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曾虐待妇女?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uwei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平天国废除了沿袭近千年的妇女裹脚的陋习,又提出了人人都是兄弟姐妹的口号,似乎妇女获得了解放,能顶半边天。事实并非如此。她们非但没有得到解放,还受到了虐待。
  洪秀全的儿子被清军俘获后供称自己有88个“母后”,其中一个是虚拟的“天妻”,洪秀全的妃嫔有87人。而当时咸丰的后妃也不过二十多人。仅看这庞大的后宫规模就能知道洪秀全对待妇女的真实态度。
  洪秀全曾鼓动一大批妇女参与到起义队伍中来,并在1851年正式举起义旗后郑重其事地颁布了五条军纪,其中第二条就是“别男行女行”,设立由清一色妇女组建成的女营。此后,这些农家大脚女兵就在洪秀全发出的“男将女将尽持刀,同心放胆杀清妖”的旨意下冲锋陷阵、驰骋沙场。
  除了让妇女参与作战,洪秀全还把宫廷内外本应由男人做的事也让她们承包了。
  攻克南京之后,洪秀全认为这是“万国来朝之候,大兴土木之时”,要兴建天王府。在他自己的设计中,天王府要在原两江总督署的基础上向周围扩建十里,四周有三丈高的黄墙环绕的宫殿群,宫墙外面有一道深宽各二丈的御沟,沟上有三孔石桥供行人进出往来,即所谓“九重天庭”。
  然而,洪秀全厌恶男人进入自己的禁地。建造天王府时,他一个男人也不用。这么一来,女馆里面的几千名妇女全被洪秀全调去参加建筑工作了。也就是说,偌大的天王府全是由妇女们一砖一瓦盖成的。
  因为洪秀全急着要入住,工期很紧张,他还亲自监工,驱使千名妇女在风雨寒雪中建房、挖壕、砌墙。事情做得太过分,连杨秀清也看不过去了,劝他悠着点儿。
  可是,工程太过庞大,天王府直到太平天国覆灭都未能竣工,那些后官妇女的辛苦就一直没有停顿。
  在饮食起居方面,洪秀全曾让手下在南京挑选了80个十岁以下的俊俏男童进行阉割,以招入后宫充当宦者役使。哪想到手下没掌握阉割技术,80个孩子被弄死77个,剩下的三个成了残疾人。于是,除了营建天王府、做苦工,可怜的妇女们还担任了天王府的保卫工作,照顾洪秀全的生活起居、衣食行住等。
  洪秀全自从1853年进入南京,直到1864年病死,11年中从未迈出过南京城门一步,只有一次曾坐着大轿出宫去探视生病的东王杨秀清——那轿子是由64个妇女抬着的。
  在天王府内,他也懒于走动,专门定制了一辆豪华的金车——人力车,名为“圣龙车”,做车夫、拉车的也是后宫的妇女。
  英国翻译兼代理宁波领事记录了他在天王府的一次见闻:某天,他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宫内声音杂起,鼓声、钹声、锣声与炮声交作,一问才知是洪秀全要进膳了,“圣门半开,好些软弱可怜的女子或进或出,各提盘碗筷子及其他用品,以侍候御膳用。各种物品大都是金制的”。
  就这样,后宫的妇女们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着洪秀全。她们早晨为他“洗身穿袍统理发,疏通扎好解主烦,主发尊严高正贵,永远威风坐江山”!穿戴好他的全身服饰,她们就行三跪九叩大礼:“朝朝穿袍钟锣响,响开钟锣尽朝阳,后殿此时齐呼拜,前殿门开来接光!”行过礼,她们就拉着圣龙车带洪秀全游御苑:“苑内游行真快活,百鸟作乐和车声。”
  她们做了这么多事,可还是不能令洪秀全满意。
  洪秀全给这些妇女制定了许多规矩,要求她们严格遵行,否则严惩不贷。比如,她们给他按摩肚子时,绝对不能碰到他的胡须;给他摇扇盖被、扶他起床时,一定要轻手轻脚;给他摇扇驱蚊时,一刻不能停歇,而且绝对不能拨榻底;就连捧茶、拿痰盂时,她们也必须抬头、挺胸、收腹、提臀;不仅一举手一抬足,就连一顾一盼都有严格要求,因为“起眼看主是逆天,不止半点罪万千”,而且“看主单准看到肩,最好道理看胸前,一个大胆看眼上,怠慢尔王怠慢天”!
  这也不许,那也不许,而万一她们哪条做得不到位,后果就会很严重。
  洪秀全在1857年出版的《天父诗》中提到,他对“娘娘”的处罚有“三年不发新衣”、饿肚子、关黑屋、杖责、砍手足、“煲糯米”
  (点天灯活活烧死)、砍头等,还多次提到“爷爷怒养杀三人”。也就是说,在1857年之前,他曾处死过三位后宫妇女。
  他对这些妇女横挑鼻子竖挑眼,还蛮横无理、凶悍残暴,但关键时刻还是她们救了他一命。
  1856年,“天京事变”发生,北王韦昌辉杀了东王杨秀清后,又领兵杀入天王府,要把洪秀全也一并解决了。是这些后宫妇女拿起武器,誓死保住了洪秀全。
  1864年,洪秀全病死了,同样是这些可怜的妇女埋葬了他。她们用黄绸小心地包裹好他的尸体,埋在天王府里御林苑的山上。
  过了短短四十多天,天京城破,当大队清兵呼啸着杀向天王府时,这些绝望的妇女点起熊熊大火,奋不顾身地投入火中,寻找“天王”的幽魂去了。她们生前无论是能顶半边天还是遭受不幸,此刻都已经无人理会了。
  编辑/安楠
其他文献
张文锦是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的进士,被授予户部主事。但令人奇怪的是,张文锦在这个六品户部主事的位置上居然一待就是八年,这是很少见的。八年的户部冷板凳时光使得张文锦深感怀才不遇,形成了急功近利的性格,于是他整天睁大眼睛寻找立功的机会。庆幸的是,这个机会真的来了。  明孝宗去世后,张文锦因在明孝宗期间不巴结大太监刘瑾,而被新即位的明武宗看重,他终于官升两级,升为户部郎中。  大明户部有一项职
《三国演义》中,曹操号召天下兴义师讨伐董卓,檄文发出后,各镇诸侯起兵相应,袁术、袁绍、孙坚等17支人马立刻就组织起来,加上曹操,十八路诸侯兵力“多少不等,有三万者,至有一二万者”,按这个来推算,其总兵力应该在三十万人左右,其中有曹操、袁绍等猛人,还有关羽、张飞等虎将,共同对付一个董卓肯定不在话下。然而这么热闹的局面竟然没过多久就曲终人散了。演义和史书给出的答案基本上一致:关东联军心不齐,结果被董卓
1848年,朱葆三出生于浙江平湖一户军官家庭。父亲卸任后,家庭收入锐减,九口之家的生活日趋困难。为了补贴家用,母亲决定让朱葆三去上海学艺谋生。当时朱葆三年仅14岁,离开家乡时,随身仅带一只旧竹箱和一副旧铺盖。  他经老乡介绍到协记吃食五金店(卖罐头食品和小五金的商店)当学徒。他到达这家店铺时,店里有一个店小二正在接待一位洋人顾客,这位店小二还能说几句英语。朱葆三在店门外等了一会儿,待顾客买了东西走
唐代秀才李遇屡次参加科考都失败了,有位远房亲戚王安推荐他到一位官员家去当私塾先生。这位官员很赏识李遇的才华,就招他当作上门女婿。  李遇听说王安喜欢收藏古玩,就拿着一枚玉石戒指找到他,请他帮忙鉴定一下。王安仔细看了看戒指说:“假的。”李遇听了,沮丧地说:“既然这样,就送给你家孩子玩吧!”  过了几年,王安家道中落,只好依靠变卖家产度日。一天,他拿着这枚戒指来到一家古玩店,店员接过戒指问道:“请问您
《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可以看作是沙僧入职取经团的前奏。在这个桥段里,沙僧的诸多表现十分耐人寻味。  对于沙僧下界后的工作分配问题,观世音早有安排—让他等“取经人”;职位高低问题,也是早已设定了的—别奢望做师兄。“取经人”这个招牌比较抢眼,留意过往僧侣即可,然而沙僧初见师父、师兄,“奔上岸来,径抢唐僧”,此举十分突兀。之后沙僧跟猪八戒酣斗三次,累计数个时辰;当孙悟空上前助战,他就钻进
上期回顾:罗莉的爸爸送给她一个神秘的青铜盒子,为了打开盒子,罗莉求助于堂哥罗方。罗方果然不负所托,很快就将盒子打开了,可盒子打开后,罗方却失踪了。罗莉的朋友米兰决定帮助罗莉,一起寻找失踪的罗方。  4  第二天,罗莉和米兰两个人来到了罗方家,她们发现门根本就没有锁。  没想到罗方不在家。罗莉喊了几声,屋里屋外都找遍了,也没看到罗方。屋子里很乱,衣服、鞋子、报纸、书本扔得到处都是。  米兰给罗方打电
(一)  乡下好玩,又没人管束,多自由自在。所以,每年一放暑假,阿毛就吵着要去乡下的外婆家玩。爸爸反对说:“你那作文辅导班还得上,别一到暑假就只晓得疯,如果你的作文还写不好,看我叫你怎么‘吃笋子炒肉’!”这时妈妈说话了:“今年还让阿毛去玩几天吧,要他跟舅舅去打几只斑鸠,让外婆蒸了给他吃,这东西有明目的功效,吃了对眼睛有好处,你看他,小小年纪就戴起眼镜。”  阿毛伸手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也觉得这眼镜
东晋时,士族子弟自恃高人一等,喜欢聚在一起晒幸福,攀比骄奢淫逸,崇尚清谈玄学。郑鲜之虽也出身名门望族,却不屑加入这样的朋友圈。他不惧别人的看法,关门闭户苦读,心无旁骛,学得满腹经纶;他杜绝人情往来,时刻保持独立思考,有意培养自己的刚直品性,为踏人仕途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是这种不同寻常的处世方法,使郑鲜之一举成名。有个高官得知自己父亲被外敌杀害后,既不迎回父亲尸身埋葬,也不辞官回家守孝,依然若无其
明末吴江县人孙云球年轻的时候不喜欢科举考试,而热衷于科学研究,尤其喜欢在机械制造和测量数学方面下功夫。他看到许多人由于视力不佳而做事不便,于是暗下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他从宋朝人研究眼镜的往事中得到启发,决定采用水晶作为镜片原料,进行手工磨制。经过多次试验,孙云球终于掌握了磨片对光的制镜技术,能依据不同视力缺陷磨制出各种度数的镜片。然后他对眼镜的外形做了较大的改进,终于将原来只能手拿的单镜片眼鏡改良
1926年11月,鲁迅应厦门集美大学校长叶渊的邀请,前去参加演讲。办学方针保守的叶渊为了不使鲁迅的演讲与自己的观点相左,特地先请鲁迅吃饭,然后才带他进礼堂。但鲁迅登台就讲道:“我在厦门时,听说叶校长办学很拘束,学生极不自由,恕不敢加以赞同……刚才叶校长又请我吃饭。吃了人家的东西,好像就得说人家的好话,但我并非那样的人,对于叶校长办学方法中的错误,我仍舊非說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