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然而,在具体阅读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出现学生主体的的淡化和文本的缺失,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适当引导学生,切实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重视教材,指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成功对话。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及语文新教材的全面推广,如何有效地配合新教材指导学生阅读已成为当务之急,那种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安安静静地听;亦或是教师连珠炮似地问,学生只是反反复复地答;作文时学生提笔无话可写,或者有的写了,说了,但所写所说的东西总是言词单调,表达肤浅。阅读教学怎样成为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如何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现就其现象略作分析。
一、怎么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尽管现在的课堂倡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我们看到很多教师要求学生预习或是讨论时,都是同时要求学生根据教师事先布置的任务或设置的问题来学习和思考,这样虽然教学目标很明确,但却无形间影响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学生阅读的兴趣会大打折扣。例如,一位老师在教《蜀道难》这样布置:思考诗歌第一小节作者是如何展示蜀道之难的?诗人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这样写有何好处?这些问题事先便给学生定了一个框,学生在读时对语言最直观的感受就不能表达出来。
设置的问题应引领学生广泛深入的思考,同样是讲授《蜀道难》,另外一位老师在阅读预习时,布置学生在自由读后想一想,在读全诗时眼前都出现了哪些动人的画面?这个问法就给了学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自然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去赏析诗歌,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那种完全“牵着鼻子走”的预习和教学仍是一种变相的灌输。很多老师还停留在:教师的责任便是该讲解的东西要讲到,一讲一听作业补充教学任务完成了,其实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复杂的思维活动,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阅读教学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能力却是无法传递的。所以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以讲解为务者尚不乏其人”,“今日而言教育,此一点首宜打破,教师所务不在讲解,惟在启发;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启发、引导”才是教师的职责,在启发引导中,“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这才是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课堂讨论要引导学生抓住实质性问题
为打破传统教学“对话”式教学,很多老师开始尝试让学生讲或是相互提问,或者讨论、辩论,这种过于追求形式的做法是很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如有一节讲授《道士塔》的公开课上,老师简单小结上节课内容后,就提出一个讨论题:敦煌优秀文化遗产为何会流失。接下来教师把同学按座位分成小组展开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教师站在一边,不再说话,成为局外人。讨论结束后,一位同学提出自己的观点:“是清政府太腐败,使外国的强盗有机可乘”,另一位同学马上站起来进行反驳,其他同学又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直到下课,教师夸奖发言的几位同学见解都有道理,都很深刻,一堂课就这样结束了。表面上看,这节课气氛热烈,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而实际上学生课后还是一片茫然。这种看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方式并不是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收获很少的。
而我曾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看到一位老师是这样布置课堂讨论的,他在分析戏剧语言时以《雷雨》为例,他问学生:你觉得鲁侍萍对周朴园是怎样的恨?是恨他把自己赶出家门?还是另有其他?学生在讨论时,他不尽加入其中,他问:“鲁侍萍的斥责中,为什么用了‘你们’”在他的启发下,各小组都作出了精彩的回答。
三、预设的阅读思路限制了学生对文本的自主解读
阅读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发展,教师由主宰课堂到主导课堂,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因而,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通才教师,做研究型教师,增强研究能力,自己先要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巧;乐于吸取和研究新的教育教学理论 ,乐于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质疑问难的随机性,改变了教师过去单方面控制课堂的预设式教学现状,使教学过程出现不可预知性。它要求教师既要有一定的智慧驾驭能力,又要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及机敏的反应能力.我在教《雷雨》时,讨论主人公周朴园的人物形象时,我设计是通过分析人物对话,让学生分析周朴园复杂的性格特征,然而有一位同学提出,为什么鲁侍萍在回答周朴园问话时会说“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这个问题离我预设思路很远,就草草说一下:因为这一细节在侍萍心中印象很深,就过去了。可是课后,我越想越觉得自己处理的不好,完全按我的思路去讲,很多想法都是我灌输给学生的,而并不是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
只有开启心智占据心灵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学生面对教材时,不仅仅是解释与记忆,因为阅读是一种内化的吸收,书面上的文字符号对阅读者来说是一种外部语言,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把看到的外部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内部语言的过程,也就转化为读者思维工具的过程。巴赫金曾说:“书不喜欢心不在焉的读者,也不回答他们的问题,应真正而投入地阅读,并不是消极地掌握,而是与书进行生动而热烈的对话。”其实我们的语文课也是如此,形式永远是次要的,哪怕一节课我们仅是静静地同学生一齐品读经典、揣摩语言、吟诵名句,而学生因此而产生的那一点点的激动与共鸣,都足以证明了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获得了成功,而他们阅读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文学的魅力才会真正影响到学生的心灵,而对阅读的喜爱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 巢宗祺等:《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2.
2 语文学科教育学饶杰腾著首都师大出版社 2000年1月.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及语文新教材的全面推广,如何有效地配合新教材指导学生阅读已成为当务之急,那种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安安静静地听;亦或是教师连珠炮似地问,学生只是反反复复地答;作文时学生提笔无话可写,或者有的写了,说了,但所写所说的东西总是言词单调,表达肤浅。阅读教学怎样成为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如何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现就其现象略作分析。
一、怎么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尽管现在的课堂倡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我们看到很多教师要求学生预习或是讨论时,都是同时要求学生根据教师事先布置的任务或设置的问题来学习和思考,这样虽然教学目标很明确,但却无形间影响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学生阅读的兴趣会大打折扣。例如,一位老师在教《蜀道难》这样布置:思考诗歌第一小节作者是如何展示蜀道之难的?诗人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这样写有何好处?这些问题事先便给学生定了一个框,学生在读时对语言最直观的感受就不能表达出来。
设置的问题应引领学生广泛深入的思考,同样是讲授《蜀道难》,另外一位老师在阅读预习时,布置学生在自由读后想一想,在读全诗时眼前都出现了哪些动人的画面?这个问法就给了学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自然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去赏析诗歌,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那种完全“牵着鼻子走”的预习和教学仍是一种变相的灌输。很多老师还停留在:教师的责任便是该讲解的东西要讲到,一讲一听作业补充教学任务完成了,其实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复杂的思维活动,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阅读教学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能力却是无法传递的。所以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以讲解为务者尚不乏其人”,“今日而言教育,此一点首宜打破,教师所务不在讲解,惟在启发;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启发、引导”才是教师的职责,在启发引导中,“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这才是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课堂讨论要引导学生抓住实质性问题
为打破传统教学“对话”式教学,很多老师开始尝试让学生讲或是相互提问,或者讨论、辩论,这种过于追求形式的做法是很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如有一节讲授《道士塔》的公开课上,老师简单小结上节课内容后,就提出一个讨论题:敦煌优秀文化遗产为何会流失。接下来教师把同学按座位分成小组展开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教师站在一边,不再说话,成为局外人。讨论结束后,一位同学提出自己的观点:“是清政府太腐败,使外国的强盗有机可乘”,另一位同学马上站起来进行反驳,其他同学又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直到下课,教师夸奖发言的几位同学见解都有道理,都很深刻,一堂课就这样结束了。表面上看,这节课气氛热烈,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而实际上学生课后还是一片茫然。这种看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方式并不是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收获很少的。
而我曾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看到一位老师是这样布置课堂讨论的,他在分析戏剧语言时以《雷雨》为例,他问学生:你觉得鲁侍萍对周朴园是怎样的恨?是恨他把自己赶出家门?还是另有其他?学生在讨论时,他不尽加入其中,他问:“鲁侍萍的斥责中,为什么用了‘你们’”在他的启发下,各小组都作出了精彩的回答。
三、预设的阅读思路限制了学生对文本的自主解读
阅读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发展,教师由主宰课堂到主导课堂,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因而,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通才教师,做研究型教师,增强研究能力,自己先要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巧;乐于吸取和研究新的教育教学理论 ,乐于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质疑问难的随机性,改变了教师过去单方面控制课堂的预设式教学现状,使教学过程出现不可预知性。它要求教师既要有一定的智慧驾驭能力,又要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及机敏的反应能力.我在教《雷雨》时,讨论主人公周朴园的人物形象时,我设计是通过分析人物对话,让学生分析周朴园复杂的性格特征,然而有一位同学提出,为什么鲁侍萍在回答周朴园问话时会说“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这个问题离我预设思路很远,就草草说一下:因为这一细节在侍萍心中印象很深,就过去了。可是课后,我越想越觉得自己处理的不好,完全按我的思路去讲,很多想法都是我灌输给学生的,而并不是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
只有开启心智占据心灵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学生面对教材时,不仅仅是解释与记忆,因为阅读是一种内化的吸收,书面上的文字符号对阅读者来说是一种外部语言,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把看到的外部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内部语言的过程,也就转化为读者思维工具的过程。巴赫金曾说:“书不喜欢心不在焉的读者,也不回答他们的问题,应真正而投入地阅读,并不是消极地掌握,而是与书进行生动而热烈的对话。”其实我们的语文课也是如此,形式永远是次要的,哪怕一节课我们仅是静静地同学生一齐品读经典、揣摩语言、吟诵名句,而学生因此而产生的那一点点的激动与共鸣,都足以证明了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获得了成功,而他们阅读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文学的魅力才会真正影响到学生的心灵,而对阅读的喜爱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 巢宗祺等:《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2.
2 语文学科教育学饶杰腾著首都师大出版社 200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