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出租汽车作为现代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自身特有的运营特点,在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大部分地区出租汽车行业在传统粗放的承包经营模式下存在的弊端,本文以重庆出租汽车行业现有特点为例,探讨出租汽车企业应如何有效转变经营管理模式,走规范化的公司经营道路,这对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质量的提升,企业的长远发展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出租汽车;公司化经营;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F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8-000076-02
出租汽车行业是重要的服务窗口行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有力补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出行需求多样化格局的形成,出租汽车行业显现出快速增长的局面。出租汽车以其灵活、便捷、舒适的特点,为老百姓和外来经商、旅游人士的出行带来便利,成为现代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城市功能、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现有出租汽车行业的特点
从行业状况分析,现有出租汽车行业主要存在如下特点:
(一)政府对运力实行总量控制,并由政府对运价进行监管。
(二)经营流动分散。出租汽车经营以单车为作业单位,实行不定时、不定点、不定線的运输服务,经营活动具有高度分散性。
(三)服务具有自身特色。在城市交通综合体系中,只有出租汽车能提供所谓“门到门”的运输服务,并且在公交、轨道等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中起到接驳作用。
(四)管理资源分散,监督难度较大。从行业管理角度来看,对出租汽车的管理涉及交通、物价、财税、质检等多个政府部门,往往各部门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协调工作难度很大;加之出租汽车驾驶员队伍人员准入门槛低、流动性大,比较难于组织和监督。
二、传统承包经营模式的弊端
由于各地城市规模、发展水平、政府重视程度不同,在出租汽车行业运营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做法也有所不同。2003年以前,重庆出租汽车行业的经营模式基本以全款承包为主, 各出租汽车企业大都沿袭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实行的承包经营模式进行管理,企业与驾驶员没有直接建立劳动关系,而是通过“承包人”这一中间环节进行管理,企业经营机制较为简单粗放。这一经营模式在出租车行业发展初期,打破计划经济体制运营过程中确实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承包模式已然无法满足出租汽车行业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一)承包经营模式下,由于企业仅从“承包人”那里收取少量管理费,而大部分利润被“承包人”获取,造成企业规模小、组织散,经济效益不高。
(二)驾驶员权益无法保障。在个体承包经营的情况下,企业与承包人之间只有经济合同关系,与驾驶员之间并没有劳动关系,普通驾驶员的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
(三)出租汽车安全服务质量提升困难。传统的承包经营,企业重收费,轻管理,除每月向承包人收取管理费以外,对营运车辆的服务质量等缺乏约束和激励手段。而“承包人”也只重经济效益,不重视也无能力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提高出租车的服务水平。导致驾驶员主观意识淡漠,忽视安全生产及服务培训教育,不利于行车安全及营运服务质量的增强。
(四)车辆运营管理薄弱,技术管理缺乏,成本难以控制。在承包经营模式下,企业往往忽视对车辆营运成本的控制,如车辆的例保,合理维修等,运行消耗与浪费极大。
因此,在出租汽车由简单的交通工具演变成重要的城市公共设施,并成为建设城市文明重要窗口的今天,规范市场秩序、提升管理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出租汽车行业急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出租汽车行业仍存在的粗放经营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充分适应行业改革发展的要求,有效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将“规范化”的理念引入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实行自主经营、精细化管理,走科学规范的公司经营道路,这是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规范化公司经营的优势分析
规范化的公司经营对于出租汽车行业整体来说,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首先,明确企业经营权和产权的关系,克服了因承包形式所带来的管理失控的弊端,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出租汽车市场秩序。
其次,公司化经营有利于企业掌握经营主动权,发挥技术和管理优势,并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在节能降耗上取得效益,从而在政府对出租车运价统一监管的情况下,使企业能够获得最大的利润。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对驾驶员进行技术培训、车辆保护等措施实现节油;或是利用规模效应,在车辆统一保险、车辆规费、维修材料采购等方面也可实现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第三,在公司化经营模式下,驾驶员属于企业的员工,企业可对驾驶员进行择优录取和集中培训。驾驶员的营运服务、安全行车、治安防范和车辆技术状况等全部纳入企业考核当中,从制度上保证驾驶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企业通过强化管理和培训,引导驾驶员克服陋习,为乘客提供规范优质的服务,使出租汽车服务档次大幅提高,有利于行业形象的提升。
第四,驾驶员依法享受应有的劳动权益,他们的后顾之忧得以消除,企业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增强,有利于推进驾驶员队伍的稳定和职业化建设。
第五,公司化经营模式有利于企业品牌形象的树立,借品牌优势,企业可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
四、企业实现规范化公司经营的具体做法
近年来,重庆一些出租车经营企业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先进技术为手段,对各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重组。结合实行公司化经营企业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可以采取的具体做法是:
(一)企业与驾驶员建立劳动关系。企业按照有关条件和程序招聘驾驶员,并对驾驶员进行岗前培训。驾驶员经培训考试合格后,企业与之建立正式的劳动关系,保证驾驶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驾驶员上岗前还要签订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上岗保证,也可以确保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二)实行营运任务考核。企业与驾驶员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以此为主要管理依据,驾驶员按照核定标准每月直接向企业上交营运任务,驾驶员工资分配实行“额定基本工资 超产自留分配±经济指标考核分配”的方式。驾驶员在完成当月额定基本营运任务后,企业在次月发给驾驶员基本工资及各项补贴等;而对于驾驶员超额完成营运任务后的部分则由驾驶员自留,企业不参与分成。逐步形成以“风险经营,额定基本任务,额定基本工资,超产自留”为主要内容的制度体系与调节机制。
(三)成本控制。经营目标责任期内,建立以单车为基本单位的“企业控制 驾驶员控制”的成本控制制度。
1.由企业控制并承担的成本费用项目包括:营业税金及附加、车辆保养费、车船使用税、车辆路桥费、车辆保险费、客票工本费、车辆座套洗涤费、车辆营运证费用、车辆年审费用、计价器检验费用等。
2.由驾驶员控制并承担的费用项目包括:车辆的燃料费、车辆修理费、GPS车载终端以及车辆附属设备维修费、保险公司免赔部分的事故费用、停车洗车费、个人证件费等。
(四)强化安全营运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服务管理规章制度,实行安全服务考核,按月对营运车辆交通违法、服务违章、事故、投诉等考核评分,根据考核结果定期进行奖励。如通过星级出租车、品牌车队创建等活动,调动驾驶员文明创优,提升他们安全服务质量的积极性。
(五)应用现代技术构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依托先进技术,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例如积极引入并有效应用GPS和计价器信息管理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跟踪和监控,并通过管理系统反馈回的信息,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
(六)关心关爱驾驶员,建立企业驾驶员沟通机制。驾驶员作为一线员工,言行举止直接体现了企业和行业的形象。因此,为驾驶员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非常必要,比如有条件的企业可设置驾驶员休息娱乐室等设施;逢年过节向驾驶员发放生活用品或慰问品;实行定期家访制,了解驾驶员的生活情况,驾驶员或其家人有困难时,企业应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近年来,随着移动招车软件等创新经营模式的涌现,对出租汽车行业也带來较大的冲击,更是引发社会各界对传统的出租汽车营运与管理体制的大讨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出租汽车行业多年来传统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必然面临重大改革,这对原有出租车企业的内部管理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按照集约化、规范化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出租汽车公司化管理,创新经营模式,合理调整企业经营布局;
第二,持续提高出租车安全、营运管理水平,建立包括出租车星级服务、驾驶员营运服务流程在内的安全和营运服务的标准化体系;
第三,升级出租车硬件设施设备、优化车容车貌;
第四,科学实施出租车电召及刷卡付费业务;
第五,探索以科学技术推动出租车燃料管理新模式;
第六,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合理引进符合出租汽车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出租汽车经营模式的选择,关键要看是否能更好地满足乘客对出租车安全和服务质量的需求,符合本行业的运行特点,更好地节约社会资源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租汽车企业实行公司化经营,有利于规范企业管理,减轻驾驶员负担,保障驾驶员权益,增强企业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是促进行业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推动行业形成“以政府政策为导向、以公司化管理为基础、以行业协会为桥梁、以社会监督为促进、以行业监管为保障”的管理新格局,推动企业经营走上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良性发展轨道。
关键词:出租汽车;公司化经营;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F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8-000076-02
出租汽车行业是重要的服务窗口行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有力补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出行需求多样化格局的形成,出租汽车行业显现出快速增长的局面。出租汽车以其灵活、便捷、舒适的特点,为老百姓和外来经商、旅游人士的出行带来便利,成为现代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城市功能、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现有出租汽车行业的特点
从行业状况分析,现有出租汽车行业主要存在如下特点:
(一)政府对运力实行总量控制,并由政府对运价进行监管。
(二)经营流动分散。出租汽车经营以单车为作业单位,实行不定时、不定点、不定線的运输服务,经营活动具有高度分散性。
(三)服务具有自身特色。在城市交通综合体系中,只有出租汽车能提供所谓“门到门”的运输服务,并且在公交、轨道等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中起到接驳作用。
(四)管理资源分散,监督难度较大。从行业管理角度来看,对出租汽车的管理涉及交通、物价、财税、质检等多个政府部门,往往各部门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协调工作难度很大;加之出租汽车驾驶员队伍人员准入门槛低、流动性大,比较难于组织和监督。
二、传统承包经营模式的弊端
由于各地城市规模、发展水平、政府重视程度不同,在出租汽车行业运营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做法也有所不同。2003年以前,重庆出租汽车行业的经营模式基本以全款承包为主, 各出租汽车企业大都沿袭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实行的承包经营模式进行管理,企业与驾驶员没有直接建立劳动关系,而是通过“承包人”这一中间环节进行管理,企业经营机制较为简单粗放。这一经营模式在出租车行业发展初期,打破计划经济体制运营过程中确实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承包模式已然无法满足出租汽车行业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一)承包经营模式下,由于企业仅从“承包人”那里收取少量管理费,而大部分利润被“承包人”获取,造成企业规模小、组织散,经济效益不高。
(二)驾驶员权益无法保障。在个体承包经营的情况下,企业与承包人之间只有经济合同关系,与驾驶员之间并没有劳动关系,普通驾驶员的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
(三)出租汽车安全服务质量提升困难。传统的承包经营,企业重收费,轻管理,除每月向承包人收取管理费以外,对营运车辆的服务质量等缺乏约束和激励手段。而“承包人”也只重经济效益,不重视也无能力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提高出租车的服务水平。导致驾驶员主观意识淡漠,忽视安全生产及服务培训教育,不利于行车安全及营运服务质量的增强。
(四)车辆运营管理薄弱,技术管理缺乏,成本难以控制。在承包经营模式下,企业往往忽视对车辆营运成本的控制,如车辆的例保,合理维修等,运行消耗与浪费极大。
因此,在出租汽车由简单的交通工具演变成重要的城市公共设施,并成为建设城市文明重要窗口的今天,规范市场秩序、提升管理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出租汽车行业急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出租汽车行业仍存在的粗放经营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充分适应行业改革发展的要求,有效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将“规范化”的理念引入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实行自主经营、精细化管理,走科学规范的公司经营道路,这是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规范化公司经营的优势分析
规范化的公司经营对于出租汽车行业整体来说,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首先,明确企业经营权和产权的关系,克服了因承包形式所带来的管理失控的弊端,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出租汽车市场秩序。
其次,公司化经营有利于企业掌握经营主动权,发挥技术和管理优势,并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在节能降耗上取得效益,从而在政府对出租车运价统一监管的情况下,使企业能够获得最大的利润。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对驾驶员进行技术培训、车辆保护等措施实现节油;或是利用规模效应,在车辆统一保险、车辆规费、维修材料采购等方面也可实现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第三,在公司化经营模式下,驾驶员属于企业的员工,企业可对驾驶员进行择优录取和集中培训。驾驶员的营运服务、安全行车、治安防范和车辆技术状况等全部纳入企业考核当中,从制度上保证驾驶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企业通过强化管理和培训,引导驾驶员克服陋习,为乘客提供规范优质的服务,使出租汽车服务档次大幅提高,有利于行业形象的提升。
第四,驾驶员依法享受应有的劳动权益,他们的后顾之忧得以消除,企业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增强,有利于推进驾驶员队伍的稳定和职业化建设。
第五,公司化经营模式有利于企业品牌形象的树立,借品牌优势,企业可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
四、企业实现规范化公司经营的具体做法
近年来,重庆一些出租车经营企业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先进技术为手段,对各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重组。结合实行公司化经营企业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可以采取的具体做法是:
(一)企业与驾驶员建立劳动关系。企业按照有关条件和程序招聘驾驶员,并对驾驶员进行岗前培训。驾驶员经培训考试合格后,企业与之建立正式的劳动关系,保证驾驶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驾驶员上岗前还要签订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上岗保证,也可以确保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二)实行营运任务考核。企业与驾驶员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以此为主要管理依据,驾驶员按照核定标准每月直接向企业上交营运任务,驾驶员工资分配实行“额定基本工资 超产自留分配±经济指标考核分配”的方式。驾驶员在完成当月额定基本营运任务后,企业在次月发给驾驶员基本工资及各项补贴等;而对于驾驶员超额完成营运任务后的部分则由驾驶员自留,企业不参与分成。逐步形成以“风险经营,额定基本任务,额定基本工资,超产自留”为主要内容的制度体系与调节机制。
(三)成本控制。经营目标责任期内,建立以单车为基本单位的“企业控制 驾驶员控制”的成本控制制度。
1.由企业控制并承担的成本费用项目包括:营业税金及附加、车辆保养费、车船使用税、车辆路桥费、车辆保险费、客票工本费、车辆座套洗涤费、车辆营运证费用、车辆年审费用、计价器检验费用等。
2.由驾驶员控制并承担的费用项目包括:车辆的燃料费、车辆修理费、GPS车载终端以及车辆附属设备维修费、保险公司免赔部分的事故费用、停车洗车费、个人证件费等。
(四)强化安全营运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服务管理规章制度,实行安全服务考核,按月对营运车辆交通违法、服务违章、事故、投诉等考核评分,根据考核结果定期进行奖励。如通过星级出租车、品牌车队创建等活动,调动驾驶员文明创优,提升他们安全服务质量的积极性。
(五)应用现代技术构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依托先进技术,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例如积极引入并有效应用GPS和计价器信息管理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跟踪和监控,并通过管理系统反馈回的信息,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
(六)关心关爱驾驶员,建立企业驾驶员沟通机制。驾驶员作为一线员工,言行举止直接体现了企业和行业的形象。因此,为驾驶员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非常必要,比如有条件的企业可设置驾驶员休息娱乐室等设施;逢年过节向驾驶员发放生活用品或慰问品;实行定期家访制,了解驾驶员的生活情况,驾驶员或其家人有困难时,企业应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近年来,随着移动招车软件等创新经营模式的涌现,对出租汽车行业也带來较大的冲击,更是引发社会各界对传统的出租汽车营运与管理体制的大讨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出租汽车行业多年来传统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必然面临重大改革,这对原有出租车企业的内部管理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按照集约化、规范化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出租汽车公司化管理,创新经营模式,合理调整企业经营布局;
第二,持续提高出租车安全、营运管理水平,建立包括出租车星级服务、驾驶员营运服务流程在内的安全和营运服务的标准化体系;
第三,升级出租车硬件设施设备、优化车容车貌;
第四,科学实施出租车电召及刷卡付费业务;
第五,探索以科学技术推动出租车燃料管理新模式;
第六,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合理引进符合出租汽车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出租汽车经营模式的选择,关键要看是否能更好地满足乘客对出租车安全和服务质量的需求,符合本行业的运行特点,更好地节约社会资源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租汽车企业实行公司化经营,有利于规范企业管理,减轻驾驶员负担,保障驾驶员权益,增强企业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是促进行业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推动行业形成“以政府政策为导向、以公司化管理为基础、以行业协会为桥梁、以社会监督为促进、以行业监管为保障”的管理新格局,推动企业经营走上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良性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