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我参加了“江苏省最美职教教师”评选,从学校推荐、市级评审,再到全省140名候选人历经三次的公开投票、专家评审,整个评选过程持续了五个多月。
虽然我最终站在了领奖台上,江苏省教育厅葛道凯厅长亲自为我们颁奖,收获着掌声、荣誉、感动和多家媒体的报道,成为令人羡慕的一份子。在激动之余,内心深处却对这份荣誉的获得感到诚惶诚恐,因为我与其他几位最美教师相比,总觉得自己“自我牺牲”少了点,似乎不该获此殊荣。在“诚惶诚恐”的同时,我在思考:“最美教师”究竟应该“美”在何处?“最美教师”的道德标准是什么?
在各级各类最美教师评审中,各学校在推荐候选人时,大多推荐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顾不上自己的孩子,顾不上年迈的父母,甚至不顾自己的健康与幸福,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的教师。不可否认,能做到这一点的教师的确令人敬佩,但这样的榜样大家并不愿意学习,因为以牺牲小我成就大家并非唯一称道的美,不应该成为“最美教师”评选的重要甚至唯一标准。
评选“最美教师”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树立榜样,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因而,“最美教师”推荐及评审标准如何确定?需要认真思考。
如果将“最美教师”的道德标准定位在为了教学不顾家庭、不顾孩子、不顾健康,甚至除了工作什么都不要,这是对“美”的误读。这种对“最美教师”道德标准的片面理解,会让很多教师害怕“最美”、拒绝成为“最美”。应理性解读“最美教师”的推荐及评审标准,让“最美教师”成为大家愿意学习的标杆。
“最美教师”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他们十分重视自我道德体系的构建,不仅师德高尚,其私德与公德也同样高尚。他们不仅关爱自己,也关爱家人、关爱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他们不仅是一个好老师,也是一个好丈夫(妻子)、好儿子(女儿)、好父亲(母亲)。他们左手家庭、右手事业,既不违反常情、也不悖逆人情,做好人生的每一个角色。他们站在当下、放眼未来,在人生的旅途中,不仅让自己越来越美,也成就着他人的美好。
“最美教师”应该是追求幸福生活的人。为人师表的教师,其生活状态及生活方式不仅深深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他们的家庭和社会。“最美教师”的生活状态应该是诗意而又优雅的,他们拥有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心态、高尚的灵魂;他们有工作之外的兴趣爱好,有兴之所至的研究方向;他们既能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又能在工作上作出突出成绩;他们笑对人生,在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中,生活乐观、情趣高雅。他们美美地活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让周围的人受到美的感染。
“最美教师”应该协调好“教育学生”与“教育子女”两者之间的关系。把精力都投入到学生身上,顾不上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甚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问题少年”,这样的教师即使事业做得再好,也不应该成为“最美教师”。“最美教师”不仅能教育好自己的学生,也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他们深知,孩子虽然是自己生的,但却不是自己的私有品,他们是国家的未来。他们无论多么繁忙,都对自己的孩子有高质量的陪伴,他们注意“教师”与“家长”两种职业的兼顾,并将两者当成自己事业发展的一体两翼,让两者在相互促进中协调发展。
“最美教师”追求的是不断升华的自我。“最美教师”之所以“美”?因为他们不满足于当下,他们始终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在为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在教学中,他们不满足于学生眼前的成绩,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终身发展;他们不仅关注自己的事业发展,也关注学校的长远发展;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也能形成自己的教育理论。在自我成長的道路上,他们十分关注自己的精神成长,让自己在精神的升华中,由优秀走向卓越。
“最美教师”的“美”是乐观的、优雅的、积极地,是人们愿意追寻的。2018年的教师节一天天临近了,各种“最美教师”评选即将开始,应理性解读最美教师道德标准,不以舍弃自我成就事业为重要的考量标准,推荐与评选出在生活与事业中处处焕发生机、处处呈现美的姿态,大家愿意学习的标杆。
虽然我最终站在了领奖台上,江苏省教育厅葛道凯厅长亲自为我们颁奖,收获着掌声、荣誉、感动和多家媒体的报道,成为令人羡慕的一份子。在激动之余,内心深处却对这份荣誉的获得感到诚惶诚恐,因为我与其他几位最美教师相比,总觉得自己“自我牺牲”少了点,似乎不该获此殊荣。在“诚惶诚恐”的同时,我在思考:“最美教师”究竟应该“美”在何处?“最美教师”的道德标准是什么?
在各级各类最美教师评审中,各学校在推荐候选人时,大多推荐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顾不上自己的孩子,顾不上年迈的父母,甚至不顾自己的健康与幸福,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的教师。不可否认,能做到这一点的教师的确令人敬佩,但这样的榜样大家并不愿意学习,因为以牺牲小我成就大家并非唯一称道的美,不应该成为“最美教师”评选的重要甚至唯一标准。
评选“最美教师”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树立榜样,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因而,“最美教师”推荐及评审标准如何确定?需要认真思考。
如果将“最美教师”的道德标准定位在为了教学不顾家庭、不顾孩子、不顾健康,甚至除了工作什么都不要,这是对“美”的误读。这种对“最美教师”道德标准的片面理解,会让很多教师害怕“最美”、拒绝成为“最美”。应理性解读“最美教师”的推荐及评审标准,让“最美教师”成为大家愿意学习的标杆。
“最美教师”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他们十分重视自我道德体系的构建,不仅师德高尚,其私德与公德也同样高尚。他们不仅关爱自己,也关爱家人、关爱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他们不仅是一个好老师,也是一个好丈夫(妻子)、好儿子(女儿)、好父亲(母亲)。他们左手家庭、右手事业,既不违反常情、也不悖逆人情,做好人生的每一个角色。他们站在当下、放眼未来,在人生的旅途中,不仅让自己越来越美,也成就着他人的美好。
“最美教师”应该是追求幸福生活的人。为人师表的教师,其生活状态及生活方式不仅深深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他们的家庭和社会。“最美教师”的生活状态应该是诗意而又优雅的,他们拥有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心态、高尚的灵魂;他们有工作之外的兴趣爱好,有兴之所至的研究方向;他们既能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又能在工作上作出突出成绩;他们笑对人生,在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中,生活乐观、情趣高雅。他们美美地活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让周围的人受到美的感染。
“最美教师”应该协调好“教育学生”与“教育子女”两者之间的关系。把精力都投入到学生身上,顾不上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甚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问题少年”,这样的教师即使事业做得再好,也不应该成为“最美教师”。“最美教师”不仅能教育好自己的学生,也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他们深知,孩子虽然是自己生的,但却不是自己的私有品,他们是国家的未来。他们无论多么繁忙,都对自己的孩子有高质量的陪伴,他们注意“教师”与“家长”两种职业的兼顾,并将两者当成自己事业发展的一体两翼,让两者在相互促进中协调发展。
“最美教师”追求的是不断升华的自我。“最美教师”之所以“美”?因为他们不满足于当下,他们始终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在为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在教学中,他们不满足于学生眼前的成绩,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终身发展;他们不仅关注自己的事业发展,也关注学校的长远发展;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也能形成自己的教育理论。在自我成長的道路上,他们十分关注自己的精神成长,让自己在精神的升华中,由优秀走向卓越。
“最美教师”的“美”是乐观的、优雅的、积极地,是人们愿意追寻的。2018年的教师节一天天临近了,各种“最美教师”评选即将开始,应理性解读最美教师道德标准,不以舍弃自我成就事业为重要的考量标准,推荐与评选出在生活与事业中处处焕发生机、处处呈现美的姿态,大家愿意学习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