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助思 教学转向 聚焦素养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xi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提出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当教育教学目标定位在核心素养上时,就需要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素养的养成。如何转向是目前广大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文以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为例,尝试一次教学“转向”,期许落实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直观想象。
  初一学生在学习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日常生活的体验,有时会难以理解实际问题情境,信息收集和加工困难,解应用题也由此成为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将一些实际问题情境直观化,借助图形去描述和分析问题,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加工信息,探索出问题解决的路径,触发灵动的解题思维。
  二、教学简析
  1. 目标与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积极引导学生能自觉构图,用图进行分析、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直观想象素养的形成。教学重点是用图形将文字描述的问题情境转化为用图形展示的问题情境,从中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再用图形探索不同的思维解决同一个问题。
  2.过程与评析。
  问题1:(苏科版七上)某小组计划做一批“中国结”,如果每人做5个,那么比计划多做了9个;如果每人做4个,那么比计划少做了15个。小组成员共有多少名?他们计划做多少个“中国结”?
  教学环节:
  (1)画图与分析:边读题边画出线形图,画伸长部分表示“多”、画缩短的部分表示“少”,如下图。
  (2)用图与解答:
  解法一:(方程解)相等关系:
  方案1中的“中国结”计划数=方案2中的“中国结”计划数。
  解:设小组成员共有x名。
  列出方程: 5x-9=4x+15,解这个方程,得x=24。所以5x-9=111。
  答:小组成员共有24名,计划做111个“中国结”。
  解法二(算术解):从图形上看,两个方案中的人数没发生变化,但可以发现,在每一人少做1个的情况下,第二种方案做的“中国结”数比第一种方案做的“中国结”数少9+15=24个,所以直接获得答案:小组成员为24人。
  直观价值评析:
  构建图形不但能直观演示,“多”——伸长,“少”——缩短,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多做9个要减9,少做15个要加15,达到“平衡”。利用画出的线形图,对问题中的数据信息进行直观表达,再利用图形的直观性获得“相等关系”。事实上,解法一中更多的是利用直观思维,解法二更多的利用想象,两个不同思维解法展示了教学转向,提升了几何直观培养的教学价值,也看到了解法二中所揭示的一点点创造性思维,这对如何利用图形描述、分析数学问题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问题2:A、B两地之间的路程为360千米,甲车从A地出发开往B地,每小时行驶72千米,甲车出发25分钟后,乙车从B地出发开往A地每小时行驶48千米,两车相遇后,各自仍按原来方向继续行驶,那么在相遇后两车相距120千米时,甲车共行驶了多少小时?
  教学环节:
  (1)画图与分析:行程问题中首先要弄清楚运动的起点、相遇点和终点,通过画图直观模拟两车运动的整个过程。如图,甲车运动过程A-D-C-M;乙车运动过程B-C-N。相遇地点设为点C。
  (2)用图与解答:
  解法一(方程解):相等关系:
  甲车A-D-C-M的路程+乙车B-C-N的路程=360+120。
  解:设甲车共行驶了x小时,则乙车行驶的时间为(x- )小时。
  72x+48(x-)=360+120,得x=(小时)。
  解法二(算术解):甲车在A-D-C-M间共行驶的时间=甲车A-D间行驶用的时間+两车在D-B间行驶相遇所用时间+两车在M-N间行驶的时间。
  甲车共行驶的时间=+=(小时)。
  直观价值评析:
  由于问题中两车行驶到不同位置的情境没有可视性,只能凭学生在头脑中想象。构图模拟车辆运动过程,不但分清各阶段行驶方向和状态,而且可以获得路程、时间之间的各种关系。 在一步一步的画图中理解相关信息,在一次一次的思考中加工信息。特别在解法二中,将行驶时间进行了整体计时,甲车所用总时间等于在不同的三段上行驶的时间和。这对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去探索问题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问题3:一天,小明去问李老师的年龄,老师说:“我若是你现在这么大,你才1岁;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已经37岁。”请求出现在李老师的年龄。
  教学环节:
  (1)画图与分析:如图,画一根表示年龄的数轴,再将一根木棒放在数轴上,木棒的左端点A与小明现在年龄数值表示的点重合,右端点B与李老师现在年龄数值表示的点重合,则该线段的长代表两人的年龄差。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左移动,当它的左端点停在1岁对应的点时,则它的右端点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现在小明的年龄;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右移动,当它的右端点停在37岁对应的点时,则它的左端点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现在李老师的年龄。
  (2)用图与解答:
  解法一 (方程解):相等关系:AA'(前一次年龄差)=BB'(后一次年龄差)。
  解:设小明现在的年龄为x岁,则李老师现在的年龄为(2x-1)岁。
  根据题意得,37-(2x-1)= x-1,解这个方程,得x=13。则李老师现在年龄为:2x-1=25(岁)。
  解法二 (算术解):李老师与小明的年龄差始终保持不变,可得年龄差为:(37-1)÷3=12,所以李老师年龄为37-12=25(岁)。
  直观价值分析:
  由于问题中出现的1岁和37岁并不是目前学生和教师的实际年龄,学生需要同时对两人的年龄进行前后之间的推算。通过构图用线段AB长表示两人年龄差,两次年龄变化等于将同一条线段AB在数轴上先后向左、向右各移动一次,也就出现了AA'=AB=BB',即三个阶段的年龄差相等,由此可以看到构图的价值。用解法二中的方法直接求得线段AB=12,更突显了思维的简洁性和直观想象力,这对如何建立数与形之间的关系去辅助数学思考起着积极的催化作用。
  三、教学启示
  在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将知识点的教学转向核心素养的教学,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教学应用题中不断引导学生利用直观想象去寻找解题思维。首先,阅读题目后在头脑中进行情境分类,关注所研究的实际问题属于生活中的哪一类型,以便能准确理解实际意义。其次,为了更清楚地理解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构图来描述问题,即用另一种图形语言表达出来,然后再经过信息加工获得“相等关系”,最后用代数式分别表示等式两边所用到的数量,从而完成方程的建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可以用下面的流程图表示:
  从文字语言到图形语言的转化,是将抽象信息转向可视信息。不同语言间的转化是应用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教学中借助构造直观图形进行教学,通过图形分析获得两种不同思维形式的解答方法。“图形”成为辅助思考的关键点,“想象”成为创新思维的核心点。
  直观想象是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安排相关问题为学生搭建思维平台,当学生独立构图去积极思考探究问题时,也就展现出了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本节课教学要求不在于会解这样一个或一类应用题,而是通过类似的问题探究学习,让学生经历独特的直观想象过程,不断激活学生的潜能。
  核心素养的养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直观想象素养的培养同样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多从“形数”和“想象”两方面去引导启发学生,不断提升学生感知事物本质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者为江苏省常熟市兴隆中学校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晓枚.对“几何直观”及其培养的认识与分析,《中国数学教育》[J],2012年第1-2期.
其他文献
有幸现场观摩了沈学峰老师的“三国鼎立”一课,我的头脑起了风暴:“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教师有什么样的素质,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历史课堂应是一个思想场域,包括理解力、解释力、论证力、思辨力,以力传力。沈学峰老师告诉我们同仁,基于史实的初中历史教学理应关注实证意识和史思传导。  一、史实以多变化的手段呈现合情合理  按照常理,讲述战争,很多教师简单地处理为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地点、交战双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笔者结合江苏省特级教师浦叙德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数学教材“点全·线联·面融式”课时解读的实践研究——以“苏科版(国标)教材为例”,摭谈“4.1从问题到方程”课时解读与设计。  一、从课
期刊
能被选入教材的文章多是一些经典之作,但是精妙之处在哪,有时又难以直接言表,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方便快捷的方法来品味文章妙处,而“删除更换法”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所谓“删除更换法”,就是将文章中的段落、句子、词语删除或者更换为另外一种形式或内容,通过比较二者的不同,让人有所触动,重新审视文本,真切体会原文的妙处,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  一、“删除更换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期刊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整首词;品鉴词句,学会分析词的意象;体会词人复杂的情感,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整首诗,体会词人的情感。  难点:品鉴词句,学会分析词的意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古人说:“诗以言志,词以传情。”词人常常将情感融入字里行间,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李煜的《相见欢》,感受他不一样的情怀。  二、知人论世,
期刊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生培养目标主要通过课程来实现,对课程的追求是一个学校核心价值的体现。我校在“人文情怀、智慧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为实现“品行雅正、情智和谐、责任担当”的育人目标,致力于构建既适合学生发展,又具有显著特色的“雅慧课程”体系。  “雅慧课程”以探索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中心,以深度落实课改精神为基石,以推动学校主动发展为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差异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创
期刊
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虽然我们生活在大气中,但气体压强的存在容易被学生忽视,且较为抽象,因此本节课可指导学生利用身边随手易得的物品开展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让他们在轻松、自主的氛围中,享受创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领略大气压的神奇。  一、教具准备  教师演示用品:矿泉水瓶、易拉罐、酒精灯、火柴、试管夹、橡皮泥、锥形瓶、鸡蛋、马德堡半球。学生实验用品:玻璃
期刊
在江苏省常州市张五芳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的半年中,我充分地意识到,写作文是通过观察、感知、体会、思考、领悟等有效手段,对课堂、生活、社会,乃至世界、自我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了解和认识,其实就是学生逐步完成一系列体验的过程。体验是写作的基础,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真情体验,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表述内心发展的需求,表述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那么,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该如何实施体验式的教与学,让学生
期刊
摘 要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教师可充分利用反例教学,引导学生从反例求解,帮助学生加深对數学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反例 逻辑思维  数学问题中的反例,通常指一些虽然符合原命题条件,但不符合原命题结论的命题。反例与证明推动了数学学科的发展,反例具有的简洁直观、说服力强等特点,决定了其在数学教学中无法替代的作用。在数学课堂上,恰当运用反例,可引导学生从反面来
期刊
读写结合确实不是新鲜的话题,我们前人有很多的教学经验,有好多老师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创新的年代,每天都有大量的新名词、新理念浮现出来。问题是,我们在创新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一点,那就是传承。在我个人看来,有两点最值得我们去传承,一是诵读,二是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经过几代人证明的、行之有效的、真正适合我们母语教学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很好地传承与发扬。我觉得孙艳的语文教学思想中,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细化朗读指导,读出意象的丰美。  2.借用助读资料,读出意蕴的醇厚。  二、教学方法:  诵读、对话、合作。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诗歌选自诗集《白玉苦瓜》,引出《白玉苦瓜》诗句:“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由“苦瓜”引出诗歌意象,读《乡愁》。  2.读出意象的丰美。  (1)读诗歌,提炼出四个意象。诗歌变形与原诗比读。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