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博雅教育浅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o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分析西方文化中博雅教育的历史、定义、特点及其在现代西方国家的实践,本文指出,在现代这样一个功利至上的社会大环境中,博雅教育对于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博雅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 启示
  
  20世纪科技与工业的飞速发展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大学理念,最终使得大学与社会、工业产生了密切的联系,通过上大学获得较高社会地位和不菲经济收益逐渐成为大多数学生和家长们追逐大学教育的唯一目的。面对这种功利主义和实用至上思想观念对大学教育的方向性误导,一些教育学者开始力推西方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
  1.博雅教育简介
  1.1博雅教育的发展简史及其定义
  博雅教育在西方有着相当长的历史。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认为教育的最终意义是哲学,而哲学是对智慧或最重要、最有意义知识的探求;这些知识其实就是美德与幸福。[1]中世纪时,“三道”(或叫“初级三学科”,即语法、修辞及辩证法)和“四道”(或叫“高级四学科”,即算术、几何、天文及音乐)构成了当时博雅教育的核心课程。文艺复兴时期,博雅教育者们提倡追求“自由”,自由教育成为博雅教育的主要内容,人的自然属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这是对中世纪专制教育的一次颠覆与反叛。意大利人文教育家韦杰里乌斯(Vergerrius,P·P)认为自由教育“是一种符合于自由人的价值教育;是一种能唤起训练与发展那些使人趋于高贵的身心的最高才能的教育”。[2]19世纪,英国著名高等教育思想家约翰·纽曼(John Henry Newman)对博雅教育作出了更新的解释。他认为,博雅教育不是为了某一特定技术或职业而培训人才,而是为了个人的自我完善来实施教育。[3]在《大学的理想》一书中,纽曼提出:“大学传授的应该是以文理科知识为主的自由教育,大学教育应该以正确的推理来培养人的理性,使之接近真理。”[4]到了20世纪,面对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对大学教育理念的挑战,一些学者和教育学家更加积极地探索博雅教育的真正内涵。美国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在1959年发表了一篇名为《什么是博雅教育》的演说,指出,作为培养完美绅士和提升人格的教育,博雅教育实际上是提醒人们认识到人自身所具有的卓越和伟大。[1]受列奥的影响,他的学生艾伦·布鲁姆(Allan Bloom)在1987年出版的《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一书中指出:当代的教育必须努力发掘学生自身所具有的自我完善能力,并且帮助学生们运用这种能力去追求自我完善。[5]
  由此看来,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博雅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它的核心内容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帮助人们获得智慧,具备高素质并且完善自身。
  1.2博雅教育的特点
  首先,在当今这个时代,博雅教育是作为职业教育的对立面而被广泛提及的。为了迎合大众对快速经济回报的追求,现在的大学教育越来越趋同于职业教育,学校所设置的学科和技能仅限于学生以后的工作所需。一些学者认为,这些缺乏长远目光的做法已经给社会带来了问题,比如企业只顾自身利益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年轻一代的浮躁,学术界的虚伪,等等。与此不同,博雅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判断和社交能力,教会他们独立思考,帮助他们获得真知。
  其次,博雅教育是培养“自由人”的教育。一个真正“自由”的人是能够不受任何外界干扰(包括自身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社会现实等),作出理智和独立判断的人;是能够不断提升自我以求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人。
  1.3博雅教育的实践(以美国为例)
  面对缺乏博雅教育的年轻一代,美国罗格斯大学的教育学教授杰克·尼尔森(Jack L.Nelson)等人在Critical Issues in Education一书中担忧地写道:我们创造出了只懂技术的一代人,这些人缺少人格独立和真实,不懂社交风度和优雅,缺乏智慧与灵感。[6]令人欣慰的是,从20世纪末开始,已经有不少高校认识到缺乏博雅教育所带来的问题,并且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实施博雅教育。在美国,有专门以博雅教育为特色的高校,被称为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s)。虽然这些学院从数量上不及综合性大学,但是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却作出了卓越的成绩。总的来说,这些学院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学生处理与外界关系的能力。
  以艾姆赫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为例。坐落于马萨诸塞州西部小镇的艾姆赫斯特学院是美国文理学院排名前三的高校之一。学院以人文主义和学生个性发展为办学理念,设置了33个领域的专业,包括科学、艺术、古典文学研究等。学生们并不被要求完成所提供的专业课程,他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行设计独一无二的跨学科专业并进行研究。[7]同时,学生们还可以在与该校签有五校联盟协定的其他四所高校(史密斯女子学院(Smith College),汉普郡学院(Hampshire Colleges),麻省州立大学艾姆赫斯特本部(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t Amherst),曼荷莲女子学院(Mount Holyoke College))上课来完成自己的专业课程。可以说,博雅教育的“自由精神”在艾姆赫斯特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体现。
  除了文理学院,美国许多综合性大学也开始加强博雅教育,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提高与人交往能力的课程被越来越多地加入学生的专业课程。
  2.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中国古代的教育哲学中也有类似于博雅教育的思想。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就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阐述。然而,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功利的急切追求,使得博雅教育在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也被忽视、遗忘。为了提升民族素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场有关于博雅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要加强对博雅教育的宣传,让大众认识到博雅教育对国家、社会与个人长远发展的重大意义。
  其次,要增加博雅教育相关课程在大学各专业课程中的比重。
  最后,要逐步改变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强调具有高素质和完善人格的重要性。
  3.结语
  博雅教育是西方文化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经历了不同时期各色教育理念的挑战,今天仍然被广泛关注与重视。其帮助人们获得智慧、具备高素质并完善自身的核心内涵受到了许多国家高等教育界的认同与支持,并在这些国家的大学里推行开来。虽然博雅教育在古代中国教育思想中也有体现,但是使它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界的主导思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Strauss,Leo.“What is Liberal Education?”An Address Delivered at the Tenth Annual Graduation Exercises of the Basic Program of Liberal Education for Adults,1959.http//www.ditext.com/strauss/liberal.html.
  [2]滕大春等.外国教育通史(第二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3]Kirk,Russell.The Conservative Purpose of a Liberal Education.The Classical Teacher Spring(2007).2008,3,23.http//www.memoriapress.com.
  [4]李丛玉,田景春.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核心地位[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5]Bloom,Allan.“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extracted).”Readings in Weatern Culture.Ed.Du Ruiqing.Xi’an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ess,1997.
  [6]Nelson,Jack L.,Stuart B.Palonsky and Kenneth Carlson.Critical Issues in Education.New York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1990.
  [7]“Amherst College.”Wikipedia,Wikimedia Foundation,Inc.,15 August 2010.17 August 2010.http//en.wikipedia.org/wiki/Amherst_College#cite_note-24.
其他文献
摘 要: 数学教育学是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要适应现阶段的课程改革,数学教育学课程也要进行改革。本文从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实践环节、评价方式等方面对数学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作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 数学教育学 教学改革 研究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进行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与历次改革相比,本次改革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新课程以国际化的视野、开放的胸怀,总结了古今中外数学教育的得失与教育
摘 要: 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考核评价中存在考核方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应用、考试功能异化等弊端。本文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高等数学教育目标,在考核的内容、方式、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高等数学课程考核评价 现状 改革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能人才。深化教学改革是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而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是教学改革
摘 要: 高校生物实验教学的效果是课堂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高校生物类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的改革提出了一些的探索性意见。  关键词: 高校生物实验 教学改革 思路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是该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所不能比拟的,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实验占有的地位是不可低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课程改革下数学作业分层的争议性、正确性、迫切性、操作性和评价性。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数学 作业分层    一、分层作业的争议性  同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尽相同,一堂课下来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为此,“80后”的小李老师推出了“分层作业”——按学生的成绩好坏来布置作业,学习能力强的多做一些,能力弱的少做一些。不想,此举却“伤了人的心”
摘 要: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门专业性、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技术类课程,近年来国内各农林院校的农学、园艺、林学和综合性院校、师范院校的生物和生物技术等本、专科专业都相继开设了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实验教学是《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的中心和关键环节。本文从五方面就河池学院近几年《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模式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 植物组织培养 实验教学 改革模式    植物组织培养是20世纪初
新一轮的语文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这对老师是一个挑战、一次考验。如何把新教材教好,提高运用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中?我本着“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的原则,在语文教学新课改中花心思,下苦功。  一、培养审美  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基础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一书为敦煌出土的医学著作,题名为梁朝的陶弘景著。辗转流传到河南威县中医张大昌先生手中。文革之时,《辅行诀》原卷被焚毁。目前《辅行诀》存在两个抄
这几年,新课改犹如春风,吹进了校园,给教育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新课程改革对地理老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它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教学方式改变,以及教师业务素质提高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如何把新课改理念渗透于课堂教学是广大地理教师不断探索尝试的课题。  一、进行教学观念的调整  传统落后的授课模式主要表现为“满堂灌”、“一言
在地理新教材使用之前,我曾经处于极度迷茫的心理状态。从笃信的旧的教学理念之中脱胎换骨地更新观念,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创新自己的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渐地发现新教材中有许多优点。  一、 新教材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具有较大的优势  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老师的重要任务。对学生来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学一门毫无兴趣的学科。  新教材用大量的彩色照片,给学生充分的视觉感观的享受。在吸引学生眼球的目标达到之后,新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