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5年,青年学子季羡林赴德留学,开始了十年羁旅生涯。数十年后,学术泰斗季先生已近耄耋之年,忆及往昔,遂写下一部《留德十年》。
在此过程中,先生饱尝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带来的戏剧性苦难,而于苦难之外,又更难忘学长深思,友人情深。先生虽言“自传”只述事实,不及其余,然“诗与真”并行不悖,洋洋十数万言,生命之诗性本已蕴集期间。
第一次接触季先生的名字还是在上中学时,当时的作文常常会给出一段材料,要求学生围绕材料反映的观点作文。其中一份材料的内容就是关于季先生的,大意是在北大新生入学时,一位学生让一位衣着朴素、门卫模样的老头看行李,老头欣然答应,待三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这位同学才发现那位给他看行李的老头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季羡林教授。接触这段材料的时间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但这段情景却时常浮现在我脑海里,每次都能带给我一些温馨和感慨。
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我陆续接触了季先生的一些生平事迹和作品,先生勤奋曲折的求学生涯,数十年如一日的学术坚持,纯朴厚谊的处世态度给了我非常多的启发和教诲。读季先生作品,感触最深的是其“真”、“情”、“朴”。
季先生有这样一句立身哲言:“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一个人有时碍于环境和对象的原因,有些话不好直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一个人要做到一句假话都不讲,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在十年浩劫中,季先生本可游离于斗争之外,过清闲逍遥的日子,可他对北大文革当权派的行径十分反感,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为受冤挨批的知识分子打抱不平,结果遭到造反派的疯狂报复,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过上了蹲牛棚的生活。这一蹲便是十年,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后悔,反而为自己的良知感到欣慰。在治学方法的义理、辞章和考据中,季先生独衷情于考据,这点只要读其文章,你便能真切感受。有时,为了论证和说明一个观点,他会穷尽所有材料,多方推理,小心求证,直到满意为止。如在论证东西文化关系时,他列举了大量令人信服的材料,从文化的产生、世界文化的种类、文化内在的发展规律、东西文化的特点和我们面临的实际情况等方面,论证了21世纪西方文化将逐步让位于东方文化,人类的文化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季先生还有抓住一个问题终身不放的精神,如关于“佛”这个词的语源,上世纪40年代,季先生通过自己深入研究,论证了“佛”字来源于中亚吐火罗文,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但这个问题并没有在季先生脑海里就此终结,在80年代末,季先生对此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并在其《再谈浮屠与佛》一文中,作了更彻底全面的论证。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季先生这种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在大学问家里,季先生算是一位多情的人,从小曲折的人生经历,培养了他多愁善感的一面,在读季先生的文章时,处处能感受其真情的流露。季先生的《赋得永远的悔》一文,字里行间浸沾着对母亲思念的泪水。季先生早年丧父,6岁就离开生母,寄养于叔父家,后来虽有两次短暂的会面,但都是回家奔丧,呆的时间都很短。想着母亲多少日夜遥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归来,他发誓要在大学毕业后迎养母亲。然而“子欲养而亲不待”,他上大学二年级时,母亲就去世了。“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念母之恩五内俱焚,令人为之动容。而在《谈师友》一书内,收录了季先生对自己师辈故友的悼念文章,每篇都饱含深情,充满了悲伤,也让我们有机会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到胡适、傅斯年、陈寅恪、沈从文等大学问家的人生轨迹和大师风范。散文《二月兰》是其托物寄情之作,先生以豁朗明达的胸怀,平朴简约的文笔,给大家讲述了一个充满淡淡兰香的人生故事。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之处,但在季先生的笔下,春天的和风吹来,“二月兰一怒放,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只要有孔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季先生的二月兰,在他失去亲人、感到无边的寂寞和凄凉时,在文化大革命那些“一腔义愤,满腹委屈,毫无人生之趣”的日子里,“依然开放,怡然自得,笑对春风”。十年浩劫结束,人世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月兰也还是“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紫气直冲霄汉”!和永恒无穷的大自然相比,人生是多么短暂,世间那小小的悲欢又是多么地不值一提!应该开时,二月兰就开;该消失时,它就消失,真是“纵浪大化中”,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季先生说,没有真情不写文章,反映了一个老知识分子为文为世的态度。
以前也曾看过一些关于“文革”的文章,读后毫无例外都有大石压胸般的沉闷。想了想,个中原由不外乎写作者的语气。之前所看文章,毫无例外都以一种沉重的语调对当年发生的事情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包括对受害者血淋淋的遭遇、对行凶者的痛斥、对那场运动的鞭挞、以及对现状的忧虑,无不透露出一种贯穿始终的沉重感。就是那种沉重感,使我很少去主动寻找记述那段历史的文字,之前读过的文章都是随机而来,所以,我对“文革”并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与改革开放同龄,我成长的时期也正是我们国家走向繁荣的时期,就像一个重新找到方向的巨人,草草处理了一下荆棘划破的伤口,便头也不回地继续前行了。对于过去,他顾不得对子孙们详细述说一一也许是有意不为,而子孙们也正享受着快乐的童年,对于先辈的伤口,除了一点好奇,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关注。但历史是不会被忘却的,越是痛苦记忆越久。这也正是许多人至今都在不停记述“文革”的原因,他们担心自己忘了,更担心后人忘了。《牛棚杂忆》我看了之后觉得非常意外,我没有过于沉重的感觉,有些章节我甚至是笑着看的一一为作者对施暴者毫不留情的嘲讽、也为受难者被迫麻木的酸楚,所以,我没有沉重的感觉,只有心酸。一本薄薄的《牛棚杂忆》,已经使一个简单的符号幻化成一个鲜活的人。
季先生的文章平朴简约,清新易懂,读起来让人感觉亲切自然。有人说读他的书“如喝白开水”,但我想这或许正是其作文魅力之所在。听说白居易每作完诗后,会读给田间老妪听,如她们没听懂,则马上修改,然后再读给她们听,如不行则继续修改,直到她们听懂为止。我想这或许也是这位“平民”诗人能一直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原因之一吧。这种平白质朴的“精气神”也很好地体现在了季先生的文章里,一些大的道理,一些看似深奥的问题,在其笔下显得通俗易懂起来,让人有无比的亲切感。这些只要读一读其《谈人生》一书便可得知。读季先生的书,让人好像在与一位长者对话,亲切从容,如沐春风,在不知不觉中又让人深受教诲。
一花一世界,一露一清泉。
在此过程中,先生饱尝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带来的戏剧性苦难,而于苦难之外,又更难忘学长深思,友人情深。先生虽言“自传”只述事实,不及其余,然“诗与真”并行不悖,洋洋十数万言,生命之诗性本已蕴集期间。
第一次接触季先生的名字还是在上中学时,当时的作文常常会给出一段材料,要求学生围绕材料反映的观点作文。其中一份材料的内容就是关于季先生的,大意是在北大新生入学时,一位学生让一位衣着朴素、门卫模样的老头看行李,老头欣然答应,待三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这位同学才发现那位给他看行李的老头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季羡林教授。接触这段材料的时间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但这段情景却时常浮现在我脑海里,每次都能带给我一些温馨和感慨。
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我陆续接触了季先生的一些生平事迹和作品,先生勤奋曲折的求学生涯,数十年如一日的学术坚持,纯朴厚谊的处世态度给了我非常多的启发和教诲。读季先生作品,感触最深的是其“真”、“情”、“朴”。
季先生有这样一句立身哲言:“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一个人有时碍于环境和对象的原因,有些话不好直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一个人要做到一句假话都不讲,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在十年浩劫中,季先生本可游离于斗争之外,过清闲逍遥的日子,可他对北大文革当权派的行径十分反感,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为受冤挨批的知识分子打抱不平,结果遭到造反派的疯狂报复,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过上了蹲牛棚的生活。这一蹲便是十年,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后悔,反而为自己的良知感到欣慰。在治学方法的义理、辞章和考据中,季先生独衷情于考据,这点只要读其文章,你便能真切感受。有时,为了论证和说明一个观点,他会穷尽所有材料,多方推理,小心求证,直到满意为止。如在论证东西文化关系时,他列举了大量令人信服的材料,从文化的产生、世界文化的种类、文化内在的发展规律、东西文化的特点和我们面临的实际情况等方面,论证了21世纪西方文化将逐步让位于东方文化,人类的文化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季先生还有抓住一个问题终身不放的精神,如关于“佛”这个词的语源,上世纪40年代,季先生通过自己深入研究,论证了“佛”字来源于中亚吐火罗文,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但这个问题并没有在季先生脑海里就此终结,在80年代末,季先生对此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并在其《再谈浮屠与佛》一文中,作了更彻底全面的论证。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季先生这种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在大学问家里,季先生算是一位多情的人,从小曲折的人生经历,培养了他多愁善感的一面,在读季先生的文章时,处处能感受其真情的流露。季先生的《赋得永远的悔》一文,字里行间浸沾着对母亲思念的泪水。季先生早年丧父,6岁就离开生母,寄养于叔父家,后来虽有两次短暂的会面,但都是回家奔丧,呆的时间都很短。想着母亲多少日夜遥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归来,他发誓要在大学毕业后迎养母亲。然而“子欲养而亲不待”,他上大学二年级时,母亲就去世了。“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念母之恩五内俱焚,令人为之动容。而在《谈师友》一书内,收录了季先生对自己师辈故友的悼念文章,每篇都饱含深情,充满了悲伤,也让我们有机会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到胡适、傅斯年、陈寅恪、沈从文等大学问家的人生轨迹和大师风范。散文《二月兰》是其托物寄情之作,先生以豁朗明达的胸怀,平朴简约的文笔,给大家讲述了一个充满淡淡兰香的人生故事。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之处,但在季先生的笔下,春天的和风吹来,“二月兰一怒放,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只要有孔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季先生的二月兰,在他失去亲人、感到无边的寂寞和凄凉时,在文化大革命那些“一腔义愤,满腹委屈,毫无人生之趣”的日子里,“依然开放,怡然自得,笑对春风”。十年浩劫结束,人世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月兰也还是“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紫气直冲霄汉”!和永恒无穷的大自然相比,人生是多么短暂,世间那小小的悲欢又是多么地不值一提!应该开时,二月兰就开;该消失时,它就消失,真是“纵浪大化中”,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季先生说,没有真情不写文章,反映了一个老知识分子为文为世的态度。
以前也曾看过一些关于“文革”的文章,读后毫无例外都有大石压胸般的沉闷。想了想,个中原由不外乎写作者的语气。之前所看文章,毫无例外都以一种沉重的语调对当年发生的事情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包括对受害者血淋淋的遭遇、对行凶者的痛斥、对那场运动的鞭挞、以及对现状的忧虑,无不透露出一种贯穿始终的沉重感。就是那种沉重感,使我很少去主动寻找记述那段历史的文字,之前读过的文章都是随机而来,所以,我对“文革”并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与改革开放同龄,我成长的时期也正是我们国家走向繁荣的时期,就像一个重新找到方向的巨人,草草处理了一下荆棘划破的伤口,便头也不回地继续前行了。对于过去,他顾不得对子孙们详细述说一一也许是有意不为,而子孙们也正享受着快乐的童年,对于先辈的伤口,除了一点好奇,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关注。但历史是不会被忘却的,越是痛苦记忆越久。这也正是许多人至今都在不停记述“文革”的原因,他们担心自己忘了,更担心后人忘了。《牛棚杂忆》我看了之后觉得非常意外,我没有过于沉重的感觉,有些章节我甚至是笑着看的一一为作者对施暴者毫不留情的嘲讽、也为受难者被迫麻木的酸楚,所以,我没有沉重的感觉,只有心酸。一本薄薄的《牛棚杂忆》,已经使一个简单的符号幻化成一个鲜活的人。
季先生的文章平朴简约,清新易懂,读起来让人感觉亲切自然。有人说读他的书“如喝白开水”,但我想这或许正是其作文魅力之所在。听说白居易每作完诗后,会读给田间老妪听,如她们没听懂,则马上修改,然后再读给她们听,如不行则继续修改,直到她们听懂为止。我想这或许也是这位“平民”诗人能一直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原因之一吧。这种平白质朴的“精气神”也很好地体现在了季先生的文章里,一些大的道理,一些看似深奥的问题,在其笔下显得通俗易懂起来,让人有无比的亲切感。这些只要读一读其《谈人生》一书便可得知。读季先生的书,让人好像在与一位长者对话,亲切从容,如沐春风,在不知不觉中又让人深受教诲。
一花一世界,一露一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