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教材新课标的实施,人们的教育理念也在逐渐转变,教育评价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作业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通过对作业的布置来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根据地理新课标,加上我十几年的初中地理教学经验,对地理作业布置做以下调整。
一、由注重“量”变为“质”
我们传统的地理作业为了升学考试或中考、期末考取好成绩,往往进行题海战术,在布置作业时数量较多,但质量不是很高,相同内容的题重复不断,有好多知识点没有涉及到,作业没有起到作为新课的巩固作用和理解作用。
二、由注重“课本”变为“生活”
过去我们好多地理教师布置作业都是一些课本中的内容,只是起到了熟悉课本内容的作用,实际上无形中让孩子死记硬背,而课本内容倒是掌握了,但孩子们在生活中且没有察觉到我们地理知识,也就是我们地理课本知识没有与学生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我在讲完“天气与符号”时,其中有两个题,一是观察今晚中央1套19:30卫星云图,有几种颜色,每种颜色表示的含义,二是看我们子长本地电视台,写出本地的明天天气符号及表示含义。同学都观察的很细致,明白了原来天气是通过符号来反映出来的,同学都很高兴的学会了如何看天气预报了,知识与生活达到和谐统一。
三、由注重考试变为应用
传统的作业布置,量大面宽,与课本相关的内容先做练习,再挑重点布置成作业。章总结时,作一些考试中常容易出现的一些习题 ,目的就是在中期、期末考试中科任教师在十几个平行班级中,自己所带的班级有个好的名次。忽略了自己布置的作业,无法变成学生会应用的东西,知识与能力脱节。如我在讲完中国多种多样的气候时,布置的其中一个作业是:说出我们子长气侯类型,并说出春、夏、秋、冬的特点。另一个作业是:以下是我查出的延安市一年中的12个月的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让同学们绘制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并与广州市比较,使知识与生活有机统一,并服务于生活。
四、由注重“眼前利益”变为“终身发展”
过去作业的布置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只布置本节的内容,或本章的内容,没有跨章节的,也很少有各科关联的题,使得同学们学了后一节忘了前一节,学了第二章忘了第一章。在作业布置中没有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发展终身有用更没有体现。经过做作业,既能得到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也能获得观测技能,实验制作技能以及有关地理读图技能,为学生深入学习地理和其他学科奠定基础。更关系到以后他们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能力和效率。如我在讲完“雪原林海——吉林”课,作业是: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①从山下到山顶,植被怎样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②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五、由注重“封闭”变为“开放”
传统的作业布置,只布置课本上,或者与之有关的内容,没有课外,使得学生思想禁锢,只知狭小的地理课本知识,更不会将各地区的气候、资源、环境作比较,教师没有把对自己所在地区的地形、人口、交通运输线路,旅游资源展示给学生。我们要将作业与当今世界的热点联系,更应与当今民生最关心的事联系起来,让学生知道,世界皆地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更是我们学生应知道的,如我在讲完、香港、澳门后,布置作业之一是:填方格
讲完《齐鲁大地——山东》作业之一:铁路线与旅游景点填表:
六、由注重“学习结果”变为注重“学习过程”
过去的作业布置都是本节、本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而与重点、难点相关的内容都没有布置在作业之中,这实际是注重学习结果,这样容易产生忽视过程评价,助长死记硬背,弱化主体意识的不良后果。作业的布置应由易到难,再由难到应用,体现作业布置是注重学习过程,并充分注意作业的情感态度,行为方面都有新的变化。如我在讲完“草原毡乡”——内蒙古自治区一课,布置作业之一是:人们对内蒙古的描述: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矿藏。请阅读内蒙古自治区地图,并搜集资料,解释其含义。结果学生回答的五花八门,各抒己见。虽然学生回答的不一定准确,但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
总之,我们的地理教师,要以课标为依据,克服我们传统的作业布置弊端,通过地理作业的布置让学生从狭小的家庭、学校空间中“走”出来,认识社区、家乡、城市、国家、世界,认识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社会经济、民族文化、风土人情,从我国及世界各地人民的经验中吸取营养,充实自己,学会做人、做事,学会与他人交往、学会生活,让学生终身发展、终身有用。
(作者联通:717300陕西省子长县齐家湾中学)
一、由注重“量”变为“质”
我们传统的地理作业为了升学考试或中考、期末考取好成绩,往往进行题海战术,在布置作业时数量较多,但质量不是很高,相同内容的题重复不断,有好多知识点没有涉及到,作业没有起到作为新课的巩固作用和理解作用。
二、由注重“课本”变为“生活”
过去我们好多地理教师布置作业都是一些课本中的内容,只是起到了熟悉课本内容的作用,实际上无形中让孩子死记硬背,而课本内容倒是掌握了,但孩子们在生活中且没有察觉到我们地理知识,也就是我们地理课本知识没有与学生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我在讲完“天气与符号”时,其中有两个题,一是观察今晚中央1套19:30卫星云图,有几种颜色,每种颜色表示的含义,二是看我们子长本地电视台,写出本地的明天天气符号及表示含义。同学都观察的很细致,明白了原来天气是通过符号来反映出来的,同学都很高兴的学会了如何看天气预报了,知识与生活达到和谐统一。
三、由注重考试变为应用
传统的作业布置,量大面宽,与课本相关的内容先做练习,再挑重点布置成作业。章总结时,作一些考试中常容易出现的一些习题 ,目的就是在中期、期末考试中科任教师在十几个平行班级中,自己所带的班级有个好的名次。忽略了自己布置的作业,无法变成学生会应用的东西,知识与能力脱节。如我在讲完中国多种多样的气候时,布置的其中一个作业是:说出我们子长气侯类型,并说出春、夏、秋、冬的特点。另一个作业是:以下是我查出的延安市一年中的12个月的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让同学们绘制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并与广州市比较,使知识与生活有机统一,并服务于生活。
四、由注重“眼前利益”变为“终身发展”
过去作业的布置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只布置本节的内容,或本章的内容,没有跨章节的,也很少有各科关联的题,使得同学们学了后一节忘了前一节,学了第二章忘了第一章。在作业布置中没有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发展终身有用更没有体现。经过做作业,既能得到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也能获得观测技能,实验制作技能以及有关地理读图技能,为学生深入学习地理和其他学科奠定基础。更关系到以后他们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能力和效率。如我在讲完“雪原林海——吉林”课,作业是: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①从山下到山顶,植被怎样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②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五、由注重“封闭”变为“开放”
传统的作业布置,只布置课本上,或者与之有关的内容,没有课外,使得学生思想禁锢,只知狭小的地理课本知识,更不会将各地区的气候、资源、环境作比较,教师没有把对自己所在地区的地形、人口、交通运输线路,旅游资源展示给学生。我们要将作业与当今世界的热点联系,更应与当今民生最关心的事联系起来,让学生知道,世界皆地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更是我们学生应知道的,如我在讲完、香港、澳门后,布置作业之一是:填方格
讲完《齐鲁大地——山东》作业之一:铁路线与旅游景点填表:
六、由注重“学习结果”变为注重“学习过程”
过去的作业布置都是本节、本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而与重点、难点相关的内容都没有布置在作业之中,这实际是注重学习结果,这样容易产生忽视过程评价,助长死记硬背,弱化主体意识的不良后果。作业的布置应由易到难,再由难到应用,体现作业布置是注重学习过程,并充分注意作业的情感态度,行为方面都有新的变化。如我在讲完“草原毡乡”——内蒙古自治区一课,布置作业之一是:人们对内蒙古的描述: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矿藏。请阅读内蒙古自治区地图,并搜集资料,解释其含义。结果学生回答的五花八门,各抒己见。虽然学生回答的不一定准确,但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
总之,我们的地理教师,要以课标为依据,克服我们传统的作业布置弊端,通过地理作业的布置让学生从狭小的家庭、学校空间中“走”出来,认识社区、家乡、城市、国家、世界,认识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社会经济、民族文化、风土人情,从我国及世界各地人民的经验中吸取营养,充实自己,学会做人、做事,学会与他人交往、学会生活,让学生终身发展、终身有用。
(作者联通:717300陕西省子长县齐家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