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解答数学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是训练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进行解题教学,可以促使数学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谈几点体会。
一、明确设计练习的目的和意义
练习的内容紧扣教学要求,有明确的目的,有一定的针对性,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材的主要方面。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练习的效率。
练习要突出教材中的重点,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处进行。例如《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是整数四则的重要部分,而试商则是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在多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中,往往需要将被除数分解成若干部分,去一位一位地求出商来。试商方法的正确与否、熟练程度如何,对正确迅速地计算多位数除法的关系很大。所以,试商又是掌握多位数除法的关键。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我按照教材的安排,讲清试商和调商的方法和进行一些练习。练习针对学生容易产生错误的地方进行,以克服干扰,形成技能。
二、体现理解训练习题的过程
例如我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安排了这样几组练习题。
①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7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3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②两列火车同时从同一车站开出。客车向东每小时行67千米,货车向西每小时行63千米,出发3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③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7千米,货车每小时比客车慢4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④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7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3千米,经过3小时后两车还相距50千米。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几组习题题材相同,但后面一题都比前一题有所发展。由“相遇”变“相背”,进而到“并未相遇,中间尚有距离”等。通过这样几个层次的练习,学生对相遇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有了明晰的认识,既可以使学生开阔解题思路,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
三、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途径
通过多变的练习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对应用题改变问题、改变条件或问题和条件同时改变的练习,达到目的。但“变”要为“练”服务,“练”要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因此,教师就要精心设计练习题,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练得精、练得巧、练到点子上。
1、启发联想,一题多问
一题多问就是相同条件,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提出不同问题,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五年级有男生44人,比女生多1/10。
问:①女生有多少人?②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③男生占全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2、抓住特征,一题多变
这种练习有助于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其异同点,抓住问题的实质,加深对本质特征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区分事物的各种因素,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促进和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一般可以采用“纵变”和“横变”两种形式。
(1) “纵变”:使学生对某一数量关系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例:某工厂原来每天生产40台机器,现在每天生产50台机器,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变化题:
①某工厂原来每天生产40台机器,现在每天生产50台机器,比原来增产了百分之几?
②某工厂原来每天生产40台机器,现在每天比原来增产了25%,现在每天生产多少台机器?
③某工厂现在每天生产50台机器,比原来增产了25%,原来每天生产多少台机器?
(2)“横变”:训练学生对各种数量关系的综合运用。
例:粮店要运进一批大米,已经运进12吨,相当于要运进大米总数的75%。粮店要运进大米多少吨?
变化题:
① 粮店要运进大米16吨,用4辆汽车运一次,每辆运2.5吨,还剩下多少吨大米没有运到?
②粮店要运进大米16吨,先用4辆汽车运一次,每辆运2.5吨,剩下的改用大车运,每辆大车运0.6吨。一次运完,需要大车多少辆?
③粮店要运进大米16吨,先用汽车运进75%;剩下的改用大车运,每辆大车运的吨数是汽车已运吨数的1/24。一次运完,需要大车多少辆?
④粮店要运进面粉14吨,是运进大米吨数的7/8。这些面粉和大米,用4辆汽车运,每辆运2.5吨,需要运几次?
这样,从“纵”、“横”两个方面进行练习,不断加深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从具体不断地向抽象过渡。发展了逻辑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誘导思维,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主要指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启发诱导学生得到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沟通解题思路与解题思路之间的内在联系,选出最佳解题方案,从而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
例、某班有学生50人,男生是女生2/3,女生有多少人?
(1)用分数方法解:50÷(1+2/3)=30(人)
(2)用方程方法解:X+2/3X=50 ? 或X(1+2/3)=50X=30
(3)用归一方法解:50÷(2+3)×3=30(人)
(4)用按比例分配方法解:50×3/(3+2)=30(人)
通过“一题多解”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他们长知识、长智慧,开阔了学生的思路。灵活地掌握与沟通知识的纵横内在联系,找到各种解法的联系与区别,既做到课标要求下的“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解答方法。”又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的目的。
总之,整个解题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系列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中,我们只有重视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时就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比较顺利地寻求解题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一、明确设计练习的目的和意义
练习的内容紧扣教学要求,有明确的目的,有一定的针对性,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材的主要方面。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练习的效率。
练习要突出教材中的重点,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处进行。例如《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是整数四则的重要部分,而试商则是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在多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中,往往需要将被除数分解成若干部分,去一位一位地求出商来。试商方法的正确与否、熟练程度如何,对正确迅速地计算多位数除法的关系很大。所以,试商又是掌握多位数除法的关键。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我按照教材的安排,讲清试商和调商的方法和进行一些练习。练习针对学生容易产生错误的地方进行,以克服干扰,形成技能。
二、体现理解训练习题的过程
例如我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安排了这样几组练习题。
①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7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3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②两列火车同时从同一车站开出。客车向东每小时行67千米,货车向西每小时行63千米,出发3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③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7千米,货车每小时比客车慢4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④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7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3千米,经过3小时后两车还相距50千米。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几组习题题材相同,但后面一题都比前一题有所发展。由“相遇”变“相背”,进而到“并未相遇,中间尚有距离”等。通过这样几个层次的练习,学生对相遇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有了明晰的认识,既可以使学生开阔解题思路,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
三、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途径
通过多变的练习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对应用题改变问题、改变条件或问题和条件同时改变的练习,达到目的。但“变”要为“练”服务,“练”要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因此,教师就要精心设计练习题,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练得精、练得巧、练到点子上。
1、启发联想,一题多问
一题多问就是相同条件,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提出不同问题,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五年级有男生44人,比女生多1/10。
问:①女生有多少人?②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③男生占全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2、抓住特征,一题多变
这种练习有助于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其异同点,抓住问题的实质,加深对本质特征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区分事物的各种因素,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促进和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一般可以采用“纵变”和“横变”两种形式。
(1) “纵变”:使学生对某一数量关系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例:某工厂原来每天生产40台机器,现在每天生产50台机器,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变化题:
①某工厂原来每天生产40台机器,现在每天生产50台机器,比原来增产了百分之几?
②某工厂原来每天生产40台机器,现在每天比原来增产了25%,现在每天生产多少台机器?
③某工厂现在每天生产50台机器,比原来增产了25%,原来每天生产多少台机器?
(2)“横变”:训练学生对各种数量关系的综合运用。
例:粮店要运进一批大米,已经运进12吨,相当于要运进大米总数的75%。粮店要运进大米多少吨?
变化题:
① 粮店要运进大米16吨,用4辆汽车运一次,每辆运2.5吨,还剩下多少吨大米没有运到?
②粮店要运进大米16吨,先用4辆汽车运一次,每辆运2.5吨,剩下的改用大车运,每辆大车运0.6吨。一次运完,需要大车多少辆?
③粮店要运进大米16吨,先用汽车运进75%;剩下的改用大车运,每辆大车运的吨数是汽车已运吨数的1/24。一次运完,需要大车多少辆?
④粮店要运进面粉14吨,是运进大米吨数的7/8。这些面粉和大米,用4辆汽车运,每辆运2.5吨,需要运几次?
这样,从“纵”、“横”两个方面进行练习,不断加深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从具体不断地向抽象过渡。发展了逻辑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誘导思维,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主要指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启发诱导学生得到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沟通解题思路与解题思路之间的内在联系,选出最佳解题方案,从而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
例、某班有学生50人,男生是女生2/3,女生有多少人?
(1)用分数方法解:50÷(1+2/3)=30(人)
(2)用方程方法解:X+2/3X=50 ? 或X(1+2/3)=50X=30
(3)用归一方法解:50÷(2+3)×3=30(人)
(4)用按比例分配方法解:50×3/(3+2)=30(人)
通过“一题多解”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他们长知识、长智慧,开阔了学生的思路。灵活地掌握与沟通知识的纵横内在联系,找到各种解法的联系与区别,既做到课标要求下的“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解答方法。”又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的目的。
总之,整个解题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系列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中,我们只有重视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时就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比较顺利地寻求解题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