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作业布置和评价的问卷调查与分析旨在让数学作业不再是学生眼中的“包袱”而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利器”。
关键词:数学;作业布置;评价;问卷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4-040-020
1. 问卷调查背景回放
数学作业作为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形成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获得数学方法与技能的有效载体。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可是在日常教学中数学作业却成了学生眼中的“包袱”这极大的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反而没有达到作业的预期效果,影响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对数学作业布置和评价问题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就此结合教学实践中数学作业布置和评价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分析和思考以期数学作业不再是“包袱”努力让数学作业服务于数学教学成为数学学习的“利器”。
2. 学生问卷调查与分析
2.1关于对待数学作业所持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分析: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就对作业的态度,约49.8%的被调查学生持“基本完成”态度占较大比重,约20.6%对待作业态度为“应付”的也占了相当比重,有2.5%的学生对作业持“厌烦”态度,“认真完成”的人数只占27.1.以上数据表明目前学生中对数学作业存在排斥现象,有相当一部分把作业看做是负担和包袱。
2.2关于数学作业完成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分析:在对完成作业方式调查时发现约45.7%的被调查学生数学作业时独立完成,需要通过同学协助、老师辅导、看参考书或其他途径完成作业的还是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大多数学生表示在做数学作业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学生个体完成作业途径存在较大差异性,有的学生碍于面子不好意思问同学或老师选择直接看参考答案或干脆去抄作业。
2.3关于对现在作业布置所持意见的调查与分析
分析:经不记名问卷调查对现在教师数学作业布置持什么意见时,约69.8%对现在作业较满意没意见,约23.0%希望老师作业在题量和难度上有所改进,约7.2%学生持无所谓态度,其中主要是平时学习比较自觉的学生和学困生。通过调查还是听到了要求改进作业布置的呼声,个别学生还表示希望老师能更多的关注后面基础差的学生和成绩好的学生。不要让有的同学“饿着”而有的同学又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
基于上面的调查,针对数学作业布置的各个细节,学生对作业态度差异的归因分析和要采取的干扰手段值得教师深思;同时从作业完成途径方式的调查向教师提出了对作业布置、作业难易程度、作业评价都提出了挑战。数学作业的跟踪与反馈是一项细水长流的工作,是每一位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它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效果。《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完成落实好数学作业这个环节,因材施教显得迫在眉睫。
3. 数学作业布置应当注意的几个基本原则
3.1数学作业的布置要有针对性切忌随意
作业作为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应为巩固课堂内容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发展数学能力服务。作业的内容应贴合课堂讲授的内容,针对课堂的重点或难点,以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进一步梳理课堂内容,掌握知识的本质为出发点,精心遴选。让学生感觉作业是课堂已学的内容,容易入手。避免作业与课堂脱节导致完成作业困难,降低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产生厌学情绪。
3.2数学作业布置应有一定梯度,难易适中,面向全体学生,有适当的自主性
作业布置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层次存在差异进行组织布置。题目宜有易、有拔高,把握好、中、差不同程度學生的数学能力,因材施教。做到有基本题大家都可以做,有的题要跳一跳才够得着,有的适合程度好的同学做。尽量做到分层布置,题量适当做到大家都可以“吃饱吃好”,让不同的学生在作业中得到不同的训练和发展,不同的学生有各自的收获。老师可以告诉学生哪些题必做,哪些题可以选做。这样相对宽松的作业方式更能让学生接受和配合教师的教学,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获得学困生和学优生的认可和欣赏。
3.3数学作业宜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布置让数学作业“可亲又可敬”,尽量使作业具趣味性,避免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应给学生创造进行实践的机会,不拘泥于教材,既关注课本,又关注生活,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由于初中学生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和特殊性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和时机可以灵活采用一些例如实践感知、写调查报告、数学实验活动、网络调查、手抄报、课堂汇报等方式取代单一的写作业本作业,减低学生学业负担。寓作业于具体、互动、互助的环境氛围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4. 改进数学作业的评价体系搭建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助的桥梁,让学生在作业评价中扬帆起航
通过对学生作业的科学评价,使数学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有了“对话”,这是一种互动的评价,知识与技能在评价中得到指导与反馈,学习态度与价值观在评价中得到引导与激励,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更多,成长更多,获得学习带来的体验与感悟。同时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多样化等观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那么,如何落实这些观点,怎样让作业的评价真正发挥重要的作用呢?可以在这几方面入手。
4.1让数学作业里的评语会说话,让评语成为一朵朵盛开在学生心里的鲜花
在评价学生数学作业时用这样的评价性语言——“答案很完整,再条理些就好了!”、“书写工整,再细心点作业就完美了!”、“如果认真审题,你也会品尝到成功的乐趣!”、“务必端正学习态度!”、“学习有些马虎,望深思慎行!”、“解题思路清晰!”“继续努力!”、“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学习上你进步很大,老师坚信:成功属于你!”、“每次打开你的作业本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4.2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并使学生参与作业评价的全过程
数学学科每天都有作业,根据不同的作业性质和教学要求,除了采用传统批改方式外,我们准备尝试各种方式。如,学生自我批改订正法、教师巡回批改法(课堂作业时采用)、学生互批法、师生共批法(选取几个典型作业进行投影,师生共评,互相启发、争论,真正弄懂错误原因及纠正的方法)等。
4.3作业评价宜用恰当的圈划符号在作业中做标记。使学生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属于哪一类错误;哪些作业属于优秀而且有创意;作业的书写是否受到了赞许等等
这样就更有利于评价的反馈,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可灵活根据作业内容或形式恰当运用如“优秀”、“良好”、“合格”来考核,亦可用百分制来考核作业结果,使学生拿到作业本后知道自己完成的情况及时作出更正。
4.4教师进行作业评价时要关注只完成部分作业和没交作业的学生,不求全责备,询问具体原因对症下药,及时疏导
还可以适时举办面向全体的,多种类型的作业评奖活动,并把优秀作业进行展评、全班传阅等,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体验作业的成就感。简而言之,数学作业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对、错上,更要评价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其中所包含的良好学习品质,而且还要让学生从评价中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爱,使学生从评价中看到希望、产生动力。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对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过程性反思,针对问题去想办法,想对策才能让教学艺术之花常开,让教育之树常青,让学生原来的“包袱”成为数学学习的“利器”!
关键词:数学;作业布置;评价;问卷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4-040-020
1. 问卷调查背景回放
数学作业作为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形成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获得数学方法与技能的有效载体。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可是在日常教学中数学作业却成了学生眼中的“包袱”这极大的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反而没有达到作业的预期效果,影响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对数学作业布置和评价问题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就此结合教学实践中数学作业布置和评价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分析和思考以期数学作业不再是“包袱”努力让数学作业服务于数学教学成为数学学习的“利器”。
2. 学生问卷调查与分析
2.1关于对待数学作业所持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分析: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就对作业的态度,约49.8%的被调查学生持“基本完成”态度占较大比重,约20.6%对待作业态度为“应付”的也占了相当比重,有2.5%的学生对作业持“厌烦”态度,“认真完成”的人数只占27.1.以上数据表明目前学生中对数学作业存在排斥现象,有相当一部分把作业看做是负担和包袱。
2.2关于数学作业完成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分析:在对完成作业方式调查时发现约45.7%的被调查学生数学作业时独立完成,需要通过同学协助、老师辅导、看参考书或其他途径完成作业的还是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大多数学生表示在做数学作业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学生个体完成作业途径存在较大差异性,有的学生碍于面子不好意思问同学或老师选择直接看参考答案或干脆去抄作业。
2.3关于对现在作业布置所持意见的调查与分析
分析:经不记名问卷调查对现在教师数学作业布置持什么意见时,约69.8%对现在作业较满意没意见,约23.0%希望老师作业在题量和难度上有所改进,约7.2%学生持无所谓态度,其中主要是平时学习比较自觉的学生和学困生。通过调查还是听到了要求改进作业布置的呼声,个别学生还表示希望老师能更多的关注后面基础差的学生和成绩好的学生。不要让有的同学“饿着”而有的同学又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
基于上面的调查,针对数学作业布置的各个细节,学生对作业态度差异的归因分析和要采取的干扰手段值得教师深思;同时从作业完成途径方式的调查向教师提出了对作业布置、作业难易程度、作业评价都提出了挑战。数学作业的跟踪与反馈是一项细水长流的工作,是每一位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它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效果。《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完成落实好数学作业这个环节,因材施教显得迫在眉睫。
3. 数学作业布置应当注意的几个基本原则
3.1数学作业的布置要有针对性切忌随意
作业作为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应为巩固课堂内容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发展数学能力服务。作业的内容应贴合课堂讲授的内容,针对课堂的重点或难点,以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进一步梳理课堂内容,掌握知识的本质为出发点,精心遴选。让学生感觉作业是课堂已学的内容,容易入手。避免作业与课堂脱节导致完成作业困难,降低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产生厌学情绪。
3.2数学作业布置应有一定梯度,难易适中,面向全体学生,有适当的自主性
作业布置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层次存在差异进行组织布置。题目宜有易、有拔高,把握好、中、差不同程度學生的数学能力,因材施教。做到有基本题大家都可以做,有的题要跳一跳才够得着,有的适合程度好的同学做。尽量做到分层布置,题量适当做到大家都可以“吃饱吃好”,让不同的学生在作业中得到不同的训练和发展,不同的学生有各自的收获。老师可以告诉学生哪些题必做,哪些题可以选做。这样相对宽松的作业方式更能让学生接受和配合教师的教学,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获得学困生和学优生的认可和欣赏。
3.3数学作业宜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布置让数学作业“可亲又可敬”,尽量使作业具趣味性,避免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应给学生创造进行实践的机会,不拘泥于教材,既关注课本,又关注生活,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由于初中学生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和特殊性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和时机可以灵活采用一些例如实践感知、写调查报告、数学实验活动、网络调查、手抄报、课堂汇报等方式取代单一的写作业本作业,减低学生学业负担。寓作业于具体、互动、互助的环境氛围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4. 改进数学作业的评价体系搭建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助的桥梁,让学生在作业评价中扬帆起航
通过对学生作业的科学评价,使数学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有了“对话”,这是一种互动的评价,知识与技能在评价中得到指导与反馈,学习态度与价值观在评价中得到引导与激励,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更多,成长更多,获得学习带来的体验与感悟。同时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多样化等观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那么,如何落实这些观点,怎样让作业的评价真正发挥重要的作用呢?可以在这几方面入手。
4.1让数学作业里的评语会说话,让评语成为一朵朵盛开在学生心里的鲜花
在评价学生数学作业时用这样的评价性语言——“答案很完整,再条理些就好了!”、“书写工整,再细心点作业就完美了!”、“如果认真审题,你也会品尝到成功的乐趣!”、“务必端正学习态度!”、“学习有些马虎,望深思慎行!”、“解题思路清晰!”“继续努力!”、“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学习上你进步很大,老师坚信:成功属于你!”、“每次打开你的作业本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4.2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并使学生参与作业评价的全过程
数学学科每天都有作业,根据不同的作业性质和教学要求,除了采用传统批改方式外,我们准备尝试各种方式。如,学生自我批改订正法、教师巡回批改法(课堂作业时采用)、学生互批法、师生共批法(选取几个典型作业进行投影,师生共评,互相启发、争论,真正弄懂错误原因及纠正的方法)等。
4.3作业评价宜用恰当的圈划符号在作业中做标记。使学生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属于哪一类错误;哪些作业属于优秀而且有创意;作业的书写是否受到了赞许等等
这样就更有利于评价的反馈,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可灵活根据作业内容或形式恰当运用如“优秀”、“良好”、“合格”来考核,亦可用百分制来考核作业结果,使学生拿到作业本后知道自己完成的情况及时作出更正。
4.4教师进行作业评价时要关注只完成部分作业和没交作业的学生,不求全责备,询问具体原因对症下药,及时疏导
还可以适时举办面向全体的,多种类型的作业评奖活动,并把优秀作业进行展评、全班传阅等,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体验作业的成就感。简而言之,数学作业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对、错上,更要评价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其中所包含的良好学习品质,而且还要让学生从评价中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爱,使学生从评价中看到希望、产生动力。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对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过程性反思,针对问题去想办法,想对策才能让教学艺术之花常开,让教育之树常青,让学生原来的“包袱”成为数学学习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