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检测在语文素养水平测试上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阅读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水平。如今,我国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固定化,只强调文章的写作结构、语言特色、中心思想等,而并不重视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敏锐地发现实际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引言
由于识字、写字等初级的语文知识已经被初中生熟练掌握,初中语文教学的首要目的就变成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目标。但阅读文章并不是一个模式化的过程,“阅读文章—分析文章”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体会到每篇文章的独特之处。长时间使用这种固化的阅读教学模式会降低学生的阅读与审美能力,而且会造成“厌学”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严重影响了教学进程。
一、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首先,文化软实力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国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教育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这些人才在接受良好的教育后能够更好地创造财富,造福社会和国家,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全民阅读”也被写入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因此,作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初中语文教师更应该在“全民阅读”的倡导下积极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不断加强语文教学中对阅读能力的培养力度;其次,初中阶段是学生培养良好习惯,学习文化知识,提高个人素养的好时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意识到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充分发挥阅读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而不只是局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授课模式固化
授课方式固化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和陈旧的课件以及教案已经不能满足培养人才的需要了。通常来讲,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首先会让学生在课前阅读文章,然后再讲解课本知识,包括熟读生僻字、分析文章结构、提炼中心思想、画出好词好句、背诵文章……教师的授课模式极其单一,每个老师几乎都是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毫无新意,素质教育、创新型教学就难以开展。
2.学生阅读兴趣低
阅读兴趣低的原因之一是教学模式固化,学生无法从陈旧的模式中找到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是由于课堂枯燥乏味,氛围不活跃。这也是由于教师缺乏教学热情和教学水平不足,导致初中语文课堂死气沉沉。有些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只是将课本内容讲解清楚即可,很少设置互动环节,不注意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布置作业时也一味的强调死记硬背,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没有实际作用。致使初中语文课堂失去活力,教学效率低,学生就更提不起阅读兴趣了。
三、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
如今,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对学习都有一个巨大的误区,那就是他们认为学习是以考试为目的的,这样的错误观念导致语文阅读能力教学不被重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为首要目标,摒弃以往只注重应试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例如,《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教师在讲解完基础知识后,组织阅读知识和技巧的分享活动,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寻找老舍先生的其他著作,与《济南的冬天》这一篇做对比,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老舍先生的写作特点。进行课外知识扩展,还可以组织阅读交流会等。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感受到阅读不只是为了应试,对阅读文章就有了正确的目标。教师教学的大方向正确了,教学活动就不易出错。
2.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创设教学情境、翻转课堂,或者以游戏来丰富教学活动,还可以不定期组织朗诵会、阅读大赛和阅读篇目分享等。在进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教学时,先不机械化地讲解知识点,让学生自行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然后进行翻转课堂,让学生站上讲台,发表对《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篇文章的个人见解。教师也可以事先提出问题,例如“为什么作者给文章起了这样的题目”“这个题目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含义”“如果让你给文章起一个题目,你会起什么样的题目”,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解答,而不是教师直接讲解。
3.增强互动
学生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自愿参与,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应该创造机会使师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还能加快教学进度。例如,教師可以设置与《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相关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描述一下于勒叔叔的外貌。”“叔叔于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于勒叔叔吗,为什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结束语
更新教学理念,创新阅读形式,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文学素养,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是初中语文教师的职责。这既是响应党中央号召的一种体现,也是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措施。同时,教师也要对语文阅读教学有一个客观、清晰的认识,着重发挥阅读教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美好品德和坚强意志。
参考文献
[1]张志军.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20(01):87-88.
[2]闫冬梅.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革新,2019(12):23.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引言
由于识字、写字等初级的语文知识已经被初中生熟练掌握,初中语文教学的首要目的就变成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目标。但阅读文章并不是一个模式化的过程,“阅读文章—分析文章”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体会到每篇文章的独特之处。长时间使用这种固化的阅读教学模式会降低学生的阅读与审美能力,而且会造成“厌学”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严重影响了教学进程。
一、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首先,文化软实力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国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教育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这些人才在接受良好的教育后能够更好地创造财富,造福社会和国家,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全民阅读”也被写入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因此,作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初中语文教师更应该在“全民阅读”的倡导下积极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不断加强语文教学中对阅读能力的培养力度;其次,初中阶段是学生培养良好习惯,学习文化知识,提高个人素养的好时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意识到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充分发挥阅读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而不只是局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授课模式固化
授课方式固化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和陈旧的课件以及教案已经不能满足培养人才的需要了。通常来讲,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首先会让学生在课前阅读文章,然后再讲解课本知识,包括熟读生僻字、分析文章结构、提炼中心思想、画出好词好句、背诵文章……教师的授课模式极其单一,每个老师几乎都是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毫无新意,素质教育、创新型教学就难以开展。
2.学生阅读兴趣低
阅读兴趣低的原因之一是教学模式固化,学生无法从陈旧的模式中找到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是由于课堂枯燥乏味,氛围不活跃。这也是由于教师缺乏教学热情和教学水平不足,导致初中语文课堂死气沉沉。有些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只是将课本内容讲解清楚即可,很少设置互动环节,不注意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布置作业时也一味的强调死记硬背,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没有实际作用。致使初中语文课堂失去活力,教学效率低,学生就更提不起阅读兴趣了。
三、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
如今,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对学习都有一个巨大的误区,那就是他们认为学习是以考试为目的的,这样的错误观念导致语文阅读能力教学不被重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为首要目标,摒弃以往只注重应试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例如,《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教师在讲解完基础知识后,组织阅读知识和技巧的分享活动,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寻找老舍先生的其他著作,与《济南的冬天》这一篇做对比,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老舍先生的写作特点。进行课外知识扩展,还可以组织阅读交流会等。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感受到阅读不只是为了应试,对阅读文章就有了正确的目标。教师教学的大方向正确了,教学活动就不易出错。
2.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创设教学情境、翻转课堂,或者以游戏来丰富教学活动,还可以不定期组织朗诵会、阅读大赛和阅读篇目分享等。在进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教学时,先不机械化地讲解知识点,让学生自行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然后进行翻转课堂,让学生站上讲台,发表对《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篇文章的个人见解。教师也可以事先提出问题,例如“为什么作者给文章起了这样的题目”“这个题目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含义”“如果让你给文章起一个题目,你会起什么样的题目”,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解答,而不是教师直接讲解。
3.增强互动
学生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自愿参与,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应该创造机会使师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还能加快教学进度。例如,教師可以设置与《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相关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描述一下于勒叔叔的外貌。”“叔叔于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于勒叔叔吗,为什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结束语
更新教学理念,创新阅读形式,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文学素养,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是初中语文教师的职责。这既是响应党中央号召的一种体现,也是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措施。同时,教师也要对语文阅读教学有一个客观、清晰的认识,着重发挥阅读教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美好品德和坚强意志。
参考文献
[1]张志军.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20(01):87-88.
[2]闫冬梅.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革新,2019(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