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旧事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uan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街香港路石牌坊下面,有一块立着的介绍这条老街情况的牌子,上面说这里有现代作家杨骚的故居。这座故居的正门在香港路90号,这是一处典型的闽南“竹竿厝”,后院的小巷连接另一条老街龙眼营。后院朝北另一处小院开了个边门,从香港路二巷出入。杨骚出生在这里,住了18年,一直到赴日本东京留学。从日本回来后,又住了几个月。我要讲的故事,发生在此时。
  1985年,一个非常晴朗的初秋日子。天空透明得让人想到什么叫一尘不染。
  这天,一个堂姑母特意从老远跑来告诉我,说有个舅舅从印尼回国旅游,要在漳州住几天,这个舅舅叫张秋农,同维铨兄很好,几次说要跟你们见见面。维铨是杨骚的原名。
  在华侨大厦一间灯光不太明亮的房间里,我见到了这位老人。这位我应当称他为舅公的老人知道是我以后,长长地“啊──”了一声。他戴着一副眼镜,目不转睛地看了我一会儿,连声说:“很像,跟维铨很像。”
  老人站起来,热情地拉着我的两只手,让我在他的床上坐下。我们俩就这么都侧着身,面对面,挨得很近。老人没有松开我的手,两眼注视着我,说:“你知道吗?我一生的道路受到你父亲很大的影响。”
  老人松开我的手,站起身向外走了几步,对面床一个陌生的女子连忙问:“爸爸,要拿什么?”
  “将那把提琴拿来。”
  女儿从壁柜里拎出一个提琴盒子。老人轻轻拍着琴盒,放低声音缓缓说:“我这次到广州,想看看你父亲,拉首曲子给他听。”
  我眼睛一下湿润了。我听到一个比童话还清澈的故事。
  我小你父亲几岁(这么说,他至少也是近八旬的人了,我心想),第一次相见的情景还记得那么清楚,他刚从日本回来,都多少年了,噢,60年啦(即1925年)。那天我在你家,同你两个叔叔聊天,走进一个眉目清秀的人,长发及肩,全身裹着黑色的衣服,肩上扎着一袭黑披风,在身后黑闪闪地抖动,头上戴着宽边黑绒帽,帽沿滚着一道打着蝴蝶结的白丝带,脚上蹬着黑皮鞋,进门后,大大方方地同你两个叔叔一一拥抱,然后走向里屋。我目瞪口呆,被这个人的打扮,更被他的举止,我搞不清楚这到底是个男人还是女人,好奇地跟在后面走进里屋。他看到了,指着我问你祖母,然后才过来同我握手。那时你父亲就是这副模样(同我记忆中慈祥、孱弱、苍老的父亲相差得也太远了)。
  第二天,我又去你家,维铨正在客厅里练习提琴,他拉得非常专注。我站在一旁静静地听。我很喜欢音乐,十多岁就拉得一手叫人称好的二胡,还懂得其它一些中国乐器。维铨拉了一阵,微笑着递过提琴,说:“来,你拉。”
  我接过提琴,看着,抚着,这是我第一次摸提琴。我揣摩了一阵,夹上琴,拉了那首《我怎舍得离开你》的名曲(后来我一直想搞清楚这是一首什么曲子,直到现在也没弄明白)。
  他听了以后大为赞赏,说:“还说没摸过提琴,看你夹琴持弓的姿势,还有那颤音的柔美,都学了多长时间了?”
  得知我真的沒学过,他叹道:“真是天才。”
  他开始极力鼓动我中学毕业后到法国学音乐,说我如果不去学音乐,将会后悔一辈子,而他也会遗憾一辈子。我说家庭经济状况不可能让自己去留学,他热情慷慨地说:“我将来赚了钱,一定支持你。”
  他的鼓励使我大为振作,也大受感动。我说我有三个哥哥在爪畦,他们都有自己的商店,毕业后可以去找他们帮助。维铨听了非常兴奋,似乎要去学音乐的是他而不是我。
  他立刻帮助我制定练琴计划。他拿出两本提琴练习曲,问我会不会看五线谱,然后要我每天抽出几个小时,从头学起,说我如果这两本练习曲练熟了,一定大有长进。
  从那天开始,我正经地练习起小提琴。当然都是放学后跑来练的。拉练习曲很枯燥很无味,有一回我无聊之极,拉起了贝多芬的一首曲,才拉了一半,正在写诗的维铨从屋里跑出来,叫道:“这不是练习曲呀。”我不好意思地说:“练习曲太单调了,换一下味道。”“练习曲拉好了,拉其它的名曲会很来神。还是拉练习曲好。不过你刚才拉的那首,拉得的确不错,你是有天分的。”维铨喃喃着转回屋里。从此我练得更加勤奋。
  两个月过去了。有一天,我练完琴后他告诉我,说他要到新加坡教书去,几天后就走。“送什么给我做纪念呀?”他说。“你喜欢什么呢?”我反问。“写一首送别歌给我吧。”
  这是我第一次音乐创作。我花了几天时间哼着唱着,用二胡拉着,谱出自己尚觉满意的送别歌。如果我有才气的话,我是想用它充分表达我对你父亲的感情。这两个月,他对我如亲弟弟。
  这一天,我正费心地填写歌词,维铨一手提着皮箱,一手提着提琴走进我家。“送我的礼物呢?”他嘴带笑意。
  “怎么说走就走,歌词还没写完呢?”我有点忙乱。
  “没关系。”他接过歌谱,扫了一下说,“拉给我听听好吗?”他将小提琴递过来。
  我掏出提琴。我一拉琴弦,眼泪就流出来。
  分手时,他拥抱着我,说了句:“去印尼时,来新加坡看我。新加坡见!”
  半年后,我去印尼找哥哥,如约先到新加坡。
  杨骚(我留意到以后老人一直使用父亲这个名字)非常高兴。当天晚上他为我洗尘,带我到一家英国人开的酒吧。
  侍者走来,杨骚潇洒地朝吧台挥着手,“将店里的各式酒都倒两盅来!”
  这真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开怀畅饮,几十年以后我还记得清清楚楚。
  杨骚的宿舍有两张床,一张破桌子,屋顶上布着几张蜘蛛网。我就同他住在一起。这一住就是一个多月,他还不放我走。杨骚钱用完了,就向学校预支,后来学校不肯再借。有一天,他问我有没有钱,我拿出了身上所有的几十块。他很高兴,当天晚上带我去看了一场歌剧,又吃了一餐美味宵夜。   但是,困窘很快又袭来。我只好向印尼的哥哥求援,他寄来了50元。我们一起去取了钱,我对他说,这回该让我走了,不然印尼去不了,法国也去不了。
  杨骚依依不舍地让我走了。一年多以后,我在印尼收到他寄来的信,说他要到上海去。我后来法国也没去成,因为几个哥哥经商先后失败,到法国学音乐成了永远的梦。
  我在印尼后來当了教师,小提琴成了业余爱好。但是我对自己来到印尼,以至将永远旅居印尼从来没有追悔过。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你父亲。
  杨骚后来成了作家,他在上海给我寄来过两本书,一本是他写的诗剧,叫《心曲》,一本是他翻译的苏俄长篇小说,叫《铁流》。因为这本书,我差点被逮捕。幸好来捉我时,我哥哥骗他们说这个人早已回中国,才算避过风头。
  以后联系中断了,他后来又到新加坡和印尼那么长时间,同郁达夫王任叔一些人一起活动,我都不知道,不然一定会来看他。一直到1957年间,我偶然翻阅华文报纸,才知道他在广州去世了。我很伤心,还写了一首悼念的诗。
  我这是第一次回国,在香港我买了这把中国提琴,我想在广州拉几首曲给你父亲听。在飞机上,有一个漂亮的小女孩指着我问她父亲:“怎么这个老爷爷将小提琴抱在怀里,多不舒服。”她父亲还指着座位上的行李舱向我女儿提醒说上面还有空位。我还是愿意自己抱着,抱着心里有一种安慰。
  我印象中他是葬在黄花岗,可是到了黄花岗一问,导游小姐说不知道。那一刻别提我有多么懊丧,我环顾周围青苍苍的树木,心想不知我的维铨到底住在哪里?我满怀惆怅地回来。没想到竟然在家乡见到维铨的孩子,他的孩子竟然住在他原来住过的老房子,这真是上帝的安排。
  老人站起身,他打开琴盒,取出提琴,很利索地调好琴弦。他简洁地说:“我拉给你听。”
  他自然挺直身子,旁若无人地拉起来。弓在弦上滑动,声音水一样地流出来,柔婉缠绵。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最无以伦比的提琴曲。
  老人放下提琴,激动地说:“这就是那首《我怎舍得离开你》,我第一次拉给你父亲听的。”
  尽管我现在还不清楚这是一首什么曲子,但并不妨碍它深深铭记在我心中。
  他紧紧拥抱着我,在我耳边说:“我满足了。”
其他文献
一个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漳州人,如今大家津津乐道的漳州城标志性景观之一威镇阁,在他的童年与少年的记忆中是缺失的。  另有一别名为八卦楼的威镇阁,其自明建成后,五百多年来,历经风雨,期间经过三毁三重建,然而,因为终究是漳州不可或缺的标志性地景,总是愈修愈阔大,愈建愈雄闳。  威镇阁初建于明代中后期。明代万历元年刊刻的《漳州府志》中有载:“隆庆元年,知府唐九德以城北山后偏僻,修窝铺三间,令百户
期刊
你是否曾想过,有这样的一个“诗情花色”和“浓情绿意”的环境,可以让你坐拥自然,看湖水与秋月交相融和,四海皆草木葱茏芬芳,自然风貌、人水相依的文化生活图景处处可见。当一个地方成为人们为之向往的游览观光区,是不是就足以说明这个地方的生态优美,有着与其它地方不可比拟的优势。漳州就是这么一座自然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的“田园都市、生態之城”。“五湖”以水为脉,挖掘“绿城、水城”的历史内涵和生态活力;“四海
期刊
前段时间,新春贺岁片《流浪地球》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非常火爆!妻儿利用寒假尾巴,开心持着电影票,迫不及待地随波逐流去了。  望着她们一脸的的开心,我不由得想起三十多年前守在小镇居委会文化站门前,等待那扇门开启……  “快来,快来!今晚7点半,隆重放映电视连续剧《霍元甲》!”街对面居委会门口的黑板上,刚刚写上两行粉笔字,邻家大哥就奔上前一看究竟,随即一脚踏上条椅,双手拱成喇叭状,大嗓门地向左邻右舍“
期刊
前一次走进浦南,是因为大唐松洲书院。这一次,近距离了解浦南,则是因为古傩。  傩,左边是个“人”,右边是个“苦难”的“难”,从字的构造上看,表达出人们在苦难中需要寻求解脱的愿望。起源于远古洪荒时期的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有记载,是融原始面具舞、祭祀、音乐、戏剧于一体的文化表现形式,多用于迎神赛会、驱逐疫鬼。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王今栋在《傩的秘密》一书中说:“傩是一种声音、一种影子、一种民间群众的浪潮
期刊
漳州市区胜利路与新华东路有一个交叉口,胜利路两侧屹立的是现代时尚的楼台店面,新华东路北段是古早闽南味的骑楼门店,新华东路南段的古旧建筑早已拆建成千篇一律的商业建筑了。走到这个点上,你如果带着些许怀旧凭吊之意,东西南北对对眼,你会发现,这里似一鼎大锅,把现代时尚味与古早闽南味煮成一锅了,那是一种时空交错,一种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悲欣感觉。走进古称“岳口街”的新华东路北段,走进漳州历史,沿街寻常人家的古旧
期刊
1785年10月,福建闽县(今福州)一位80多岁的老人,为了在河南推广红薯种植,拯救灾民,结果病逝于该省。乾隆帝闻讯,对其报国精神极为赞赏,赏给他国子监学政的职衔,以示嘉奖。这位福州老农便是陈世元。  陈世元的太祖父(五世祖)陈振龙是长乐县青桥村人(今长乐市鹤上镇青桥村),不到20岁便考中秀才,后乡试不第,遂弃儒从商。到吕宋(今天菲律宾)经商时,他发现当地高岗旷野,遍地青藤,家家户户种植红薯。它们
期刊
孟春已去,仲春将来。  欣欣然行走于二月的九龙江畔,似乎总有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相继醒来了,让人生出一些说不清的期待。微雨似油,润开了桃枝柳枝上的一串串蓓蕾。树的枝条明显有了活性,风吹过,树也会点点头。阳光也是绿色的,江水在盎然的绿意中,添加了新鲜的自由。不知不觉中,圆山脚下的小草继续松动着身边的硬土,幼小的昆虫丰满着它的翅膀,无边的草浪也正在向远处汹涌。即便在暗夜里,春天还是勃勃生长着的。偶有
期刊
我是一名女生,去年,有幸考入闽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专业,刚刚入校就被誉为校花。就读本校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大三的师兄带着我几乎走遍了城市的每一处生态公园,让我一下子喜欢了漳州这片神奇的生态城市。我们曾经逛过郊野公园、碧湖生态公园、九龙公园、芝山公园、荔枝海公园以及本校前方的九龙江岸道,景色之美让我流连忘返。偶然,在凤凰台资讯网看到这样一则信息《漳州西院湖计划8月底开放 探营景观揭开神秘面纱》。据说西
期刊
清晨水边晨练,傍晚湖边发呆。湖,融入了漳州人的生活,成了漳州人的脸面,人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五湖四海”,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一城花海半城湖,城中有林有花有湖,作为中心城区,芗城区围绕“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发展定位,持续探索“生态+”模式,推进“五湖四海”、九龙江畔“百花齐放、百树成荫”绿化工程等建设,努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古城文化、林語堂文化、陈元光文化……
期刊
周末的上午,迎着蒙蒙细雨,我们几位文友来到荷步村赏荷。荷塘位于荷步小学的斜对面,地点幽雅、静谧。每年,我都会来这里观赏荷花。这一片怡人的莲荷让我每每牵挂惦念,魂牵梦绕。面对荷塘,隔离车马喧嚣的三尺红尘,仿佛踏入超凡脱俗的境界,疲惫的心灵得到放松和舒展。  雨中的荷塘边,几乎没有其他的游人。绵密细腻的雨丝如烟似雾,微风过后,白茫茫一片笼罩在天地之间。远处,列队迎迓的莲荷映入眼帘,绿盖叠翠、白粉相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