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写作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unlong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作文,很多学生不自觉地就会皱起眉头,提到教作文,很多老师也会不自觉地皱起眉头。进入三年级后,面对这个令人头疼但又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大家都有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尽情地投入到写作中去,让她们感受到表达的快乐与被认同的成就感,而不是把习作当作一项任务,一项枯燥无味的工作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抓好以下几点:
  一、重视学生写作过程的分析
  作文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写作能力的一种综合训练。因此,在作文时,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分析写作的过程。
  作文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步:第一步,准备──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和启用积累等;第二步,构思──包括编写作文提纲、组织材料和详略的取舍等;第三步,起草──包括遣词造句、构成篇章等;第四步,定稿──包括内容的增删、结构的调整、文字的修饰和誊抄定稿等。综观上述,学生的写作过程,是由“准备”“构思”“起草”和“定稿”等活动交互进行的循环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作详细分析,使学生弄明白写作的整个过程。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想写、乐写
  自信心是小学生自主创新学习中很重要的心理品质,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学生,常常有一种望“文”生畏的心态。故此,教师要想打开学生心里的这个“结”,让学生在每次作文时都想写、乐写,就必须从增强自信心、激发兴趣入手。只要能使学生攻破这一关,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作文教学就能顺利进行了。如:在教三年级学生第一次习作,我并没有急着把写作的有关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抓住身边一个活生生的事例,让学生发现了可写之处,自愿完成的。那天早上,我们班有一位学生姗姗来迟,他急促地呼吸声和额头上的汗珠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他家离得很近,不需要累成这样,当我问明原因才得知,搬家第一天的他,来上学的路上坐错了车,一个人用了56分钟走到了学校,这让我非常感动,即兴把下面一节的语文课内容换成了习作练习。我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了这位迟到的学生,让孩子现场提问,了解他当时的想法,并进一步讨论是否认同他这种行为?这节课过的非常快,每个孩子的心灵都受到了触动,第二天,他们纷纷把自己写的日记拿给我看,有的题为《56分钟》、有的题为《迟到的启示》还有的题为《袁晓辉历险记》……一篇篇文章字字句句表达了孩子们的心声,我告诉他们,这就是作文,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写出来,让别人对你文章感到有兴趣,你就成功了。
  三、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会写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有材料可写。往往教师布置下作文题,学生总会感到无从入手,没什么可写,这就陷入了僵局。这时,必须得想方设法融化“冰点”。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写作过程的特点,精心设计出一些与教学目的相关且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景。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着“准备”“构思”“起草”和“定稿”等活动向学生布置各种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来完成写作练习。如在写“第一次___”的写作练习中,我发现学生在作文中没能准确地把握住自己“第一次”的真实感受,没能具体、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作文写得空洞、不真实。于是,我就有意识地结合电脑课的教学,给学生创设作文情景,让他们回忆第一次电脑课的内容。我先指导学生回忆整节电脑课的内容,再让他们仔细想想操作电脑的步骤,先干什么,接着做什么,请同学到前台进行演示,在演示过程中,我适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表演同学的动作、表情是怎样的,并且要求用准确的词语表达出来。我请学生将观察到的动作、表情用准确的词语,按顺序写下来。然后让他们再回忆第一学会操作电脑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一听。在每个人都有了亲身经历的时候,我布置了《第一次操作电脑》的习作。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拿起笔,一气呵成地把整个过程生动、形象地叙述出来。这样通过创设情景,激发情趣,增添学生的生活阅历,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内容,使学生能写出文章,而且还使学生的写作认知水平得到提高,达到了作文教学的目的了。
  由于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校内外特定地点创设“生活”情景,组织学生参与,进行以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为目的的系列作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高度有意注意的状态下培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并逐步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同时,使学生养成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引导他们积极地去体验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写作素材,并分类进行积累。这样,作文时就有素材可写、会写了。
  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感情,让学生创造性地写
  前面所讲的那种小学作文教学中流行的模式,往往会造成一种不良的“文风”,即学生会套用教师提供的“首尾呼应”“开门见山”“篇末点题”等固定格式,甚至所写的内容也是教师所举的例子,并不是言自己之想言,写自己之想写。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妨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在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认识水平,协助学生解决“准备”“构思”“起草”和“定稿”等活动中所遇到的困难的基础上,把“自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表达自己心中的“真意”。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而言之,在重视学生写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要注意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激发起他们写作的兴趣,并有意识的创设写作情景,让学生“海阔天空”地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学生就能自觉、尽情地投入到写作中去了。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走入公众社会生活的新媒体(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互动社交网络产品等)为公共服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契机。新媒体在政府公共部门与公众之间建立了一种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学科的重要性越来越为大家所关注,而英语口语作为一门国际上通用的口头交际语言,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其重要性却鲜有人重视。本文主要根据目前国内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从四个不同方面:创设语境,培养学生兴趣;加强训练,提供表现机会;导入游戏,营造学习氛围;借助多媒体,拓宽练说渠道;讨论了提高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口语教学兴趣导入游戏
期刊
面对日新月异的课改浪潮,我们作为课改的执行者自然在教学上要不断地创新,提高课堂效益,做到与时俱进。下面谈谈我在本学年的几点感悟,与同仁共享。  Ⅰ.教学方面  A.教学方式与方法灵活多样  1.我们教师总是想着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让课堂的容纳量大些,但是学生的实际与教师的初衷相距甚远,最后得出结论,每节课我们最好与学生互动一下,那怕是少讲点,这样精讲学生反而记得牢,印象深。  2.不同的课型采取
《石油先生一阿里·纳伊米自传》是由英国企鹅出版公司(Penguin Books)策划发行,中信出版集团引进国内编译出版,关于沙特阿拉伯石油和矿业资源前大臣,原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领导
期刊
英语教学和课堂提问是不可分割的。课堂提问作为英语教师使用最广泛的教学手段,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构成了师生间的语言交流,这是学生语言实践的主要形式。有效的提问和应答就是有效的教学。提问能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是学生学习的引路灯。如果每一个英语教师能对课堂提问有一个明确、全面的认识,并会分析课堂提问手段使用的情况和方法,就有助于教师客观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有的放矢地解决教学中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和世界影响力的加强,我国经济国际化和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而英语作为世界性的语言,我国学生学习和正确运用英语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对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高中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现阶段的高中英语教学任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下面本文将针对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高中英语英语教学教学问题应对策略  现阶段,
期刊
在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经常会听到“听、说、读、写”这四个字,在英语学习中也反复强调“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技能”。在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四大能力的培养中,听力的培养困难很大,纵观其原因,无外乎是语音障碍、母语干扰及听力习惯与心理因素造成的。  长期以来,在英语听力教学上,大量的集中训练是农村初中生英语听力学习的主要方法,但由于受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在课程任务很重的情况下,不可能经常进行大量的听力训练
期刊
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莫过于阅读教学。它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学生世界观的形成,道德品质、意志品格的培养等都有着很大的作用。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最大的也要属阅读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下面结合个人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开展。  一、学生积累性阅读的把握  语文学科不像自然学科那
期刊
“学、导、用”分层教学模式是指在生本教育思想指导下,以让学生学为核心,先学后导,以学定导,以导促学,学以致用,强调差异性分层教学原则的一种教学基本策略。对这样一个新型的教学模式如何理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这一教学模式的命名得到启示。具体的说,有如下的理解:  学:指学生“学”的活动。即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走向积极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深度学习的行为。它包括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自学”,也包括课堂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