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的身心教育非常重要。足球训练课虽然是副科,但是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受家长、社会、周围环境的影响,现在一些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不甚理想,特别是小学生的协调性更让人担心。本文主要是阐述在小学足球训练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协调性。
关键词:协调性;小学足球训练;训练方法
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长身体,学做人,增知识,发展思维,开发智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文化学习非常重要,身体锻炼不可或缺。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足球训练中的协调性训练进行分析,目的是提高小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协调能力是指人们身体各器官系统、各运动部位配合一致完成动作的能力,这个能力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合理地建立完整运动动作的能力,二是改造已形成的动作形式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学”和“改”的能力,协调性好,学动作和改动作就会又快又好,对整个运动生涯和日常活动有很大帮助。所以培养小学生的协调能力在小学足球训练中占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各项体能中,协调性训练可说是最困难的,因影响协调性除了遗传、运动员心理个性外,尚有肌力与肌耐力、技术动作纯熟度、速度与速耐力关系、身体重心平衡(关系肌力与肌耐力)、动作韵律性(技术动作要纯熟方可)、肌肉放松与收缩,甚至还有柔软度等。协调性不好的学生从表面看来和别的小朋友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只是觉得反应慢,学动作接受力差。因此在当前“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总要求下,足球训练教师注重对小学生动作协调性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小学生协调性的重要性
提高动作学习的效率,协调性好坏是关键。而学生动作协调性如何,对于增强学生对足球训练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养成良好的足球训练锻炼习惯,具有積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学生动作协调性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协调性提高了,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足球训练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只靠足球训练教师的精心准备是不够的,足球训练课教学区别于别的科目教学的显著特点,就是在教学的方式上、手段上,是通过传授,指导学生进行动作练习,组织肢体运动,以达到某种教学目的。协调性好的学生学习动作要掌握的较快,动作规范的程度也要好很多,相反这方面能力较差的学生,教授起来就要难一些。从这些意义上来讲,学生动作协调性,既是足球训练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培训,练习内容,同时也是能否顺利开展足球训练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
2、小学生协调性的培养
学校和家庭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各项足球训练锻炼。要积极为学生锻炼动作协调性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有时间、有条件积极开展各项有利于培养学生动作协调性的活动。小学生动作协调性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组织一些活动,如广播操、韵律操、舞蹈、正摇跳短绳及做小游戏等。
小学生动作协调性的培养,也是顺利完成足球训练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由于足球训练课时数的限制,要在一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光靠足球训练教师对足球训练课的精心准备,即使表面学生掌握了教材,如果个别学生的协调性没有根本改善,其实这实质上对他们没有太大的意义。
3、纠正小学生动作协调性差的具体措施
3.1反向完成动作
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现有的人打篮球跑三步篮同手同脚,打排球扣球用不上劲,踢足球支撑腿站不稳,快速跑起跑上下肢协调配合不好等。小学生的协调性不好,属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长时间养成了上下肢配合不协调的习惯,这就要求我们重点提高学生上下肢配合的习惯。方法有:(1)单脚起跳摸高,让学生用相反的动作练习,本来用右手的偏用左手,本来用右脚的偏用左脚,经常指导学生采用单脚起跳的训练,让学生找清起跳腿和支撑腿,自己感悟上下肢的协调用力,对提高学生的上下肢配合很有作用。(2)双脚起跳摸高,经常指导学生采用双脚起跳的训练, 利用左右手交换摸高,反向完成动作,自己感悟左右肢的协调用力,找清协调用力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上下肢配合也很有作用。
3.2利用各器械做各种练习
指导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能预先提高身体各器官机能,提高神经系统指挥协调能力,加速血液循环及提高肌肉温度,使得正式锻炼时身体容易适应。在运动中发展他的节奏感、空间感、和协调性。进行拍跨球练习,要求一拍一跨,脚不能挪动,上身要保持垂直,节奏要均匀。跳绳也是训练协调性的一种好方法,要求速度均匀,不能忽快忽慢,手和腿的动作要协调一致。还可以利用单双杠采取不同姿势来纠正协调性。
3.3学生自我体验
协调性不好,属于感觉配合统合失调,要以运动训练为主,因为运动能力是一个人参加各项活动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兴趣对培养纠正学生的协调性作用很大,因为兴趣的形成与发展跟学校的足球训练活动相关联,尤其跟足球训练教师自身是否具有兴趣的广博性和专业性以及是否有广博的理论功底分不开。这就要求足球训练教师首先自身要具备这种素质,给学生做好榜样。如上抛接球,要求两脚站稳,双手上抛球过头,并用双手在胸前接球做自我体验,给学生做好“手―眼”协调性的示范。
3.4课间和课余两个结合
小学生动作协调性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坚持做到教师在课间有意识地训练与学生课余自发地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相结合,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在课堂上,对低段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广播韵律、舞蹈、正摇跳短绳及做小游戏等;对中高段小学生,通过舞蹈、花样跳短绳、花样踢毽等,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手脚、手眼及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训练。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跳绳、跳橡皮筋、踢毽子、打乒乓球等活动,这些活动既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又能促进学生体质的全面发展。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足球训练教师应该重视对小学生协调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学说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也有很大的帮助。小学生动作协调性的培养,既是全面发展学生体能素质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足球训练的一项基础性内容。既需要学校与家庭的重视和支持,更需要学生主体的配合、参与。作为足球训练教师,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而更好地指导学说。
参考文献:
[1]周志文.小学足球训练中身体协调性的培养与教育[J].考试周刊,2013(17)
[2](苏)B.H .普拉托诺夫.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J].武汉体育学院.2009
关键词:协调性;小学足球训练;训练方法
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长身体,学做人,增知识,发展思维,开发智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文化学习非常重要,身体锻炼不可或缺。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足球训练中的协调性训练进行分析,目的是提高小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协调能力是指人们身体各器官系统、各运动部位配合一致完成动作的能力,这个能力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合理地建立完整运动动作的能力,二是改造已形成的动作形式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学”和“改”的能力,协调性好,学动作和改动作就会又快又好,对整个运动生涯和日常活动有很大帮助。所以培养小学生的协调能力在小学足球训练中占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各项体能中,协调性训练可说是最困难的,因影响协调性除了遗传、运动员心理个性外,尚有肌力与肌耐力、技术动作纯熟度、速度与速耐力关系、身体重心平衡(关系肌力与肌耐力)、动作韵律性(技术动作要纯熟方可)、肌肉放松与收缩,甚至还有柔软度等。协调性不好的学生从表面看来和别的小朋友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只是觉得反应慢,学动作接受力差。因此在当前“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总要求下,足球训练教师注重对小学生动作协调性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小学生协调性的重要性
提高动作学习的效率,协调性好坏是关键。而学生动作协调性如何,对于增强学生对足球训练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养成良好的足球训练锻炼习惯,具有積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学生动作协调性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协调性提高了,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足球训练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只靠足球训练教师的精心准备是不够的,足球训练课教学区别于别的科目教学的显著特点,就是在教学的方式上、手段上,是通过传授,指导学生进行动作练习,组织肢体运动,以达到某种教学目的。协调性好的学生学习动作要掌握的较快,动作规范的程度也要好很多,相反这方面能力较差的学生,教授起来就要难一些。从这些意义上来讲,学生动作协调性,既是足球训练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培训,练习内容,同时也是能否顺利开展足球训练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
2、小学生协调性的培养
学校和家庭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各项足球训练锻炼。要积极为学生锻炼动作协调性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有时间、有条件积极开展各项有利于培养学生动作协调性的活动。小学生动作协调性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组织一些活动,如广播操、韵律操、舞蹈、正摇跳短绳及做小游戏等。
小学生动作协调性的培养,也是顺利完成足球训练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由于足球训练课时数的限制,要在一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光靠足球训练教师对足球训练课的精心准备,即使表面学生掌握了教材,如果个别学生的协调性没有根本改善,其实这实质上对他们没有太大的意义。
3、纠正小学生动作协调性差的具体措施
3.1反向完成动作
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现有的人打篮球跑三步篮同手同脚,打排球扣球用不上劲,踢足球支撑腿站不稳,快速跑起跑上下肢协调配合不好等。小学生的协调性不好,属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长时间养成了上下肢配合不协调的习惯,这就要求我们重点提高学生上下肢配合的习惯。方法有:(1)单脚起跳摸高,让学生用相反的动作练习,本来用右手的偏用左手,本来用右脚的偏用左脚,经常指导学生采用单脚起跳的训练,让学生找清起跳腿和支撑腿,自己感悟上下肢的协调用力,对提高学生的上下肢配合很有作用。(2)双脚起跳摸高,经常指导学生采用双脚起跳的训练, 利用左右手交换摸高,反向完成动作,自己感悟左右肢的协调用力,找清协调用力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上下肢配合也很有作用。
3.2利用各器械做各种练习
指导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能预先提高身体各器官机能,提高神经系统指挥协调能力,加速血液循环及提高肌肉温度,使得正式锻炼时身体容易适应。在运动中发展他的节奏感、空间感、和协调性。进行拍跨球练习,要求一拍一跨,脚不能挪动,上身要保持垂直,节奏要均匀。跳绳也是训练协调性的一种好方法,要求速度均匀,不能忽快忽慢,手和腿的动作要协调一致。还可以利用单双杠采取不同姿势来纠正协调性。
3.3学生自我体验
协调性不好,属于感觉配合统合失调,要以运动训练为主,因为运动能力是一个人参加各项活动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兴趣对培养纠正学生的协调性作用很大,因为兴趣的形成与发展跟学校的足球训练活动相关联,尤其跟足球训练教师自身是否具有兴趣的广博性和专业性以及是否有广博的理论功底分不开。这就要求足球训练教师首先自身要具备这种素质,给学生做好榜样。如上抛接球,要求两脚站稳,双手上抛球过头,并用双手在胸前接球做自我体验,给学生做好“手―眼”协调性的示范。
3.4课间和课余两个结合
小学生动作协调性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坚持做到教师在课间有意识地训练与学生课余自发地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相结合,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在课堂上,对低段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广播韵律、舞蹈、正摇跳短绳及做小游戏等;对中高段小学生,通过舞蹈、花样跳短绳、花样踢毽等,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手脚、手眼及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训练。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跳绳、跳橡皮筋、踢毽子、打乒乓球等活动,这些活动既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又能促进学生体质的全面发展。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足球训练教师应该重视对小学生协调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学说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也有很大的帮助。小学生动作协调性的培养,既是全面发展学生体能素质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足球训练的一项基础性内容。既需要学校与家庭的重视和支持,更需要学生主体的配合、参与。作为足球训练教师,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而更好地指导学说。
参考文献:
[1]周志文.小学足球训练中身体协调性的培养与教育[J].考试周刊,2013(17)
[2](苏)B.H .普拉托诺夫.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J].武汉体育学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