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田径课兴趣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5ete346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田径课上,教师要注意遵循“好奇-趣味-乐趣-志趣”这样一个学生兴趣形成过程,利用田径教学的“三个阶段”(即:学习阶段、掌握阶段、提高阶段)逐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田径课的兴趣。首先在学习新课中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田径兴趣。其次在掌握阶段,利用讲解示范使学生感受到田径的趣味,在课堂练习中让学生体会到田径课的乐趣,巩固学生的田径兴趣。第三,在提高阶段,使学生体会到田径课的乐趣升华成志趣,深化学生的田径兴趣。
  
  【关键词】田径课 兴趣 培养
  
   一、学生兴趣形成的规律
  学生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历“好奇-趣味-乐趣-志趣”这样一个过程。
  1、好奇-兴趣的激发。好奇是人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到兴趣的一种心理活动。好奇心是学生渴望获得新知识的起点,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萌发阶段。
  2、趣味-兴趣的发展。趣味是使人感到愉快、有意思、有吸引力的一种心理特性,是兴趣过程的第二阶段,也是兴趣发展的初级阶段。它由好奇心转化而来,并进一步引发兴趣。
  3、乐趣-兴趣的巩固。乐趣是使人感到快乐的一种心境。它是学生在趣味定向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兴趣过程的第三阶段,也是兴趣发展的中级水平,兴趣在好奇中激发,在趣味中发展,又在乐趣中巩固。
  4、志趣-兴趣的升华。志趣是人的志向与兴趣的统一。它是在学生的兴趣和崇高理想、远大目标相结合时,由乐趣发展而来的,是兴趣发展的第四阶段,也是兴趣过程的最高阶段。学生有了这种间接的兴趣,他们的学习活动才能稳定和持久。
  二、学生田径兴趣的培养
  在田径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体育课教学的“三个阶段”(即:学习阶段、掌握阶段、提高阶段)按照学生兴趣形成的规律,逐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田径课的兴趣,并使他们的兴趣向志趣升华。
  1、在学习阶段使学生产生好奇,激发学生的田径兴趣。课堂教学中的学习阶段是整个教学的“准备动作”,可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在田径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田径学习的兴趣,教师首先要抓住学习新课阶段。一开始就使学生对田径产生好奇和求知欲,例如:在上铅球课“出手角度”时,教师可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按45°角发射时能获得最远距离,铅球最后出手的角度是否也按45°掷得最远”,这样学生会按这一问题的思路众说纷纭。
  有的说应按这一力学原理出手,有的则认为要小于45°,教师又说“小于45°角出手是对的,为什么?铅球适宜的出手角又是多少?这就是我们现在要学习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导语就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并产生“为什么要小于45°”的好奇心理,把他们的上课情绪和注意力马上集中到铅球出手角的新课中去了。
  2、在掌握阶段体会到田径课的兴趣,在讲解示范中感受到田径课的趣味,在学生对田径课产生好奇的基础上,教师一方面采用讲解法进一步引发学生学习田径技能的兴趣,使他们听了生动形象,简洁幽默的动作讲授,使他们对田径知识感到“有趣”。另一方面,教师要运用示范法发展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看了规范优美、轻巧、娴熟的动作示范,使他们觉得有“味”。如“快速有力的掷铁饼动作,轻巧舒展的跨栏技术以及优美而轻松的俯卧式过竿动作,都会使学生激动、兴奋、惊奇,并产生跃跃欲试的趣味心理。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要提倡吃苦精神。但教师也不能把“苦”作为学好田径课的唯一大敌,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持久性。为了使学生学习田径的兴趣由趣味向乐趣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力寻求田径的乐,克服片面追求训练密度和运动强度而造成学生的田径太累太苦的心理。应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根据田径课的特点,灵活多样地开展各种教学比赛和设计一些趣味较浓的游戏,形成寓教于乐,寓教于趣的教法,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和欢快的气氛中享受田径运动的乐趣。如:在快速跑教学中可以把枯燥、单调的反复跑练习改为迎面接力跑游戏,这样学生会在激烈的游戏当中不自觉地完成课的任务,更不会觉得很累。
  3、在提高阶段形成志趣,深化学生的田径兴趣。为了使学生的田径兴趣由乐趣向志趣升华,在教学的提高阶段,教师一方面应积极利用学生的好学心理,加深田径知识技能的学习,引导学生对田径运动本身的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转移。另一方面,应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国内外重大田径比赛的盛况和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为国争光的先进事迹,展示世界田径明星的优美的动作图片和当今田径运动发展的新技术,不断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爱好和追求,促进他们把对学习田径的兴趣与社会要求联系起来,树立勇攀世界田径运动高峰的雄心壮志。
  
  参考文献:
  1、体育系教材《田径》
  2、体育系教材《体育心理学》
其他文献
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倡导下,广大教师都在积极的尝试、实施“开放性”教学。因为,开放性教学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个性创作与展示的平台,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自主构建和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然而,在实践探究中也存着一些偏颇,部分教师认为开放性教学就是让学生放开去想,放开去画,想什么,画什么都行,结果是“放”而不“实”,收效甚微。其实,开放的教学不是放开的教学,不是学生漫无目的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和兴趣,加深学生对动作概念和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于一身,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引入课堂,将教学过程与娱乐引为一体。多媒体教学应该成为
期刊
在体育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广深入之际,教师新遇到的问题、困惑也越来越多,这些问题如果不很好地解决,就会产生严重影响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影响到新课程的全面推广,我就新课程课标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谈一下: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四个方面:(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3)以学生发展
期刊
工作几年来,我收获着……,我苦恼着……;我收获着一些孩子们的成功,我也认识到了一些孩子们的失败。对此我不断总结,我不断反思。最终我发现:一个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可以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建构知识,激活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即学习动机可以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下面是我几年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几点总结:  一、让学生认识到美术学习的重要性  一个有趣的现象,因为中考这个指挥棒导致孩子们、家长们
期刊
背景和目的 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是来源于网状淋巴组织且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它的治疗以联合
由于110米跨栏跑技术动作复杂,身体素质要求高,还要求运动员具备一定的跨栏技术与栏间节奏意识,所以提高成绩具有难度,训练中怎么样通过正确的过栏技术与栏间节奏的结合,充分发挥出速度的优势,就成为提高成绩的一个关键。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浅析一下如何改善110米跨栏跑的栏间节奏。  一、110米跨栏栏间跑的技术结构和特点。  跨栏栏间跑的技术分为起跨上第一栏、跨栏步、栏间跑这三个部分组成。
期刊
摘要: 我校自实施体育新课标以来,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导,各级各班开展体育选项教学,与过去传统的体育教学有了巨大的变化。在选项教学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运动技能的发展初步具备了合适科学的环境,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大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中还有意或无意识地表现自我个性发展的能力,提高了体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 高中
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因此,培养学生锻炼的良好习惯非常重要。  关键词:有计划 锻炼 两个要素    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