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行动彰显绿色应用素养导向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q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项目缘起
  2015年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近200个缔约方达成新的全球气候协定——《巴黎气候协定》。中国确定了到2030年的碳排放自主行动目标: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我们明显地意识到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与转化这样的知识一定要和社会背景紧密联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理解获取化学知识可以用来减少温室效应,造福人类社会。低碳行动是学生经常听到和谈到的一个话题,那么怎样进行低碳行动?低碳行动为什么能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难道不是一成不变的吗?这些二氧化碳的来龙去脉必然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将低碳行动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与转化结合起来,设置这样的一个项目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项目目标制订
  本项目要达成两个方面的目标,一方面是项目自身的目标,另一方面是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等方面的目标。项目教材其中的一个特点就在于它的目标定位,不仅仅局限在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等方面的获得,而是要关注到项目自身价值的实现,让学生更多地关注它的社会功能,完成这个更为宏大的目标。
  项目自身的目标指的是这个项目完成后,学生在低碳行动这件事情上所建立的公约和行为上所发生的改变。具体指的是和所在小组的同学一起制订“小组低碳行动公约”,进而讨论整理出“班级低碳行动公约”,不同的小组围绕“班级低碳行动公约”开展低碳行动,并且相互监督。这样的目标是通过阶段性目标的达成逐步实现的,关系示意见图1。
  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等方面的目标指的是在二氧化碳的性质与转化学习完成后,学生在以下方面应该达成的目标。具体内容见图2。
  三、项目任务选择
  根据该项目制订的项目目标,我们发现要达成项目目标,确实需要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围绕二氧化碳的来龙去脉,从元素的角度认识二氧化碳的产生与转化,从“质”和“量”的视角深入认识二氧化碳的产生与转化。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入地认识温室效应等社会问题的产生,提出、理解和接受各种低碳行动的具体方案,形成“班级低碳行动公约”,并围绕“班级低碳行动公约”进行低碳行动。
  鉴于上述原因,设置以下三个任务来进行该项目的学习。任务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一成不变的吗?任务2:低碳行动怎样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任务3:如何表征物质的性质与转化?这三个任务紧紧围绕低碳行动展开,每部分又分别承载相应的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等方面的目标,社会线与化学线两条线索共存,环环相扣。(见图3)
  四、项目活动设计
  任务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一成不变的吗?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造成了温室效应,但是组成空气的成分是什么,含量多少,学生并不是非常了解。所以活动1进行两个探究活动:一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让学生体会空气中有的组分的含量基本维持恒定;二是测定身边不同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让学生体会身边不同环境中二氧化碳含量是不同的,体会二氧化碳含量的确是在变化的。活动2是在活动1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二氧化碳的来源,并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见图4)
  活动1的实验探究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是第一个定量测定的实验。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远低于氧气的含量,因此第二个探究实验的难度明显高于第一个探究实验。先安排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探究也是为了给第二个实验探究打下基础,让学生了解此类定量实验的基本原理,并在第一个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改进,实现二氧化碳的含量的测定。活动2首先让学生了解哪些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再让学生体会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遵循从社会、生活入手,再进入实验室探究的认识顺序。
  任务2:低碳行动怎样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任务1明确了二氧化碳的来源,也就清楚了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标的原因,而我们的终极目的是要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所以任务2将紧紧围绕低碳行动怎样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来进行。该任务首先从活动1探寻家庭低碳行动的主要方式开始,让学生感性地认识生活中降低二氧化碳的方式和方法,而后在活动2中进入实验室,理性地探究降低二氧化碳的具体化学反应有哪些。活动3放大到自然界、工业生产中,学习自然界、工业生产中降低二氧化碳的方式和方法。项目按照“从生活中体验到实验室探究,再到自然界、工业化大生产”的顺序完成项目任务,层层递进,线索清晰。该任务中的活动安排及其相互关系见图5。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学生学习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深入体会到化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任务3:如何表征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任务1和任务2研究了二氧化碳的来龙去脉,任务3的活动1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产生和转化的化学反应的基础上,让学生探讨运用化学用语来定量描述碳元素的转化,即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其中包括配平基本的化学方程式,使学生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三者之间的相互关联。
  任务3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还要求学生能应用学到的“化学语言”——化学方程式来进一步帮助自己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活动2引导学生从“质”和“量”两个视角体会化学反应方程式表达的内涵和价值,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类型,改变条件可以调控化学反应的进行。该任务中的活动安排及其相互关系见图6。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学生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进一步认识到:当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作为反应物出现时,该化学反应体现的是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当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作为生成物出现时,该化学反应体现的是该物质可能的制备方法。如果想要促使一個化学反应发生,需要同时具备反应物相互接触和反应的条件;如果要想阻止一个化学反应发生,则可以避免反应物相互接触或者是中断使反应发生具备的条件。同时学生感受到化学反应不仅是各反应物按一定的微观粒子的比例进行反应,且化学反应中的元素在反应前后符合质量守恒的关系。
  五、项目具体内容
  该项目包含的具体内容及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见图7。
其他文献
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就教育的本质而言,培养“人”远远比培养“才”更重要。因为受到当下各种环境的制约,很多时候教育的定位被强行扭曲了,重在培养的是“才”而不是合格的“人”,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教育的方向就偏离了轨道。  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对于小学生道德品质养成而言,思想品德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遗憾的是,新课程改革已走过十余年
摘要:学生由中学升入大学后,在生活、学习上往往需要一段适应的时间。本文通过对本校2012级大学新生进行调研,并将历年情况作了对比,分析了本校大学新生适应性状况,总结了新生教育的成效,为新生教育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2012级新生;适应性;调研  大学新生经历了“十年寒窗”的苦读,开启了一个充满期待的新世界。然而,最初的幻想与激情逐渐逝去,新生们无论是在自然环境还是学习方法,无论是在个人目标还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缺乏热情,更让教师疲惫。如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提升教学的品质,实现教师“少教”,学生“乐学”呢?  丰富教学手段,注重技巧应用  “少教乐学”的核心含义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减少对学生的正面授课,通过引导激励,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技
《继续教育研究》2016年第6期刊登李东平的文章指出:现代教师的内涵素质要求主要包括: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具有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具备传统教师的优秀素质。据我国现代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现状,可发现现代教师职前在培养体制、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职后培训在管理、规划、培训经费、职后与职前衔接、评估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可从高等师范院校、培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儿童诗则是孩子放飞心灵、润泽情感、感悟发展语言的最佳载体。国家督学成尚荣说:“让学生成为种诗的人。”“种下想象也就种下了诗。”由此可见,诗的世界也是想象的世界。而如今校园“灰色童谣”的到处传唱,带有不健康内容的“口袋书”肆意流行,都凸显出学生精神世界的荒芜。孩子们在童诗中的想象正慢慢萎缩,尤其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孩子们的阅读积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量,可是“诗想”却远不如低年级那样丰
本研究对386名中职生进行了“学习倦怠和自我和谐的相关性”的问卷调查,发现中职生的自我和谐各维度与学习倦怠存在着显著相关。本文根据研究结果,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促进中职生自我和谐;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提高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校园活动文化,拓展中职生的学习空间等方面,提出教育建议。  问题的提出  校园和谐的主体是学生的和谐。中职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能否具有和谐心理特征,直
5月18日,江苏科技大学志愿者带领镇江市中山路小学学生来到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引导他们了解春蚕的飼养过程,走进桑田采摘和品尝桑葚,在快乐体验中普及蚕桑知识。  摄影报道/石玉成 任晓妹
教师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单靠一套好教材,一些好设备所能替代的,英语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往往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合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只有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生。  分类调查分析  笔者对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展开调查。对教师的性别、年龄、职称、学历调查中,发现具有本科学历的占100%,研究生学历占87.5%,有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并能通过个性的朗读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2.理解诗歌,并能通过创意的朗读改编诗歌等方式,激发生命与诗歌产生共鸣。  3.联系生活,学会发现和赞美小伙伴身上的优点,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伙伴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引导孩子理解诗歌,读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流程:  一、开启仪式:  师:亲爱的孩子们,轻轻地,走进新的一天。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尽量为幼儿创设探索和学习的环境,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儿童发展的重要资源。幼儿只有在符合其身心发展需要的环境里,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学习积极性,他们的身心才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自然角是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园地。自然角的创设,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管理上要体现幼儿的参与性,这样才能使自然角“活”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