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以丝绸之路为题材的纪录片,留存在人们心里的有两部经典: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日本放送协会于1980年和2006年两度携手完成的《丝绸之路》和《新丝绸之路》。这两部纪录片当年播出时,在中日两国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时隔多年,又一部聚焦这条横亘欧亚大陆之路的纪录片《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以下简称为《丝路》)横空出世,又将为观众带来怎样耳目一新的感受呢?
8月21日,央视纪录频道在京举办8集纪录片《丝路》看片会,来自文化界、史学界、传媒界的嘉宾与纪录频道的热心观众一起,分享了该片带来的欣喜和震撼。
新思路:呈现当下丝路的生机勃勃
与前两部以丝路为题材的纪录片不同,央视纪录频道最新推出的这部原创大片,将镜头对准的是当下新丝路上发生的故事。
“丝路是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欧亚经贸通道,几经兴废。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经济崛起,这条路的沿线也成为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最好的一个区域。”中央电视台总编辑罗明说,2010年,中央电视台再一次立项《丝路》,看重的就是丝路所承载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他说:“节目开始前期调研阶段,恰逢央视纪录频道成立。中国题材、国际表达,把变化中的中国介绍给世界,这是纪录频道的核心诉求。因此新的《丝路》聚焦当下,更关注今天人们身上体现的古老丝路的基因,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片子既是前两部经典的延续,也是对古老丝路的新读解和新发现。”
据总导演陈晓卿介绍,史学界的共识是,丝路从来就不是一条固定的有形道路,从古至今,它代表的更是一种精神的力量,生活和穿梭在这条路上的人们,有着美好的梦想、坚定的信念和澎湃不息的动力,这是新《丝路》最想传递给观众的。他说,剧组仔细研究借鉴了大量的国外现实题材作品,在叙事语态、人物选取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在正式开拍前,我们的团队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收集了大量普通人的真实故事。我们期待,这些接地气的人物,能引起最广泛受众的情感共鸣。”
在路上:几经风雨拍《丝路》
从2010年5月正式立项到今年8月制作完成,《丝路》剧组度过了1,000多个紧张的日子。这个由中青年组成的、20余人的主创团队,在三年多的时间里,除了踏遍大半个中国之外,还远赴吉尔吉斯坦、巴基斯坦、土耳其、阿联酋、卡塔尔、意大利等国拍摄,从繁华都市到边远村落,从秀美江南到茫茫戈壁,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从剧组在新浪微博开通的《丝路》官方微博中,你能看到他们的拍摄经历。
在执行总导演李文举看来,最艰难的一次拍摄,就是在新疆和田地区于阗县的那次经历。“我们想要拍摄高山上的采玉人,因为和田玉名闻天下,而丝路上最为重要的流通商品除了丝绸之外,就是玉。”他说,由于采玉地点在海拔4,500米的险峻山间,使得之前的很多影视剧组望而却步。“我们的大队人马走了五天,一段骑毛驴,一段徒步。当时正值8月,我们出发时天气晴朗,走到半山就开始下雨,再往上下起了冰雹,最后到了山上,居然下雪了!”五天之内经历了从夏到冬,这让剧组觉得不可思议,但丝毫没有撼动他们拍摄的信念。在采玉工人的帮助下,他们生生地把重达70公斤的摇臂摄像机拉了上去。这次行动,让他们获得了无比珍贵的和田玉开采镜头。拍完后,一位年轻导演就因为高原反应加胃出血,直接住进了医院。
三年时间,摄制组跋山涉水,总共积累了4万多分钟的素材,制作出8集、每集50分钟的《丝路》。
丝路人:追梦故事打动人心
纪录片《丝路》共有8集,它是以人的内心动力来讲述每一集的内容,开拓、坚守、传承、跨越……60位个性独具的主人公,新丝绸之路上的追梦人,用他们的人生轨迹书写着从亚洲到欧洲,这一万多公里漫长路途中的精彩传奇。
他们当中,除了诸宸这样的著名棋手,绝大部分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既有扎根昭苏草原学习游牧文化的重庆人张昱,也有勇闯罗马时装界的中国姑娘王诗晴;既有求学西安热爱中国文化的土耳其小伙阿福,也有移居上海开辟新天地的美国建筑师叶格;既有在河南白马寺建造寺庙的泰国匠人奈,也有在喀喇昆仑公路穿越30年的司机王建平;既有默默无闻坚守岗位的邮递员老袁,也有立志传承“达瓦孜”的维族少年阿里木……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和梦想,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努力打拼,用总导演陈晓卿的话来说,“这些普通的个体才是丝路复兴的希望”。全片通过进行时态的纪录,真实展示了这些普通人追求梦想的行动和心路,呈现出一个非凡的丝路,一个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丝路。
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表示,《丝路》选取的人物故事贴近现实,又符合电视传播规律,节奏跳跃明快,是一部采用国际化叙事方式的纪录片。“尤其在剪辑控制上,这个节目下了很大功夫。每集平均有1,100个镜头,最高一集达到1,500个,这样的剪辑率使信息密集度提高了很多。”他介绍,在今年四月举行的第50届法国戛纳电视节上,该片获得了海外片商的追捧。“用国际化的视角,关注新丝绸之路上普通人的奋斗,关注他们宝贵的精神遗产,呈现多姿多彩的文明,这是海外观众非常感兴趣的。”他说,纪录频道推出的《春晚》国际版、《舌尖上的中国》、《超级工程》、《丝路》等现实题材纪录片,正日益受到国际纪录片市场的青睐。
据悉,该片于9月2日起登陆央视综合频道(CCTV-1),在每晚十点半档的《魅力纪录》栏目高标清同步播出,之后将在纪录频道(CCTV-9)播出。
8月21日,央视纪录频道在京举办8集纪录片《丝路》看片会,来自文化界、史学界、传媒界的嘉宾与纪录频道的热心观众一起,分享了该片带来的欣喜和震撼。
新思路:呈现当下丝路的生机勃勃
与前两部以丝路为题材的纪录片不同,央视纪录频道最新推出的这部原创大片,将镜头对准的是当下新丝路上发生的故事。
“丝路是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欧亚经贸通道,几经兴废。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经济崛起,这条路的沿线也成为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最好的一个区域。”中央电视台总编辑罗明说,2010年,中央电视台再一次立项《丝路》,看重的就是丝路所承载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他说:“节目开始前期调研阶段,恰逢央视纪录频道成立。中国题材、国际表达,把变化中的中国介绍给世界,这是纪录频道的核心诉求。因此新的《丝路》聚焦当下,更关注今天人们身上体现的古老丝路的基因,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片子既是前两部经典的延续,也是对古老丝路的新读解和新发现。”
据总导演陈晓卿介绍,史学界的共识是,丝路从来就不是一条固定的有形道路,从古至今,它代表的更是一种精神的力量,生活和穿梭在这条路上的人们,有着美好的梦想、坚定的信念和澎湃不息的动力,这是新《丝路》最想传递给观众的。他说,剧组仔细研究借鉴了大量的国外现实题材作品,在叙事语态、人物选取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在正式开拍前,我们的团队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收集了大量普通人的真实故事。我们期待,这些接地气的人物,能引起最广泛受众的情感共鸣。”
在路上:几经风雨拍《丝路》
从2010年5月正式立项到今年8月制作完成,《丝路》剧组度过了1,000多个紧张的日子。这个由中青年组成的、20余人的主创团队,在三年多的时间里,除了踏遍大半个中国之外,还远赴吉尔吉斯坦、巴基斯坦、土耳其、阿联酋、卡塔尔、意大利等国拍摄,从繁华都市到边远村落,从秀美江南到茫茫戈壁,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从剧组在新浪微博开通的《丝路》官方微博中,你能看到他们的拍摄经历。
在执行总导演李文举看来,最艰难的一次拍摄,就是在新疆和田地区于阗县的那次经历。“我们想要拍摄高山上的采玉人,因为和田玉名闻天下,而丝路上最为重要的流通商品除了丝绸之外,就是玉。”他说,由于采玉地点在海拔4,500米的险峻山间,使得之前的很多影视剧组望而却步。“我们的大队人马走了五天,一段骑毛驴,一段徒步。当时正值8月,我们出发时天气晴朗,走到半山就开始下雨,再往上下起了冰雹,最后到了山上,居然下雪了!”五天之内经历了从夏到冬,这让剧组觉得不可思议,但丝毫没有撼动他们拍摄的信念。在采玉工人的帮助下,他们生生地把重达70公斤的摇臂摄像机拉了上去。这次行动,让他们获得了无比珍贵的和田玉开采镜头。拍完后,一位年轻导演就因为高原反应加胃出血,直接住进了医院。
三年时间,摄制组跋山涉水,总共积累了4万多分钟的素材,制作出8集、每集50分钟的《丝路》。
丝路人:追梦故事打动人心
纪录片《丝路》共有8集,它是以人的内心动力来讲述每一集的内容,开拓、坚守、传承、跨越……60位个性独具的主人公,新丝绸之路上的追梦人,用他们的人生轨迹书写着从亚洲到欧洲,这一万多公里漫长路途中的精彩传奇。
他们当中,除了诸宸这样的著名棋手,绝大部分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既有扎根昭苏草原学习游牧文化的重庆人张昱,也有勇闯罗马时装界的中国姑娘王诗晴;既有求学西安热爱中国文化的土耳其小伙阿福,也有移居上海开辟新天地的美国建筑师叶格;既有在河南白马寺建造寺庙的泰国匠人奈,也有在喀喇昆仑公路穿越30年的司机王建平;既有默默无闻坚守岗位的邮递员老袁,也有立志传承“达瓦孜”的维族少年阿里木……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和梦想,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努力打拼,用总导演陈晓卿的话来说,“这些普通的个体才是丝路复兴的希望”。全片通过进行时态的纪录,真实展示了这些普通人追求梦想的行动和心路,呈现出一个非凡的丝路,一个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丝路。
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表示,《丝路》选取的人物故事贴近现实,又符合电视传播规律,节奏跳跃明快,是一部采用国际化叙事方式的纪录片。“尤其在剪辑控制上,这个节目下了很大功夫。每集平均有1,100个镜头,最高一集达到1,500个,这样的剪辑率使信息密集度提高了很多。”他介绍,在今年四月举行的第50届法国戛纳电视节上,该片获得了海外片商的追捧。“用国际化的视角,关注新丝绸之路上普通人的奋斗,关注他们宝贵的精神遗产,呈现多姿多彩的文明,这是海外观众非常感兴趣的。”他说,纪录频道推出的《春晚》国际版、《舌尖上的中国》、《超级工程》、《丝路》等现实题材纪录片,正日益受到国际纪录片市场的青睐。
据悉,该片于9月2日起登陆央视综合频道(CCTV-1),在每晚十点半档的《魅力纪录》栏目高标清同步播出,之后将在纪录频道(CCTV-9)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