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改革之路上,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在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下探索了高等教育阶段共性教育与个性优势培养有机结合的“3+1”教学模式,并形成了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的实施效果说明了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的“3+1”教学模式是一种人才特征鲜明、符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教学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多元化人才培养;“3+1”教学模式;应用型
作者简介:张明君(1966-),女,河北滦县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副院长,教授;石华(1975-),女,辽宁沈阳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辽宁 大连 116600)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独立学院工科类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37-02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建院以来一直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实践。2008年在专业试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案,2009年立项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独立学院工科类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1]经过几年的不断实践,学院逐步完善形成了以培养目标多元化和“3+1”教学模式为主要特征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了突出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人才培养定位
高等教育正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众教育的多样性与我国传统精英教育模式下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形式相对单一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同时,这种单一性也限制了高等学校的发展。普通本科高校把人才培养仅仅定位在以就业为出口的应用型人才方向上太笼统,也不完全符合学生和家长的愿望。通过教学使学生得到发展是最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是大学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2]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根据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差异,根据学生个人优势的不同,将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为多元化的培养目标。
1.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特征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包括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富于创新精神的、具有进一步接受应用型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能力的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具有较宽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知识结构更全面、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应用复合型人才。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特征的应用研究型人才、应用技术型人才、应用复合型人才。
2.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核心思想
即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这里,“因材施教”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在培养目标上,让不同的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和特征,扬长补短,向着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方向发展;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构建知识结构、发展智力、体力、情感、个性品质等方面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水平,获得相对于自身来说最好的发展状态。而要满足上述发展要求,单一的培养模式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实施多样化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多种类型的人才。[3]
3.学生发展方向的选择方式
在多元化人才培养中,学生选择的发展方向是依据学生个人意愿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向,既可以选择具有较深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进一步接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能力的应用研究型人才发展方向,立足未来继续在专业领域开展应用研究;也可以选择具有较宽知识面、较强实践能力和职业竞争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发展方向,着眼于未来在某一行业就业;还可以选择具有较强外国语能力或管理能力,能适应出国学习或综合性就业岗位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发展方向。多元化人才培养尊重学生的优良个性,强调努力发现挖掘学生个人优势,强化个人优势培养,引导学生个人优势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强调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的有机结合,并将这些原则有机结合,形成人才培养特色。
二、教学模式改革实践——“3+1”教学模式
为破解多元化培养目标与统一的教学设置错位的难题,学校提出了3年完成共性教育、1年完成个性拓展训练的“3+1”教学模式。前3学年的基础教学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系统性,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兼顾学生的多元发展;最后1学年的拓展教学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依据学生的发展方向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教学。
1.三年多元化培养,保证高等教育的共性要求
大学前3年多元化培养阶段,学校按照各专业的本科教学基本要求设置课程,完成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教学,以保证构建较完整的本科生知识结构,并完成专业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的基本训练,实现共性培养。
各专业所设的专业方向和教学班类型则是多元的,在保证共性需求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方向选择。学校根据学生意愿和考核划分,对数学、外语及部分学科基础课程实行分类教学,实现第一次分流。A类教学针对应用研究型人才,突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实验教学,培养研究能力;B类教学针对应用技术型人才和应用复合型人才,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突出实验和实训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宽的基础知识,能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能力。大学第3学年,学校按人才需求变化及个性发展要求设置柔性专业方向,对学生进行分方向培养,学生在相应专业内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实现二次分流。
大连理工大学在实行“3+1”教学模式中,前3年教学阶段采取了如下措施:提前开设专业基础课,加快人才培养节奏并在教学体系中配套改革;搭建全院通识课的网络动态学习平台,给予学生弹性的修读时间,以减轻学生的学业强度;发挥导师制作用,形成学生学业长效跟踪指导机制;以学风建设引领受教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保证“3+1”模式顺利实施。这些措施不仅有效地解决了3年课程教学节奏快、密度较大的问题,也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受教者的学习动力,保证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2.一年个性化培养,发展优势特色
大学的最后一年,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学生个性优势发展需求以及不同专业方向实施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拓展方案,学生在完成个性化的毕业实践和毕业设计两大任务的同时发展个性优势。毕业实践阶段,学生可以选择到自己喜欢的企业里做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实习工作;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年疏理所学过的知识,在校内参加专业方向或外语拓展班,进行考研或出国深造的准备,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校内实践活动,到实验室、实训中心研究或设计产品,以发展个性优势。
在教学管理上,学校将有共同就业方向、专业方向拓展的学生进行分类管理和专业指导,并安排督导教师指导实践过程。毕业设计项目与企业实践岗位需求对接,与未来的个人专业发展方向一致,学生在毕业实践和毕业设计过程中完成从本科毕业生到准职业人的成长过渡。总之,最后这一年是使学生个性优势得到最充分发展的阶段,起到给学生向新的目标发起进军前的备战作用,是学生和校方共同为学生达到新的彼岸搭建桥梁。
3.对“3+1”教学模式的认识
城市学院早在2004年就开始尝试“3+1”教学模式,实施至今已有七年。经过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完善,现在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教学模式。几年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对毕业生追踪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就业质量还是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都明显比传统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要好,这说明“3+1”教学模式在培养多元化人才方面有其独到的优越性。
“3+1”教学模式是“理论联系实际”办学理念的突出体现。城市学院从建院起就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办学的核心理念,把加强学生到企业实践过程作为实现这一办学理念的有效途径。为此,学院做过多种形式的尝试,如和企业组成教学联盟建立大显学院,进行毕业生的定点培训;建立若干短期学生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前往参观学习实践等等。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在建立各种实践基地的基础上把岗位训练等实践教学纳入培养方案中才能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3+1”教学模式中的“1”年就是高校把岗位训练和个人优势培养纳入教学计划、实现学生学习社会、适应就业岗位、加强个人优势拓展教育的有效途径。
“3+1”教学模式是人才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有机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3”和“1”两个阶段都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求,使学生的主观发展意愿与培养方案高度匹配,体现了高等教育的人本观。“3+1”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破解了多元化培养目标与统一的教学设置错位的难题,是人才共性培养与个性优势培养有机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是实现人才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3学年的共性教育是多元化人才共性培养的有效方法,1学年的个性拓展实践训练使毕业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某一方面具有竞争力和优势,是解决个性优势培养的重要手段和可行方案。
三、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从2004级学生开始实施“3+1”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培养体系,受到广大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欢迎,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成效得到了大幅提升,教学改革效果显著。
1.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发展意愿得到充分尊重和实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下的“3+1”的教学模式从试行到推广目前已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持续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欢迎和肯定,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广大学生的发展意愿得到充分尊重和实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学校的整体学风明显提升。五年来,全院到课率从94%上升至98%以上,学生自主实践、自习率均有稳步提升;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从教学改革前不足20%提高至68%;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数量比五年前增长2倍以上,创新实践项目成果显著。
2.毕业生出口畅通,就业质量高,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出口畅通,就业质量高,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3%以上,居于辽宁省高校前列。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娴熟的业务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的赞誉。2012年学校也荣获“辽宁省就业先进集体”称号。
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比例和出国深造的人数几年来持续增长。在刚刚离校的2012届毕业生中,全院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平均比例为7.5%,其中被“985”、“211”工程重点大学录取的学生占45%左右,三个试点专业的平均考研率已近20%。
近几年学校赴国外学习的毕业生达到上百名,部分学生进入诸如美国卡内基大学、匹兹堡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日本大阪大学等名校就读。优秀毕业生已经具有进入国际顶级学府继续深造的实力。
3.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应用型人才特征显著
过去五年中,大连理工大学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成效显著。师生在校外科技竞赛中屡创佳绩,展示出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仅2012年一年就获得国家一等奖9个、二等奖29个、三等奖36个、省级奖项153个、市级及其他奖项66个。2011年学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夺得微软“创新杯”大赛软件设计项目特等奖,获得中国区总决赛冠军。在2012年“利尔达杯”第二届全国物联网应用设计大赛中荣获国家特等奖,“未来伙伴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和“美新杯”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分别荣获国家一等奖。
显著的教育教学效果展现了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3+1”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学校的办学特色,说明此培养模式是一种可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是符合本科教学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
四、结束语
基于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了人才培养思路,更充分体现了教育为满足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本质和要求。既尊重学生特长与志趣,又注重满足社会现实需求;既允许学生自愿选择,又有规范和科学的培养计划的教育过程,是一种全面、系统地从学生、学校、社会和主观愿望与客观规律等结合造就成批量人才成长的科学的现代教育方式。[4]“3+1”教学模式是人才共性培养与个性优势培养有机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是实现人才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创新应用型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及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就业渠道的多方位拓展都有重要意义。今后,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要在已取得的改革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化教学改革,闯出一条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张明君,梅彦平,林敏.具有区域特色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1,(34):23-25.
[2]姚利民.大学有效教学特征之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
2001,(4):42-44.
[3]任良玉,张吉维.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探索基于课题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1,(4):26-27.
[4]张迎宏,丛军.现代高等教育条件下因材施教原则的思考[J].林区教学,2008,(11):12-13.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关键词:多元化人才培养;“3+1”教学模式;应用型
作者简介:张明君(1966-),女,河北滦县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副院长,教授;石华(1975-),女,辽宁沈阳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辽宁 大连 116600)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独立学院工科类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37-02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建院以来一直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实践。2008年在专业试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案,2009年立项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独立学院工科类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1]经过几年的不断实践,学院逐步完善形成了以培养目标多元化和“3+1”教学模式为主要特征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了突出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人才培养定位
高等教育正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众教育的多样性与我国传统精英教育模式下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形式相对单一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同时,这种单一性也限制了高等学校的发展。普通本科高校把人才培养仅仅定位在以就业为出口的应用型人才方向上太笼统,也不完全符合学生和家长的愿望。通过教学使学生得到发展是最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是大学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2]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根据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差异,根据学生个人优势的不同,将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为多元化的培养目标。
1.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特征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包括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富于创新精神的、具有进一步接受应用型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能力的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具有较宽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知识结构更全面、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应用复合型人才。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特征的应用研究型人才、应用技术型人才、应用复合型人才。
2.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核心思想
即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这里,“因材施教”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在培养目标上,让不同的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和特征,扬长补短,向着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方向发展;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构建知识结构、发展智力、体力、情感、个性品质等方面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水平,获得相对于自身来说最好的发展状态。而要满足上述发展要求,单一的培养模式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实施多样化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多种类型的人才。[3]
3.学生发展方向的选择方式
在多元化人才培养中,学生选择的发展方向是依据学生个人意愿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向,既可以选择具有较深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进一步接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能力的应用研究型人才发展方向,立足未来继续在专业领域开展应用研究;也可以选择具有较宽知识面、较强实践能力和职业竞争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发展方向,着眼于未来在某一行业就业;还可以选择具有较强外国语能力或管理能力,能适应出国学习或综合性就业岗位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发展方向。多元化人才培养尊重学生的优良个性,强调努力发现挖掘学生个人优势,强化个人优势培养,引导学生个人优势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强调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的有机结合,并将这些原则有机结合,形成人才培养特色。
二、教学模式改革实践——“3+1”教学模式
为破解多元化培养目标与统一的教学设置错位的难题,学校提出了3年完成共性教育、1年完成个性拓展训练的“3+1”教学模式。前3学年的基础教学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系统性,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兼顾学生的多元发展;最后1学年的拓展教学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依据学生的发展方向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教学。
1.三年多元化培养,保证高等教育的共性要求
大学前3年多元化培养阶段,学校按照各专业的本科教学基本要求设置课程,完成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教学,以保证构建较完整的本科生知识结构,并完成专业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的基本训练,实现共性培养。
各专业所设的专业方向和教学班类型则是多元的,在保证共性需求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方向选择。学校根据学生意愿和考核划分,对数学、外语及部分学科基础课程实行分类教学,实现第一次分流。A类教学针对应用研究型人才,突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实验教学,培养研究能力;B类教学针对应用技术型人才和应用复合型人才,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突出实验和实训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宽的基础知识,能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能力。大学第3学年,学校按人才需求变化及个性发展要求设置柔性专业方向,对学生进行分方向培养,学生在相应专业内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实现二次分流。
大连理工大学在实行“3+1”教学模式中,前3年教学阶段采取了如下措施:提前开设专业基础课,加快人才培养节奏并在教学体系中配套改革;搭建全院通识课的网络动态学习平台,给予学生弹性的修读时间,以减轻学生的学业强度;发挥导师制作用,形成学生学业长效跟踪指导机制;以学风建设引领受教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保证“3+1”模式顺利实施。这些措施不仅有效地解决了3年课程教学节奏快、密度较大的问题,也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受教者的学习动力,保证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2.一年个性化培养,发展优势特色
大学的最后一年,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学生个性优势发展需求以及不同专业方向实施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拓展方案,学生在完成个性化的毕业实践和毕业设计两大任务的同时发展个性优势。毕业实践阶段,学生可以选择到自己喜欢的企业里做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实习工作;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年疏理所学过的知识,在校内参加专业方向或外语拓展班,进行考研或出国深造的准备,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校内实践活动,到实验室、实训中心研究或设计产品,以发展个性优势。
在教学管理上,学校将有共同就业方向、专业方向拓展的学生进行分类管理和专业指导,并安排督导教师指导实践过程。毕业设计项目与企业实践岗位需求对接,与未来的个人专业发展方向一致,学生在毕业实践和毕业设计过程中完成从本科毕业生到准职业人的成长过渡。总之,最后这一年是使学生个性优势得到最充分发展的阶段,起到给学生向新的目标发起进军前的备战作用,是学生和校方共同为学生达到新的彼岸搭建桥梁。
3.对“3+1”教学模式的认识
城市学院早在2004年就开始尝试“3+1”教学模式,实施至今已有七年。经过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完善,现在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教学模式。几年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对毕业生追踪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就业质量还是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都明显比传统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要好,这说明“3+1”教学模式在培养多元化人才方面有其独到的优越性。
“3+1”教学模式是“理论联系实际”办学理念的突出体现。城市学院从建院起就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办学的核心理念,把加强学生到企业实践过程作为实现这一办学理念的有效途径。为此,学院做过多种形式的尝试,如和企业组成教学联盟建立大显学院,进行毕业生的定点培训;建立若干短期学生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前往参观学习实践等等。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在建立各种实践基地的基础上把岗位训练等实践教学纳入培养方案中才能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3+1”教学模式中的“1”年就是高校把岗位训练和个人优势培养纳入教学计划、实现学生学习社会、适应就业岗位、加强个人优势拓展教育的有效途径。
“3+1”教学模式是人才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有机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3”和“1”两个阶段都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求,使学生的主观发展意愿与培养方案高度匹配,体现了高等教育的人本观。“3+1”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破解了多元化培养目标与统一的教学设置错位的难题,是人才共性培养与个性优势培养有机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是实现人才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3学年的共性教育是多元化人才共性培养的有效方法,1学年的个性拓展实践训练使毕业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某一方面具有竞争力和优势,是解决个性优势培养的重要手段和可行方案。
三、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从2004级学生开始实施“3+1”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培养体系,受到广大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欢迎,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成效得到了大幅提升,教学改革效果显著。
1.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发展意愿得到充分尊重和实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下的“3+1”的教学模式从试行到推广目前已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持续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欢迎和肯定,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广大学生的发展意愿得到充分尊重和实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学校的整体学风明显提升。五年来,全院到课率从94%上升至98%以上,学生自主实践、自习率均有稳步提升;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从教学改革前不足20%提高至68%;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数量比五年前增长2倍以上,创新实践项目成果显著。
2.毕业生出口畅通,就业质量高,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出口畅通,就业质量高,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3%以上,居于辽宁省高校前列。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娴熟的业务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的赞誉。2012年学校也荣获“辽宁省就业先进集体”称号。
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比例和出国深造的人数几年来持续增长。在刚刚离校的2012届毕业生中,全院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平均比例为7.5%,其中被“985”、“211”工程重点大学录取的学生占45%左右,三个试点专业的平均考研率已近20%。
近几年学校赴国外学习的毕业生达到上百名,部分学生进入诸如美国卡内基大学、匹兹堡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日本大阪大学等名校就读。优秀毕业生已经具有进入国际顶级学府继续深造的实力。
3.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应用型人才特征显著
过去五年中,大连理工大学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成效显著。师生在校外科技竞赛中屡创佳绩,展示出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仅2012年一年就获得国家一等奖9个、二等奖29个、三等奖36个、省级奖项153个、市级及其他奖项66个。2011年学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夺得微软“创新杯”大赛软件设计项目特等奖,获得中国区总决赛冠军。在2012年“利尔达杯”第二届全国物联网应用设计大赛中荣获国家特等奖,“未来伙伴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和“美新杯”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分别荣获国家一等奖。
显著的教育教学效果展现了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3+1”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学校的办学特色,说明此培养模式是一种可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是符合本科教学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
四、结束语
基于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了人才培养思路,更充分体现了教育为满足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本质和要求。既尊重学生特长与志趣,又注重满足社会现实需求;既允许学生自愿选择,又有规范和科学的培养计划的教育过程,是一种全面、系统地从学生、学校、社会和主观愿望与客观规律等结合造就成批量人才成长的科学的现代教育方式。[4]“3+1”教学模式是人才共性培养与个性优势培养有机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是实现人才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创新应用型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及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就业渠道的多方位拓展都有重要意义。今后,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要在已取得的改革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化教学改革,闯出一条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张明君,梅彦平,林敏.具有区域特色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1,(34):23-25.
[2]姚利民.大学有效教学特征之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
2001,(4):42-44.
[3]任良玉,张吉维.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探索基于课题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1,(4):26-27.
[4]张迎宏,丛军.现代高等教育条件下因材施教原则的思考[J].林区教学,2008,(11):12-13.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