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浪潮席卷整个世界。“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促使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地重新配置。同时,世界各国政府为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进行着积极的改革,西方诸国的政府改革重心主要是逐步实现从“以政府为中心”到“以社会为中心”的公共服务的转变。对于中国,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政府为适应“全球化”不断进行政府改革,优化政府职能。但是,就目前来看,新的“全球化”趋势给中国政府改革提出新的要求,中国政府改革面临的新的问题是什么,应该如何进一步进行政府改革,本文將对此展开论述。
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面临的重点问题
(一)新冠疫情对政府改革的影响
在中国刚步入“全球化”浪潮之初,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处在较低水平,但是中国依然在“全球化”中获得主动,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从国情出发,制定了正确的对外开放政策并一以贯之的加以执行,有力地推动了国内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为了避免国内经济体制与国际通行的市场规则的不一致,中国在经济特区等局部地区率先引入市场机制,实行符合国际惯例的经贸规则。截止2020年10月,中国在进出口贸易中已损失至少2415亿元。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使中国经济最小程度的受国外疫情的影响,如何做好对外开放工作,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产业结构调整对政府改革的影响
中国在刚踏入“全球化”浪潮中时,经济发展水相对较低,但是政府发挥了当时中国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较低的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我国的制造业得到空前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劳动力水平逐渐提高,一些沿海发达城市也出现了“寸土寸金”的现象,所以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已不再是我国在“全球化”中的有利优势,那么,大规模的制造的发展也就不能成为我国发展的支柱产业。这就要求政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引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量子通信等新技术,积极的投入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清洁能源以及生物技术为技术突破口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三)人才需求对政府改革的影响
在我国刚步入“全球化”浪潮中时,对政府机构改革的要求是机构更加精简,人员更加精干,决策更加透明,决策更加科学,廉洁程度更高,效率进一步提高。目前来说,我国正在不断进行中央和地方的机构改革,合并了很多职能交叉,职能相近的部门,机构和人员较原来已经精简了许多。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私营,外资企业的蓬勃发展,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并且在私营部门,对员工的要求普遍较高,同时这些企业给员工的薪酬福利待遇也极具竞争优势,所以很多名校毕业的高精尖人才都选择去私营部门工作。而公共部门由于工作缺乏灵活性,晋升困难等原因很难吸引到技术型的高端人才。近年来,为打造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应运而生,但是由于缺乏技术型人才,导致很多工作难以开展。
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政府应该进一步转变职能,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而这所说里的转变职能不是我们常说的把权力下放给企业,而是政府要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企业,以帮助那些受到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及外资企业。政府在财政政策上需要向企业减少税收,扩大支出。对于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中小企业和外资企业,应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贷款贴息支持力度。对重点扶持对象的企业的员工降低五险一金和个人所得税,降低全年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和社保缴费比例。在货币政策上,央行可以适度地宽松货币政策,引导利率下行以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政府应制定并实施合理的产业政策,对市场之中存在的各种失衡问题进行调整和矫正,即通过各种政策间的相互补充和支持以完成资源合理配置、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素质全面提高的目标。比如政府要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多种支持政策,为这些企业尽量开辟融资渠道,减少他们的资金压力,而且还可以对一些专项研究的进行提供额外的政府资助,从而通过各方面的有利政策促进这些企业蓬勃发展。
(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自2020年9月以来,虽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有所回暖,但是不可否认,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已经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在这一情况下,中国政府应该积极的进行改革,理顺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应该更加重视国内市场,坚持扩大内需。当我们进入“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也逐渐走向依赖外需的开放型经济,但是要想改变这一困境,关键在于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进一步将扩大需求的“靶心”聚焦于广大的国内市场,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占比不断下降的农村市场。政府应该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不断提升中低收入阶层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制度改革提升消费能力。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政府就应当改变以往全部包揽各种市场调整事务的做法,将主要精力放在维持市场秩序方面。政府只需要发挥其对市场机制的辅助功能即可,以政府的行政影响力促进市场竞争的公平合理性得以最大发挥。
(三)进一步发展聘任制,吸收高素质人才
公务人员聘任制主要适用于专业技术类的公务人员岗位,有利于提高政府机关单位提高办事效率、树立政府机关单位良好的形象同时也有利于政府政务的信息化、公开化与透明化等。近年来,我国虽然在很多地方政府推行公务人员聘任制,但是从实行的情况来看,其中突出存在急于求成、缺乏长远目标的问题。地方政府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公务人员聘任制,更有甚者只是为了跟风赶时毫,不切实际,未能真正发挥公务人员聘任制在行政部门工作中的实际有效作用。完善聘任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将法制化引入聘任制公务员的管理之中,虽然我国的《公务员法》已经实施,并且确立了公务员聘任制的法律地位,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国的公务员聘任制依然缺乏较为完善的实施细则与健全的配套法律法规;第二,对公务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管理,对公务员的职位进行系统分类,使专业性、辅助性、事务性的公务员职位得到合理划分,以此制定出相关的聘任制公务员的职位分类目录,从而以详细的职位分类确定聘任制公务员相应的薪资福利待遇标准,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聘任制公务员工作职责的明确,提高其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聘任制公务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第三,完善薪酬管理制度,薪酬是最直接的激励手段,为了更有效的激发聘任制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用人机关单位办事效率,除了按照聘任合同对其进行相关管理外,还应该配合一套与聘用制公务员相适应的薪酬管理规定,可以适当考虑其薪资水平高于同职级的其他公务员。
作者简介
郑烜茹(1998.9),女,汉族,山西省忻州市,无,在读研究生,行政管理,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昆明市,650000。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浪潮席卷整个世界。“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促使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地重新配置。同时,世界各国政府为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进行着积极的改革,西方诸国的政府改革重心主要是逐步实现从“以政府为中心”到“以社会为中心”的公共服务的转变。对于中国,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政府为适应“全球化”不断进行政府改革,优化政府职能。但是,就目前来看,新的“全球化”趋势给中国政府改革提出新的要求,中国政府改革面临的新的问题是什么,应该如何进一步进行政府改革,本文將对此展开论述。
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面临的重点问题
(一)新冠疫情对政府改革的影响
在中国刚步入“全球化”浪潮之初,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处在较低水平,但是中国依然在“全球化”中获得主动,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从国情出发,制定了正确的对外开放政策并一以贯之的加以执行,有力地推动了国内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为了避免国内经济体制与国际通行的市场规则的不一致,中国在经济特区等局部地区率先引入市场机制,实行符合国际惯例的经贸规则。截止2020年10月,中国在进出口贸易中已损失至少2415亿元。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使中国经济最小程度的受国外疫情的影响,如何做好对外开放工作,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产业结构调整对政府改革的影响
中国在刚踏入“全球化”浪潮中时,经济发展水相对较低,但是政府发挥了当时中国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较低的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我国的制造业得到空前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劳动力水平逐渐提高,一些沿海发达城市也出现了“寸土寸金”的现象,所以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已不再是我国在“全球化”中的有利优势,那么,大规模的制造的发展也就不能成为我国发展的支柱产业。这就要求政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引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量子通信等新技术,积极的投入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清洁能源以及生物技术为技术突破口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三)人才需求对政府改革的影响
在我国刚步入“全球化”浪潮中时,对政府机构改革的要求是机构更加精简,人员更加精干,决策更加透明,决策更加科学,廉洁程度更高,效率进一步提高。目前来说,我国正在不断进行中央和地方的机构改革,合并了很多职能交叉,职能相近的部门,机构和人员较原来已经精简了许多。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私营,外资企业的蓬勃发展,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并且在私营部门,对员工的要求普遍较高,同时这些企业给员工的薪酬福利待遇也极具竞争优势,所以很多名校毕业的高精尖人才都选择去私营部门工作。而公共部门由于工作缺乏灵活性,晋升困难等原因很难吸引到技术型的高端人才。近年来,为打造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应运而生,但是由于缺乏技术型人才,导致很多工作难以开展。
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政府应该进一步转变职能,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而这所说里的转变职能不是我们常说的把权力下放给企业,而是政府要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企业,以帮助那些受到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及外资企业。政府在财政政策上需要向企业减少税收,扩大支出。对于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中小企业和外资企业,应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贷款贴息支持力度。对重点扶持对象的企业的员工降低五险一金和个人所得税,降低全年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和社保缴费比例。在货币政策上,央行可以适度地宽松货币政策,引导利率下行以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政府应制定并实施合理的产业政策,对市场之中存在的各种失衡问题进行调整和矫正,即通过各种政策间的相互补充和支持以完成资源合理配置、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素质全面提高的目标。比如政府要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多种支持政策,为这些企业尽量开辟融资渠道,减少他们的资金压力,而且还可以对一些专项研究的进行提供额外的政府资助,从而通过各方面的有利政策促进这些企业蓬勃发展。
(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自2020年9月以来,虽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有所回暖,但是不可否认,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已经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在这一情况下,中国政府应该积极的进行改革,理顺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应该更加重视国内市场,坚持扩大内需。当我们进入“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也逐渐走向依赖外需的开放型经济,但是要想改变这一困境,关键在于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进一步将扩大需求的“靶心”聚焦于广大的国内市场,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占比不断下降的农村市场。政府应该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不断提升中低收入阶层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制度改革提升消费能力。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政府就应当改变以往全部包揽各种市场调整事务的做法,将主要精力放在维持市场秩序方面。政府只需要发挥其对市场机制的辅助功能即可,以政府的行政影响力促进市场竞争的公平合理性得以最大发挥。
(三)进一步发展聘任制,吸收高素质人才
公务人员聘任制主要适用于专业技术类的公务人员岗位,有利于提高政府机关单位提高办事效率、树立政府机关单位良好的形象同时也有利于政府政务的信息化、公开化与透明化等。近年来,我国虽然在很多地方政府推行公务人员聘任制,但是从实行的情况来看,其中突出存在急于求成、缺乏长远目标的问题。地方政府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公务人员聘任制,更有甚者只是为了跟风赶时毫,不切实际,未能真正发挥公务人员聘任制在行政部门工作中的实际有效作用。完善聘任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将法制化引入聘任制公务员的管理之中,虽然我国的《公务员法》已经实施,并且确立了公务员聘任制的法律地位,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国的公务员聘任制依然缺乏较为完善的实施细则与健全的配套法律法规;第二,对公务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管理,对公务员的职位进行系统分类,使专业性、辅助性、事务性的公务员职位得到合理划分,以此制定出相关的聘任制公务员的职位分类目录,从而以详细的职位分类确定聘任制公务员相应的薪资福利待遇标准,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聘任制公务员工作职责的明确,提高其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聘任制公务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第三,完善薪酬管理制度,薪酬是最直接的激励手段,为了更有效的激发聘任制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用人机关单位办事效率,除了按照聘任合同对其进行相关管理外,还应该配合一套与聘用制公务员相适应的薪酬管理规定,可以适当考虑其薪资水平高于同职级的其他公务员。
作者简介
郑烜茹(1998.9),女,汉族,山西省忻州市,无,在读研究生,行政管理,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昆明市,6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