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知识性、形象性、情感性的特点,其还蕴含着思维性、思想性的特点。学习语文就是通过学习语言文字,理解所要表现的生动形象,达到某种情感的体验,再通过思维产生感悟,创造新形象、新情感,来达到语文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语文教学本身也就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创造性。而往往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把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进行抽象、空间的说教,单调的教学条条传授方法,严重破坏了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内在联系,大大降低了语文的教学质量。那么,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怎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搞好语文教学呢?
一、转变传统的“小”语文教学观为“大”语文教学观,就是要加强整体知观,感悟自得观,开放融合观。全面深层次的挖掘语文学科的特点
(一)加强整体感知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遇到字、词、句、段、篇的联系;听、说、读、写的联系;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课内与课外之间的联系。但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把它们简单机械的分割开来,单独进行条文式的深分析,精讲解。即使有一定的总结和归纳,或是简单粗躁,或是生搬硬套,也仍然破坏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性,达不到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课文内部联系的分析,整体感知课文,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加强感悟自得观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而不是机械的接受;从个体的角度来讲,不同的个体,生活的经历不同,对同一篇课文的理解、认识也不一样。因此,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认知学习,产生情感领悟,才是学生自己的东西,也才有新的东西产生,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若采用“填鸭式”教学,把师者的思想,思维强加于学生,便使得语文教学僵死,扼杀学生的个性。
(三)加强开放融合观陶行知先生认为: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想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自然、大社会;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语文它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让学生大胆地去体验生活,学会生活,创造生活,正是陶行之先生的希望。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开放语文课的教学,加强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融合,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融合,使语文教学走出书本、走出课堂。在组织教学过程要让学生有广阔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学语文、用语文。
二、挖掘并拓展课文内涵,是语文教学重要的一环
它更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情感的领悟,思想的提炼,能力的培养。
(一)拓宽知识的层面一是语文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涉及生活各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了解、掌握学生没有过的生活体验,才能拓宽知识面,把学生未知的、体验不深的,讲到学生心里去。二是语文课文本身就具有多层隐含的层面,如一篇记叙文,它就包含有线索、环境、情节、人物特点、多种表现方法等,这些知识的层面是相勾通,融汇在一起,它们都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所以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泛泛地了解。
(二)拓展多角度理解层面语言文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个体理解也不尽相同。多角度、全方位理解,才能把握文章主体。如文章段落层次的划分,重点语句,段落的理解,文章主体思想提炼,站的角度不同,表现出来的也不同,“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学过程中,就要设想种种让文服于理。
(三)拓放阅读、写作折层面阅读教学主要是注意加强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又要注意加强非语文学科材料的阅读。从而拓开阅读面。作文教学要注重写真人真事,但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真”,而忽视典型化的“真”,语言的“实”,让学生觉得无处下手,无多话、多人、多事可写。只要通过合理联想,大胆想象,写出一定的真情就可以了。同时作文教学要加强自主拟题作文的训练,便于让学生充分发掘材料,合理安排,体现真情实感。
三、精研文章的写作手法、技巧。“一石激起千层浪”,便于学生情感的顿悟,对文章主题的升华
采用点石成金的手法,从文章的大处着眼小处捕捉,获取文章的精华、典型、细节,让学生重点领会,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借助文章的重、難点,以点代面,由此及彼,全面拓开,整体感知全文,让学生对课文重新有一个比较系统、全新的认识和突破。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采用正确的观点,合理的教学方法,把语文教学进行开放,与社会生活进行融合,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很有帮助的。
(上接第119页)
潜在特质,为国内幼儿园园长胜任力的开发与管理奠定了科学基础,也为幼儿园园长的职业化进程做了有益探索。
然而本研究并没有考虑幼儿园的类别、幼儿园的历史背景等情况,而是将所有的样本视为同一体,从多个角度进行总体概化性的测量,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以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探索基于幼儿园园长个体特征与学校组织特征的差异性,以及这些能力对幼儿园园长发展的影响机理,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研究人员对幼儿园园长的胜任能力做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①易凌云.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的构建原则与基本内容[J].学前教育研究,2014(5).
②王小英,缴润凯.基于《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的园长培训课程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5(4).
③何晶.幼儿园园长胜任力模型的理论研究[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3(9).
④董圣鸿,胡小燕,范张淑,王燕.幼儿教师胜任力研究之二: 情景判断测验的编制[J]. 心理学新探,2016(6)
⑤颜荆京,汪基德,蔡建东.幼儿园园长信息化领导力现状与提高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5(10).
⑥王怡.对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的理性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3).
⑦陈惠津.幼儿园园长职业的成熟度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评论,2015(9).
⑧姜晨,曾彬.幼儿园园长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4).
⑨高媛.幼儿园园长培训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3(12)/
⑩吴小平中国、加拿大幼儿园园长标准的比较研究现代教育管理 2017(1).
[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幼儿教师教育”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蒋馨岚(1972—),男,侗族,教育学博士,博士后,山东女子学院教授。
一、转变传统的“小”语文教学观为“大”语文教学观,就是要加强整体知观,感悟自得观,开放融合观。全面深层次的挖掘语文学科的特点
(一)加强整体感知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遇到字、词、句、段、篇的联系;听、说、读、写的联系;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课内与课外之间的联系。但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把它们简单机械的分割开来,单独进行条文式的深分析,精讲解。即使有一定的总结和归纳,或是简单粗躁,或是生搬硬套,也仍然破坏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性,达不到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课文内部联系的分析,整体感知课文,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加强感悟自得观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而不是机械的接受;从个体的角度来讲,不同的个体,生活的经历不同,对同一篇课文的理解、认识也不一样。因此,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认知学习,产生情感领悟,才是学生自己的东西,也才有新的东西产生,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若采用“填鸭式”教学,把师者的思想,思维强加于学生,便使得语文教学僵死,扼杀学生的个性。
(三)加强开放融合观陶行知先生认为: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想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自然、大社会;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语文它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让学生大胆地去体验生活,学会生活,创造生活,正是陶行之先生的希望。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开放语文课的教学,加强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融合,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融合,使语文教学走出书本、走出课堂。在组织教学过程要让学生有广阔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学语文、用语文。
二、挖掘并拓展课文内涵,是语文教学重要的一环
它更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情感的领悟,思想的提炼,能力的培养。
(一)拓宽知识的层面一是语文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涉及生活各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了解、掌握学生没有过的生活体验,才能拓宽知识面,把学生未知的、体验不深的,讲到学生心里去。二是语文课文本身就具有多层隐含的层面,如一篇记叙文,它就包含有线索、环境、情节、人物特点、多种表现方法等,这些知识的层面是相勾通,融汇在一起,它们都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所以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泛泛地了解。
(二)拓展多角度理解层面语言文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个体理解也不尽相同。多角度、全方位理解,才能把握文章主体。如文章段落层次的划分,重点语句,段落的理解,文章主体思想提炼,站的角度不同,表现出来的也不同,“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学过程中,就要设想种种让文服于理。
(三)拓放阅读、写作折层面阅读教学主要是注意加强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又要注意加强非语文学科材料的阅读。从而拓开阅读面。作文教学要注重写真人真事,但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真”,而忽视典型化的“真”,语言的“实”,让学生觉得无处下手,无多话、多人、多事可写。只要通过合理联想,大胆想象,写出一定的真情就可以了。同时作文教学要加强自主拟题作文的训练,便于让学生充分发掘材料,合理安排,体现真情实感。
三、精研文章的写作手法、技巧。“一石激起千层浪”,便于学生情感的顿悟,对文章主题的升华
采用点石成金的手法,从文章的大处着眼小处捕捉,获取文章的精华、典型、细节,让学生重点领会,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借助文章的重、難点,以点代面,由此及彼,全面拓开,整体感知全文,让学生对课文重新有一个比较系统、全新的认识和突破。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采用正确的观点,合理的教学方法,把语文教学进行开放,与社会生活进行融合,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很有帮助的。
(上接第119页)
潜在特质,为国内幼儿园园长胜任力的开发与管理奠定了科学基础,也为幼儿园园长的职业化进程做了有益探索。
然而本研究并没有考虑幼儿园的类别、幼儿园的历史背景等情况,而是将所有的样本视为同一体,从多个角度进行总体概化性的测量,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以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探索基于幼儿园园长个体特征与学校组织特征的差异性,以及这些能力对幼儿园园长发展的影响机理,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研究人员对幼儿园园长的胜任能力做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①易凌云.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的构建原则与基本内容[J].学前教育研究,2014(5).
②王小英,缴润凯.基于《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的园长培训课程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5(4).
③何晶.幼儿园园长胜任力模型的理论研究[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3(9).
④董圣鸿,胡小燕,范张淑,王燕.幼儿教师胜任力研究之二: 情景判断测验的编制[J]. 心理学新探,2016(6)
⑤颜荆京,汪基德,蔡建东.幼儿园园长信息化领导力现状与提高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5(10).
⑥王怡.对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的理性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3).
⑦陈惠津.幼儿园园长职业的成熟度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评论,2015(9).
⑧姜晨,曾彬.幼儿园园长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4).
⑨高媛.幼儿园园长培训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3(12)/
⑩吴小平中国、加拿大幼儿园园长标准的比较研究现代教育管理 2017(1).
[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幼儿教师教育”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蒋馨岚(1972—),男,侗族,教育学博士,博士后,山东女子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