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建设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chh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需求,剖析了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建设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寻求课程与地区整合点,基于职业需求优化课程目标,改革社会工作课程教学方法,启动社会工作教师培养工程等。
  【关键词】民族地区 社会工作 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037-01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2020年,要培养300万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这一纲要的出台意味着国家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上升到一个新高度。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比较特殊性,对社会工作人才需求更加突出。然而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迫切需要民族地区高校根据社会与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的需要,加强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建设,提升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科学性。
  二、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建设现状
  1.课程目标存在地区需求差异
  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目标大多以培养理论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这一课程目标显然与民族地区需求存在差异性。民族地区社会工作需要能够深入基层、深入社区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而基层社会、社区社会工作形态复杂,社会关系错综复杂,需要社会工作人才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社会工作课程目标与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需求的差异性,迫切需要民族地区高校合理调整课程目标。
  2.課程设置没有突出职业需求
  课程是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关键,不同的课程设置决定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效应。目前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出现同质化现象,高校之间课程设置惊人相似,基本都是由以下几类课程构成:基础知识与理论课、专业基础与理论课、选修课等,没有较好地突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需求,导致培养出来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难以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岗位适应能力不强。
  3.教学方法与课程适应性不强
  教学方法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目前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方法与课程不相适应。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注重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它需要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不少民族地区高校教学仍然以课堂为中心,只是象征性地增加一些实践课程,但是不能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实践学习的机会,学生实践体验不够,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是理论知识扎实,实际能力薄弱。
  三、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建设方向
  1.寻求课程与地区整合点
  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建设除了遵循专业课程建设的共性外,还要积极寻求课程与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需求整合点。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专业设置要根据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需求,合理设置专业规模,不能盲目跟风。课程设置在规范化基础上,要突出民族地区专业特色,不能根据师资设置课程,而是要根据社会工作课程目标、社会工作人才社会需求与民族地区人才需求现状,合理、科学地设置课程。
  2.基于職业需求优化课程目标
  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决定了课程建设的方向,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专业要基于职业需求优化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社会工作由于涉及的面比较广,需要与各类社会人员建立服务关系,这就需要人才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从容应对各种复杂情况,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综合素质与持续发展能力等。
  3.改革社会工作课程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建设要积极推动教学方法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具体来说,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方法要积极尝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方法,通过项目教学法,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发展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强化学生学习体验,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为学生学习创造应用场景;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碰撞等,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
  4.启动社会工作教师培养工程
  教师是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民族地区要基于社会工作专业师资现状,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培养工程。一方面,加大对现有教师队伍培训,基于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素质需求,开展专门的教师培训;积极拓展网络学习平台,促进教师利用各种渠道提升专业素质;一方面,合理地引进高素质人才。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涌现出一批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民族地区要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思路,为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队伍注入新鲜活力,为课程建设提供师资保障。
  四、结语
  总之,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建设任务紧迫。民族地区要基于社会人才需求与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需求,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建设步伐,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为提升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大学工科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和缺点,本文着重分析了现代技术的特点,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结合《铁道工程概论》课程提出了大学工科教学质量的主要对策与建议。  【關键词】多媒体教学 教学质量 铁道工程概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5-0251-02  一、引言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
期刊
【摘要】政协制度的确立并非一蹴而就,其理论从无到有,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局部走向全国蕴含丰富的政治智慧。从历史发展角度对第一届政协召开前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发展及政协会议召开后所起的历史功用进行考察,对于发挥新时期政协政治协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统一战线 民主党派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基金项目】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一般项目“建国初期政治协商制度的演变”(wzy2015043)阶段性成果。
期刊
【摘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在新时期的升华。本文介紹了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开展现状,分析了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 现代学徒制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201401093);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B040200036);广东省高等职业教
期刊
【摘要】应用型室内设计人才转型发展要以实现学生与社会的快速对接为目的,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加强课程教学团队多元化建设,重视学生岗位应用能力培养,拓展校企合作空间与层次,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现代室内设计人才。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室内设计 应用型  【基金项目】课题来源:1.2016年度上海杉达学院重大内涵科研项目《基于全程实践理念的设计学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Z3101
期刊
【摘要】由于城乡和区域差距,西部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城市里的大学生有下基层实践锻炼的需求,因此,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应运而生。为了使短期支教真正为乡村教育和农村青少年带来实处,合理的支教课程设置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从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农村青少年未来在城市的社会文化融合问题为切入点,提出短期支教的课程应该选择农村孩子急需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接触到的,学校教育也很少涉及,并且对孩子的身心发展
期刊
【摘要】虽然我国针对高校的政策是自主办学,但由于时机尚未成熟,我国政府财政必须起到必要的辅助作用,其中高校的章程显现的尤为重要,国外部分大学之所以能屹立在世界高校之林中,正是因为其具有高度执行力与深入人心的学校章程,尤其是美国高校先进的章程值得我国学习。本文在分析美国高校章程的基础之上,重点论述了其对我国高校章程建设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美国 高校章程 学校建设  【基金项目】湖南省“十二五”
期刊
【摘要】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方面的一门重要学科,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成效要求较高。而实际中计算机网络教学效果却不甚满意。文章中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要求,研究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方面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网络课程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绿色课程开发研究》,课题号:XJK17BZY059,主持
期刊
【摘要】現阶段小学生的生命安全与心理健康成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关注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物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但是,现阶段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却没有充分发挥出自我教育作用。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小学生安全教育现状与对策进行解析。  【关键词】小学生 安全教育 现状 对策 解析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02
期刊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然而在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当今很多孩子所熟悉和认知的却是“洋节日”和“洋风俗”,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少之又少。如何让我们的孩子珍惜自己的传统节日,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更新,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  面对这些
期刊
【摘要】高职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以能力为本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caiwu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实施实践教学。本研究依托“系、所一体”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医务所的教学实训资源,积极开展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实践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