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奖”有感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2009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年前,我在知道稻盛和稻盛哲学的同时,就知道了“京都奖”。今年11月10日,我有幸应邀出席在京都国际会馆召开的第23届“京都奖”颁奖仪式,第二天我又倾听了三位获奖者的讲演,有了亲临现场的体验和感受。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与研究剖宫产率增高原因及对策。方法:对246例剖宫产行统计分析。结果:胎儿因素占41.87%、社会因素占34.15%、母亲因素占14.23%、头盆因素占9.75%。结论:剖宫产率上升存在着多方
企业精神的铸造、价值观的培育、行为规范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埋头苦干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循序渐近,逐步积累,才能取得成效。  当前,一些企业的文化建设之所以成效不大,往往是由于经营者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过于肤浅,因而出现了闭门造车、生搬硬套、华而不实、难以落地等弊端。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求解决的办法。  确定企业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德鲁克说:“企业的目的在
构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文化建设新框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基础。理念是旗帜,是方向,是引领人们前进的动力。    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是推动企业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剂,是维持企业持久生命力的源泉,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特别是企业进入和谐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着力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是管理科学化的需要,是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的需要,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企业文化建设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031-01  启蒙运动后,社会进入现代化阶段,然而这种以工业化、现代化为导向的启蒙理念已经开始走向反面,对地球的自然生态、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的情感领域及不同民族与国家间的和谐共处造成日益严重的伤害。随着后现代化特征的出现,人们开始对重视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研究。生态美学在此时出现萌芽,主张人、自然、社会的协调统一
公共空间行为规范是对企业文化内容的补充,是对企业形象的提升,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人的社会公德意识越来越强,但也不可否认,大声喧哗、夹塞、乱扔垃圾、不遵守交通规则、随地吐痰等等不讲公德的现象仍然到处可见。  我认为,这固然与某些人的修养有关系,同时,也不能忽视文化传统的影响。公共空间行为规范的缺失,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儒家行为规范的核心是“尊尊亲亲”,“尊尊”是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