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在“总目标”和“教学建议”中分别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并在每个学段的阅读方面,也提出了美育的任务和要求。由此可见,新课程对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和要求有了明确的阐释。
为更好实施审美教育,必须了解和把握审美心理结构。审美心理结构是指人们对美的渴望,便形成一种渴望接受美的心理机制。青少年审美心理结构的特征呈现感知的敏捷性、想象的奇特性、情感的强烈性和理解的形象性。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根据其特征来组织教学,就可以使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产生积极的功能。
学生审美心理结构功能包括能动认知功能、能动认同功能、自我重构功能和自我建构功能。具体说:①能动认知功能是学生对教材内容(审美对象)的个别、局部进行感知、吸收和适应;②能动认同功能则是对教材内容作主动的整合、吸收和适应,是比认知更深层次的认识过程;③自我重构功能是根据教材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加上分析综合对审美对象进行重新建构,从新的角度进行再认识;④自我建构的功能则是认识的最高级,在审美激情的作用下,以已有的生活表象为基础,以自己的审美理想为范本,走出教材,超越教材,进行一次全新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联想和想象起了独特的作用,因为全新建构的结果,必定是新的形象体系产生,而新的形象体系产生,又必定是奇特的审美想象分析综合的结果。上述是学生审美心理结构所产生的能动功能。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发挥这些功能和作用,改进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开展语文审美教育教学工作。
依笔者拙见,可以从读书养气、审美品读、挖掘文体、情感体验、联想想像等五个方面着手,促进学生发挥审美心理结构功能和作用。
一、读书养气练内功
语文学习,外在需求和教师、家长的激励往往是间接的,而内在需求是直接的、主动的、持久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真正自觉好读书、读好书,是每个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也是实施审美教育首先应把握的问题。只有学生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审美经验不断丰富,审美能力才会不断提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读书,打好“终身学习”的底子和“终身精神发展的底子”呢?
第一、要充分发挥教师榜样和学科魅力的作用。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如今不爱读书的教师又怎能培养和教育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呢?我以为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生活的必需,只有不断“充电”,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模范。而教师知识愈丰富,教法亦多样,才能应变自如,处事不惊,会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把语文学科的魅力展示出来,学生才有可能爱上语文。
第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读书的重要。“腹有诗书气自华”。李建永文章中写道:读书养气,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之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要像我们吃饭一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提取各种营养。而阅读各式各样的书,亦可汲取各式各样的精神营养。对于青少年而言,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子说的:吾善养吾浩然正气也!只有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才能主动的、积极地读好书。当然学校也要努力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开展读书竞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师生人人爱读书,与书为友,争创“书香”校园。
第三、精神给养。众人皆知,中国传统的文化蕴含着前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如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屈原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进取精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学生欣赏这些传统文化的同时,逐步渗透正确的审美判断和价值取向,提高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二、审美品读找感觉
直觉是审美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不经过严密的逻辑思维,而直接认识事物或现象的本质规律的思维活动。审美活动始终是在形象、具体、直接的感受中进行。那么,要让学生走进文本,获得直觉的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必须以美的规律来优化和规范言语实践行为,使学生置身于愉悦的、个性的、创造性的阅读之中,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体验语言文字的灿烂,从而让学生自读自悟,悟出情感,说出见解,共享“美”的成果。就如朱永新先生所说的“一个人的阅读史,也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审美品读显得尤为重要。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教学中应减少繁琐的讲解,删除重复的练习,淡化知识的传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品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实际上品读既是熟悉文本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课标》总目标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建议“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强体验和领悟”。不难看出,课改对品读记诵训练提出了明确目标。
学习著名作家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只有品读,才能感受语言之精美、抒情之巧妙。作者把整个济南城比作一个摇篮,把济南拟作一个婴儿,既点出其地理特点,又平添了几分亲切,“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黃,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不但把他们称作“山们”,而且给他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就把小雪后山坡上的斑驳陆离的景色表现得形神兼备。而“水也不忍心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的描写就使水“含情”,垂柳也“脉脉”,多么善解人意的水啊!垂柳摇曳还要“照个影儿”,又何等温柔多情!读到这儿,读者无不感叹作者笔下济南的风情万种。可以说品读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过程,通过品读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优美和文章的韵味,得到言语上的形象感受和情感上的色彩感受。朱作仁教授说:“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诵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道出了“读书”的真谛。 当然,在教学中教师宜采取以品读为主,辅之以点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如教学《沁园春·雪》一课时,可点拔学生抓住“望”、“惜”、“看”等关健词,领会作者写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议论,上下几千年,气雄万古。把这些内容与当时创作背景联系起来,学生很快地领悟到作者那伟大的政治抱负和坚定的必胜信心。
至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往往用审美心境、审美体验、审美视角、审美移情、谴词析句等多种品读方式。虽然品读方法有多种,但要学生进入审美状态并在更深的层面上领悟文体的审美意蕴,还需要反复进行,让学生在品读中进入美,在品读中体验美,在品读中享受美。
三、挖掘文本寻美点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而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载体。入选的教材大都文质兼美,熔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情感美、语言美于一炉。别林斯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长一个“心眼”,深入挖掘文体,感受那份内在“美”,从而达到鉴赏美和创造美的目的。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灵魂。通过挖掘语言文字,才能走进作者所描绘的情感世界,得到“美”的享受。以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为例,仅从小说三次对“捞”和“丢”的深入挖掘,就能真切感受到自然美、生活美和情感美。第一次“(她们)顺手从水里捞起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的,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穩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妇女们这一“捞”一“丢”之间,流露出她们对美丽而富庶家乡的热爱和自豪。第二、三次写的是水生将漂在水上装有饼干的纸盒“捞”起来,“丢”在女人们的船上;接着女人们将掉在水里的小包裹“捞”起来,也“丢”给他们。这一“捞”一“丢”则表现了抗日军民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小儿女的心态,更融入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关爱以及对祖国、对家乡的挚爱。还有七年级上册莫怀戚的《散步》(人教版),它篇幅较短,选取家庭生活一个片断的几个细节,表现一家人互敬互爱的真挚情谊。若在学习中能挖掘文本,除了感受清新淡雅的语言之美,还可通过细节的描绘感受到母子、祖孙和婆媳之间的和谐之美。再细加揣摩,进一步感受到那“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所洋溢的春天气息和爱的春天。其他如杨朔的散文《荔枝蜜》、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语言朴实清新,意境鲜明,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读来也令人陶醉。
语文教育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引导学生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提升,情感上的熏陶,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指导学生“立足文本,基于文本”,要引导辨词、会意、识味、涵咏。通过文字体味作品的精髓,把握审美意蕴,提高解读能力。只有深入解读,不断挖掘,才能领会其内在的精神内涵,从而受到思想的感染,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情感体验悟真情
《课标》明确指出“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等,告诉我们语文教育要注重情感体验。语文的灵魂在于一个“情”字,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文是情感的舞蹈。那么如何走进语文的情感世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靠什么入情,披文才能入情。所谓的入情,就是置身于语言文字所造情境之中,体验其承载的情感、情味和情怀。语文教学中不能孤立对文本的进行阐释,而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入情入理,获得美的情感体验。那怎样更好地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呢?
首先是以情促情。要使学生有情感,教师先要有情感;要使学生会体验,教师先要会体验;要使学生受感悟,教师先要有感悟。只有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才能促成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需沉浸在特定的审美情境之中,把握文本的审美内涵,通过自己的语态、表情、手势和语言方式等,创设审美情境去感染学生。笔者在教《出师表》一课时,就先给学生介绍写作背景,讲到了诸葛亮受到的知遇之恩以及刘禅的昏庯无能(激趣、蓄势),接着范读全文。由于情感投入,当读到“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时,声音哽咽,眼含泪水,学生此时表情凝重,深受感动。这样就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诸葛亮的情真意切,忠贞不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情感。作为语文教师,要像当代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说的:“我的教学追求是做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师。”
其次,创设情境。课堂上教师除了像演员那样进入角色,还可以利用录音、图片、多媒体等辅助工具,通过声光图电的交互功能,形象化、动态化的呈现教学内容,丰富课堂信息容量,营造审美情境。如学习优美的散文、诗歌,配以相应的音画背景,引导学生在理解氛围中欣赏、感受意境美、音乐美和结构美。一教师在上《安塞腰鼓》公开课时,先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目睹安塞腰鼓的热烈场面,再请学生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再现画面情景。接着播放安塞腰鼓的鼓声,然后请学生把看到的和听到的用语言进行描述,以此导入新课。这就让学生对腰鼓“形”“声”有个真实的感受,仿佛安塞腰鼓的表演近在眼前。其他如教学科普文,通过相关的科技音像资料与文章内容相互补充,启发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展示科学的无穷魅力。教小说和戏剧,选用相关录音及影视图片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其三、生活体验。“文学源于生活”,教师要设法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采用多种的体验方式。可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来体验,有些课文内容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回忆和体会经历的生活,把教材所写的生活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如《羚羊木雕》、《最后一课》等课文,教师可引发他们想起家庭和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或到实践中去体验、如《春》、《夏感》等写景散文和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可让学生到大自然去发现“美”,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还有模拟体验,如小说、戏剧等就可利用多媒体、用图(文中插图)话文、语言对白或表演课本剧等形式进行体验,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流露。 还有综合渗透的多种体验。大家知道的央视栏目《电视散文》、《电视诗歌》和《子午书简》,那是文学情感体验的“样板”,不妨引导学生在闲适中感受文学美。另外美术和文学创作的许多方法都互为借鉴,美术表现手法白描、工笔、留白等为文学所用,而许多文学史上的名篇也被画家用作画画的素材。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将光和影的和谐旋律比作“梵阿鈴上奏着的名曲”,不就是作为语言艺术和色彩艺术及声音艺术的相通的妙笔吗?如今把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说文学与音乐、美术、影视戏剧等相互渗透,它拓宽了语文审美教育的领域,搭建起文学情感体验的又一个平台。
五、联想想像求创意
开篇所说的自我建构,是从教材内容中领悟到美的规律之后,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美的创造。要发挥自我建构功能,教师应驱遣学生的联想和想像,引领他们走进创造美的境界。而联想和想像需要个体用自己的阅历、情感、记忆,按照自己的审美习惯和愿望,给作品形象以补充,使作品形象更丰满。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中需讲求艺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通过设问、提示、诱导、分析、描述、写作等,或让学生美读、沉思、体察、品味等方式,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不断升华,创美能力不断提高。
不管何种方式,都要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像,透过文字表象,体味深层的审美意象。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课时,就提示学生抓住“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在一起,着力渲染,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悲凉的意境。接着“小桥流水人家”三个意象打开的是一幅幽远恬静的画面,与下文“古道西风瘦马”相映照,反衬沦落天涯者的思乡愁苦,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能捕捉九个独立的意象,通过想像,在脑海中构勒出一幅阴郁的“夕照图”。就很容易地感受“断肠人”的心境了。正如叶圣陶先生谈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的鉴赏时说:“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像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并且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愉快。假如死盯着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再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篇惜墨如金的文言文,若不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像,“亲自”随从作者一起到富春江泛舟,“从流飘荡”,“亲身”领略其间“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观赏游鱼、聆听泉水叮咚,百鸟和鸣,知了叫不停,猿猴啼不住……就无法填补作者留下的空白,也就无法享受大自然之美和进入“宠辱皆忘”的“无我境界”了。
总之,联想和想像,不仅能促使学生加强对艺术形象的感受,而且促使他们对文本的认识向理性深化,也就是美的能力化。它作为一种能力和技能必须与听、说、读、写结合起来,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的统一。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是指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培养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它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撞开受教育者心灵的门扉,具有启真、储美等多种功能。因而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审美教育的重要。为更好地实施审美教育,发挥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功能和作用,笔者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提出“读书养气”练内功,“审美品读”找感觉,“挖掘文体”寻美点,“情感体验”悟真情,“联想想像”求创意来训练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现在,语文新课程已成为学生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教师要摆正施教者、审美媒介和受教者的位置,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他们引到美的境界中来,用他们敏锐的眼睛和聪明的头脑去发现美、领悟美、创造美,从而热爱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在知识的王国里啜饮知识的甘露,在美的领域中成为审美的人”。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希望和期待、责任与追求。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学生审美心理结构与语文教学》(《教学研究》2007年第7期)
[3]《语文教学科研的成果表达》 (张新强 著)
[4]《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孙春成 著)
[5]《语文教育美学论》 (曹明海 著)
为更好实施审美教育,必须了解和把握审美心理结构。审美心理结构是指人们对美的渴望,便形成一种渴望接受美的心理机制。青少年审美心理结构的特征呈现感知的敏捷性、想象的奇特性、情感的强烈性和理解的形象性。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根据其特征来组织教学,就可以使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产生积极的功能。
学生审美心理结构功能包括能动认知功能、能动认同功能、自我重构功能和自我建构功能。具体说:①能动认知功能是学生对教材内容(审美对象)的个别、局部进行感知、吸收和适应;②能动认同功能则是对教材内容作主动的整合、吸收和适应,是比认知更深层次的认识过程;③自我重构功能是根据教材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加上分析综合对审美对象进行重新建构,从新的角度进行再认识;④自我建构的功能则是认识的最高级,在审美激情的作用下,以已有的生活表象为基础,以自己的审美理想为范本,走出教材,超越教材,进行一次全新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联想和想象起了独特的作用,因为全新建构的结果,必定是新的形象体系产生,而新的形象体系产生,又必定是奇特的审美想象分析综合的结果。上述是学生审美心理结构所产生的能动功能。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发挥这些功能和作用,改进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开展语文审美教育教学工作。
依笔者拙见,可以从读书养气、审美品读、挖掘文体、情感体验、联想想像等五个方面着手,促进学生发挥审美心理结构功能和作用。
一、读书养气练内功
语文学习,外在需求和教师、家长的激励往往是间接的,而内在需求是直接的、主动的、持久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真正自觉好读书、读好书,是每个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也是实施审美教育首先应把握的问题。只有学生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审美经验不断丰富,审美能力才会不断提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读书,打好“终身学习”的底子和“终身精神发展的底子”呢?
第一、要充分发挥教师榜样和学科魅力的作用。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如今不爱读书的教师又怎能培养和教育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呢?我以为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生活的必需,只有不断“充电”,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模范。而教师知识愈丰富,教法亦多样,才能应变自如,处事不惊,会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把语文学科的魅力展示出来,学生才有可能爱上语文。
第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读书的重要。“腹有诗书气自华”。李建永文章中写道:读书养气,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之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要像我们吃饭一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提取各种营养。而阅读各式各样的书,亦可汲取各式各样的精神营养。对于青少年而言,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子说的:吾善养吾浩然正气也!只有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才能主动的、积极地读好书。当然学校也要努力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开展读书竞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师生人人爱读书,与书为友,争创“书香”校园。
第三、精神给养。众人皆知,中国传统的文化蕴含着前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如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屈原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进取精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学生欣赏这些传统文化的同时,逐步渗透正确的审美判断和价值取向,提高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二、审美品读找感觉
直觉是审美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不经过严密的逻辑思维,而直接认识事物或现象的本质规律的思维活动。审美活动始终是在形象、具体、直接的感受中进行。那么,要让学生走进文本,获得直觉的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必须以美的规律来优化和规范言语实践行为,使学生置身于愉悦的、个性的、创造性的阅读之中,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体验语言文字的灿烂,从而让学生自读自悟,悟出情感,说出见解,共享“美”的成果。就如朱永新先生所说的“一个人的阅读史,也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审美品读显得尤为重要。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教学中应减少繁琐的讲解,删除重复的练习,淡化知识的传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品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实际上品读既是熟悉文本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课标》总目标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建议“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强体验和领悟”。不难看出,课改对品读记诵训练提出了明确目标。
学习著名作家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只有品读,才能感受语言之精美、抒情之巧妙。作者把整个济南城比作一个摇篮,把济南拟作一个婴儿,既点出其地理特点,又平添了几分亲切,“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黃,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不但把他们称作“山们”,而且给他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就把小雪后山坡上的斑驳陆离的景色表现得形神兼备。而“水也不忍心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的描写就使水“含情”,垂柳也“脉脉”,多么善解人意的水啊!垂柳摇曳还要“照个影儿”,又何等温柔多情!读到这儿,读者无不感叹作者笔下济南的风情万种。可以说品读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过程,通过品读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优美和文章的韵味,得到言语上的形象感受和情感上的色彩感受。朱作仁教授说:“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诵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道出了“读书”的真谛。 当然,在教学中教师宜采取以品读为主,辅之以点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如教学《沁园春·雪》一课时,可点拔学生抓住“望”、“惜”、“看”等关健词,领会作者写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议论,上下几千年,气雄万古。把这些内容与当时创作背景联系起来,学生很快地领悟到作者那伟大的政治抱负和坚定的必胜信心。
至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往往用审美心境、审美体验、审美视角、审美移情、谴词析句等多种品读方式。虽然品读方法有多种,但要学生进入审美状态并在更深的层面上领悟文体的审美意蕴,还需要反复进行,让学生在品读中进入美,在品读中体验美,在品读中享受美。
三、挖掘文本寻美点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而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载体。入选的教材大都文质兼美,熔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情感美、语言美于一炉。别林斯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长一个“心眼”,深入挖掘文体,感受那份内在“美”,从而达到鉴赏美和创造美的目的。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灵魂。通过挖掘语言文字,才能走进作者所描绘的情感世界,得到“美”的享受。以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为例,仅从小说三次对“捞”和“丢”的深入挖掘,就能真切感受到自然美、生活美和情感美。第一次“(她们)顺手从水里捞起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的,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穩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妇女们这一“捞”一“丢”之间,流露出她们对美丽而富庶家乡的热爱和自豪。第二、三次写的是水生将漂在水上装有饼干的纸盒“捞”起来,“丢”在女人们的船上;接着女人们将掉在水里的小包裹“捞”起来,也“丢”给他们。这一“捞”一“丢”则表现了抗日军民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小儿女的心态,更融入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关爱以及对祖国、对家乡的挚爱。还有七年级上册莫怀戚的《散步》(人教版),它篇幅较短,选取家庭生活一个片断的几个细节,表现一家人互敬互爱的真挚情谊。若在学习中能挖掘文本,除了感受清新淡雅的语言之美,还可通过细节的描绘感受到母子、祖孙和婆媳之间的和谐之美。再细加揣摩,进一步感受到那“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所洋溢的春天气息和爱的春天。其他如杨朔的散文《荔枝蜜》、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语言朴实清新,意境鲜明,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读来也令人陶醉。
语文教育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引导学生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提升,情感上的熏陶,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指导学生“立足文本,基于文本”,要引导辨词、会意、识味、涵咏。通过文字体味作品的精髓,把握审美意蕴,提高解读能力。只有深入解读,不断挖掘,才能领会其内在的精神内涵,从而受到思想的感染,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情感体验悟真情
《课标》明确指出“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等,告诉我们语文教育要注重情感体验。语文的灵魂在于一个“情”字,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文是情感的舞蹈。那么如何走进语文的情感世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靠什么入情,披文才能入情。所谓的入情,就是置身于语言文字所造情境之中,体验其承载的情感、情味和情怀。语文教学中不能孤立对文本的进行阐释,而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入情入理,获得美的情感体验。那怎样更好地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呢?
首先是以情促情。要使学生有情感,教师先要有情感;要使学生会体验,教师先要会体验;要使学生受感悟,教师先要有感悟。只有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才能促成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需沉浸在特定的审美情境之中,把握文本的审美内涵,通过自己的语态、表情、手势和语言方式等,创设审美情境去感染学生。笔者在教《出师表》一课时,就先给学生介绍写作背景,讲到了诸葛亮受到的知遇之恩以及刘禅的昏庯无能(激趣、蓄势),接着范读全文。由于情感投入,当读到“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时,声音哽咽,眼含泪水,学生此时表情凝重,深受感动。这样就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诸葛亮的情真意切,忠贞不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情感。作为语文教师,要像当代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说的:“我的教学追求是做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师。”
其次,创设情境。课堂上教师除了像演员那样进入角色,还可以利用录音、图片、多媒体等辅助工具,通过声光图电的交互功能,形象化、动态化的呈现教学内容,丰富课堂信息容量,营造审美情境。如学习优美的散文、诗歌,配以相应的音画背景,引导学生在理解氛围中欣赏、感受意境美、音乐美和结构美。一教师在上《安塞腰鼓》公开课时,先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目睹安塞腰鼓的热烈场面,再请学生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再现画面情景。接着播放安塞腰鼓的鼓声,然后请学生把看到的和听到的用语言进行描述,以此导入新课。这就让学生对腰鼓“形”“声”有个真实的感受,仿佛安塞腰鼓的表演近在眼前。其他如教学科普文,通过相关的科技音像资料与文章内容相互补充,启发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展示科学的无穷魅力。教小说和戏剧,选用相关录音及影视图片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其三、生活体验。“文学源于生活”,教师要设法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采用多种的体验方式。可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来体验,有些课文内容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回忆和体会经历的生活,把教材所写的生活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如《羚羊木雕》、《最后一课》等课文,教师可引发他们想起家庭和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或到实践中去体验、如《春》、《夏感》等写景散文和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可让学生到大自然去发现“美”,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还有模拟体验,如小说、戏剧等就可利用多媒体、用图(文中插图)话文、语言对白或表演课本剧等形式进行体验,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流露。 还有综合渗透的多种体验。大家知道的央视栏目《电视散文》、《电视诗歌》和《子午书简》,那是文学情感体验的“样板”,不妨引导学生在闲适中感受文学美。另外美术和文学创作的许多方法都互为借鉴,美术表现手法白描、工笔、留白等为文学所用,而许多文学史上的名篇也被画家用作画画的素材。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将光和影的和谐旋律比作“梵阿鈴上奏着的名曲”,不就是作为语言艺术和色彩艺术及声音艺术的相通的妙笔吗?如今把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说文学与音乐、美术、影视戏剧等相互渗透,它拓宽了语文审美教育的领域,搭建起文学情感体验的又一个平台。
五、联想想像求创意
开篇所说的自我建构,是从教材内容中领悟到美的规律之后,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美的创造。要发挥自我建构功能,教师应驱遣学生的联想和想像,引领他们走进创造美的境界。而联想和想像需要个体用自己的阅历、情感、记忆,按照自己的审美习惯和愿望,给作品形象以补充,使作品形象更丰满。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中需讲求艺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通过设问、提示、诱导、分析、描述、写作等,或让学生美读、沉思、体察、品味等方式,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不断升华,创美能力不断提高。
不管何种方式,都要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像,透过文字表象,体味深层的审美意象。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课时,就提示学生抓住“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在一起,着力渲染,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悲凉的意境。接着“小桥流水人家”三个意象打开的是一幅幽远恬静的画面,与下文“古道西风瘦马”相映照,反衬沦落天涯者的思乡愁苦,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能捕捉九个独立的意象,通过想像,在脑海中构勒出一幅阴郁的“夕照图”。就很容易地感受“断肠人”的心境了。正如叶圣陶先生谈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的鉴赏时说:“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像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并且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愉快。假如死盯着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再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篇惜墨如金的文言文,若不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像,“亲自”随从作者一起到富春江泛舟,“从流飘荡”,“亲身”领略其间“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观赏游鱼、聆听泉水叮咚,百鸟和鸣,知了叫不停,猿猴啼不住……就无法填补作者留下的空白,也就无法享受大自然之美和进入“宠辱皆忘”的“无我境界”了。
总之,联想和想像,不仅能促使学生加强对艺术形象的感受,而且促使他们对文本的认识向理性深化,也就是美的能力化。它作为一种能力和技能必须与听、说、读、写结合起来,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的统一。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是指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培养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它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撞开受教育者心灵的门扉,具有启真、储美等多种功能。因而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审美教育的重要。为更好地实施审美教育,发挥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功能和作用,笔者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提出“读书养气”练内功,“审美品读”找感觉,“挖掘文体”寻美点,“情感体验”悟真情,“联想想像”求创意来训练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现在,语文新课程已成为学生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教师要摆正施教者、审美媒介和受教者的位置,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他们引到美的境界中来,用他们敏锐的眼睛和聪明的头脑去发现美、领悟美、创造美,从而热爱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在知识的王国里啜饮知识的甘露,在美的领域中成为审美的人”。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希望和期待、责任与追求。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学生审美心理结构与语文教学》(《教学研究》2007年第7期)
[3]《语文教学科研的成果表达》 (张新强 著)
[4]《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孙春成 著)
[5]《语文教育美学论》 (曹明海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