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作文教学中的美育主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帮助学生在作文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教育培养目标。
一、创造美的情境,在引导学生积累素材中培养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学生在作文素材积累过程中,诚然对美好事物有着共同追求,但这种追求是凭直觉的,不假思索而得来的,并不一定真正懂得什么是美,对真、善、美、假、恶、丑缺少辨别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去积极引导,让学生受到美的启迪,激发他们去感受美和发现美。
1 把生活拉入课堂,教给学生辨别真、善、美的能力。
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学生对真善美常缺乏正确的认识。例如,一次我出了《我敬佩的人》这个作文题目,竟然有很多学生想到周杰伦,有的还会想到科比,有的同学甚至想到美国的黑社会老大。针对这种情况,我给同学们讲了赖宁舍身保护集体财产的故事;胡迪秀勇救落水儿童而献身的事迹;雷素在列车即将到来的一瞬间奋力抢救横穿铁路的老人而牺牲的事迹。许多同学都被英雄事迹所震撼,禁不住热泪盈眶,这样,在学生的心中也就有了衡量“最敬佩的人”的标准了。
2 充分利用图画和假设的情境。
看图作文是一种提供素材的作文。学生语文课本中的图画其实都蕴含着一定程度的美的因素,像《奶奶笑了》是一种爱护老人的写照,通过这个素材可以培养学生尊老爱幼情感;《看望军属王奶奶》、《替张大爷扫雪》等,都是一种感受人间真情及崇高美的体现。在这种美的素材中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假设情境作文也是一种供材料作文,例如要写《第二次龟兔赛跑》,那么第一次龟兔赛跑的故事自然就成了它的素材。在第一次龟兔赛跑中,许多学生会对小兔因骄傲而失败表示惋惜、同情和愤慨,也会对乌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表示赞扬。在《第二次龟兔赛跑》中有学生这样写:小兔在快到终点时回头嘲笑乌龟:“你这次一定输定了。”谁知乌龟心里一急,失足从上面滚了下来,乌龟又先到了终点。这种一反常态的构思充分体现了学生对美的认识及对美的追求,包含着鲜明的倾向性。
3 利用录像、录音、电视、网络媒体等提供直观的美景,创造美的氛围。
5.12地震期间,我让学生一连几天晚上看新闻联播,写日记《向灾区人民献爱心》,同学们写到:我看到灾区同学不能到校学习,心里焦急万分,真想去把灾区同学接到我们这儿来。在向灾区献爱心的活动中,同学们踊跃捐款,5元、10元、20元……很多同学把自己平日所有积蓄全部捐献出来,正像他们在日记中写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样,在行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祖国大家庭的温暖,生活处处都有爱。
二,感受洋溢在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学生发现美的存在,便会产生一种表现美的欲望。加强对学生作文的指导,使他们把感受到的美表现出来,这便是一种美的创造。
1 作文内容的情趣美。
一篇好作文重在内容有情趣,有真情实感。学生在写《家乡的春天》时,作者深深感受到大自然之美:春天里田野生机盎然,望不尽的碧绿的小麦,清风袭来,麦穗随风摆动,掀起一层层麦浪,仿佛浪涛一般,连绵起伏。就连路上的行人都会陶醉在这一望无际的麦海之中。这麦浪不仅荡漾在田间,还荡漾在劳动人们的心里,激起丰收的希冀。我爱家乡的春天,更爱这一望无际的丰收的希望。这篇作文把美丽的大自然,丰收的景象与作者的喜悦、赞美之情融为一体,把感受到的美用充满美感和饱含深情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在创造美。
2 作文语言意境美。
有位学生这样写《云》:“夏日的夜晚,我们坐在院子里的长凳上,仰着脸,看着天上的云朵和月亮捉迷藏。月亮姐姐看见地面上的人都望着她,突然害羞了,就慢慢地躲到云朵背后,遮住了美丽的脸庞,害羞地从薄纱似的云朵后面窥视着大地。”云朵与月亮“捉迷藏”,显然是拟人的手法,这是作者对美的真切感受,正是这种感受美,才把月亮写得活灵活现,极具情趣。
三、通过评价作文,诱发美的情趣,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下面是另一位学生写的《云》:“在春天,她是个美丽的小姑娘;在夏天,她是个成熟而勇敢的大姑娘;在秋天,她是个恬静羞涩的少妇;在冬天,她又是一个慈祥的母亲。”这段语言运用排比具有美的节奏、美的韵律、美的意境,它以季节的不同变化来刻画云的不同形象,赋予云以人的性格与感情,从而诱发了学生对美的想象、创造。正是在这种美的情境中,逐步培养学生去欣赏美、鉴赏美。
另外,语言中的许多称呼,如:“老头儿”、“老太婆”等口语化的称谓,在增进文章活泼诙谐格调的同时,有失文雅,值得商榷。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鉴赏美,最好使用优雅的书面语言来进行文学创作。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教学中让这种美的教育神采飞扬,那就请为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插上美的翅膀吧!
一、创造美的情境,在引导学生积累素材中培养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学生在作文素材积累过程中,诚然对美好事物有着共同追求,但这种追求是凭直觉的,不假思索而得来的,并不一定真正懂得什么是美,对真、善、美、假、恶、丑缺少辨别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去积极引导,让学生受到美的启迪,激发他们去感受美和发现美。
1 把生活拉入课堂,教给学生辨别真、善、美的能力。
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学生对真善美常缺乏正确的认识。例如,一次我出了《我敬佩的人》这个作文题目,竟然有很多学生想到周杰伦,有的还会想到科比,有的同学甚至想到美国的黑社会老大。针对这种情况,我给同学们讲了赖宁舍身保护集体财产的故事;胡迪秀勇救落水儿童而献身的事迹;雷素在列车即将到来的一瞬间奋力抢救横穿铁路的老人而牺牲的事迹。许多同学都被英雄事迹所震撼,禁不住热泪盈眶,这样,在学生的心中也就有了衡量“最敬佩的人”的标准了。
2 充分利用图画和假设的情境。
看图作文是一种提供素材的作文。学生语文课本中的图画其实都蕴含着一定程度的美的因素,像《奶奶笑了》是一种爱护老人的写照,通过这个素材可以培养学生尊老爱幼情感;《看望军属王奶奶》、《替张大爷扫雪》等,都是一种感受人间真情及崇高美的体现。在这种美的素材中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假设情境作文也是一种供材料作文,例如要写《第二次龟兔赛跑》,那么第一次龟兔赛跑的故事自然就成了它的素材。在第一次龟兔赛跑中,许多学生会对小兔因骄傲而失败表示惋惜、同情和愤慨,也会对乌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表示赞扬。在《第二次龟兔赛跑》中有学生这样写:小兔在快到终点时回头嘲笑乌龟:“你这次一定输定了。”谁知乌龟心里一急,失足从上面滚了下来,乌龟又先到了终点。这种一反常态的构思充分体现了学生对美的认识及对美的追求,包含着鲜明的倾向性。
3 利用录像、录音、电视、网络媒体等提供直观的美景,创造美的氛围。
5.12地震期间,我让学生一连几天晚上看新闻联播,写日记《向灾区人民献爱心》,同学们写到:我看到灾区同学不能到校学习,心里焦急万分,真想去把灾区同学接到我们这儿来。在向灾区献爱心的活动中,同学们踊跃捐款,5元、10元、20元……很多同学把自己平日所有积蓄全部捐献出来,正像他们在日记中写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样,在行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祖国大家庭的温暖,生活处处都有爱。
二,感受洋溢在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学生发现美的存在,便会产生一种表现美的欲望。加强对学生作文的指导,使他们把感受到的美表现出来,这便是一种美的创造。
1 作文内容的情趣美。
一篇好作文重在内容有情趣,有真情实感。学生在写《家乡的春天》时,作者深深感受到大自然之美:春天里田野生机盎然,望不尽的碧绿的小麦,清风袭来,麦穗随风摆动,掀起一层层麦浪,仿佛浪涛一般,连绵起伏。就连路上的行人都会陶醉在这一望无际的麦海之中。这麦浪不仅荡漾在田间,还荡漾在劳动人们的心里,激起丰收的希冀。我爱家乡的春天,更爱这一望无际的丰收的希望。这篇作文把美丽的大自然,丰收的景象与作者的喜悦、赞美之情融为一体,把感受到的美用充满美感和饱含深情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在创造美。
2 作文语言意境美。
有位学生这样写《云》:“夏日的夜晚,我们坐在院子里的长凳上,仰着脸,看着天上的云朵和月亮捉迷藏。月亮姐姐看见地面上的人都望着她,突然害羞了,就慢慢地躲到云朵背后,遮住了美丽的脸庞,害羞地从薄纱似的云朵后面窥视着大地。”云朵与月亮“捉迷藏”,显然是拟人的手法,这是作者对美的真切感受,正是这种感受美,才把月亮写得活灵活现,极具情趣。
三、通过评价作文,诱发美的情趣,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下面是另一位学生写的《云》:“在春天,她是个美丽的小姑娘;在夏天,她是个成熟而勇敢的大姑娘;在秋天,她是个恬静羞涩的少妇;在冬天,她又是一个慈祥的母亲。”这段语言运用排比具有美的节奏、美的韵律、美的意境,它以季节的不同变化来刻画云的不同形象,赋予云以人的性格与感情,从而诱发了学生对美的想象、创造。正是在这种美的情境中,逐步培养学生去欣赏美、鉴赏美。
另外,语言中的许多称呼,如:“老头儿”、“老太婆”等口语化的称谓,在增进文章活泼诙谐格调的同时,有失文雅,值得商榷。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鉴赏美,最好使用优雅的书面语言来进行文学创作。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教学中让这种美的教育神采飞扬,那就请为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插上美的翅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