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行市政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做好土木工程混凝土的施工工作,能够保证市政建设顺利的完成,提高市政施工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逐渐发展,各类创新性技术得以在实际施工中实践,这些高新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施工技术的弊病,同时使得建筑施工的成本大幅下降,也使得在土建工程中的施工效率大幅提高,有效的减少的施工周期,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创新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给土建工程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因素有许多,对于当前的混凝土施工情况来讲,只有解决对混凝土施工技术产生的影响因素,并且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将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严格规范化,才能使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提高,使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一个长足的发展。從而适合时代的发展,适合现代化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的严格要求。
一、对于混凝土的阐述
所谓混凝土,主要指的是由石头、砂子、水泥与水资源按照固定的比例研究调制而成的,用于土木工程与建筑施工过程中大面积使用的一种材料。对于混凝土的特点而言,商品混凝土具有可连续作业、容易成型、较大的输送能力的特点,对比其它的建筑材料具有无法比拟的多种优势。混凝土的运输速度很快,可使现代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的施工作业较之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节省了不少时间,快速有效地提高了工程的竣工期。在现代社会中,混凝土主要在各种高层、超高层或者中小层建筑中广泛应用。商品混凝土的推广,为当今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过程中提供了极大便利。所以,在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所进行的质量控制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且严格按照国家所规定的要求来进行施工作业。为了防止因为混凝土质量问题所产生的各种安全隐患的发生,对于那些无法在质量上满足国家规定的要求以及工程施工质量要求的混凝土,坚决不能投入土木工程建筑中使用。
二、控制混凝土材料,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基础
温度和收缩因素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重要原因,混凝土在浇筑后的7d内,会因自身水化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散热条件差异形成的温度梯度使得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压力,表面产生拉应力,拉应力超过混凝土自身极限抗拉强度是混凝土表面裂缝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选择混凝土原材料时,能否降低混凝土绝对温度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1.在水泥及骨料的选择上,水泥应尽量使用低热或中热的、凝结时间长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并在施工配合比中尽量降低水泥的用量,以降低温升,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稳定性;
2.在骨料的选择上,因原材料供应的地区差异,可根据施工当地的地质条件,多方对比、试验,尽量选用适宜的原材料,粗骨料应选择粒径较大、质量优良、级配良好的石料,细骨料应选择含泥量低、有机质和轻物质含量低、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材料,避免使用硫化物含量高的材料,从而达到在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收缩、泌水现象的同时,减少混凝土水化热量的目的;
三、通过高质量的施工来提升混凝土质量
在实际的施工当中,只有良好的建筑材料是不够的。一套完善的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方案能有效提升工程验收时的质量。
1.确保浇筑时的温度处于最佳状态
由于很多建筑物的施工都处于高温或者是高寒时节,在这种环境中施工不利于混凝土的正常凝固。由于混凝土的导热能力不强,在高温季节施工使其很难排除内部积累的热量,内部温度的上升,外部又有工作人员不断对混凝土进行散热处理,导致了内外温度差的产生,而混凝土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大量的裂缝。除此之外,在严寒季节施工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混凝土凝结要在一定温度下,由于冬季的气温偏低,导致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完全凝结。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更多的人工工作来保证混凝土的正常凝固,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降低外部约束的压力
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之后,工作人员会对浇筑好的混凝土进行降温。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的体积会发生一定的缩小。由于混凝土是建立在基岩上的,与基岩直接连接的混凝土会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当这个力超过混凝土本身的强度时,混凝土就会产生由于应力变化的裂缝,这种裂缝一般会贯穿混凝土,因此造成的损失较大。
3.通过滞后带来确保混凝土的正常凝结
当混凝土凝固无法保证整体结构的完整时,可以采取设置后浇带来保证凝固到位。后浇带的存在给混凝土的凝固提供了更多时间,在每个浇筑区段之间设置凝固缝,当正常区块的混凝土凝固出现问题的时候,施工人员可以在缝隙当中浇筑混凝土,将各个浇筑区块连接起来,让所有的混凝土成为一个整体。这样浇筑出来混凝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整体强度较好,能有效防止出现裂缝。后浇带的形式应当根据实际的施工来决定,具体环境决定了采取何种形式来进行浇筑。
四、混凝土运输以及浇筑混凝土
1.运输过程
一般来说,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都存在着一个运输的过程,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决定采取何种运输的方式,以及运输过程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好坏。在运输之前,就要对整个的运输路线、环境条件(包括了温度、湿度等)有一个比较充分的了解,因为这些都会影响到浇筑的效率。运输过程要尽可能的缩短所花费的时间,保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不变也是至关重要的工作。
2.浇筑工作
土建工程的核心就是浇筑混凝土,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进行浇筑时要保证整个过程的层次感和连贯性,浇筑的每个过程要做到有层次、有阶段性。在高度的确定上则要充分考虑到项目的结构特点以及钢筋的稀疏程度。与此同时,浇筑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能出现间断的现象,在进行浇筑之前就要详细检查模板的位置、尺寸、高度等,。如果是在地基部分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则需要及时的清理掉地基中存在的垃圾,将排水以及防水工作落实到位。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施工缝以及搞实的问题,前面说的,浇筑过程不能间断,但是如果出现了间断,就需要采用施工缝技术,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方案进行,并且要在施工之前就将位置确定好。一般来说,在进行混凝土的施工时,都会提前预留一个施工缝的位置,因为,在新旧混凝土结合的地方都是比较脆弱的,需要预留这样一个位置,方便在后期工作中进行搞实,不断完善整个工程。
五、做好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
养护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环节,因此,要对混凝土结构养护予以高度关注。混凝土养护技术中通常采用的养护方法有标准养护、热养护、自然养护,应根据具体施工情况采用相应的养护方法。在养护期内必须保持混凝土的饱水状态,或者接近于这个状态。要使混凝土达到所要求的强度并不需要所有水泥都水化,因为在工程上很少能达到这样的强度。要控制混凝土和周围空气的温差和湿度差,在降低混凝土失水可能的同时,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六、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建议
1.尽量减少水泥水化时的放热对混凝土结构物的影响。水泥水化过程质量的好坏对混凝土浇筑有着严重的影响,为了保证水泥水化良好进行,要尽量降低水泥水化时放出的热量对水泥水化产生的不良影响。避免因温度波动带来的混凝土结构物出现裂缝的现象,从而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也保证了土建工程施工的质量。
2.注意混凝土的配制受施工条件的影响。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因混凝土的配制受施工条件的影响,所以对施工条件的控制是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在施工中,混凝土原材料不合格、施工技术不规范等都会影响混凝土成型后质量。
3.混凝土浇筑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其成型质量与许多因素有关。要达到良好的混凝土浇筑效果,不仅要保证正确的混凝土运输方式、预埋件与模板贴合良好等施工技术要求。还要保证钢筋、预留孔等浇筑材料达到施工质量要求。
综上所述,土建工程企业应该建立质量、进度、管理等方面的意识,要将混凝土技术灵活而全面地应用于工程施工的各个层面,使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水平得到提升,为全面提升土建工程质量、广泛提高工程效益做到技术方面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杨波,贺联合,梁代华,周昌林,杨茂平,龙俊.浅谈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8:327.
[2]朱廷富.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门窗,2014,08:115.
[3]张胜军.关于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J].神州,2013,27:49.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逐渐发展,各类创新性技术得以在实际施工中实践,这些高新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施工技术的弊病,同时使得建筑施工的成本大幅下降,也使得在土建工程中的施工效率大幅提高,有效的减少的施工周期,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创新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给土建工程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因素有许多,对于当前的混凝土施工情况来讲,只有解决对混凝土施工技术产生的影响因素,并且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将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严格规范化,才能使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提高,使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一个长足的发展。從而适合时代的发展,适合现代化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的严格要求。
一、对于混凝土的阐述
所谓混凝土,主要指的是由石头、砂子、水泥与水资源按照固定的比例研究调制而成的,用于土木工程与建筑施工过程中大面积使用的一种材料。对于混凝土的特点而言,商品混凝土具有可连续作业、容易成型、较大的输送能力的特点,对比其它的建筑材料具有无法比拟的多种优势。混凝土的运输速度很快,可使现代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的施工作业较之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节省了不少时间,快速有效地提高了工程的竣工期。在现代社会中,混凝土主要在各种高层、超高层或者中小层建筑中广泛应用。商品混凝土的推广,为当今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过程中提供了极大便利。所以,在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所进行的质量控制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且严格按照国家所规定的要求来进行施工作业。为了防止因为混凝土质量问题所产生的各种安全隐患的发生,对于那些无法在质量上满足国家规定的要求以及工程施工质量要求的混凝土,坚决不能投入土木工程建筑中使用。
二、控制混凝土材料,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基础
温度和收缩因素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重要原因,混凝土在浇筑后的7d内,会因自身水化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散热条件差异形成的温度梯度使得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压力,表面产生拉应力,拉应力超过混凝土自身极限抗拉强度是混凝土表面裂缝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选择混凝土原材料时,能否降低混凝土绝对温度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1.在水泥及骨料的选择上,水泥应尽量使用低热或中热的、凝结时间长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并在施工配合比中尽量降低水泥的用量,以降低温升,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稳定性;
2.在骨料的选择上,因原材料供应的地区差异,可根据施工当地的地质条件,多方对比、试验,尽量选用适宜的原材料,粗骨料应选择粒径较大、质量优良、级配良好的石料,细骨料应选择含泥量低、有机质和轻物质含量低、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材料,避免使用硫化物含量高的材料,从而达到在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收缩、泌水现象的同时,减少混凝土水化热量的目的;
三、通过高质量的施工来提升混凝土质量
在实际的施工当中,只有良好的建筑材料是不够的。一套完善的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方案能有效提升工程验收时的质量。
1.确保浇筑时的温度处于最佳状态
由于很多建筑物的施工都处于高温或者是高寒时节,在这种环境中施工不利于混凝土的正常凝固。由于混凝土的导热能力不强,在高温季节施工使其很难排除内部积累的热量,内部温度的上升,外部又有工作人员不断对混凝土进行散热处理,导致了内外温度差的产生,而混凝土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大量的裂缝。除此之外,在严寒季节施工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混凝土凝结要在一定温度下,由于冬季的气温偏低,导致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完全凝结。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更多的人工工作来保证混凝土的正常凝固,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降低外部约束的压力
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之后,工作人员会对浇筑好的混凝土进行降温。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的体积会发生一定的缩小。由于混凝土是建立在基岩上的,与基岩直接连接的混凝土会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当这个力超过混凝土本身的强度时,混凝土就会产生由于应力变化的裂缝,这种裂缝一般会贯穿混凝土,因此造成的损失较大。
3.通过滞后带来确保混凝土的正常凝结
当混凝土凝固无法保证整体结构的完整时,可以采取设置后浇带来保证凝固到位。后浇带的存在给混凝土的凝固提供了更多时间,在每个浇筑区段之间设置凝固缝,当正常区块的混凝土凝固出现问题的时候,施工人员可以在缝隙当中浇筑混凝土,将各个浇筑区块连接起来,让所有的混凝土成为一个整体。这样浇筑出来混凝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整体强度较好,能有效防止出现裂缝。后浇带的形式应当根据实际的施工来决定,具体环境决定了采取何种形式来进行浇筑。
四、混凝土运输以及浇筑混凝土
1.运输过程
一般来说,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都存在着一个运输的过程,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决定采取何种运输的方式,以及运输过程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好坏。在运输之前,就要对整个的运输路线、环境条件(包括了温度、湿度等)有一个比较充分的了解,因为这些都会影响到浇筑的效率。运输过程要尽可能的缩短所花费的时间,保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不变也是至关重要的工作。
2.浇筑工作
土建工程的核心就是浇筑混凝土,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进行浇筑时要保证整个过程的层次感和连贯性,浇筑的每个过程要做到有层次、有阶段性。在高度的确定上则要充分考虑到项目的结构特点以及钢筋的稀疏程度。与此同时,浇筑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能出现间断的现象,在进行浇筑之前就要详细检查模板的位置、尺寸、高度等,。如果是在地基部分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则需要及时的清理掉地基中存在的垃圾,将排水以及防水工作落实到位。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施工缝以及搞实的问题,前面说的,浇筑过程不能间断,但是如果出现了间断,就需要采用施工缝技术,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方案进行,并且要在施工之前就将位置确定好。一般来说,在进行混凝土的施工时,都会提前预留一个施工缝的位置,因为,在新旧混凝土结合的地方都是比较脆弱的,需要预留这样一个位置,方便在后期工作中进行搞实,不断完善整个工程。
五、做好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
养护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环节,因此,要对混凝土结构养护予以高度关注。混凝土养护技术中通常采用的养护方法有标准养护、热养护、自然养护,应根据具体施工情况采用相应的养护方法。在养护期内必须保持混凝土的饱水状态,或者接近于这个状态。要使混凝土达到所要求的强度并不需要所有水泥都水化,因为在工程上很少能达到这样的强度。要控制混凝土和周围空气的温差和湿度差,在降低混凝土失水可能的同时,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六、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建议
1.尽量减少水泥水化时的放热对混凝土结构物的影响。水泥水化过程质量的好坏对混凝土浇筑有着严重的影响,为了保证水泥水化良好进行,要尽量降低水泥水化时放出的热量对水泥水化产生的不良影响。避免因温度波动带来的混凝土结构物出现裂缝的现象,从而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也保证了土建工程施工的质量。
2.注意混凝土的配制受施工条件的影响。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因混凝土的配制受施工条件的影响,所以对施工条件的控制是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在施工中,混凝土原材料不合格、施工技术不规范等都会影响混凝土成型后质量。
3.混凝土浇筑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其成型质量与许多因素有关。要达到良好的混凝土浇筑效果,不仅要保证正确的混凝土运输方式、预埋件与模板贴合良好等施工技术要求。还要保证钢筋、预留孔等浇筑材料达到施工质量要求。
综上所述,土建工程企业应该建立质量、进度、管理等方面的意识,要将混凝土技术灵活而全面地应用于工程施工的各个层面,使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水平得到提升,为全面提升土建工程质量、广泛提高工程效益做到技术方面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杨波,贺联合,梁代华,周昌林,杨茂平,龙俊.浅谈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8:327.
[2]朱廷富.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门窗,2014,08:115.
[3]张胜军.关于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J].神州,2013,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