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个拓展应用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完全平方公式是鲁教版初一下学期的学习内容,它是进行代数运算与变形的重要知识基础,也是因式分解的重要公式。对于公式的结构特点,初学时学生掌握起来有些困难,容易在符号、项数、次数上出问题。随着练习的深入,包括a、b为多项式的情况,学生基本都能达到熟练应用的要求。但近几年的中考试题考察的却不仅仅是该公式的简单运用,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该公式变形运用的理解,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
  一、字母不变,左右加减
  常见的变换类型是:
  典例1:已知 ,求 的值。
  分析:将 进行变形,可以写成 的形式,然后再代入数值即可。
  解:
  典例2:已知Rt△ABC中,直角边为a和b,a b=7,ab=12,求斜边c的长。
  分析:斜边c可利用勾股定理写成两直角边平方和的形式,再运用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即可写成a与b和与积运算等式。
  解:根据勾股定理:
  ∴
  二、底数不变,指数增加
  典例3:“杨辉三角”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重要发现之一。如图,这个三角形的构造法则:两腰上的数都是1,其余每个数均为其上方左右两数之和,它给出了 (n为正整数)的展开式(按a的次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系数规律。例如,在三角形中第三行的1,2,1,恰好对应 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第四行的四个数1,3,3,1,恰好对应着 展开式中的系数等等。
  (1)根据上面的规律,写出 的展开式。
  (2)利用上面的规律计算:
  分析:首先我们注意到题中强调的是系数规律,即需仔细观察杨辉三角的数列;其次还要仔细分析题中字母的指数规律,即观察题中所给代数式 和 展开式的指数规律,从而发现所求代数式是关于哪一字母(数字)的降幂或升幂排列。
  解:
  三、指数不变,底数增加
  多次运用公式,可将底数是三项或三项以上的多项式的完全平方式进行展开。例如 。观察会发现该式的特点:含有各项的完全平方与每两项积的2倍。只有抓住展开式的特点,才能做到灵活运用。
  典例4:若实数x,y,z满足 ,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x y z=0 B.x y-2z=0 C.y z-2x=0 D.x z-2y=0
  分析:原等式左边= ,具备“包含每项的完全平方与每两项积的2倍”的特点,因此可运用三项和的完全平方公式,故答案选D。
  上面的例题只有在深刻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完成公式的展开和变形式的灵活应用。当然完全平方公式的應用比较广泛,例如最值问题、非负数问题等等,因此在教学中对各知识点的把握上,教师在引导学生把握好“三基”的同时,注意对知识从深度和广度等多维度进行拓展训练,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作者电话:15098675282;信箱:[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加强课程改革理论的学习,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新的方法和对策。本文就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农村孩子的特点,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语文;问题;策略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预习的习惯。我在调研中发现,老师对学生的预习要求只是简单的读课文。而对学生预习中读课文的遍数、生字的组词、查字典的要求、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等等,都没有具体的
数学,学起来有点枯燥无味,因为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黑板和粉笔,偶尔加一些教具。而教具不太形象,制作也比较困难,如轴对称图形、旋转、相似等,用教具就不能直观有效地让学生掌握其定义,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我们不得不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的出现给数学教学带来了一片生机,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编制出各种教学的辅助课件,创造出一个个生动、直观、有趣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得快、学得好、记得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主动参与意识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工作的落脚点,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护者和引路人,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桥梁,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只有以增强班主任工作的规律性、科学性、积极性为着力点,切实加强班主任工作建设,才能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  一、增强内涵,是提高班主任工作实效性的基础  班主任是班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落实学校各项工作的终端,班主任的素质将直接影响着
近年来,文化教育事业在不断进步,但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发展契机,而校长作为全校的核心和灵魂,对学校的发展进步、发展方向起着不可替代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笔者认为一名称职的校长,应逐步具备和不断提高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  一、思想理念有高度  先进的教育思想, 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前提。如何获取先进的教育思想?首先要读大量的教育类书籍, 通晓各种教育理论。校长平时各种行政事务极
下图是对“最速曲线”的思考。  这条曲线给我很大的启发,一是这样一条奇妙的曲线颠覆了我多年笃信的观点,二是引我深思,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一定也存有这样一条“曲线”,遵循儿童学习的规律,契合知识的发展脉络,让学习自然发生,教学相长,流畅的曲线成就完美的过程。那么,数学内容的整合会是我们的“最速曲线”吗?  一、邂逅——初遇数学整合课程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缘,我侥幸加入了一个有责任、有情怀、有研究的团
摘要:新课程实施将减负增效的理念传递给了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情境与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的常用教学手段,而情境——问题教学模式也获得了普遍认可,二者有着相互承接的联系密度与相同的激发目标。因此,提高情境创设与问题提出有效性有必要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问题提出;提高有效性  小学生有着独特的成长心理和观察视角,教师在创设情境和设计问题时首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不能流于形式,不
1919年4月30日,杜威应中国五所学术机构的联合邀请,由日本乘船抵达上海,开始了在中国长达两年之久的访问和讲学活动,胡适、陶行知、蒋梦麟、郭秉文等都是杜威的学生。杜威关于教育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规定学校教育学制系统宜顾及其个性及智能,故高等中等教育之编课采用选科制,初等教育之升级采用弹性制等。美国的学制长期深刻地影响中国教育的发展。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继承发展赫尔巴特教学理论,并
一、“留守学生”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催生出了“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庙前镇是湖北省当阳市东北角的一个苏区,地大人稀,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偏远山区镇,全镇共有18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11个村民小组,人口总数35398人,总劳动力21756人,版土面积35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63005亩,山林面积281682亩。耕地少
毛毛猴和旺旺狗要玩躲猫猫游戏,先是毛毛猴躲起来,旺旺狗寻找。  “躲在沙发后面?”毛毛猴蹲了下去,“不行不行,这里容易暴露自己。”  “躲在衣柜里面?”毛毛猴打开衣柜,“不行不行,我会把衣服弄乱的。”  这样想着,他使劲一关衣柜门:“哎呀,好疼!”  听到声音,猴妈妈和旺旺狗都赶紧跑过来。“怎么啦?”猴妈妈焦急地问。  “我的手被衣柜门夹到了。”眼泪在毛毛猴的眼里直打转。  在让毛毛猴轻轻动了动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