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白摄影强调影调的作用,黑白灰影调的分布与过渡至关重要。所以,如何有效控制影调的变化,以此满足摄影作品表达的需要,最好的比照就是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系统”。
对于区域曝光系统,我们需要一改胶片时代明室的“曝光预想”和暗室控制,为前期向右曝光,通过后期的“后制曝光”达到需要的曝光及影调状态。
19世纪诞生黑白摄影,黑白灰尤其是黑与白,具有优先唤起视觉神经感知的特性,所以人的眼睛对黑白灰的敏感程度远比对其他色彩的敏感程度高。法国摄影家让鲁普·西夫一直只拍摄黑白照片。他曾经说过:“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色彩太多的世界里,彩色只是细节,会让人注意照片里太多的小故事。黑白摄影是一种过滤,能突出精髓,让人一眼进入你的氛围、你的主题。”很好地诠释了黑白摄影的魅力所在。
1深入了解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系统”
胶片时代的区域曝光系统-
根据亚当斯的理论,黑白照片的影调或灰阶可以分为从0到10共11个区(见本页插图)。其中0是没有层次的绝对黑,10为纸基白,其他1-9区是不同程度的黑、白及深、浅灰。曝光的基准在5区,该区域呈现的影调就是18%反射灰,俗称18度灰或中间灰。曝光时根据对曝光结果的预想来调整测光得到的参数。
比如当拍摄一个白皙皮肤的女孩时,测光表测得皮肤显示光圈为f/8,快门为1/150s,如果按照这一曝光组合拍摄,按照相机曝光原理,皮肤明度为18度灰,影调落在5区。可是如此皮肤就不是白皙的了,依据分区特性要将皮肤亮度放在6区,所以要增加一挡曝光,如将快门速度降低为1/75s。
又比如需要将暗部的细节表现出来,又要保证高光不过曝,可能需要对暗部测光结果进行调整,将暗部放在4区等。当然,如果需要更高的宽容度,就要在暗房中以一定的配方和工艺来应对了。
这就是胶片时代的区域曝光系统的应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根据最终曝光结果即預想决定对测光直接参数进行修正。
分区标尺
分区标尺是将从黑到白连续变化的影调按照曝光规律分成11个区。分区标尺由三段组成:暗部区域、细节区域以及高光区域(见本页插图)。暗部区域是0区、1区和2区;细节区域是3区、4区、5区、6区和7区;高光区域是8区、9区和10区。各区之间的关系,从负片密度来看,每增加一挡曝光,密度就会增加一个区。
暗部区域:
O区表示纯黑色,没有任何影纹和细节。黑色能赋予照片厚重感,它为动态范围奠定基础,也与其他区对比而形成反差以表现影纹、肌理和细节。但同时黑色过多也可能使照片产生沉闷感,失去活力。
1区近似于纯黑,它与0区很接近,所以它有0区的特质,但开始在负片上出现密度。
2区是有影纹的暗部。在2区可以看到轻微的影纹,但它不像3区能够表现较多的影纹和肌理。
细节区域:
3区是能够较清楚地看清细节的最暗区域。3区确立了影像的基础,是一个最重要的区域。
4区是暗部过渡到亮部的起始区域,它能够清楚地看清细节。4区与6区这两个过渡区域对于照片的反差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5区是18%灰区域,处于分区标尺的中间,是表现细节最重要的区域,在区域系统中起到视觉中枢的作用。
6区包含了丰富的细节,是中司影调向高光区过渡的起始区域,并且是高调影像的基础。由于亮部在照片中显得很突出,所以该区域中的高光与重点部位会非常吸引人眼光。
7区是细节区域中最亮的一个区域,是能够表现出清晰细节的最后一个区域。
高光区域:
8区是最亮的虽没有清晰细节但包含影纹与轻微细节的区域。8区是照片的视觉亮点。
9区是近似于纯白的区域,它通常作为高光重点,连同纯白一起构成8区中的影纹。
10区是纯白区域,与黑色一样,过多的白色也会影响一张照片的感染力—形成空洞感或者是刺眼的效果。
2数字摄影的区域曝光系统应用方式
数字摄影时代的影像传感器,由于影像形成的介质及原理不同,其曝光的宽容度不同。假如胶片经控制能产生17挡动态范围,那么数字相机只有11-14挡。这是一个重要的区别。
另一方面,区域曝光系统不适合于彩色胶片,但却适合于数字技术的彩色摄影。
数字摄影区域曝光系统的应用可以概括为:前期曝光放弃预想,一律遵循向右曝光原则曝光,以获得最大的信息量;后期将曝光及影调调整到所需要的状态。这与胶片时代的“曝光预想”是不同的。
由于影像传感器与胶片不同,无论CCD还是CMOS,它都有一个对白色记录的最大范围,当曝光超出这个范围时,就会出现“高光溢出”,照片中超出范围的区域没有获得任何信息,是不可挽救的。所以,数字时代许多人保守地采取“宁欠勿过”原则,前期曝光不足,后期使用软件增加亮度,认为此举比较保险,当然,他们必须忍受由此带来的噪点增多、信息量损失及画质降低。 准确的向右曝光标志是:直方图信息峰值右端到头而不溢出。实现这种精准曝光的方法是“高光测光法”,即将相机测光方式设定为点测光,拍摄时对取景范围内希望获得细节的高光区域测光,然后加两挡。剩下来的事情,就是如何在后期中使用区域曝光系统指导进行“后制曝光”了。
3“去色”过程的要点就是控制“明度”
将彩色照片转换为黑白照片,这是应用区域曝光系统的第一步,为更精细的曝光控制及影调调整奠定基础。
拍摄Raw照片,后期转黑白的好处一是信息量大、宽容度高,二是可以在后期控制明度关系。所以我主张拍摄Raw照片,通过后制获得黑白照片。
黑白摄影是通过明亮度对比的“明暗”关系来表达的,数字照片由彩色转黑白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控制明暗关系。
利用ACR的“黑白转换滤鏡”控制明度
我们在ACR(Adobe Camera Raw)软件中打开上图彩色原稿,可以看到颜色很丰富,有红、橙、黄、绿、洋红和蓝色等。当我们使用不同的工具转换灰度时,明度关系和效果是不同的。
胶片时代为了突出天空的白云,可以使用橙、黄色系滤镜把蓝天压暗。根据补色关系,当我们使用黄色滤镜时,黄色物体在底片上会变亮,当我们减少曝光时,黄色的补色即蓝色物体就会变暗。在数字时代我们在软件中利用这个原理,仍旧可以找到这样的“滤镜”,在将彩色照片转换为黑白照片时使用。Photoshop CS或CC版中黑白转换命令里就有这样的预置滤镜。若要在ACR中使用这些滤镜,可以参照Photoshop中的参数在ACR中自定义并存储这些滤镜,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利用原始信息,以保证最高画质。当然,也可以用智能对象的方式导入图像到Photoshop,在滤镜菜单中调用Camera Raw滤镜转换。
插图2前景的人物穿红色上衣,在转换黑白时,目标定位:为了突出主体,使人物从环境的对比中脱离出来,所以转换后前景人物的衣服和围巾应偏暗,而环境则偏亮。
插图3使用蓝色滤镜执行黑白转换,红与青互为补色,而青是绿与蓝的混合,所以当使用蓝色滤镜时,红色会变暗。相反,插图4在转换时使用红色滤镜,则前景人物衣饰的亮度与环境相对接近。
黑白转换滤镜的效果依据就是补色原理。当我们希望某种颜色在转换后变亮时,就选择相同颜色的滤镜即可,而这个颜色的补色将变暗。
利用ACR的“HSL/灰度”工具控制明度
ACR中界面中有一个工作面板叫“HSL/灰度”,HSL为:Hue(色相)、Saturation(饱和度)和Lightness(明度),而对应的快捷工具栏里的叫“目标调整工具”。使用这个工具,也可以方便地改变和控制转换效果。
插图5为彩色原图,在目标调整工具中点击“灰度混合”命令,转换为黑白照片,目标调整工具对应的灰度混合亮度值见右侧的“HSL/灰度”面板,认真看一下画面,可以发现人物头上方的黄色旗饰稍微有点亮,与环境对比度略大。此时,我们可以在目标调整工具激活的情况下,直接左键点击原图的黄色区域并持续按住向左拖动,即可改变并降低原黄色区域的亮度值。见插图6、插图7。
在转换黑白照片时,虽然ACR尤其是Photoshop还有其他方式可以控制依颜色划分区域的明亮度,但是以上介绍的两种方法,无疑是非常快捷几乎是在转换过程中顺手就做了的事情,对于控制影调分布和主体表现、主题表达将非常有益。
4运用区域曝光系统实现后制曝光
将彩色照片转换为黑白照片之后,就可以使用各种调整曝光和反差的工具例如“曝光度”、“曲线”等,按照表达的需要分析影调区域,运用区域曝光系统及曝光分区标尺实现主观控制。以插图8来说,从亮部的点1,到暗部的点7,至少要经历点2~6的过渡,才可能有较耐看的流畅影调。
插图8是Adobe Camera RAW的工作界面,在点1~7这7个点中,点1和7是亮和暗的两端,点2~6是中司的过渡。从左上角#1~#7取样点的明度值(L)可以看到它们对应的数值,控制这些数值,就是理性控制这个过渡的技术手段。
插图分区标尺是在Lab色彩模式下制作的区域曝光系统示意图。我们将这个工具作为指导和操作依据。
每个分区对应的Lab明度值,即L值在分区的下面对应标出,例0区的亮度值为O%,5区的为50%,10区的为100%。当然,实际情况色阶不可能是这样的,色阶应是连续的,每一分区的明度值应该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固定值,所以这里的亮度值可以视为各分区的中间值,是为了表达的方便和易于操作而做的简化处理。
细节,是把你的视觉感受传递给观众的桥梁。虽然使用区域曝光系统来指导后期时,可以从具体拍摄物的光线反射率来确定所在区域,但是从细节表现这个角度出发,可能更容易理解和易于操作。
每一个分区由于亮度值不同,所以对于细节和色彩的表现力也不同。5区位于灰阶的中央,由于明度值为50%,也就是18度灰,所以在这个区域可以最好地还原色彩(虽然黑白片中不含色彩),也是人眼观察细节最丰富的区域,所以5区在区域系统中扮演着视觉中枢的角色,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把照片中的重要元素放到5区附近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5区向亮区看,8区是亮部区域表现细节的最高区,因为到了9区,就基本看不到细节了,10区则成为死白区域。所以6~8区是亮部细节表现所在区域,9区和10区可以“提神”,但是不具有细节。
从5区向暗部看,3区是暗部表现细节最重要的区域,它是我们能够看到清晰细节的几个区域中影调最深的一个,3区建立了影调的基础。2区只有隐约的细节和影纹,1区接近全黑,而0区就是死黑区域了。1区和2区共同组成暗部影调,是照片“托底”的区域,它可以为中司调和低调照片的对比度提供低灰阶的参照。由于有1区和2区的加入,照片中的气氛可以变得凝重、深沉,但也可能使照片失去活力。
插图9的灰阶控制从占据视觉中心的南瓜花开始。虽然螳螂是主体,但是由于处于逆光下的、明亮的南瓜花与同样逆光下偏暗的螳螂形成对比关系,所以南瓜花的影调灰阶变得非常重要。点1(L=92%)限制了南瓜花的高亮值,使其处于9区,因它是逆光形成的轮廓光效区域,且面积有限,所以可以是没有清晰细节的高亮区。为了表现占较大面积的南瓜花的亮度而又不失细节,所以把这些区域放置8区以下,即点2是这个区域较亮的部分,L=80%。而螳螂由于逆光偏向于剪影的效果,眼部(点3)L=40%,是4区,是除了中司调5区暗部细节最丰富的区域。点4的L=26%,是处于暗影中螳螂翅膀,将其放置到2、3区,细节隐约可见即可。大面积的背景都处在1、2区,不需要细节表现。背景上的眩光的亮度低于南瓜花,虽然活跃了画面,但是又没有与主体“抢戏”。
插图10是儿童皮肤亮度调控的例子。在Adobe CameraRaw中使用曲线工具精确选点1、2、3,分别对应脸部皮肤的高光、中间调和暗部。点1的L=70%,处于7区,由于还没有到达8区,所以该区域既明亮又细节丰富。脸部皮肤的背光面点3的L=30%,属表现暗部细节最暗的3区。点2的L=50%,即是作为皮肤明暗间的过渡区,又最大限度地表现了皮肤细节。
插图11是黑色拍摄对象的例子。最白的高亮背景点1的L=93%,由于不需要细节,所以放在9区。点2的L=75%,是8区,用以表现“冰”有较高亮度的细节。点3的L=51%,作为黑蚂蚁来说,是它身上不多的最亮的区域,所以放到5区,用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其来表现细节。点4的L=34%,用3区来表现暗部细节。点5的L=18%,即是将黑蚂蚁最暗的黑色区域放置于1、2区间,放弃细节,只是用以表现黑蚂蚁的“颜色”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