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为何还能持续增长

来源 :现代工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aixin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为什么还可持续增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韦森教授提醒我们说,对经济增长,要记住:只有科学技术进步、市场扩大、分工深化和企业家的创新,才是持续的增长动力。
  韦森认为, 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还处于上升期。这是2008年全球经济衰退发生后,中国经济仍有一个较高增长率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国的GDP按现有汇率计算超过日本是一个节点,以后也会继续超过日本。但是,中国人均GDP还有很大距离:日本人均GDP已经超过3万美元,而中国人均GDP才4000美元左右,从数字上来看中国经济还有一个很大的成长空间。
  
  分工深化和增加迂回生产
  国际经济形势显示,美国经济在2011年复苏的前景仍并不明朗。从目前来看,美国经济二次探底不一定发生,但认为这场世界性经济危机就这么过去了,还不现实。按照熊彼特的商业周期理论,人类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每一长波经济增长,都是一波科技革命所推动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产业革命,都导致一波很长的经济增长。而50年代以核能和航空航天技术以及IT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其实都是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革命,都促进了人类经济的大发展。如今这场世界衰退,从表层看,好像是从金融风暴引起的,但实际上是第三次科技所推动的经济增长的潜能已经发挥殆尽的结果。
  从中国内部来观察,从区域上看GDP好像还有很大增长空间。有经济学家认为,如果这些人均GDP水平低的地区发展起来了,那中国的GDP会有一个量到质的提升。但是实际问题不是这样简单。开发西部,不一定是要投多少钱就能解决多少问题,关键是人才流动。财政向西部倾斜,不意味着人才会流向西部,企业家也不一定会齐聚到西部去进行“淘金”,或者到西部进行大开发。现代经济增长主要靠分工和市场深化,要依靠迂回生产。生产越迂回、分工越细、市场范围越大,一个国家的GDP就越高。用现在的经济学话语和实际统计方法来说,服务部门占GDP份额越来越大。
  2008年之前,中国实际GDP可能高于统计局公布出来的数据,很多经济学家如林毅夫、张五常也认同。但金融危机之后,预计各地报的中国的GDP数据可能有些水分。08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出口行业受打击非常大。从海关数据来看,出口全年下降16.9%,对GDP的贡献就是-2.7%。按统计局的数字,中国消费增长很多。譬如,去年的消费中汽车销售就增加得比较快,但2009年消费增长与出口下降基本抵消了。结果,去年的经济增长,主要是来自投资。但去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经济增长来自投资吗?这数字很值得怀疑,即使真的是如此高,也是很危险的。
  
  优化服务业的行业环境
  在当前,分工深化或进行商品的迂回生产,才是未来中国经济的真正增长点。分工深化和迂回生产实际上就是人们所常说的服务业的增长。从各产业在GDP的贡献率中可以看到,服务业和虚拟部门的发展才是未来中国“启动内需”的一个真正可期的经济增长因素。而服务业是最依赖法律制度的。比如发展金融业,没有好的金融法律制度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韦森教授说,“法治创造GDP”。良好法律制度的运作,需要更多的法律从业人员,因而,一个国家法治化程度越高,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就越大。但这还不是韦森说的“法治创造GDP”的主要含义。法治创造GDP,其主要理由是,法治可以更好地保证交易制度的安全性和产权,促进分工的深化和市场范围的扩大。此外,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也证明,良好法治也关系到一个更好的市场经济的运作、保证资源和资本的流动性。
  另外,韦森还认为,从长期来看,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和服务费收入,也会增加GDP总量。譬如,在上海,剪一个男士短发大约只需5元人民币,而在美国经历同样的理发过程至少要付十几美元, 同样理个发,有什么真正的不同?但上海的理发师因为这个理发,只创造出5元人民币GDP,还很有可能在统计GDP的时候经常被遗漏;在美国,同样的理发行为是要创造十多美元的GDP!这也是尽管中国的实物产量虽远远高于美国,但GDP只有美国三分之一左右的一个原因。
  所以,提升未来中国GDP差距的另一方面,就是提高低端服务业的价格。当然其前提是随着经济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这个过程不能靠人为获得。此外,像按摩、足浴、家政保姆这些服务行业的消费标准,在西方都是非常昂贵的。但在上海,一般的“中等收入家庭”都有能力雇用保姆,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中国城市居民家庭的实际生活水准和“生活质量”并不比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低多少,甚至在一些方面还高。
  有人说中国的劳动力价值低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这固然有理,但有另一个因素似乎不能忽视,那就是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拿取的更多。过去十多年,政府税收每年都增长20多个百分点,有的年份甚至超过30%。这是中国近年劳动者收入一直提高较慢的一个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企业的利润率也在增加。导致过去几年间,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不断下降,下降了十几个百分点,这是这些年中国居民家庭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
  其次,中国政府目前来说还不是一个服务性的政府,而是个发展主义型的政府。政府征税之后,并没有用于完善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上,而是用于经济建设或重大工程,以及政府自己的消费。这些大项目、大工程的直接收益者,又实际上只是一小部分人。由此不难推断出,这种发展主义政府下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体制,会不断地制造出一批又一批依靠政府项目致富的富豪,而普罗大众的直接受益却很低。
  
  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当然,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并不只是你拿得多我拿得少的零和游戏。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主要靠GDP总量的增长。但国民收入如何初次分配,显然是个主要决定因素。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与经济社会体制乃至政治体制都密切联系在一起。这几年一直在讲,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与目前的政治体制连在一起的。一方面政府税收不断快速增加,政府掌握的资源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又不透明,这就给一些人的权力寻租创造了诸多空间和可能。要尽快进行财政体制改革,实现民主预算,要政府财政支出透明,要“减税富民”。
  “减税富民”就是尽量减少政府拿走的部分,把财富留给民间、藏富于民,这样才会启动内需,中国的经济增长才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与此同时,要调整不同人群的收入分配结构,快速且大幅度地增加低收入人群和家庭的收入,比如提高个税起征点、提高低收入劳动者的工薪收入标准,等等。
  
  长期持续增长的潜在障碍
  美国经济学家福格尔曾在2010年2月的美国《外交政策》上发表文章说,再过30年,中国的GDP总值将达到123万亿,相当于目前全世界GDP值的2.8倍,中国在全球GDP中的占比会高达40%,会远远超过美国和欧盟。福格尔还预计,到2040年,中国的人均GDP也将达到85000美元,届时会超过欧洲和日本。这个图景能达到么?从学理上推算,这个数值是可以达到的,但现实的经济增长则是另外一回事。
  从过去中国经济增长的经验来看,制造业的快速增加、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高楼大厦的崛起、“铁公基”(铁路、公路、基础建设)的建设,这些“实体部门”的增长,都曾经为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这一状况导致现在人们一提增长,就马上会想到实体部门的增长和实物产量的增长。结果全国各地都在“大搞项目建设”。但是,光靠实体部门的增长,就能使中国经济在30年后达到100多万亿?在发生了这次世界性的经济衰退之后,人们对虚拟经济的增长有点怕了。但是尽管如此,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看来在很大程度上还要靠虚拟部门的增长,因为这是现代和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在目前的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上,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也实际上是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但是,这种增长方式能延续多久?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并不能长期复制。所以必须要强调的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中心,还是要落到深化市场和“迂回生产”上来,就目前中国的发展水平来说,要依赖分工深化、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才能长久地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其他文献
民营医院生存状况究竟如何?在政策环境上,是否面临着不公平待遇?民营医院发展,最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扶持?时有耳闻目睹的虚假宣传,时有折射民营医院发展中的哪些问题?     国家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对于民营医院发展无疑是个绝佳契机。应该说,如今民营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已经不存在政策限制和歧视。但是,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竞争,恐怕从“出生”起,就难言公平。    拿执照到开业,需要好几年
期刊
单纯睡觉难消疲劳  白领人士,写了一天文案,主持一天会议,对筋疲力尽的第一反应就是“去躺一会儿吧”,实际上这可能是一个陷阱。睡眠,的确是一种有效的休息方式,它主要对睡眠不足、体力劳动者适用,“疲劳”使体内产生大量酸性物质。通过睡觉,能够把失去的能量补充回来,把堆积的废物排除出去。偶尔累时,可以在床上躺一会儿,闭目养神,让全身肌肉和神经放松,可以消除疲劳、恢复健康。  对于白领人士来说,大脑皮层极度
期刊
中国人有句俗话:“防患于未然”,意思就是从危机角度来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意外。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与体制改革,历来是由大的危机推动的,因此可以说,未来所面临的危机,可能就是推动中国进行重大的体制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道理也很简单,因为不调整经济就会崩溃,所有既得利益都会化为乌有,而在中国经济内部仍然蕴含着强烈的需求增长机制,通过调整就可以释放出来,并足以消除国内的生产过剩,足以对冲掉外部的需求萎缩,因
期刊
日前,发改委发文表示,由发改委牵头负责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医疗事业”有关政策措施,已在上报国务院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若干意见 (代拟稿)》中做出规定,力争年初出台。可以预见,政策的支持或使处于我国社会事业、公共事业中重要地位的医疗服务市场迎来新一轮民营资本投资高潮,医疗服务市场应该会更加开放,民资这股新鲜血液,将挖掘医疗市场更大潜力。    中医产业
期刊
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最关心的还是经济。中国经济发展究竟实情如何?媒体的报道和评论纷纭不一,令人困惑不已;经济学者也由于自己的学派各异,说出来的观点往往截然相反。这种多元化的声音,是一种民主的氛围,也是共和国历史上少见的学术自由的景观。但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比较客观地来观察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呢?我的想法是,可以从总结经验中来把握宏观的经济趋势。    第一条经验:混合经济  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条经验
期刊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医疗卫生事业”,成为当前新医改方案的重要政策,也是国家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民营医院在我国被允许发展,其间历程艰辛,苦不堪言。据统计,目前民营医院已达数千家,这个数量就全国而言,还是微乎其微的小数。在国家新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他们将重新兴起发展之路,为缓解百姓看病难的矛盾作贡献。与此同时,民营医院带来的“鲶鱼效应”,也将使整个卫生体制焕发新的生机
期刊
上海能办好一届世博会,原因在于其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发挥到了极致:尽可能地调动所有优势兵力(各单位抽调精兵强将)、集中优质资源(一切工作围绕为世博服务)、发动全社会力量(确保世博会成功是上海首要任务),以这种几近战时总动员的方式来办博,不成功的概率很小。实际上,集中力量办大事形成并壮大于战争年代、成熟于计划经济时代,尤其适用于特殊国情下的特殊产业,如两弹一星等以及重大事件、重点项目。因此,集
期刊
商场如战场,江湖气渐浓的家电业以血的代价印证了商战的残酷。近日,安徽巢湖安德利卖场内,两大民营空调巨头格力与美的因展位纠纷导致促销员发生肢体冲突,美的实习促销员突然倒地休克,最终不治身亡。美的员工以生命的代价,让中国家电行业“暴力竞争”的乱象以惨烈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血案的爆发,也让民营行业“冤家”间不断升级的明争暗斗走向了公开化。     同城劲旅   家电业最著名的同行相争,莫过于同城劲旅格
期刊
在上海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对社会医疗机构问题,医政部门的人说:“社会医疗机构是利益驱动主义者,他们开设诊所的根本目的为了赚钱”;卫协方面的人说:“社会医疗机构是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充,对发展卫生事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卫生监督的人说:“社会医疗机构一塌糊涂,经常出现医疗质量问题”;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对社会医疗机构也基本上持非议的态度。  那么,究竟应当怎样看待社会医疗机构?    从医院发展史看社会医疗
期刊
一个企业是否真正成功,取决于一个领导人离去后,企业是否还能稳定持续发展。企业领导人的接替问题,实际是如何将人治与法治结合的问题。机制、制度是培育、引领、激励企业领导人的现实土壤。如何确定接班的人选,取决于第一代领导人的伯乐意识和思想境界。法治是土壤、是环境,而“伯乐”的眼光则是点睛之笔。  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天然地抗拒“接班人”这个字眼,就像第二代企业家天然地抗拒“富二代”一样。时势逼人,中国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