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村务公开是农民群众参与基层民主管理、实施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村务公开实行以来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积累了很多经验和做法,面对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村务公开工作也面临新问题,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村务公开工作,对加强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村务公开 问题 建议
当前,改革到了攻坚期,各种社会矛盾呈现复杂化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思想、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诉求复杂化的趋势,对做好农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农民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农民守法、用法、依法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制意识也在逐渐显现。
村务公开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村务公开能保证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疏通群众的渠道,能充分、广泛、及时地听取群众的意见、诉求和批评,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有利于化解矛盾密切干群关系。
保山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89.4%,保山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保山面临与全省全国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面临跨越发展的繁重任务,做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尤其重要,尤为紧迫。
一、村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新农村工作队员,在驻村期间我了解到,随着村民自治的不断推进,村务公开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村务公开的效果与预期的目的仍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 宣传不够广泛
有少数村干部对村务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把村务公开变成自觉行动。认为村务公开是一种形式,应付检查而已,不能做到常抓常管。有的村干部认为村里的有些事情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公开以后,怕暴露问题、引发矛盾,怕群众上访、上级批评。有的避重就轻,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矛盾冲突采取回避的态度。由于农村基层群众民主意识、参政意识不强,他们认为村务公开是村干部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所以不关心、不参与。
2、村务公开不规范 内容不完整
村务公开受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明显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各村都有统一制作的公开栏,但是由于村干部忙于日常事务,身兼数职,加之没有脱产,导致村务公开工作不够规范,公开不及时,只在上级检查时公开,流于形式。公开内容没有严格要求,只是大概情况,财务方面公开的大多是一些统计数据,缺乏具体的、实质性内容,群众不清不楚。
3、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不重视公开以后的反馈
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村民自治组织没有充分发挥作用。重大事项只会向领导汇报,不和村民代表商议。执行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比较随意,监督检查考核不到位,影响了村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部分村干部把村务公开当"任务"来完成,重形式轻内容,公开后就完事了,而轻视公开以后的情况收集和处理,甚至个别村干部不能正确看待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和举报,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
二、村务公开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1、加强宣传,不断提高认识
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宣传村务公开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教育村干部克服思想顾虑,树立公仆意识、群众观念和法制观念,自觉养成尊重农民意愿、办事公开透明的工作方法。同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村务公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提高队伍素质、发挥监督委的作用
保山市根据保山的实际和保山发展的要求,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健全了机构,明确了职能职责。要充分发挥监督委的作用,必须从选拔和培养入手。首先由村民代表严把推选关,村党组织要把好推荐关,乡镇党委严把审核关,把那些有本事、有公心、能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群众公认的人推选进村务监督委员会。二是注重能力培养,经常性地对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监督水平和能力,使所有成员不但敢于监督,而且善于监督。三是督促村委会及时公开村务,认真收集群众反馈意见,并要求委员会及时解决。
3、完善规章制度,使村务公开规范化制度化
村务公开应从健全制度入手,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为保证公开的及时性、真实性、广泛性,可灵活采取公开栏,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议等形式进行公开,针对不同内容确定不同的公开形式。村务公开制度,公开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和形式,通过村务公开,推进农村的民主和法制建设,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证农民的民主权利,实现农村的和谐稳定,这才是村务公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总之,村务公开就是要增加村务透明度,让群众当家做主参与管理,保障民主权利,重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村务公开中的作用,把事后检查变成事前监督,把依靠少数人的监督变成多数人的监督,让村民从村务公开中理解支持村干部,调动村民民主管理的积极性,让村民对村庄的发展出谋划策,集思广益,从根本上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村务公开还能让作为政策执行者和服务者的村干部接受村民的广泛监督,促使村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更加注重民意,注重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
[2]郑玉芬.村务公开工作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
[3]余莉莉.对新农村背景下农村村务公开问题的研究[J].
(作者单位:保山市委党校)
关键词 村务公开 问题 建议
当前,改革到了攻坚期,各种社会矛盾呈现复杂化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思想、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诉求复杂化的趋势,对做好农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农民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农民守法、用法、依法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制意识也在逐渐显现。
村务公开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村务公开能保证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疏通群众的渠道,能充分、广泛、及时地听取群众的意见、诉求和批评,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有利于化解矛盾密切干群关系。
保山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89.4%,保山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保山面临与全省全国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面临跨越发展的繁重任务,做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尤其重要,尤为紧迫。
一、村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新农村工作队员,在驻村期间我了解到,随着村民自治的不断推进,村务公开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村务公开的效果与预期的目的仍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 宣传不够广泛
有少数村干部对村务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把村务公开变成自觉行动。认为村务公开是一种形式,应付检查而已,不能做到常抓常管。有的村干部认为村里的有些事情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公开以后,怕暴露问题、引发矛盾,怕群众上访、上级批评。有的避重就轻,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矛盾冲突采取回避的态度。由于农村基层群众民主意识、参政意识不强,他们认为村务公开是村干部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所以不关心、不参与。
2、村务公开不规范 内容不完整
村务公开受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明显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各村都有统一制作的公开栏,但是由于村干部忙于日常事务,身兼数职,加之没有脱产,导致村务公开工作不够规范,公开不及时,只在上级检查时公开,流于形式。公开内容没有严格要求,只是大概情况,财务方面公开的大多是一些统计数据,缺乏具体的、实质性内容,群众不清不楚。
3、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不重视公开以后的反馈
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村民自治组织没有充分发挥作用。重大事项只会向领导汇报,不和村民代表商议。执行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比较随意,监督检查考核不到位,影响了村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部分村干部把村务公开当"任务"来完成,重形式轻内容,公开后就完事了,而轻视公开以后的情况收集和处理,甚至个别村干部不能正确看待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和举报,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
二、村务公开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1、加强宣传,不断提高认识
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宣传村务公开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教育村干部克服思想顾虑,树立公仆意识、群众观念和法制观念,自觉养成尊重农民意愿、办事公开透明的工作方法。同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村务公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提高队伍素质、发挥监督委的作用
保山市根据保山的实际和保山发展的要求,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健全了机构,明确了职能职责。要充分发挥监督委的作用,必须从选拔和培养入手。首先由村民代表严把推选关,村党组织要把好推荐关,乡镇党委严把审核关,把那些有本事、有公心、能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群众公认的人推选进村务监督委员会。二是注重能力培养,经常性地对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监督水平和能力,使所有成员不但敢于监督,而且善于监督。三是督促村委会及时公开村务,认真收集群众反馈意见,并要求委员会及时解决。
3、完善规章制度,使村务公开规范化制度化
村务公开应从健全制度入手,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为保证公开的及时性、真实性、广泛性,可灵活采取公开栏,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议等形式进行公开,针对不同内容确定不同的公开形式。村务公开制度,公开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和形式,通过村务公开,推进农村的民主和法制建设,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证农民的民主权利,实现农村的和谐稳定,这才是村务公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总之,村务公开就是要增加村务透明度,让群众当家做主参与管理,保障民主权利,重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村务公开中的作用,把事后检查变成事前监督,把依靠少数人的监督变成多数人的监督,让村民从村务公开中理解支持村干部,调动村民民主管理的积极性,让村民对村庄的发展出谋划策,集思广益,从根本上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村务公开还能让作为政策执行者和服务者的村干部接受村民的广泛监督,促使村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更加注重民意,注重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
[2]郑玉芬.村务公开工作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
[3]余莉莉.对新农村背景下农村村务公开问题的研究[J].
(作者单位:保山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