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小学语文学科性质“人文性”的认识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eiriri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定位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重在指明: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人文性”重在揭示:学生为什么而学,以及将会怎样去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写到:“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是语文教学的总目标,而三个维度是实现总目标的支柱。在具体的备课和教学中,三个维度是互相渗透融为一体的。但在用理论指导备课时,我发现,为了使自己的思维更清晰,理论更明确,可以将三个维度分开来理解。即,如果在教学中我们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指导了、教给了学生学习方法,学生的知识就会得到积累、能力就会得到提高,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会得到实现。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能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注意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我们也就实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如果在教学中能将二者完美结合,我们就会实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下面我想就人文性谈一下我的学习体会。
  人文性在我理解就是以人为本教语文,以人为本学语文。注重人的本性,使人在适合的环境中得到最大的发展和成长,尽可能的激发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最适合的环境,从广义来说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来营造,从狭义来说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营造。所以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成为实现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基础。在此,我认为,教师不仅仅要有意识的放下自己作为教师的架子,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从而营造那种和谐宽松的气氛。更要在课堂上善于抓住和制造契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如:有这样一个课例,《田忌赛马》一课中,一名学生急着给动画片配音,结果出现很多漏洞,全班同学纷纷给他提意见,言语间毫不留情。老师听完同学们的发言后,面对配音的孩子这样说到:“刚才他们对你狂轰乱炸,我真为你捏了一把汗,怕你受不了。没想到你的心理这样健康。”然后面对全体同学说到:“这样难堪的事我们谁都经历过,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应该先看他的——”学生这时候明白过来,齐声说到:“优点。”随后同学们纷纷站起来说优点,还有的表示了自己的歉意。在这一小环节中,老师首先注意到了那位配音同学的心理感受,并及时给予安慰,帮他调整心理状态。同时,她虽然没有批评其他同学,但却对其他同学起到了要尊重他人、体会他人心理感受的教育效果,是一场非常生动的心理教育课,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也有许多这样的情况,只是我们很少能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关注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关注学生学习中的兴趣和快乐。充分的体现了以人为本。在第一学段,也就是低年级学段的学习目标中,我觉得以人为本有如下的体现:
  一、激发学习兴趣,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较系统的阐述了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
  二、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课标”中写到:“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对写话有兴趣。”“能简要讲述感兴趣的见闻。”“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这些要求体现了现代语文教育提倡有个性的学习,提倡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的新理念。
  三、培养爱美情趣,打下提高与发展人文素养的基础。如:“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这都是第一学段学习目标中的小目标。应该成为我们备课、教学实现人文性的航标。
  我们一年级现在使用的教材对上述要求有着很好的体现。教材的编写思路就是:“兴趣先导、学会学习、整体推进、文化积累。”他把激发兴趣放在了第一位。首先,课文图文并茂,那些新鲜的插图另孩子百看不厌,那些优美的儿歌和短文让学生百读不厌。其次,教材引入了丁丁和冬冬两个可爱的人物,让他们和孩子们一同学习成长,成为学生学习的学伴,孩子们很喜欢这两个人物。第三,教材一改以前练习一、二、三题的模式,而是引入许多小图标,如:小铅笔,表示要写一写;小话筒,表示要说一说。第四,金钥匙系列从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等方面给学生以引导,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而且他以丁丁和冬冬的语气说出,让学生容易接受。如:15页“看图讲故事”中的金钥匙,丁丁说到:“讲故事时,我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人物去想、去说、去做,所以大家都爱听我讲故事。”这样学生很容易学丁丁的样子去做。第五,教材中安排了“自检系列”,自检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能力,他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如:教材55页:“5~10单元的字都认识了吗?课文会背了吗?如果做到了,就奖给自己两朵大红花。”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另外,我们教材中的课文里蕴涵着丰富多彩的人文文化,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和熏陶。在教学中,我们要正确的把握教材中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理念、人文情感、人文情操、人文情趣、人文情理等,合理的加以阐发、有效的加以渗透,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使学生生命发展的价值取向合理的发展。
  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要真正实现人文性还有好多琐碎细微的东西需要我们注意。最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观念的转变,这也是最不容易做到的,好多时候我们都是无意中按老传统去做了,甚至有些不由自主,这就是惯性的作用。我们曾经受到了那样的教育,这种教育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们。现在我们又在教育别人,我们的教育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他们。可见我们的责任多么重大,其实,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最微不足道的,那些我们无意中流露出来的思维习惯、情感态度、处世方法,往往影响力更大。
  我觉得在课标面前,如果我们是一块布,绝不是把这块布放进课标这个“染缸”里染一染,换换颜色的问题,而是应该把这块布拆成线,放到织布机上重新织成新布。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有一个质的改变和飞跃。这样想虽然不错,但我们毕竟不是布,不能拆掉重新织,实现质的改变和飞越谈何容易!但我们可以有量变,今天变一点儿、明天改一点儿,日积月累不就会发生质的飞跃了吗?我相信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会督促我们不断进步,从而适应和胜任以后的教学工作。
其他文献
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心理活动中占优势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主要指群体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觉醒状态、注意状态、情绪状态、灵感状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动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强大的合力,对学生学习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因此,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障。就此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一、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和谐向上的心理环境 
期刊
当前,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语文课堂,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可喜局面,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形式,无疑给以往语文教学沉闷的课堂带来极大的冲击,课堂不再冷冷清清、平平淡淡了。但是,有些教师课堂教学片面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让人“雾里看花”,课堂变得扑朔迷离,背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这将有违课程改革的初衷。  一、读书背书闹闹哄哄  朗读、背诵积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期刊
【摘要】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然而,在具体阅读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出现学生主体的的淡化和文本的缺失,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适当引导学生,切实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重视教材,指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成功对话。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及语文新教材的全面推广,如何有效地配合新教材指导学生阅读已成为当
期刊
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见,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这绝不是一篇论文所能涵盖得了的。这里仅浅谈自己平时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要求使用提问时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重视提问艺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及意义  古希腊哲学
期刊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这是多年来人们的共识。近年来作文在中考中的比分,一直呈增长趋势。如今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可谓是占据了“半壁江山”,它不仅是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而且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还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所以,作为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作文如何教,历来受到人们关注。《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都要求学生作文要情感
期刊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
期刊
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巧设学生积极思维的背景,营造学生积极讨论的环境,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储备,诱发学生探索动机。一般流程是:搜集信息、编制情景化问题——呈现问题情景——分析讨论解决问题。   一、“情景”的获取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开拓    1、从自身情况中获取关联的情景    因为有切身的感受,所以在接触与之相关联的事物也就容易进入情景。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这样的情景:每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句话针对“讲读”模式的流弊,提醒我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归宿,把阅读还给阅读主体,把课堂还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独立发挥,读出个性来。  一、驱情入境——让学生读得快乐  阅读情感是读者的主观感情和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感情的双
期刊
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意味着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意味着师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理想.互动的课堂如何得以实现呢?下面结合课改实验在这方面的探索,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让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往,有肢体语言、有声语言、情感、思想、技能等多种形式。在这师生同场构建的过程中,师生要相互敞开心扉,多信息交流,这样学生就会心态开放、个性张扬,同时,在交流过程中师生得以平等关系
期刊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它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更是一节课的灵魂。那么,教学中如何准确、合理地预设教学目标呢?  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整体把握课堂教学高度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目标有着非常清晰的表述,它既有阅读教学的总目标,又有各学段的分目标。用心研读,就会发现各学段目标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之间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