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层楼高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的儿子16岁,1米93,可看电视的时候仍趴在地毯上,高兴了就打个滚儿;佳妮的好友15岁,1米83,她问佳妮:“你说我以后结婚了,能买到合适的婚纱吗?”;杠杠14岁时,已有1米80,他忧愁着小脸对我说:“妈,我不喜欢长这么高!”……
  好像一夜之间,身边的小孩都拔地而起,长成了一棵大树:尽管枝叶还稚嫩,但身高都有“参天”的趋势!虽然,长高了好哇,可以俯视唠叨的妈妈,可以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可以眺望到更辽阔的风景,可以——
  但是,高个儿也有一箩筐的烦恼。身高1米92的作家冯骥才在散文中透露,泰山的挑山工就曾“笑话”过他:“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种活儿,走起路晃悠!”英国作家詹·豪厄尔——他一定“恐高”,否则不会说“大地是最好的避难所!”——也有句嘲笑高个儿的名言:“高大的人就像四层楼高,顶层房间的陈设通常最简陋。”
  这话我相当不乐意听:谁说个子高就头脑简单了?!举个能镇住英国人的例子:“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无论是用西周、春秋还是汉初的古尺换算成今天的尺码,孔圣人身高都在两米以上——还有啥话说?!
  不过,豪厄尔用“四层楼高”形容高大的人,却为漫画家带去灵感:Matt Kindt就以《三层楼高:巨人的秘密史》为名,为黑马漫画公司创作出人气漫画,讲述了因为得了怪病最后疯长到三层楼高的克莱格的奇特经历。每每看到漫画书的封面上,克莱格透过三层楼的窗户,胆怯地向室内张望,就觉得心酸,微微地。
  因为自小就是鹤立在女孩堆里的高个子,对于被那种好奇打量时的难堪心境和想缩起自己的笨拙努力,我深有体会。与娇小轻盈的小伙伴们相比,总觉得自己像大码的“细脚伶仃的圆规”!长成后,从未穿过高跟鞋,步态自然也从未摇曳生姿过,然而,身为一个高个子女生,最担心的不是鞋跟,而是,能不能找到共打一把伞的爱人!。
  情窦初开时,从非马的小诗《伞》中看到爱的理想情境:“共用一把伞/才发觉彼此的距离/但这样我俯身吻你/因你努力踮起脚尖/而倍感欣喜”——能让我踮起脚尖的恋人在哪儿啊?那时,常祈祷:我的未来可不要像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那样!
  在冯骥才的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这对“身高逆差一头”的夫妻每每出现在院子里,总惹来指指画画,孩子们甚至起哄地喊叫:“扁担长,板凳宽”,但他们闻如未闻,兀自过着自己平静的日子。初读这篇小说,我二十出头的年纪,印象最深的是两口子打伞时的样子:下雨天他俩出门,总是高女人打伞;有了孩子之后,高女人抱孩子,打伞的事就落到矮男人身上,“他迈着滚圆的小腿、半举着伞儿、紧紧跟在后面”的样子十分滑稽,教看的人都替他们脸红!
  可不久前再读这篇小说,我的注意力却被另一段打伞的细节吸引去:文革之后,在世俗冷眼和政治中伤中高女人抑郁而死,矮丈夫自此一直单身寡居。逢到下雨天,他仍习惯地半举着伞去上班,“人们有种奇妙的感觉,觉得那伞下好像有长长一大块空间,空空的,世界上任什么东西也填补不上。”
  光阴流逝,此时的我已为人妻为人母,每当与所爱的人共撑一把伞时,都强烈感受到风雨中我被一个小小的移动的家所庇护着,伞下的距离,是我们共同营造的独有的爱!
  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尴尬的高个子,到了童书和寓言小说里,却有着不错的结局,当然,这得益于创作者为“巨人们”所做的职业规划:
  首先,不要和人类作对,参考动画片《进击的巨人》中那些捕食人类的巨人的下场;其次,可以像格列佛一样去航海,最好遇到风暴,这样就可以期待在“小人国”和“大人国”里经历有落差的奇遇;最后,可以做一个吹梦的巨人,每天早晨,出去像捕蝴蝶一样捉住梦,将它们装在瓶子里,每天深夜,用一支小号,将可爱的金色的梦吹到孩子们的卧室里,让他们有个欢快时光的梦。
  吹梦巨人,是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笔下的《好心眼儿巨人》,他有“二十四英尺高,穿着一件黑色大氅,”一副贵族派头的巨人,初次觐见英国女王,便被邀请与女王共进早餐,那顿风光的“王家早餐”,真让小读者们羡慕:单单为了给巨人布置出餐椅和餐桌,就动用了宫廷里的大钢琴、著名的奇彭代尔式桃花心木五斗橱、四座落地式大摆钟还有小王子的乒乓球台,餐刀用的是挂在晨室墙上的剑,剑被吩咐要洗干净,因为上次用它是砍下国王查理一世的脑袋……
  之所以受到这么隆重地招待,是因为巨人做了好事:阻止吃人巨人来英国吃“人豆子”。因此,评论者认为,达尔在写作《好心眼儿的巨人》时完全遵循了其一贯的创作公式:小孩(苏菲)观点+憎恨并虐待小孩的反派角色(食人巨人)+减轻反派角色影响的好大人(吹梦巨人),可以这么说,“好心眼儿的巨人”就是达尔在文学世界里的化身—— 一样的善良,一样的高大,生活中的达尔身高1.98米,几乎就是巨人一样的存在。
  达尔自己也在书的结尾揭了谜底:学会了写字的好心眼儿巨人,将他的经历写成书出版了:“书在哪里呀?”“读到这里,你正好把它读完了。”
其他文献
做法步骤:  1、平底锅烧热,加入稍微去油的金枪鱼,中小火翻炒至散开。  2、加入味增、糖、水,炒匀,出锅前撒上葱花,拌匀,备用。  3、取适量米饭置于保鲜膜上,在米饭上放约1/3炒好的金枪鱼馅料,再铺一薄层米饭,用保鲜膜包裹成饭团。  4、打开保鲜膜,贴上海苔片,再用保鲜膜包裹整齐即可。
期刊
那一年,我喜欢上了Phelix。Phelix是我认识了至少十年的老同学,按时间算,我们差不多是前后脚去美国上学的,他在旧金山,我在迈阿密。尽管我们俩的城市横跨了美国东西大陆,而且还相隔了三小时时差,但这一直都未曾影响我们彼此之间未曾间断过的关心,也或许就是在这种越来越浓厚的友情里,我萌发了那份羞涩的感情,也萌发要去旧金山——这座激发他热情的城市的冲动。  “旧金山”最初是由漂洋过海到美国西部淘金的
期刊
在无常的人生中寻觅生机  张亮在15岁之前,是个衣食无忧的“京城阔少”。家在房山,父亲开煤矿,母亲专职操持家务。当时他每个月有3000元的零花钱,比上班族的工资高出三倍。然而,富裕的生活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终结的,父亲因重病住院后,每天住院费上千,不到三年就耗尽了家里全部积蓄,张亮也在瞬间感受到了穷困潦倒的滋味。  张亮当时与孪生姐姐同班,姐姐每次都考班级前三名,他是倒数三名。父亲病重后,家里只能供一
期刊
神奇的秦始皇陵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临潼区城东约五千米处的骊山北麓,国家5A级景区。陵墓规模宏大,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历时三十七年之久,征用徭役七十二万人,动用了当时国库十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才完工。陵墓分为地面建筑与地宫两部分,经历了两千多年,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了高大的封土堆,而地宫却依然保存完好,有朝一日若能开启,想必又会是一个震惊世界的奇迹了。秦始皇陵有大
期刊
不到一年的时间,我曾在不同的季节分三次前往双廊。第一次是在2012年的阳春三月,第二次是在2012年的金秋十月,第三次则是在2013年春节前夕的隆冬。  2012年3月,正是我为期一年的长途旅行之初,云南三月的阳光明媚,风中弥漫着青草和繁花的馨香,仰起脸是一抹蔚蓝无际的清湛天空,蜂飞蝶舞,暖风拂面,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一颗毛茸茸的心。第一次去双廊,正是这样的好季节、好天气。  那日住在洱海西岸的蝴
期刊
上大学时,我结交了两位好朋友,她们是阿曼和茉莉。毕业后,阿曼选择到上海工作,想趁着大好年华,拼出一个美好的未来。茉莉回到了小城,她说小城虽小,却处处透着清幽与雅静,给人以闲适恬淡之感。  那些年里,我们在不同的城市各自忙碌,各自奔波,见面的机会很少。然而思念如藤,偶尔会沿着电话线攀援生长,为生活添一抹绿意。  十余年的光阴,倏忽而过。有一天我到上海出差,提前办完公事,想顺便拜访下旧友。我满心欢喜地
期刊
儿时随父母由南向北由北向南地穿梭,在故乡与北方小城的梦境里往返,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故乡远没有乡愁,有的只是一条长长的铁轨,铁轨上穿行着长长的绿皮火车,以及火车上说不清的快乐抑或寂寞。  记忆最终总会将时光凝固成为一些瞬间,仿佛那就是生命里曾经的全部。北京是中转站,每次从小城到北京,从北京到小城,车上颠簸着的仿佛都是深夜,然而那样的夜是不需睡眠的。火车仿佛被涵洞大口吸进腹中,咆哮着闯进夜的另一
期刊
一、 偶遇《巨流河》  偶然,有花一样美名城市的美国布鲁名顿市映入我的眼帘。因为这里坐落着一所世界著名的印弟安纳大学,这个地方也是我梦寐以求今生想去的地方。因为这是我的外祖父--国际著名历史学家邓嗣禹任教的地方。在印大的图书馆里还坐落着我的外祖父邓嗣禹的铜像。邓嗣禹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他曾参加过“三一八”学生运动;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用毕生的精力去弘扬中华历史文化。他虽侨居美国,对中国的苦难关
期刊
长亭古道,历来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意象。和很多旅行者一样,我也有化不开的古道情结。  出丽江去香格里拉,有些路是在古滇藏茶马古道基础上修建的。古滇藏茶马古道从云南普洱经大理、丽江、中甸、德钦,进入西藏的察隅、拉萨、日喀则后,最终辐射到缅甸、尼泊尔、印度等国。昔日马帮走个来回,往往得耗上整年时光。有了水泥路,普洱到香格里拉也算整个茶马古道最舒坦的一程,可仍感觉到了颠簸艰辛。沿途停车,看过虎跳峡、长江第
期刊
金色铜牛:华尔街的标志,力量与勇气的象征  来到华尔街,在西入口不远处,我一眼就看到了华尔街的标志——铜牛。这是座制作非常精美的雕塑,体型硕大的公牛,低头弯腰,前腿蹬,后腿弓,肌肉紧绷,尾巴上翘,展现出一副无畏险阻,奋力向前的神态。这座铜牛雕塑,出自意大利著名艺术家狄摩迪卡之手,它不仅栩栩如生,背后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1987年纽约股市崩盘,狄摩迪卡看到很多美国人一夜之间失去了一切,非常难过,便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