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助困与育人结合的实践探索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贫困生的政策体系。这些资助方式在资助贫困生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每种方式在发挥其独特效能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何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已成为高校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而急迫的课题。对此,高校助学工作应更新资助理念,从规范管理和实践运作两方面构建公平、高效、操作性强的“助困”与“育人”相结合的资助体系,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在逆境磨砺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困育人
  作者简介:伍冰(1980-),女,湖南郴州人,南华大学学生工作部,政工师;张桂华(1958-),女,湖南常德人,南华大学招生就业处办公室主任,政工师。(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教育厅项目“构建和谐校园背景下的大学生资助体系创新研究”(编号:08W0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2-0120-03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日益增多,贫困学生已形成了一个极特殊的学生群体。对此,国家和各级政府在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方面己经出台了一些政策,采取了不少措施,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奖、贷、助、补、减、勤”助学济困体系的实施,使一大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帮助,也基本达到了助学济困体系建立时所期望的助学济困两大目标。但是,从国内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发展趋势来看,仅有物质资助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从物质资助为主转为物质资助与能力发展性资助并重,从帮助贫困大学生物质脱贫到帮助其能力脱贫,[1]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助困育人工作的重要性
  1.促进教育公平
  接受高等教育是基本的人权,也是一种积极的权利。实施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是贫困生享受教育权利的基本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扶持困难群体”。[2]教育公平思想作为一种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对最根本的经济关系的一种直接反映。只有实行平等的教育政策,公共资源向贫困家庭子女教育倾斜,才能创造机会平等的竞争起点。高校是一个小社会,学生来源于各个不同的家庭环境,家庭富裕的学生一直享用着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着来自生活、学习及家庭、学校等多方的压力,由于经济困难,他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打工谋生,无法集中学习,学习压力极大。因此,我国采取各种方式对家庭经济困难进行助困,通过助困育人,可促使高等教育的相对公平。
  2.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公平、公正和友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全体人民应该共享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成果。在高校,贫困家庭和富裕家庭交织产生的矛盾不可避免,并将各种社会矛盾带进相对宁静的校园。这些矛盾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不利于学生们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更会影响其自身身体、心理、人格健康发展,甚至直接影响到各自的家庭,也影响着教育公平性的实现,这就势必会对社会造就不稳定的因素,进而会影响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只有切实做好助困工作,尽可能公平分配教育资源,才能有效缓和因贫困产生的矛盾,才能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才能让学生们能够安心学习,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重要保障。
  3.防止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救助是社会救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社会救助中具有特殊伦理意义的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是我们党和政府向贫困生及其家庭的庄严承诺。“教育救助”和“教育资助”是两个本质上不同的概念,教育救助对于一个家庭的脱贫致富具有关键和根本的作用,而“最终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或打破‘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贫富差距代际积累的唯一途径是教育”。[3]因此要根本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必须强化“教育救助”的理念,要从制度正义的层面来思考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与代际正义接受良好教育正是防止弱势群体贫困代际传递最重要的途径,也是实施教育救助代际正义的重要表现。
  4.彰显人文关怀
  按照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即生存;(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五个层次的需要中,以生存为目的生理需要被置于首要的位置,归为第一层次——物质需求;物质贫困是贫困生问题产生的根源。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实质上就是体现的人文关怀,因为“幸福”的重要内容是人的正常生理要求和物质生活的满足;“尊严”是指人不容侵犯的地位和身份,核心是人的自主权利,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自由和权利,然而,家庭经济贫困给他们带来了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诸多问题,会使他们的幸福感降低,尊严受损。因此,必须要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高校助困育人就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式。通过助困育人措施可以缩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物质需求与目前他们拥有物质条件间的差异,使他们自信、自强,增加幸福感与尊严。
  二、助困育人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1.资助政策体系不够完善
  (1)认定机制存在缺陷。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地的生活指数和消费水平存在着差异,尤其是东西部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给贫困生认定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加上诸如收入申报制度、家庭经济状况评估、统计制度不健全等众多因素,各地对“贫困”的界定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认定标准。一般来说,实地考察或家访会带来认定的准确性,然而这种认定方式随之带来了认定成本的增加。还由于求助者与执行者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出现资助标准不清、受助对象随意的情况。因此,解决困难生界定标准难,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贫困生界定制度,提高济困资金的使用效益,变得异常突出和紧迫。
  (2)资助力度不均衡。目前,我国对贫困学生救助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在解决一部分贫困生上大学难的问题上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没有从总体上把握好各项政策的运用。如对国家现有奖、助、贷、补、免五个部分之间相互协调性不强,对多种救助项目的统筹安排和对贫困生实际情况缺乏充分了解,造成教育救助力度不够均衡。如高校大部分经济困难生来自经济和教育欠发达地区,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再加之经济困难产生的生活和心理方面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有的高校在选择救助对象时往往会选择学业成绩优良的贫困生,由于救助名额有限,学业成绩便成了是否享有教育救助的隐性条件,这使得教育救助变成了优秀贫困生的救助。
  (3)资助对象定位欠科学。现行各项贫困生救助形式是以无偿或半偿为主,渗透着传统的救济思想,在把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视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高校贫困生是未来拥有较高预期收益的人群这一基本情况。据世界银行专家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教育收益率的研究表明,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明显高于社会一般收益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社会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这种优势首先体现在高等教育可以为其带来较高的个人收益上。这实际上使贫困生教育救助政策的实施出现“一个收入转移的过程,这个过程把中低收入纳税人的收入转移给了那些由于接受高等教育而在未来获得高于平均收入的人”,[4]现有教育救助的无偿资助形式可能会助长学生的搭便车行为。因此,在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拿包括低收入阶层在内的广大纳税人的钱作为救助,赠予那些未来的可以预期的高收人高待遇阶层,这显然是有失公平的。
  2.助困育人工作失之偏颇
  (1)物质资助为主,能力培养不足。现在学生助困主要是“授之以鱼”的给予性资助模式为主,“授之以渔”的自我发展激励不足。其实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一直最缺乏的就是更优质的生活教育资源,继而没有更多的机会,导致自我发展的不足,缺乏自信心。但是现在的工作中往往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只有奖学金等少数几个项目。这与学校的助困资源有限有很大关系。必须充分整合各学院和社会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这在助困工作中极为重要。
  (2)被动性应对为主,主动开拓助困资源不足。由于现阶段学校的助困工作资源有限,贫困生资料由生源地到各学院到助困中心通道不够通畅,导致了在工作中主要是被动性应对,即有学生申请才予以办理。且中国人“好面子”的传统大多都是把贫困当作“不齿”的事,这就更增加了开拓助困资源的难度。其中,还不排除部分工作人员不能很好意识到助困工作的重要性,工作积极性不足,不能主动联系各学院,不能主动深入学生中,开拓助困资源。
  (3)“强势关心”为主,不够细致化。贫困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的艰辛,更重要的是带给人心灵的磨难。因此,在助困工作中,学生的心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现实工作中,对于他们的帮助往往是粗放型,多以“强势关心”为主,不能够针对个体予以更为细致地开展工作。这样的帮助往往会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些甚至会伤害到他们相对脆弱又自卑的心灵。但是,开展差异化、人性化的帮助模式,需要的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甚至是整个学校的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而不仅仅是数个数十个助困工作者的努力。这样的一个环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不管是从人们对助困的意义的认识,还是从人员的培训,资金的投入等都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资助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
  三、构建助困育人资助体系的探索
  1.加强全过程助困育人
  学生助困工作应该贯穿贫困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阶段,包括从新生入校到毕业生离校的全过程。一是开辟“绿色通道”使新生报到不再受阻。如南华大学为使入校新生全面详细地了解新资助政策体系的具体内容,消除顾虑,按时报到入学。二是做好新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认定及建档工作。如南华大学于2007年开始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建档制度,提出“高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以及困难情况认定”,将经济困难学生分为“一般困难”和“特殊困难”两个等级;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和完善,目前建立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科学认定机制。三是持续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助困工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学校注重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做好“奖、勤、补、助、贷”工作,通过各种途径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经济资助,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不同需求,寻找育人契合点。四是注重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离校后的贷后管理工作。学生离校前,学校着力加强贷款学生的信息档案建设,将包括家庭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其他联系方式在内的贷款学生情况载入学生个人档案,做到信息准确、详细,保证了学校与贷款毕业生联系渠道的畅通,便于及时跟踪学生离校后去向和还款情况,学校对于毕业生的助困主要针对国家助学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以及毕业后还款。将诚信教育贯串学生工作始终,打造诚信品牌,全面推进学生成长成才。
  2.做好全方位助困育人
  高校不仅从经济上帮助贫困学生,而且在精神上关心他们的成长,不仅关注贫困学生的眼前困难,更着眼于他们的长远发展。一是开展自强不息精神教育。学校要给予经济困难学生零距离的精神关怀,关注生活细节,加强心理健康疏导,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树立远大人生理想,塑造高尚人格。如南华大学通过组织受助学生积极参与回馈社会活动,唤起他们的感恩心,融化他们的冷漠心和自私心,培养他们感恩图报、乐于助人、乐善好施的良好品性和与人为善、宽容豁达的胸襟气度。二是开展发展支持教育。针对目前对经济困难学生普遍采取的“授之以鱼”的助困方式的缺陷,南华大学尝试“授之以渔”的方式,着眼于他们的长远发展。如,学校组织贫困学生参加“助研、助管、助教”三助活动,积极搭建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平台,开拓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自助渠道,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培训机会和实践机会,提升其各种能力,使他们不仅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而且拥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避免出现从在校贫困转向社会贫困的窘境。三是开展诚信感恩教育。近年来,南华大学成立了诚信教研室,加强宣传教育,树立诚信典型,弘扬古今中外诚信品行。采取定期诚信教育与不定期诚信教育相结合引导贫困生不断提高诚信意识,采取建立诚信档案等途径引导贫困生自觉约束行为,真正做到明德自律、诚信笃行、励志修身。
  3.拓展全员助困育人
  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人员参与到助困育人的队伍中来,拓展助困育人多元化形式。一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最大化教育助困。如南华大学已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并存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施各项资助工作。我们在校外建立了多个长期的勤工助学基地,设立长期奖学金,每年将解决1000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和学费,较好地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困难问题。二是落实学校助困育人工作,壮大校内助困队伍。南华大学建立了一支工作能力强、富有责任心的专、兼职教师结合的辅导员队伍,并采取学院学生资助工作负责人制度,通过队伍和制度上的双重保障,将资助育人的理念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学校—学院—辅导员—班主任的“多层次”资助工作育人体系,推动学校的育人理念深入贯彻、资助政策有效落实。三是开拓社会捐赠渠道,吸引社会爱心人士助困。捐赠主要来源于企业、企业家、校友及基金会等,具有非交易性、非行政性等特点,同时也是个人或组织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方式。同时,由于校外资源的广泛性,需要充分利用校外渠道。对此,南华大学努力开辟校外资源,开拓社会捐赠渠道,吸引社会爱心人士助困。如学校加强与国内外各界的联系与合作,接受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赠,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特别是品学兼优的贫困生,让更多的贫困生获得资助,极大地帮助了全校贫困大学生。
  总之,高校必须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完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一个统一、公平、科学、高效、操作性强的“助困”与“育人”相结合的资助体系,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在逆境磨砺中成人成才。“全过程助困育人、全方面助困育人、全员助困育人”的助困育人模式充分体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体现教育公平、增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尊严与幸福感、彰显人文关怀和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助困工作体系。实践证明,这一新的体系克服了过去传统的以经济资助为主的模式所带来的短板效应,赢得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广泛积极的参与,激发了他们的自尊、自强、自信、自立。随着学校这一新的助困体系的内涵不断深化,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的实效必定愈加显著。
  
  参考文献:
  [1]唐文红.从物质资助济困育人到励志强能育人——民族地区高校能力发展性资助育人的现实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110228_ 402705692.htm, 2011-02-28.
  [3]汪行福.分配正义与社会保障[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367.
  [4]张民选.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48.
  (责任编辑:刘丽娜)
其他文献
摘要:讨论了教材《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有关三相半控整流电路失控现象的论述,分析了失控现象的机理、原因、特点和防止措施。  关键词:三相半控整流电路;晶闸管;失控  作者简介:王庆华(1978-),男,广西南宁人,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工程师。(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2-0041-02  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力系统自
期刊
摘要:大学行政管理组织是大学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行政管理组织不同于学术组织,它有着自身的组织管理形式、结构、层次。针对高校行政管理的特点、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对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大学行政管理队伍建设问题,以促进大学行政管理高效和规范。  关键词:学习组织;行政管理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李正和(1956-),男,山东胶南人,大连交通大学组织人事部,高级工
期刊
摘要:从对材料专业教改的讨论入手,分别介绍了材料的分类、无机非金属材料所属的领域,进而对材料专业无机非方向的专业实验的设置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认为无机非方向专业实验宜采用实验模块架构形式,主要分成四个综合实验模块,即包括粉体的制备及测试(系列)部分、玻璃的制备实验部分、水泥综合实验部分、陶瓷制备综合实验部分。具体实验模块宜设置成综合性、设计性的内容。  关键词:材料专业;实验体系;实验模块;无机非
期刊
摘要:部分大学生学业成绩欠佳的问题不但影响到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也影响着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分析大学生学业成绩欠佳的的成因,采取更加积极的应对策略,切实加强和改进学业成绩欠佳大学生转化、提高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建立新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成绩;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作者简介:李想(1975-),女,辽宁鞍山人,沈阳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党
期刊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渠道。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在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及对策,为改进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了积极探索。  关键词:独
期刊
摘要: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基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和教育等方面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许多学校管理的问题突显,是否能认识和处理好探索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使其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事关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维持教育、社会、经济的有序运转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和高等教育民主管理进程的推进,要认识到学生权力在高校内部权力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对于促进高校民主管理的
期刊
摘要:大学辅导员是初高中班主任的延伸,是学生从中学生向大学生角色转换的引导者,是大学生能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促进自身素质获得全面发展的标杆和桥梁,是大学生已定人生观、价值观向新人生观、新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大学生心理、素养、品格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引路人。在大学新生入学时,如何适应新环境、如何解决新问题,辅导员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对大学新生入学时面临的各种情况的分析,来探讨大学辅导员如何
期刊
高职院校学生三年教育管理实施方案的研究  摘要:以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在校三年教育管理实施方案的研究为例,阐述了高职院校开展学生三年教育管理实施方案研究的现实意义,提出了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育人工作的目标,构建了分年级教育管理的侧重点和工作内容,对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实施方案  作者简介:刘永立(1967-),男,山西隰县人,保定电力职业
期刊
摘要: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其思想政治、科学文化素养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从高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角度出发,探索和研究民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  作者简介:程晓丹(1985-),女,江苏张家港人,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助教;孙宇(1969-),男,江苏兴化人
期刊
摘要:刚脱离父母羽翼的大学一年级新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素质、社会交往等方面会存在迷茫与困惑,家长、社会、学校、周围环境都可能成为他们失落、挫败的原因,如何帮助大一新生尽快投入到大学生活中去,并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勇于开拓进取的健康生活态度是每个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大一新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几条关于高校解决这些问题的可以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大一新生;大学生活;应对措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