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族传统弩箭,用材挑剔、制作工艺繁复,加工方法特殊,优质弩箭兼具实用、观赏和较高收藏价值,手工制作技艺极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价值。
【关键词】民族体育;传统弩箭;制作工艺
弩箭产生于华夏民族长期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之中,至今己有几千年的历史。自古以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对弩箭尊敬、珍爱有加。弩箭不仅是武器、劳动生产、猎取肉食、娱乐竞技的工具,也是民族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的精神载体,具有特殊意义。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弩箭也从武器、狩猎工具逐渐演变为民族传统体育竞技用品,在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弩箭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彝、苗、傈僳等群众中不断演进和发展,续写辉煌、传承至今,积淀了极其灿烂的民族射弩文化,在各级各类赛事中,民族传统弩箭的“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特点得到充分体现和保留,传统弩箭得到了长足发展和有效传承保护。射弩运动广受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喜爱和认可。民族传统弩箭因其选材特殊、工艺繁琐复杂、制作技艺具有极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价值。
一、传统弩箭的构造
传统弩由弩身、弩扁担(弩弓)、弩弦、击发器,四部分构成。近年也有在竞技比赛用弩上加装自制竹木瞄准器的,弩身长约85—90厘米,宽1.5—1.8厘米,高5—6厘米。弩弦则以麻匹,牛皮筋拧成,现在则多用国产或进口尼龙丝缠绕而成;滚弦一般用二胡子弦牛筋线,击发器则多以大型动物骨或竹木制成,箭则由箭杆和尾翼两部分构成。多取慈竹,箭竹或黄竹制成,长短粗细则因弩的力量大小和用途而,以竹篾叠成三角形状镶嵌入箭杆尾部,制成尾翼。在尾翼后部的箭杆尾部缠以麻丝,固定尾翼。制作精良的弩,弩身平直、木质坚硬、细腻,弩扁担张曲度好,力量适中,击发器灵敏、安全,各部份与弩身组合后,平顺严密、浑然一体,结构合理牢靠,臂张力量适中,射击精准,既是实用器具,又是精美的手工艺品。
二、传统弩箭选材
(一)弩身
一般选取生长20年以上的麻栗、锥栗或丝栗等自然风干、木质坚硬、细腻、不易变形的木料。原料长约1.2米,直径20厘米以上,无虫眼,扭曲和瑕疵,在阴凉干燥处放置一年以上备用。
(二)弩扁担(弩弓)
弩扁担是衡量一把弩是否精良的重要指标,用料尤其挑剔,工艺繁复。一般选用生长在江边向阳悬崖上的岩桑木为原料,岩桑生长缓慢,极难成材,20至30年方能长成弩扁担用材。岩桑木质柔韧,富有弹性,张曲度好,有自然美丽木纹和光泽,一般在头年农历7、8月份砍伐,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待来年备用,民间也有用桑树或龙竹制成弩扁担,但材质和使用效果就大不如岩桑木。
(三)弩弦
过去,一般以麻匹或熟牛皮筋制成,现多以国产或进口尼龙丝,根据弩的用途和力量缠绕而成,滚弦则以麻丝或二胡子弦牛筋线绕制而成。
(四)击发器
材质多以大型动物骨头或竹木制成,以牛腿骨制作为佳,将牛腿骨磨制成下宽上窄梯形楔状骨郭,镶嵌于弩身上部,骨郭中悬(勾角)悬刀,拔动悬刀后,弩扁担、弩弦共同发力,完成击发。
(五)瞄准器
近年来,在传统射弩竞技比赛中,有选手在弩身后端,利用小孔成像和三点一线原理制成自制简易瞄准器,多在木块或骨片上钻一圆形小孔嵌于弩身之上,方便瞄准,提高射击精度。
三、传统弩箭制作工艺
(一)弩的制作工艺
1、弩身:取放置半年以上优质栗木,锯成长100-150厘米、宽1-1.5厘米、高2-3厘米的木枋,以木工推刨制成光滑、平整的弩身雏形,前端顶部制成上宽下窄凹形,一则减轻自重、尽量留长箭槽(矢道)长度;二则使弩身造型美观。在弩身前端10-12厘米处凿与扁担中心点同宽的弧形孔,前仰斜脉三分装配弩扁担,以利发力和保护弩弦、滚弦,弩身上凿刻箭槽(矢道)是弩弦到击发器的一半处以备放置箭支,箭槽深浅视弩的力量和箭杆粗细而异。弩身中后端,根据弩扁担长短、张力和弩弦臂张力的恰当位置弩弦后约23.1厘米处凿刻竖形中空方孔和下宽上窄楔形榫槽以便安装击发器(悬刀),在弩身尾部钻一孔,并拴系绳套,方便放置弩和在使用时起支撑固定作用。
2、弩扁担:(弩弓)砍回岩桑木后,取材质优良的背阴面用斧、锤和破楔,将长约2米的整根岩桑木一剖为二或三,用事先准备好的略为弯曲的硬质模具,以竹篾将潮湿的岩桑木紧紧捆扎在模具上,再用木楔固定,使岩桑木与之弯曲度一致,弯度10厘米,放置于火塘之上的炕笆上,经烟熏、烘干、定型,一年之后再行脱模完成预加工。将脱模定型,去头尾后长约100厘米的岩桑木用刀、磁片、砂纸、皮革细细沿凸面刮削、打磨至光滑,椭圆形,中宽(约5厘米),两边逐渐窄(1.5厘米)与中间保持椭圆形,尽量保留凸面纤维完整,增加张力,再刮削凹面,直至两边受力均匀、厚薄一致(约1-1.5cm),打磨光滑后在弩扁担的两端各刻一凹槽方便拴挂弩弦。
3、弩弦:(麻匹、牛皮筋略)以尼龙丝根据弩扁担长短和张力,缠绕21-27圈,制成与弩匹配的弩弦,长约85-90厘米,弩弦中心位置以二胡子弦牛筋缠绕成宽约3厘米的滚弦,两端则预留挂弦套口,直径约2.5厘米。滚弦能起到推送箭支时保护弩弦的作用。
4、击发器:多以牛腿骨打磨而成上窄下宽的楔形,长3-4厘米,中钻孔,挂悬刀(勾角)上刻弦槽,安装于弩身后,弦到弩身23.1厘米处,臂张拉弦时固定弩弦,使弦与槽口咬合,使击发器处于关锁状态,置箭于箭槽,以待击发,拨动悬刀,悬刀上端将弦从凹槽中顶出拍打在箭的尾部中心点,弹射出箭支,即完成击发。
5、瞄准器:取一长方形或方形木块或骨块,中钻圆孔,镶嵌(或粘合)于弩身后端上方。
(二)箭的制作工艺:在农历7-8月取生长笔直2-3年慈竹,或生长在2000米以上的高山黄竹、箭竹,去竹节后仍有50-60厘米长的竹子的向阳面,剖成5厘米宽的竹块,以与弩扁担相同的制作方法烟熏、烘干脱水完成第一次脱水定型。再将竹片剖成直径0.6-0.8厘米,长45-50厘米实心箭雏形,再以火塘中的热火灰烘干定型,增加箭的硬度,完成第二次定型,打磨光滑去头尾,确定箭杆长度后,在箭杆尾部以利刃剔开3厘米左右缝隙,嵌入以竹蔑叠成的尾翼(箭羽),做尾翼的竹子必须是一年之内生长的竹子,尾翼宽1.-1.5厘米,长3厘米,在箭杆尾端以丝线缠绕,并打磨箭杆尾部,使横切面平整,垂直,确保击发时不发生偏离。
四、传统弩的组装与调校
一把优质的传统弩各组成部分相辅相成,共同决定弩的整体性能。总的来说,要求弩身光滑、平整、轻便,弩扁担张力好,中心点应于弩身斜脉弧形孔正中以榫铆方式完成弩身、弩扁担、弩弦、击发器的等各部组装。在弧形孔内侧垫1-2层优质棉布,臂张时使弩扁担和弩身既能紧密结合,又能增加韧性,以保护弩扁担不受损,延长使用寿命。共同造就弩的优良性能。箭槽长短、深浅适度;击发器灵敏、安全、可靠;弩身、弩扁担组合严丝合缝,浑然一体,结构合理,美观大方,没有丝毫的松动,受力均匀;箭支长短、粗细应与箭槽、弩弦张力匹配,尾翼(箭羽)组装完成后,箭杆平直,尾翼左右平衡一致,确保击发后箭支运行轨道不发生偏离,精细刮削(打磨)调校,使弩扁担的厚薄,使弩身两端的弩扁担(弩弓)张力一致,箭支、箭槽、弩弦协调一致共同发力,达到最佳组合,使弩的性能达到最优。
【关键词】民族体育;传统弩箭;制作工艺
弩箭产生于华夏民族长期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之中,至今己有几千年的历史。自古以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对弩箭尊敬、珍爱有加。弩箭不仅是武器、劳动生产、猎取肉食、娱乐竞技的工具,也是民族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的精神载体,具有特殊意义。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弩箭也从武器、狩猎工具逐渐演变为民族传统体育竞技用品,在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弩箭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彝、苗、傈僳等群众中不断演进和发展,续写辉煌、传承至今,积淀了极其灿烂的民族射弩文化,在各级各类赛事中,民族传统弩箭的“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特点得到充分体现和保留,传统弩箭得到了长足发展和有效传承保护。射弩运动广受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喜爱和认可。民族传统弩箭因其选材特殊、工艺繁琐复杂、制作技艺具有极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价值。
一、传统弩箭的构造
传统弩由弩身、弩扁担(弩弓)、弩弦、击发器,四部分构成。近年也有在竞技比赛用弩上加装自制竹木瞄准器的,弩身长约85—90厘米,宽1.5—1.8厘米,高5—6厘米。弩弦则以麻匹,牛皮筋拧成,现在则多用国产或进口尼龙丝缠绕而成;滚弦一般用二胡子弦牛筋线,击发器则多以大型动物骨或竹木制成,箭则由箭杆和尾翼两部分构成。多取慈竹,箭竹或黄竹制成,长短粗细则因弩的力量大小和用途而,以竹篾叠成三角形状镶嵌入箭杆尾部,制成尾翼。在尾翼后部的箭杆尾部缠以麻丝,固定尾翼。制作精良的弩,弩身平直、木质坚硬、细腻,弩扁担张曲度好,力量适中,击发器灵敏、安全,各部份与弩身组合后,平顺严密、浑然一体,结构合理牢靠,臂张力量适中,射击精准,既是实用器具,又是精美的手工艺品。
二、传统弩箭选材
(一)弩身
一般选取生长20年以上的麻栗、锥栗或丝栗等自然风干、木质坚硬、细腻、不易变形的木料。原料长约1.2米,直径20厘米以上,无虫眼,扭曲和瑕疵,在阴凉干燥处放置一年以上备用。
(二)弩扁担(弩弓)
弩扁担是衡量一把弩是否精良的重要指标,用料尤其挑剔,工艺繁复。一般选用生长在江边向阳悬崖上的岩桑木为原料,岩桑生长缓慢,极难成材,20至30年方能长成弩扁担用材。岩桑木质柔韧,富有弹性,张曲度好,有自然美丽木纹和光泽,一般在头年农历7、8月份砍伐,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待来年备用,民间也有用桑树或龙竹制成弩扁担,但材质和使用效果就大不如岩桑木。
(三)弩弦
过去,一般以麻匹或熟牛皮筋制成,现多以国产或进口尼龙丝,根据弩的用途和力量缠绕而成,滚弦则以麻丝或二胡子弦牛筋线绕制而成。
(四)击发器
材质多以大型动物骨头或竹木制成,以牛腿骨制作为佳,将牛腿骨磨制成下宽上窄梯形楔状骨郭,镶嵌于弩身上部,骨郭中悬(勾角)悬刀,拔动悬刀后,弩扁担、弩弦共同发力,完成击发。
(五)瞄准器
近年来,在传统射弩竞技比赛中,有选手在弩身后端,利用小孔成像和三点一线原理制成自制简易瞄准器,多在木块或骨片上钻一圆形小孔嵌于弩身之上,方便瞄准,提高射击精度。
三、传统弩箭制作工艺
(一)弩的制作工艺
1、弩身:取放置半年以上优质栗木,锯成长100-150厘米、宽1-1.5厘米、高2-3厘米的木枋,以木工推刨制成光滑、平整的弩身雏形,前端顶部制成上宽下窄凹形,一则减轻自重、尽量留长箭槽(矢道)长度;二则使弩身造型美观。在弩身前端10-12厘米处凿与扁担中心点同宽的弧形孔,前仰斜脉三分装配弩扁担,以利发力和保护弩弦、滚弦,弩身上凿刻箭槽(矢道)是弩弦到击发器的一半处以备放置箭支,箭槽深浅视弩的力量和箭杆粗细而异。弩身中后端,根据弩扁担长短、张力和弩弦臂张力的恰当位置弩弦后约23.1厘米处凿刻竖形中空方孔和下宽上窄楔形榫槽以便安装击发器(悬刀),在弩身尾部钻一孔,并拴系绳套,方便放置弩和在使用时起支撑固定作用。
2、弩扁担:(弩弓)砍回岩桑木后,取材质优良的背阴面用斧、锤和破楔,将长约2米的整根岩桑木一剖为二或三,用事先准备好的略为弯曲的硬质模具,以竹篾将潮湿的岩桑木紧紧捆扎在模具上,再用木楔固定,使岩桑木与之弯曲度一致,弯度10厘米,放置于火塘之上的炕笆上,经烟熏、烘干、定型,一年之后再行脱模完成预加工。将脱模定型,去头尾后长约100厘米的岩桑木用刀、磁片、砂纸、皮革细细沿凸面刮削、打磨至光滑,椭圆形,中宽(约5厘米),两边逐渐窄(1.5厘米)与中间保持椭圆形,尽量保留凸面纤维完整,增加张力,再刮削凹面,直至两边受力均匀、厚薄一致(约1-1.5cm),打磨光滑后在弩扁担的两端各刻一凹槽方便拴挂弩弦。
3、弩弦:(麻匹、牛皮筋略)以尼龙丝根据弩扁担长短和张力,缠绕21-27圈,制成与弩匹配的弩弦,长约85-90厘米,弩弦中心位置以二胡子弦牛筋缠绕成宽约3厘米的滚弦,两端则预留挂弦套口,直径约2.5厘米。滚弦能起到推送箭支时保护弩弦的作用。
4、击发器:多以牛腿骨打磨而成上窄下宽的楔形,长3-4厘米,中钻孔,挂悬刀(勾角)上刻弦槽,安装于弩身后,弦到弩身23.1厘米处,臂张拉弦时固定弩弦,使弦与槽口咬合,使击发器处于关锁状态,置箭于箭槽,以待击发,拨动悬刀,悬刀上端将弦从凹槽中顶出拍打在箭的尾部中心点,弹射出箭支,即完成击发。
5、瞄准器:取一长方形或方形木块或骨块,中钻圆孔,镶嵌(或粘合)于弩身后端上方。
(二)箭的制作工艺:在农历7-8月取生长笔直2-3年慈竹,或生长在2000米以上的高山黄竹、箭竹,去竹节后仍有50-60厘米长的竹子的向阳面,剖成5厘米宽的竹块,以与弩扁担相同的制作方法烟熏、烘干脱水完成第一次脱水定型。再将竹片剖成直径0.6-0.8厘米,长45-50厘米实心箭雏形,再以火塘中的热火灰烘干定型,增加箭的硬度,完成第二次定型,打磨光滑去头尾,确定箭杆长度后,在箭杆尾部以利刃剔开3厘米左右缝隙,嵌入以竹蔑叠成的尾翼(箭羽),做尾翼的竹子必须是一年之内生长的竹子,尾翼宽1.-1.5厘米,长3厘米,在箭杆尾端以丝线缠绕,并打磨箭杆尾部,使横切面平整,垂直,确保击发时不发生偏离。
四、传统弩的组装与调校
一把优质的传统弩各组成部分相辅相成,共同决定弩的整体性能。总的来说,要求弩身光滑、平整、轻便,弩扁担张力好,中心点应于弩身斜脉弧形孔正中以榫铆方式完成弩身、弩扁担、弩弦、击发器的等各部组装。在弧形孔内侧垫1-2层优质棉布,臂张时使弩扁担和弩身既能紧密结合,又能增加韧性,以保护弩扁担不受损,延长使用寿命。共同造就弩的优良性能。箭槽长短、深浅适度;击发器灵敏、安全、可靠;弩身、弩扁担组合严丝合缝,浑然一体,结构合理,美观大方,没有丝毫的松动,受力均匀;箭支长短、粗细应与箭槽、弩弦张力匹配,尾翼(箭羽)组装完成后,箭杆平直,尾翼左右平衡一致,确保击发后箭支运行轨道不发生偏离,精细刮削(打磨)调校,使弩扁担的厚薄,使弩身两端的弩扁担(弩弓)张力一致,箭支、箭槽、弩弦协调一致共同发力,达到最佳组合,使弩的性能达到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