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形象含蓄,耐人咀嚼。这咀嚼中需要思考,需要推理,需要判断,但更需要联想和想象。文学创作是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文学阅读我认为同样也离不开形象思维的帮助。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读雪需要联想》。其实,读其他散文也同样是需要联想的。
大家知道,联想是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活动。它不是胡思乱想,它要遵循联想的规律。联想的规律有接近律、类似律、对比律、因果律等,因而引出以下诸种联想方法:接近联想法,对比联想法,相似联想法,类比联想法,表里联想法,因果联想法等等。本人认为三相联想法的归纳比较科学。三相,就上相似、相对、相关三种联想方法。相似联想法由一事物联想到与它相似的另一事物的方法。相对联想法是同一事物联想到与它相反或不同的另一事物的方法。相关联想法就是联想到与它有关系的事物。这种联想法的归纳法不仅全面,而且明白易懂,适用于初中生。在教学中教师不必花太多时间纠缠在概念的解释上。
如何用联想阅读法来指导初中生阅读散文呢?本人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通过联想阅读法发掘散文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个很复杂,也很多元解释的概念。如何能对散文中的文化内涵知道得多呢?我们可以通过联想法来发掘。比如初三课文鲁迅的《藤野先生》其中有个句子,“从东京出发,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这短短的一句,尤其是最后三个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隐藏着一首著名的写乡愁的古代诗歌——崔颢的《登黄鹤楼》。其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含有“日暮”二字。这里鲁迅用此词,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异国他乡对故园的思念。还如“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朱舜水先生何方人氏?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曾进行反清复明活动。是个血性爱国志士。鲁迅偏偏就记住了他。可见作者对他的敬慕以及受他地感染之深。我们课文,如果对其文化内涵进行发掘,那么我们对鲁迅此时此地的思想情感就不难理解,他的弃医从文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二、通过联想阅读法扩展散文的诗性智慧
陈剑晖教授在《中国现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一书中阐述的“诗性智慧”是复杂的,深奥的。他认为“诗性智慧,它的前提是‘诗性’,是创造性、想象性和审美性的融合;而智慧,它对于知识的反思和超越,是对于事物 ‘所是’的穿透性的追问。 面对初中生,本人取其两点:1.创造性、形象性表现出来的机智;2.幽默性,幽默本身就是“智者的微笑”。简而言之:所谓诗性智慧就是人类的聪明才智在散文中的形象的表现。我们在阅读散文时,可以采用联想法来探究散文中的这种形象的人类的聪明才智。采用联想法来探究散文的诗性智慧有多种方法。如设问联想法,比较联想法等。
三、通过联想阅读法品味散文的诗性语言
陈剑晖教授在《中国现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一书认为,语言是散文的诗性之源,他认为散文的语言不仅仅是平稳的、流利的、连贯的、准确的、生动的、简洁的,而且还是情绪的、直觉的、隐喻性的、陌生化的、音乐的、幽默的。 具体说就是散文的诗性语言有如下特点 :1.它是充满个人情绪情感的语言;2.它是具体可感的直觉的语言;3.它是隐喻性和陌生化的语言;4.它是富有节奏的音乐的语言;5.它是充满智慧的幽默的语言。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体会这样的语言,通过联想阅读法品味散文的诗性语言,是其教法之一。如何通过联想阅读法品味散文的诗性语言呢?1.通过联想法感知散文的直觉语言。2.通过联想法品味散文的隐喻性语言。
广东2000年中考题孙犁的《菜花》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菜花,亭亭玉立,明丽自然,淡雅清净。它没有香味,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异味。色彩单调,因此也就没有斑驳。平常得很,就是这种黄色。
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有不少人,竭尽全力,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宏伟的文章。我只能把它写成一篇小文章,一篇像案头菜花一样的散文。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
当我们读第一段的时候,我们还认为作者是在赞美菜花的话,那么读第二段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联想了,联想那些事业上轰轰烈烈的人们,联想那些平平淡淡,无愧于世的人们。作者赞美的是平平淡淡,无愧于世的人们。他选取做商人的父亲来写,有其特别深刻的含义。按常规商人总是唯利是图,金钱是多多益善。可是父亲不是这样,他善良平和,平平淡淡。于是无愧,生得坦然,死得平静。作者对菜花的赞美,也是对父亲的赞美,也是对千千万万像父亲一样的人的赞美,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通过联想,我们品味出菜花的涵义,读懂文章,更好地完成我们的答题。
大家知道,联想是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活动。它不是胡思乱想,它要遵循联想的规律。联想的规律有接近律、类似律、对比律、因果律等,因而引出以下诸种联想方法:接近联想法,对比联想法,相似联想法,类比联想法,表里联想法,因果联想法等等。本人认为三相联想法的归纳比较科学。三相,就上相似、相对、相关三种联想方法。相似联想法由一事物联想到与它相似的另一事物的方法。相对联想法是同一事物联想到与它相反或不同的另一事物的方法。相关联想法就是联想到与它有关系的事物。这种联想法的归纳法不仅全面,而且明白易懂,适用于初中生。在教学中教师不必花太多时间纠缠在概念的解释上。
如何用联想阅读法来指导初中生阅读散文呢?本人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通过联想阅读法发掘散文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个很复杂,也很多元解释的概念。如何能对散文中的文化内涵知道得多呢?我们可以通过联想法来发掘。比如初三课文鲁迅的《藤野先生》其中有个句子,“从东京出发,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这短短的一句,尤其是最后三个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隐藏着一首著名的写乡愁的古代诗歌——崔颢的《登黄鹤楼》。其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含有“日暮”二字。这里鲁迅用此词,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异国他乡对故园的思念。还如“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朱舜水先生何方人氏?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曾进行反清复明活动。是个血性爱国志士。鲁迅偏偏就记住了他。可见作者对他的敬慕以及受他地感染之深。我们课文,如果对其文化内涵进行发掘,那么我们对鲁迅此时此地的思想情感就不难理解,他的弃医从文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二、通过联想阅读法扩展散文的诗性智慧
陈剑晖教授在《中国现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一书中阐述的“诗性智慧”是复杂的,深奥的。他认为“诗性智慧,它的前提是‘诗性’,是创造性、想象性和审美性的融合;而智慧,它对于知识的反思和超越,是对于事物 ‘所是’的穿透性的追问。 面对初中生,本人取其两点:1.创造性、形象性表现出来的机智;2.幽默性,幽默本身就是“智者的微笑”。简而言之:所谓诗性智慧就是人类的聪明才智在散文中的形象的表现。我们在阅读散文时,可以采用联想法来探究散文中的这种形象的人类的聪明才智。采用联想法来探究散文的诗性智慧有多种方法。如设问联想法,比较联想法等。
三、通过联想阅读法品味散文的诗性语言
陈剑晖教授在《中国现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一书认为,语言是散文的诗性之源,他认为散文的语言不仅仅是平稳的、流利的、连贯的、准确的、生动的、简洁的,而且还是情绪的、直觉的、隐喻性的、陌生化的、音乐的、幽默的。 具体说就是散文的诗性语言有如下特点 :1.它是充满个人情绪情感的语言;2.它是具体可感的直觉的语言;3.它是隐喻性和陌生化的语言;4.它是富有节奏的音乐的语言;5.它是充满智慧的幽默的语言。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体会这样的语言,通过联想阅读法品味散文的诗性语言,是其教法之一。如何通过联想阅读法品味散文的诗性语言呢?1.通过联想法感知散文的直觉语言。2.通过联想法品味散文的隐喻性语言。
广东2000年中考题孙犁的《菜花》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菜花,亭亭玉立,明丽自然,淡雅清净。它没有香味,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异味。色彩单调,因此也就没有斑驳。平常得很,就是这种黄色。
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有不少人,竭尽全力,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宏伟的文章。我只能把它写成一篇小文章,一篇像案头菜花一样的散文。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
当我们读第一段的时候,我们还认为作者是在赞美菜花的话,那么读第二段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联想了,联想那些事业上轰轰烈烈的人们,联想那些平平淡淡,无愧于世的人们。作者赞美的是平平淡淡,无愧于世的人们。他选取做商人的父亲来写,有其特别深刻的含义。按常规商人总是唯利是图,金钱是多多益善。可是父亲不是这样,他善良平和,平平淡淡。于是无愧,生得坦然,死得平静。作者对菜花的赞美,也是对父亲的赞美,也是对千千万万像父亲一样的人的赞美,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通过联想,我们品味出菜花的涵义,读懂文章,更好地完成我们的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