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在当代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79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中国,韩流滚滚。特别是在电影、电视、音乐、时尚等领域,韩国文化被中国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广泛认知。于是,中国也形成对韩国视觉文化的一些主观想象,比如年轻化和娱乐性等。但是在摄影领域,我们对韩国影像所知不多。特别是纪实摄影范畴,韩国摄影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表达的风格,对中国摄影界来说几乎是陌生的。
  因此,当我有幸看到柳银珪、李诚恩、李圭哲、许贤珠、金志姸五位韩国中年摄影师的纪实摄影作品时,一方面被他们成熟影像的表达力量所震动,被影像传递的情绪所感染;另一方面对他们摄影主题注重历史发掘与反思精神而感敬佩。五组摄影作品,其拍摄对象是韩国当代社会的横向空间,摄影师不惜十年、二十年的光阴,沿着时间的历史纵向线,用镜头在传统文化中的纵深处探寻:韩国农民用一生创建他的“桃花源”;海岛中老年妇女潜海捕鱼;韩国被消除的萨满教;在日本奋斗的朝鲜学校;以及战争的创伤——慰安妇的呐喊。
  五位摄影师的五个主题,各自没有关系,但是它们都以摄影的方式,深入观察与思考韩国历史和传统是如何在当代社会的复杂发展中挣扎、奋进。我意识到我们误以为韩国视觉文化所应有的新潮与娱乐性是多么的局限和片面,这五位纪实摄影师的作品,让我体会到韩国摄影人聚集历史与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以及他们的摄影文化价值观。
  柳银珪的作品《一生一路》,是一篇当代韩国“桃花源记”影像志。作者柳银珪追踪被摄人物27年,以一颗恒定不变的心来拍摄依靠信念生活的“宋志宪”及其家族。面对被摄对象的传统气质与生活形式,柳银珪的影像也是如此得抒情与庄严。拍摄朝鲜民族传统服饰、祭奠仪式时,摄影镜头显得非常平静,没有追逐报道影像的激昂。被摄者在镜头前也表现得真切又自然。这组作品优美地展现了韩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里展现的“青鹤洞”式的当代隐居生活方式,是一次对隐秘的揭示,也是在当代纷乱的社会中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李诚恩的《牛岛海女》是一组非常震撼的作品。她以独特的视角和张弛自如的景别,饱含情感地拍摄了居住在韩国牛岛上一个正在被当代社会慢慢淘汰的社会群体——海女。这些从一出生就注定要向大海讨饭吃的渔民女人们,如今已经是满脸皱纹,潜水服和工作服卷裹着她们衰老的身体,也释放着她们迎接生活挑战的饱满力量。我们可以看出,摄影师拍摄的时间跨度、拍摄内容涵盖了海女从潜水捕捞到祭祀的各个生活层面。我们可以看到海女们丰富的感情世界。也能感到这组作品是作者为当代韩国社会中这种传统渔民文化消失而高唱的一首挽歌。
  李圭哲的作品《韩国的萨满》,色彩饱满而纯粹,画面信息丰富,常常令人目不暇接。“萨满”这种宗教活动,被韩国现代社会划分为迷信,并要被强行消灭。摄影师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观察,他认真地用镜头去保存这个涉及灵魂的独特活动。纪实摄影使我们的思考有了观看的前提,显得非常重要。
  许贤珠的作品《被剥夺的岁月》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每年韩国人在日本使馆门口关于“慰安妇”的抗议活动,影像展现的是充满抗争的事件和愤怒难控的人群;另一部分则是这些受害者“奶奶”,被现实生活所遗忘的孤独老人,同一个群体的不同生命状态。这种结构的设置能够表现出作者对事件的认识。
  金志妍的作品《朝鲜文化学校在日本》,是在韩国之外、日本境内拍摄的。这组看似平静的黑白作品,通过空间和人物的影像交织,给我们揭示了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当代日本社会排外的证据。作者没有简单地按照对灾难事件的报道方式来拍摄,而是经过艰难的谈判而获得拍摄许可后,以一种冷静的镜头语言拍摄这个学校的困境及人的奋斗。纪实摄影关注现实,而现实总是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和韩国在历史问题上的争议也是现实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部分。
  从以上摄影作品可以略知一些韩国纪实摄影的题材及风格,它既区别于欧美纪实摄影的传统与当代面貌,更不同于日本的摄影。韩国摄影师们能够花很长的时间对一个主题进行深入表现,同时又注重将摄影的当下性与社会的历史性密切相连。这一点值得中国摄影人思考。
其他文献
在众多相机产品中,某些相机因为特定的生产国家、厂商和年代,除了作为一种影像记录工具外,其本身也成为了历史的见证。例如,那些前苏联或者原捷克斯洛伐克生产的相机,因为其生产国已经解体或者消亡,本身就成了历史的一部分。再如,产地为“占领区”(包括“被占领的日本”或者“德国苏联占领区”)的相机,因为其产地特殊,而被不少相机收藏者所钟爱。这其中就包括了德国蔡司·伊康(Zeiss Ikon)公司为“伪满洲  
期刊
《高原上的修路工人》  李嘉元(江苏)  点评:天空与大地形成鲜明对比,原本被割裂的画面由形态各异的修路工人所链接。人物与环境的比例,恰到好处地烘托出高原气氛。人物的剪影也是画面中的视觉趣味点。  《两小无猜的世界》  王薇(湖北)  点评:长长的影子和实物交织,在黑白影调中产生了一种令人愉悦的韵律感。放着纸牌的桌子安静地展示着生活的味道,小孩手里的水桶挥舞得轻松曼妙。  《水乡素描》  吕铁军(
期刊
《迷失》收录了意大利摄影师米莫·约蒂塞(Mimmo Jodice)在长达30年的生活和工作中所拍摄的作品。这些独特的影像及其所展现出的个人视角,精妙地透着一种自然而然的意大利风情。  纯然的意大利  在这本画册中,约蒂塞的视角古老而又抒情,也正是这种基调使他长达30年的艺术道路独树一格。这些作品如水晶一般晶莹剔透,他喜欢对“过去”进行阐释,对错综复杂的“现在”和“将来”不断质疑。这一切,或许也可被
期刊
这大概是一种生活习惯: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恐怕做不到用轻松幽默的心态对待一切;当我们面对不熟悉的人和事时,总会是严肃认真的。因此,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寻找到周遭环境和事件中引人发笑的元素,这种幽默感是需要培养的,再慢慢地成为自己对待世界的习惯。  把幽默融入摄影作品是一项挑战,幽默摄影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什么原理帮助摄影师确定什么内容才是搞笑的,或者什么内容让人在幽默中有所感悟,需要摄影师在创作时
期刊
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韩国的文化输出力一直很强劲,很多年来被称作“韩流”。可是,尽管韩国拥有大邱摄影双年展等知名摄影展会,也有在世界上属于重量级的当代艺术摄影家,但与韩国影视剧或综艺相比,韩国的摄影却很少被系统地介绍。在目前的中国摄影类期刊中,也鲜见韩国摄影家,特别是韩国纪实摄影家的作品。  在这个专题中,我们将呈现5位韩国纪实摄影家的作品,他们都着眼于记录本国的文化和人民。据韩国中部大学摄影专业
期刊
自摄影术诞生170多年来,在被广泛传播的摄影作品总量中,涉及海洋题材的摄影作品数量不到万分之一,如记录或表现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物、海下地质、海下文化遗产、海下自然风光纪实等类别的作品可以说微乎其微、异常珍贵。而阻碍海洋题材摄影作品创作的难度来自多个方面,除拍摄器材、设备防水、拍摄与潜水技术,以及摄影师身体条件、海洋科学知识水平等因素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摄影师探索神秘海洋的勇气与精神。加拿大
期刊
一位是战后作家,一位是战后摄影师;一位用语言表达凋零的世界,一位用镜头去狩猎街头碎片。虽然摄影家森山大道比作家太宰治要晚30年出生,在翻阅《太宰:森山大道》(Dazai:Daido)这本书时,却发现两者有着某种相似的气质。  森山大道的照片充满了“粗劣、摇晃、失焦”,从早期作品《狩人》《摄影啊再见》开始,在强烈的表达方式之下,隐匿着一种温柔。就如他自己所说:“我照片的粗粒子并不是要直接反映世界的荒
期刊
松下数码相机在国内名气比不上佳能、尼康、索尼等一线相机厂商,但松下数码相机和镜头质量其实很不错。早在2003年,松下就与奥林巴斯共同推出了4/3画幅数码相机标准,2009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M4/3系统数码相机G1。十多年来,松下的LC1、大变焦比的LUMIX FZ系列、便携LX系列都曾经是畅销产品,GH4更是成为万元级别4K视频相机的佼佼者。目前,大部分松下数码相机都在我国厦门的工厂生产,而镜头
期刊
人们常说 “眼见为实”,即是说,人们总能通过双眼看到真实的事物,而相比之下语言却常有扭曲真相之嫌。然而,“观看”并不仅仅是一种生理功能,而是更为复杂的行为。我们的视觉感官体验来自于视觉系统和已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记忆与逻辑混合所产生的数据,这种体验由视觉刺激触发,于是就有了我们对于所见事物的“最合理”的解读。因此,不同人对同一张照片总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如此,人们用语言传达具体意图说不定反而更为确切。
期刊
人们常说,生活在于体验,体验与自己不同的事和人。  摄影只是一种体验的工具,有时我们要把体验具象化,告诉世界我们经历了什么,有时我们又把体验抽象化,告诉世界因为体验我们有何触动。  1962年出生的摄影师柳银珪属于后者,他在《一生一路》里展现了一名生活普通、精神却不普通的韩国农民 —— 生活在一个叫青鹤洞的村子里的宋志宪。1925年宋志宪在韩国全罗南道光阳郡太仁岛出生,务农并养殖海藻。27岁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