘伟民和业界同仁的齐心努力,开创更明亮的新境界。
亚圣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也曾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拥有明亮、清晰的视觉是每个人正常生活的需求。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视力障碍,一些人无法看到自然界中的五彩缤纷,他们渴望能看到光明或是能重见光明。
刘伟民告诉我们:“让眼疾患者恢复视力,是我追求的梦想。”
作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委员、全国低视力专家指导组成员、广西科技项目评估咨询专家、广西区人民医院视光科主任,从医30多年来,刘伟民一直锲而不舍、潜心钻研各种视力障碍的诊疗技术,为无数视力障碍患者解除痛苦,在国内、区内患者和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铁心创建视光学科
近视、屈光不正、弱视等视力障碍性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我国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28%、初中生为60%、高中生为85%,并有不断上升趋势,学龄前儿童近视也越来越多,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视力障碍性疾病的诊疗手段还比较单一、落后,低视力的诊治技术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作为一名视光学专业的医生,刘伟民在日常工作中看到不少低视力患者生活在“黑暗”里,他铁心要攻克诊治难关,在视光学领域成就一番事业。
为了把国际先进的视力障碍性疾病的诊疗理念与技术学到手,刘伟民在1994年考取广西第六批公派出国留学机会,远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深造一年,师从世界著名视光学低视力专家Alan. W. Jhonston教授,主攻视光学专业技术。为了尽快熟悉和掌握先进的诊疗技术,刘伟民克服身体、生活的种种困难专心求学,他还从学校图书馆借出视光学书籍复印精华部分,整理装订成53本书,并花费2000多元邮寄20多公斤珍贵资料回国。
1995年底,刘伟民学成回国,着手组建广西第一个视光学科。万事开头难,当时医院设备条件、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人才严重短缺,但在医院领导大力支持下,刘伟民精心筹划,视光科终于在1996年4月挂牌成立。这是广西首个、也是我国西南地区首个视光专业学科,为广大患者带来重见光明的希望。
潜心打造专科品牌
“人才是视光学科的生命线,是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根本。”作为视光科主任,刘伟民重视现有人才的培养,每年坚持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国内外专业培训,请国内著名专家到院作学术讲座和近视手术演示,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和科研攻关能力,使视光科人才、设备与技术得到快速发展。1998年,经自治区卫生厅审核批准,广西视光中心在视光科挂牌成立,成为广西视光专业的“领头雁”。
为了加强对年轻医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使广西视光中心的诊疗技术和科研方向始终站在国内领先行列,刘伟民先后派送4名业务骨干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威尔玛眼科等国际著名医院进行为期一年学习。目前,已有3人学成归来。2013年4月,一名技术骨干在美国芝加哥通过角膜塑形学会考核,成为国际角膜塑形镜学会资深会员,是中国首批取得该项资格的六名医生之一。经过10多年专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广西视光中心如今拥有一支50多名医护人员专业团队,成为广西视光专业人才最雄厚的诊疗机构。
随后,刘伟民带领团队先后开展先进的医学验光技术、精确的渐进眼镜验配技术、硬性角膜接触镜(RGP)验配技术、青少年近视控制治疗技术等手术,使视光中心的近视、老花、散光、儿童弱视、斜视、低视力等各种视力缺陷诊疗技术达到广西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更值得一提的是,刘伟民在10多年前就在广西率先引进青少年渐进镜技术,使一大批青少年近视患者受益;刘伟民积极引进渐进多焦点镜片代替老花镜,解决中老年人的“老视”问题,赢得广大中老年人的青睐;自2001年开始,刘伟民引进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系手术技术,至今成功为5万多例近视者开展近视摘镜手术,并分别在2009年在广西率先引进波前像差引导下角膜激光手术、2011年率先开展飞秒激光手术,使大批近视者的近视手术质量和安全得到较大提高与保障。他和同事联合开展的《LASIK手术视觉质量相关因素的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2010年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三等奖。
用心创造弱视治疗佳绩
“完成前面两件大事后,我第三件‘大事’是要进一步解决广西弱视和低视力治疗问题。”刘伟民说,弱视是一种视觉发育障碍性疾病,我国3亿儿童中患弱视的有1000万,给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而传统的弱视治疗方法疗效不好。
2007年,刘伟民与中山大学联合开展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视知觉感知学习在弱视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带领的科研团队取得丰硕成果——“弱视视觉感知觉学习治疗系统”技术治疗弱视总有效率达97.08%,分别获2009年度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二等奖和2010年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该研究技术已在广西14家医院推广应用,治疗弱视患者13844人次,年龄最小患者3岁、年龄最大40岁。他还带领技术人员深入扶绥、柳江、平乐、贵港等全区30多个市、县进行低视力筛查及康复工作。
多年来,刘伟民组织全区视光学及低视力康复培训等学习班20多期,开展免费义诊咨询活动150多次、科普讲座225次,为全区各市(县、市、区)医院培训眼视光医生和验光师2000多人次,使低视力康复治疗得到进一步推广和普及。他主持的科研课题《广西农村低视力病因调查及干预》,为全区低视力康复指导工作作出贡献,他领导的广西视光中心被授予“全国低视力康复的先进集体”称号。
苦心钻研取得丰硕成果
在科研教学方面,刘伟民苦心钻研,并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
他先后主持《广西眼镜行业准入标准》、《弱视患者视觉信息加工缺陷研究》等8项研究,其中两项获广西科技进步奖和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
他先后获得由国家出版局颁发的“gabor立体视检查及训练系统”“随机点位体视检查及训练系统”和“轮廓整合训练系统”三项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在省级、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成为国内视光专业技术人才行列的佼佼者;
他经常应邀在国内外的眼科学与视光学大型学术交流会上发表专题演讲,如,在第八届国际眼科和视光学学术大会上作题为《视知觉感知学习治疗弱视的临床研究》、第十八届国际眼科研究大会上作《弱视患者位置辨别功能研究》、第十四届全国眼科大会上作《视觉噪声双视力表在弱视患者中的应用》等;
他参与编写《全国卫生院校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实验教材》,担任《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眼科频道》、《广西医学》等专业学术期刊编委,为推动我国和广西视光专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纵横视光专业领域30多年,刘伟民又有了新的奋斗目标:集中优势力量聚焦视知觉感知治疗弱视及相关的研究,加快视觉筛查准备工作的进展及实施;继续推进流行病学及社区预防机制,逐步建立起广西的预防保健干预治疗的视光学模式。
眼明正似琉璃瓶,心荡秋水横波清。广西视光学事业会因为刘伟民和业界同仁的齐心努力,开创更明亮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