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苍茫悠远的闽粤古官道车水马龙,熙熙攘攘,自古就是一处繁华的交通要塞,士农工商从这里起航去追求各自的人生理想,望前路渺茫,何处是归程,始建于明万历丁丑年(1577)的华严寺(雨亭庵)因建在官道旁,为无数疲惫的心灵提供了一个栖息之所。相传古时有一上京赶考举子在此休息,夜梦观音菩萨金身显现,特许愿修建一座寺庙,后举子高中,故建庵以谢佛恩,才有后来的雨亭庵,即今位于诏安县深桥镇西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苍茫悠远的闽粤古官道车水马龙,熙熙攘攘,自古就是一处繁华的交通要塞,士农工商从这里起航去追求各自的人生理想,望前路渺茫,何处是归程,始建于明万历丁丑年(1577)的华严寺(雨亭庵)因建在官道旁,为无数疲惫的心灵提供了一个栖息之所。相传古时有一上京赶考举子在此休息,夜梦观音菩萨金身显现,特许愿修建一座寺庙,后举子高中,故建庵以谢佛恩,才有后来的雨亭庵,即今位于诏安县深桥镇西坑村的华严寺。
沿国道324线往广东方向行八公里雨亭路口往左拐即到华严寺,华严寺占地20亩,建筑面积10亩,前是汕漳高速公路,我真没想到奔腾呼啸的汽笛声下却隐藏着一处空灵清幽之地。寺前放生池,一尊洁白的大理石观音雕像矗立在苍松翠柏间,法相庄严,手持玉净瓶,始终用悲悯的眼光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华严寺传承了汉传佛教的建筑风格,门前两根大理石柱,双龙盘旋而上,大红的寺门配上黄色的墙体给人强烈地视觉冲击,名家题写的“华严寺”苍劲有力,古朴典雅。推开厚重的红漆大门,走进天王殿迎接你的是一尊洁白的弥勒佛,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世间所有的狭隘、逼仄都将荡然无存。后是韦陀菩萨,两旁是四大金刚,怒目圆睁,法相肃穆,令人望而生畏,似乎在告诉世人放下屠刀,方可立地成佛。
穿过天王殿即是广阔的天井,右边是观音殿,左边是地藏殿,正中为大雄宝殿,天井两旁广植七里香、千层红等花草,微风拂过,绿叶沙沙作响,缕缕梵音飘过耳际,袅袅清香拂过心间,宁静悠远的苍茫感弥漫心空。我不由双手合十,以一种虔诚悲悯的心情拾级而上,踏入庄严肃穆的大雄宝殿。抬头虔诚地仰望释迦牟尼佛祖金身法相,圆润的脸庞,面相祥和,睿智的双眸透视着对人世的彻悟。佛祖两旁是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同样是慈眉善目,似乎在聆听佛祖的教誨,大殿四周供奉的是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后祀奉的是千手观音,我不敢造次拍照,只有虔诚地顶礼膜拜,心仿佛在一个空灵悠远的世界游走。我的目光落在了两根立柱的一副对联上,“山色有无中广宣法华玄义,水声善恶外长颂楞严梵音”,我似乎悟到了华严之义。佛教事业欣逢盛世,据寺院主持释普德介绍华严寺原只是大殿后的一个叫福寿亭(又名雨亭庵)的小庵,历经沧桑,几度湮废,2004年释普德主持多方筹资三百万元,2007年聘请释仁旭担任监院负责总体规划设计建设,才逐渐扩建到现在这样的规模。寺院于每月二十三日举行消灾法会,祈求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各地信众踊跃乐捐,广植善果,声名远播。
步出大殿,一缕阳光洒落在黄墙绿瓦间,微风拂过,千层红恣意地怒放,很精神地摇曳着,我似乎听到了生命怒放的欢快之声,立于佛前,化了一身尘世琐屑,心空清明得无限空灵悠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听到宣示自己欢乐的心灵之声。
其他文献
夏天的脚步悄然而至,就在你不经意间。蓦然间抬头,窗外盎然绿意中点缀着朵朵红艳。那画面如此熟悉,那花影依然动人。五月的凤凰花就是点燃夏天的第一把火炬。 看,夏日阳光的柔波,荡漾在凤凰树的绿冠上,轻盈的夏风拉出一簇簇灿烂的红,与蓝天白云一同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想起从前读师范时操场上的凤凰树。凤凰花儿开的时候,我喜欢晨跑,晨风轻轻地拂过,红色的花瓣就会一片一片往下落,地上织就了一条红色的地毯。跑到
山风有点粗犷,从山的某一边迢遥而来,漫过无边苍翠,掠过曲水碧湖,从群石之隙滑翔而过。草木摇曳,碧湖荡漾,鸟语啁啾,只有遍山的石头不言,群立的石峰不语。 并峙群立的石峰,漫山遍野的石头,以惟妙惟肖的万物之姿或插天入云,或伏山卧地,令人叹为观止。随着峰回路转,迎面而来的不仅有蓊郁林木、九曲碧水,还有或大或小、或高或矮的石头星罗棋布。更不时就有奇石入眼,若灵龟驮鱼,若海豚出水,若二蛙相依,若犀牛斗鳄鱼
清心帖 我再次感觉身体内的草狂乱生长 没有绿意,没有风安抚 真想把自己放逐 像一只轻盈的梅花鹿 越过黑蜮蜮的林木 隐入大块大块暮色苍茫中 一个有洁癖的人 无法随心所欲洗濯自己 你不难想象我垂头丧气的模样 只看见北溪、西溪两条大河交汇 只听见瑞竹岩的月亮浮现水面 西湖愿景 把古漳州最美的湖泊 压在传说底下 水做的一本历史书 有无限风景荡漾 我愿是湖畔卖茶的书生 有
走进梧龙古村落群的时候,我差点惊奇地叫出声来。 这地方,既熟知又陌生。我知道梧龙这个村落,却从未真真深入。夏天,我时常穿越村中公路前往海边揽胜,从未知在幢幢楼房新居中掩藏着如此规模的古村落群。这是动我心魄的瑰宝,若不是随团到此采风,确难识其真容。 梧龙村,它位于西铜公路的西埔镇一侧,几被高速发展的城市高楼所掩没。村中保存完整的古村落群,犹是荒漠中的一块绿洲,它的目光正注视着城市发展中的一切毁灭
一群海鸥在旧镇敦照港并不宽敞的水面上忽高忽低地飞舞盘旋,一阵阵的俯冲或尖叫才让人们更真切地意识到这一汪的平静已确是货真价实的海湾了。 旧镇原名牯镇,因在牛牯山下而得名,后去“牛”旁改为古镇。而在闽南语的读音中,旧镇的“旧”就发“牯”的音。新福街,全长七百多米,末端连着敦照港的后港尾码头,中间与崎街相交接。因为老街的一面紧挨着港湾,所以与闽南骑楼的大多建筑略有不同的是地基和底层部分多为当地的花岗岩
清晨, 在一阵虫唱鸟鸣中醒来,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春天。外面下着雨,空气中弥漫着潮湿温和的气息,九龙江恬淡微腥之风拂面而来。阳台的含笑花腼腆地绽放着,宛若娇羞的少女怯怯地低眉浅笑;红茶怒放,鲜艳欲滴,兀自燃烧着自己的热情;柠檬结果子了,风一吹,果子在枝头摇晃;楼下的长春藤顺着墙壁悄悄地爬了上来,露出了青青的一角。远处小区昏黄的河道灯还没有熄掉,隐隐约约地透着些许光……石码是座宜居的小城,平和而宁静,
“雁过留声,人走留名”。轻拂历史的风尘,一块昔日不为人所注意的石碑被撩开神秘的面纱,露出它的庐山真面目。 午休正酣,阿国的手机倏然打入,兴高采烈地告诉我淘到宝了。他知道我平日里对“考古”较感兴趣,电话里催促要我赶紧到新陂来,越快越好,说迟了就遗憾了。神秘兮兮的,搞得睡意全无,到底是什么稀罕物?兴致一下子就来了,事不宜迟,立刻驱车前往,原来是他们村里挖掘到了一块石碑——“去思碑”。 “去思碑”,
明末理学大儒黄道周曾在平和大溪教书、灵通山上读书,当地民众自古非常崇敬黄道周。笔者在大溪调查黄道周史迹期间,获悉大溪镇湖仔岭村祖上为黄道周书童;黄道周送书童三件礼物,以及该村自开基传袭至今的祭拜“黄老先生”特俗,引起笔者关注。 湖仔岭村地处大溪之莲花山半山腰,全村姓陈。祖祠福庆堂在一座半圆形的两层土楼正中,称为“中厅”,背靠莲花山,正对秀美的灵通山。福庆堂一楼为湖仔岭村历代陈氏先祖神主;二楼正中
在建国70周年来临之际,为了做好党政干部和涉密人员“两识”(保密常识、保密意识)教育,我作为一名保密工作者在挖掘革命战争时期相关保密故事而走进党史资料室,一篇陈建英撰写的《坚贞不移 无私奉献——记我的母亲赖葱》文章吸引了我,这是陈建英女士在纪念其父亲陈天才诞辰100周年之际,把自己根据战争年代革命队伍里的赖新水、赖国文、卢友信、黄莲英、张玉英、陈古老等人回忆以及自己从父亲陈天才、母亲赖葱得知的史实
在童话故事的画面里,头戴镶满宝石的皇冠,着一袭雍容华贵的宫廷长裙,与心爱的王子翩翩起舞,这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公主梦。世间的女子,都有爱美之心。从小女孩的岁月起,就喜欢玩一些布娃娃,长大后,不再满足于粉红布娃娃的陪伴,开始倾慕上各种各样的首饰,金的银的,玛瑙抑或翡翠的,戴着这些首饰,会有身心愉悦之感。即便是生于山里的村姑,或许她们还没有属于自己的首饰,可是她们会梳着麻花辫子,用鲜艳的手巾扎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