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这些进步和成就都离不开我国高质量人才的支撑。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我国新时代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需要解决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机制。新时代调整教育发展目标的价值方向势在必行,摆脱功利主义和重才轻德的偏狭做法,是实现教育发展方向的全面化,努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新时代;教育价值失衡;价值目标;方向调整
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讲话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更引起学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思考。中国教育当前面临着教育价值转向的重大问题,这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基础,也关系着现代化基本实现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是重要的学术研究命题。针对当前学界对此研究的薄弱环节,要从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与教育发展理论,对新时代我国教育价值转向的問题进行思考探索,服务新时代的教育发展。
一、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不同历史层次的教育发展内涵
教育是人类文明的钥匙,作为人类思想文化与精神传承的根本途径,教育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属性,而这种属性伴随着文明概念的多元层次而具有不同的含义和要求,即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而在某一个社会形态或者某个历史阶段上,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事业,人类教育事业就是在人类文明发展全程和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之间相互博弈并不断演化进步。
(一)培养社会人是教育在整个人类文明史发展中的首要目的
人的形成和人类社会建构的过程中,劳动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劳动技能的传承与发展就是以教育为载体的。培养社会人的过程也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这是人类社会在文明层面上的教育实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是人类文明的助推器,没有教育就没有人的文明传承,也就没有人类文明的成果累计和人类的文明进步。首先,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活动。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第一,人类的教育活动是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运行,它不仅传递着生存经验,还传递着知识与思想,它与动物的本能传递有着本质的不同。动物的“教育”是基于其种族基因自带的烙印,是生来就具有的自发行为,并且动物只停留在单个的个体上。第二,人类具有多样的语言系统,成熟的社会机制,人能够将已有的知识经验应用于实践并加以改造创新。几千年来,人类社会依靠教育这一中介传授知识、形成经验,才使人类种族得以繁衍生息,逐渐壮大为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种族。第三,动物的生存技能学习基本上随生理成熟而结束,而人的教育则绝不会止于生理的成熟。人的教育伴随终身,从婴儿到老人,人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在学习,这也是教育赋予我们的独特意义。因此,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其次,教育使人从愚昧的原始社会逐步迈入现代的文明社会。正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直在接受教育,才使得一代又一代的知识经验传承下来。从原始人的狩猎到两次工业革命,乃至现在的人工智能,所有的一切不是一朝一夕实现的,而是在教育的实践活动推动下厚积薄发,才能有今天这样丰硕的科学文化成果,可以说教育历程和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同样漫长。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教育就是一项重要内容。他们重视教育的社会地位及其产生的作用,明确提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2]教育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它是提供一个国家高速运转的强大动力。它促进了人类的繁荣与发展,促进了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将人从混沌中解放出来,摆脱愚昧和无知,真正将人从自然中独立出来。再次,教育使人在社会中发展成一个健全的人。从远古时期的生存技能传授到现代化社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们的受教育范畴由点到面,教育的发展进程始终与现代社会接轨。从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下的小农经济到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探索,再到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人民逐渐从自给自足到自强求富再到人民幸福。这些个人阶段性目标方向的改变都是在教育的推动下,一步步地迈向更高的层次。教育会使人的心智上升到新的境界,逐渐变得成熟和理性。随着眼光的开阔,人们会自觉地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才”与“德”才会相互促进。因此,教育能够使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一个健全的人。由此,如果脱离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方向,教育就会出现价值偏向,甚至是价值异化。人类文明历史的教育经验启示我们,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教育都必须以育人为最基本职责,任何其他职能都不能干扰育人。
(二)教育在竞争主导的社会发展阶段上培养人才的职能日益凸显
首先,教育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学会创造文字、制造工具,积累生活经验并通过创办学校让这些直接经验转变成间接经验,一代代地传递下去。正是教育的作用,人类才得以逐渐告别衣不蔽体、愚昧无知的蛮荒时代。教育使得人们学会总结,懂得改变社会与自身的积弊,而放眼中国的历史长河来看,同样也离不开教育的推动。从春秋战国的私学、汉代的太学到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历朝历届的教育都培养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这些人才在一次次的社会政治,经济改革中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反反复复、迂回曲折,一直到21世纪我们看到了一个强大的中国。其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一个国家的崛起和强大是需要各行各业的人发挥自己的才能,才能对国家的建设有所帮助,而教育正是输送具备这些才能的人的主要途径,除此之外,没有哪一种活动能够快速且有效地培养一个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队伍。19世纪中叶的日本在内外交困之际,进行了著名的“明治维新”运动。试图通过学习西方国家来提升国力,摆脱困境。在众多自救的制度中,教育也被日本视为重中之重,比如培养合格的师范队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设置高等教育机构等措施,不仅使得日本国人的基本文化素养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为当时的日本国内经济崛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封建主义时期的近代中国,为了避免处于受列强牵制的被动局面,展开了洋务运动,创办洋务学堂,培养洋务运动所需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并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官式新办学校——京师同文馆,也是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还开展公费留学教育,输送学生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自然科学,这些人后来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代科学技术人才,为后来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纵观西方,美国也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颁布了《国防教育法》,目的是使教育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开展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学习型人才。正是有了人才的支持,美国至今都在许多方面保持着领先的地位。由此可见,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支撑,而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再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终身性活动。“终身学习是21世纪生存概念”的提出正是这一变化的必然。时代的脚步走得太快,如果我们不跟上步伐,落后太多,最终我们将没有用武之地。所以在几千年前儒家就曾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这样的经典义理。人的求知欲望是无止境的,人们也意识到学习的道路也是永无尽头的,所以在任何行业、任何领域,我们常常看到一线专家都是一些年级较大的前辈,他们积累了足够的经验,见多识广,实践丰富,但他们依然保持着读书、钻研的习惯,这也同样表明了教育是人才培养的终身性活动。 (三)新时代教育应该展现培养人才和培养人的功能
四十多年前,毛主席在莫斯科面对中国留学生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4]新时代的中国教育既要培养人,也要培养人才。首先,我国目前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对我们的国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上讲道:“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5]因此在当下我们应树立不拘一格的人才观,不仅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传授知识,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挖掘潜能,还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成为一个既有文化知识,又有专业特长,同时还是一个具有道德感的人。其次,21世纪的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到了新一轮阶段,以信息技术为首的科技浪潮席卷了全球,人类社会迎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以往依靠工业资源发展的国家因为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负面结果而纷纷转型。比如: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各国之间的联系,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让知识的产生与传播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知识经济带来的发展速度呈几何倍数增长。而在這一系列进步的背后,需要大量的智力支持,因此为了搭上这趟顺风车,我们必须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建立起科学的人才管理制度,营造出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再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与突破。从恢复高考制度到九年制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基本上都属于有学可上。然而有发展就意味着矛盾也随之而来,我国现阶段的教育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要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比如:城乡区域教育资源不均匀,发展差距过大,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力量薄弱,教育基础设施跟不上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脚步。因此建设教育强国一直是我们为之努力前进的方向。二十一世纪初,国家提出“科教强国和人才兴国”战略,到今天的五大发展理念,人才依然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而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的孵化器,因此,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教育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我国教育发展价值失衡问题及其客观原因分析
我国的教育改革一直到今天,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价值观的缺失,道德素质低下等等,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我们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缺少“工匠精神”,在社会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社会、家庭、学校都没有真正做到一心一意去耕耘教育这片疆土,而是想得太多,想得到的太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价值失衡问题日益凸显。
(一)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失衡问题
首先,教育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均衡。伴随着中国地域性经济发展的差异不断扩大,教育发展差异的区域性问题也日益凸现。并且在相当长时间内将会依然存在,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从地域不平衡上来看,中国的乡村教育相对于城镇地区的教育来说,其基础仍然是薄弱的;中西部中等城市教育和东部沿海城市教育相比,其发展水平仍然落后于后者一大截。从教育设施方面来说:各地区教育经费分配不均衡,现代化教学设备尚未实现全面覆盖,设备落后。中小城市数字化教育体系不完善,基础教育薄弱。其次,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规模取得了指数级发展,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是我国教育综合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学前教育教师队伍性别差异大,优质男性幼师人才短缺。职业教育发展缓慢,高素质、高标准的职业教师师资队伍尚未形成,造成国内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进度缓慢。初等教育、高等教育教育模式僵化,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桎梏不前。中国的各阶段教育培养人才的方法和理念落后,优质的精品课程资源短缺。学生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不强。最后,当前教育发展现状与教育目标有一定的差距。表现在教育方法单一,教育理念比较墨守成规,不能跟上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这一要求的步伐。教育评价导向不科学,唯分数,唯升学率,唯文凭,唯论文的现象严重,并由此引发的师生之间的矛盾,学生培养成果不过关等问题。
(二)教育过程中的轻重失衡与目标单一化
社会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迫使学校输送大量的知识劳动分子,于是教育开始变得产业化。学校里,教师更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素质教育。家庭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目标单一,重外在成绩,轻内在修养。忽视孩子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差异性,错过了孩子教育的关键期,顾此失彼,偏离了教育的初衷。首先,重知识轻人文,人才培养单一化。过分重视知识经验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思考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传统教育观念可能更擅长培养出知识型人才,而少了一些创造性和实践性。学校更多强调的是重点学科的学习而不是全面发展,重学科轻艺术,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基础。如果人才培养标准被统一化,那么就会割裂教育原本的意义,学生人文素养贫乏,俨然不会呈现学术发展百花齐放的局面。其次,重智力轻德育,道德修养水平低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是教育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方向。但需要我们反思的是学校里的道德教育并不占教育的主要部分。虽然说整个国民的道德素养并不完全由学校教育决定,但是二者之间的联系密切,当许多家庭还不能承担起子女道德教育的重任时,学校就扮演着影响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角色。而在社会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我们的教育变得功利化,片面化。学生之间的攀比之风蔓延,教师未做到因材施教,过分看重科学知识的获得而忽视道德教育的价值,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只是理论的单纯灌输,走走过场,而实际的行动教育却无人提及,社会上往往会出现一些高知识低道德的人,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给我们敲响的警钟。最后,唯分数论,社会教育氛围功利化。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归根到底是时代发展中消极思想的遗留问题。从我国古代农耕时期开始的科举考试中,就已经看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考取功名,求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而不是作为一个人精神追求。所以这种功利思想即使过了几百年,也依然根深蒂固在当下人的内心。其次,发展市场经济给国人带来了财富、资本,在享受到金钱带来的愉悦之后,教育成了积累财富过程中的一个跳板,教育本该是一件提升自我的过程,但是和资本挂上了钩,因此教育的异化——功利教育应运而生。“分数”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能够带来荣誉和利益。因此学生会在社会、家庭、学校的唯分数论标准的暗示下,学习动机也变得功利化起来,功利主义之风盛行不下,学生自然缺乏心系天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个人、社会、家庭对人的发展目标的畸形化理解
首先是社会发展价值目标的物质化。当一个社会发展到新的高度时,物质条件丰富了,人们想要获得和享受的东西就越来越多,归根结底,教育还是和生产联系在一起,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条件。反过来社会生产也制约着教育,并且要求教育为这些关系服务,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因此当教育和物质生产交织在一起时,教育教学活动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活动,自然避免不了和物质的挂钩。其次家庭期望目标的片面化。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竞争意识占据人们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家长在上一代的改革浪潮中经历了种种的“弱肉强食”的现实,所以家长为了避免让孩子在社会竞争中遭到淘汰,自然会把孩子们的分数作为唯一能否适应社会需要的依据,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好与坏的直接标准,这样的期待目标太过片面化,忽视孩子的其他方面成长。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家长片面化的期待目标给孩子心理增添负担和压力,这种压力转化到孩子的身上,原本学习的主动性逐渐变成被动的前行,潜移默化之下,他们就会认为这不是在为了自己而学,而是为了父母而学。那么在这样的学习动机下,独立健全的人格培养就无从谈起。再次是个人发展价值的畸形单一化。《大学》首篇便开宗明义讲道:“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6]而目前我们的大学里会出现一部分这样的学生:他们成绩优秀,好学,但缺少信仰,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关怀,大悲悯,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钱理群先生前不久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语惊四座,他说:“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7]这种利己的为人处世模式不堪肩负祖国建设的重任,社會责任感和使命感淡薄,这也是当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反思的地方。
(四)重才轻人教育的不良影响后果
首先,传统谦谦君子之风的丧失。中国社会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传统的伦理道德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虽然在后来的改革开放乃至今天,我们一直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但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家庭都存在着功利主义的现象。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媒体屡屡曝光出一些社会公众人物在后期做出违法的事情,对社会大众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其次,德才兼备考核标准的偏移,与教育初衷不符合。从学校教育来看,德才兼备的考核评价系统并没有很好得得到落实。在应试教育中,品德教育一直被忽视,没有很好地将德育回归生活,只有理论,缺少实干。再加上唯分数论成为大众默认的标准,从而造成我国整体教育考核评价标准的偏移,这与我们一直强调的德才兼备的选拔人才标准是不对称的,对我们的教育发展价值方向也有着潜在的威胁。再次,人才成长社会风险大,与人文精神不相称。当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不具备健全的人格,那么后续的社会风险也会较大,对于社会来说,高智商的犯罪分子杀伤力堪比一百个罪犯,他会危害到他人人身安全、扰乱社会秩序,造成国际家利益受损,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学校来说,学生人格不健全意味着学校育人责任的缺失,学校的教书育人职能受到质疑,社会公众的信任度降低。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一个没有得到全面发展的家庭成员,在未来,他可能精神空虚,沉湎虚拟空间,成为无业游民,也有可能慎独精神无法养成,责任逃避等一系列负面问题。对于人民大众来说,每个人所承受的责任风险加大,因此培养完善、全面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三、我国教育发展价值目标的时代方向
新时代我国的教育发展价值目标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调整,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合力,努力提升当代青少年的精神面貌和道德修养。
(一)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自古以来教育就被赋予培养人成才的重任,一是将学生培养成一个知礼仪、有品德、明是非的人。二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某种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培养优秀的学生并不仅仅只重视传授知识,更在于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具有道德责任感的优秀青年。当代中国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新时代,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支持,我们要积极培养和启用各种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仅要有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敢于去创新、去耕耘自己的专业领域,为国家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努力朝着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大步前进。
(二)教育对象的全面化发展
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一直努力的方向。在家庭方面,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家教是一个孩子走向社会的重要前提;在学校方面,教育从事者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积极争取到每个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将孩子培养成内外兼修的人。加强智育,要勤学,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非学无以广才”,博览群书,加强实践,做一个创新有为的知识青年。加强体育,身体是开展一切活动的前提,大中小学校要开展各形式的体育课程,促进体育与学生健康生活的结合,增强学生的体魄。加强美育,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接触美的东西,包括组织学生去大自然、博物馆、话剧院等,培养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提高孩子们对美的感知和鉴赏。加强劳育,中华民族自古就秉承着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所以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劳动不分贵贱,靠双手实干创造未来最光荣。
(三)重点教育内容的变化调整
传统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道德品质教育。在道德品质教育这一方面,没有具体落实到点,而是在整体的道德教育大框上泛泛而谈。在新时代下为了响应习近平同志的教育讲话精神,我们的教育内容应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有的学生立志不可谓不高远,但就是不愿意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付出自己的努力,其实作为学生,理想犹如人生中的灯塔,它指引着你朝着这个方向一步步前进。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远大的理想信念会在无形之中帮助学生们找准未来的方向和道路,并为之奋斗。“第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没有国就没有家,爱国是判断一个人能否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标志,作为祖国的一份子,我们必须把国家放在心中第一位,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捍卫祖国的领土,要把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印刻在广大青少年的骨子里,要引导青少年们拥护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始终跟着党的步伐走,在党的领导下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美丽、强大的中国。第三,加强道德修养。人无德不立,在各行各业首先要具备的素质是学会做人,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水平。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大情怀的人。同时在社会实践中,将学生的道德操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落实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真正的成为一个内外兼修的人。第四,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马克思曾说劳动创造了人,如果一个国家不劳动,那么过不了多长时间国家就会消亡。作为当代青年,要呈现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加强自己的真才实学。在二十一世纪,发展是首要,创新是引领,人才是资源。我国目前处于快速发展的时代,因此作为当代的青年学生们要有拼搏向上的精神,健全的人格,强健的体魄,高尚的操守,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真正为国奉献,造福于民。 (四)根据新时代要求进行教育改革
首先,教育发展的价值导向需要变革,从功利主义转向人文主义。首先要改变目前中国教育存在的功利主义倾向,学生们学习的初心不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更看重长远的利益和回报。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的教育出发点都与物质利益挂钩,因此我们要根据新时代要求,逐渐将功利的教育之风转变为人文主义,培养出能够承担建设祖国重任的合格接班人。其次,加快学习成绩考核机制的变革,增强品行、意志力方面的素质考核,把考核范围扩展到与学生紧密联系的德、智、体等多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科学和人文素养、全面发展的国民。再次,强化青少年身体发展素质,促进强健体魄。目前我国的青少年们体育锻炼形式单一,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加强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是当前教育价值转向的重点,在兼顾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也要加强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五)发挥教师引领学生成长的能力
习近平指出:“师者,人之模范也。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8]虽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但教师依然要坚持加强对学生四个方面的引导。首先,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引导。学校是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的摇篮,从小学直至大学,学生所积累的知识,掌握的技能不仅关系到学生未来在社会上能否自力更生,还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打造精品课程,提高课程质量,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潜能。其次,加强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明是非,懂善恶,不人云亦云,做到独立思考,要有家国情怀,教师要做到以行导行,以智启智,以性养性,以情动情。再次,加强学生身心健康的引导。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重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健康,引导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为学习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同时教师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健康发展,使学生达到身心统一。最后,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的引导。陶行知先生主张教育源于生活,以学习为手段,让学生了解生活实际,学会做人,更好地融入社会。[9]教師要培养学生们学会观察世界,关注丰富的社会生活,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将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经验相结合,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0.
[3]孙瑞雪.道教“师道”思想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58-63.
[4]毛泽东.毛泽东语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09):2.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6]董晔,毕孟森.传统“大学之道”的理论内涵与现代转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05):38-41.
[7]钱理群.大学里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N].南方周末报,2016-11-23.
[8]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人民日报,2014-9-10(002).
[9]曹玮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J].大众文艺,2020(09):220-221.
责任编辑 牛志鹏
关键词:新时代;教育价值失衡;价值目标;方向调整
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讲话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更引起学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思考。中国教育当前面临着教育价值转向的重大问题,这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基础,也关系着现代化基本实现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是重要的学术研究命题。针对当前学界对此研究的薄弱环节,要从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与教育发展理论,对新时代我国教育价值转向的問题进行思考探索,服务新时代的教育发展。
一、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不同历史层次的教育发展内涵
教育是人类文明的钥匙,作为人类思想文化与精神传承的根本途径,教育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属性,而这种属性伴随着文明概念的多元层次而具有不同的含义和要求,即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而在某一个社会形态或者某个历史阶段上,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事业,人类教育事业就是在人类文明发展全程和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之间相互博弈并不断演化进步。
(一)培养社会人是教育在整个人类文明史发展中的首要目的
人的形成和人类社会建构的过程中,劳动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劳动技能的传承与发展就是以教育为载体的。培养社会人的过程也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这是人类社会在文明层面上的教育实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是人类文明的助推器,没有教育就没有人的文明传承,也就没有人类文明的成果累计和人类的文明进步。首先,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活动。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第一,人类的教育活动是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运行,它不仅传递着生存经验,还传递着知识与思想,它与动物的本能传递有着本质的不同。动物的“教育”是基于其种族基因自带的烙印,是生来就具有的自发行为,并且动物只停留在单个的个体上。第二,人类具有多样的语言系统,成熟的社会机制,人能够将已有的知识经验应用于实践并加以改造创新。几千年来,人类社会依靠教育这一中介传授知识、形成经验,才使人类种族得以繁衍生息,逐渐壮大为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种族。第三,动物的生存技能学习基本上随生理成熟而结束,而人的教育则绝不会止于生理的成熟。人的教育伴随终身,从婴儿到老人,人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在学习,这也是教育赋予我们的独特意义。因此,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其次,教育使人从愚昧的原始社会逐步迈入现代的文明社会。正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直在接受教育,才使得一代又一代的知识经验传承下来。从原始人的狩猎到两次工业革命,乃至现在的人工智能,所有的一切不是一朝一夕实现的,而是在教育的实践活动推动下厚积薄发,才能有今天这样丰硕的科学文化成果,可以说教育历程和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同样漫长。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教育就是一项重要内容。他们重视教育的社会地位及其产生的作用,明确提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2]教育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它是提供一个国家高速运转的强大动力。它促进了人类的繁荣与发展,促进了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将人从混沌中解放出来,摆脱愚昧和无知,真正将人从自然中独立出来。再次,教育使人在社会中发展成一个健全的人。从远古时期的生存技能传授到现代化社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们的受教育范畴由点到面,教育的发展进程始终与现代社会接轨。从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下的小农经济到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探索,再到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人民逐渐从自给自足到自强求富再到人民幸福。这些个人阶段性目标方向的改变都是在教育的推动下,一步步地迈向更高的层次。教育会使人的心智上升到新的境界,逐渐变得成熟和理性。随着眼光的开阔,人们会自觉地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才”与“德”才会相互促进。因此,教育能够使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一个健全的人。由此,如果脱离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方向,教育就会出现价值偏向,甚至是价值异化。人类文明历史的教育经验启示我们,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教育都必须以育人为最基本职责,任何其他职能都不能干扰育人。
(二)教育在竞争主导的社会发展阶段上培养人才的职能日益凸显
首先,教育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学会创造文字、制造工具,积累生活经验并通过创办学校让这些直接经验转变成间接经验,一代代地传递下去。正是教育的作用,人类才得以逐渐告别衣不蔽体、愚昧无知的蛮荒时代。教育使得人们学会总结,懂得改变社会与自身的积弊,而放眼中国的历史长河来看,同样也离不开教育的推动。从春秋战国的私学、汉代的太学到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历朝历届的教育都培养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这些人才在一次次的社会政治,经济改革中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反反复复、迂回曲折,一直到21世纪我们看到了一个强大的中国。其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一个国家的崛起和强大是需要各行各业的人发挥自己的才能,才能对国家的建设有所帮助,而教育正是输送具备这些才能的人的主要途径,除此之外,没有哪一种活动能够快速且有效地培养一个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队伍。19世纪中叶的日本在内外交困之际,进行了著名的“明治维新”运动。试图通过学习西方国家来提升国力,摆脱困境。在众多自救的制度中,教育也被日本视为重中之重,比如培养合格的师范队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设置高等教育机构等措施,不仅使得日本国人的基本文化素养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为当时的日本国内经济崛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封建主义时期的近代中国,为了避免处于受列强牵制的被动局面,展开了洋务运动,创办洋务学堂,培养洋务运动所需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并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官式新办学校——京师同文馆,也是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还开展公费留学教育,输送学生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自然科学,这些人后来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代科学技术人才,为后来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纵观西方,美国也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颁布了《国防教育法》,目的是使教育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开展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学习型人才。正是有了人才的支持,美国至今都在许多方面保持着领先的地位。由此可见,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支撑,而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再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终身性活动。“终身学习是21世纪生存概念”的提出正是这一变化的必然。时代的脚步走得太快,如果我们不跟上步伐,落后太多,最终我们将没有用武之地。所以在几千年前儒家就曾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这样的经典义理。人的求知欲望是无止境的,人们也意识到学习的道路也是永无尽头的,所以在任何行业、任何领域,我们常常看到一线专家都是一些年级较大的前辈,他们积累了足够的经验,见多识广,实践丰富,但他们依然保持着读书、钻研的习惯,这也同样表明了教育是人才培养的终身性活动。 (三)新时代教育应该展现培养人才和培养人的功能
四十多年前,毛主席在莫斯科面对中国留学生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4]新时代的中国教育既要培养人,也要培养人才。首先,我国目前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对我们的国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上讲道:“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5]因此在当下我们应树立不拘一格的人才观,不仅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传授知识,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挖掘潜能,还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成为一个既有文化知识,又有专业特长,同时还是一个具有道德感的人。其次,21世纪的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到了新一轮阶段,以信息技术为首的科技浪潮席卷了全球,人类社会迎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以往依靠工业资源发展的国家因为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负面结果而纷纷转型。比如: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各国之间的联系,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让知识的产生与传播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知识经济带来的发展速度呈几何倍数增长。而在這一系列进步的背后,需要大量的智力支持,因此为了搭上这趟顺风车,我们必须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建立起科学的人才管理制度,营造出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再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与突破。从恢复高考制度到九年制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基本上都属于有学可上。然而有发展就意味着矛盾也随之而来,我国现阶段的教育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要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比如:城乡区域教育资源不均匀,发展差距过大,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力量薄弱,教育基础设施跟不上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脚步。因此建设教育强国一直是我们为之努力前进的方向。二十一世纪初,国家提出“科教强国和人才兴国”战略,到今天的五大发展理念,人才依然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而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的孵化器,因此,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教育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我国教育发展价值失衡问题及其客观原因分析
我国的教育改革一直到今天,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价值观的缺失,道德素质低下等等,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我们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缺少“工匠精神”,在社会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社会、家庭、学校都没有真正做到一心一意去耕耘教育这片疆土,而是想得太多,想得到的太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价值失衡问题日益凸显。
(一)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失衡问题
首先,教育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均衡。伴随着中国地域性经济发展的差异不断扩大,教育发展差异的区域性问题也日益凸现。并且在相当长时间内将会依然存在,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从地域不平衡上来看,中国的乡村教育相对于城镇地区的教育来说,其基础仍然是薄弱的;中西部中等城市教育和东部沿海城市教育相比,其发展水平仍然落后于后者一大截。从教育设施方面来说:各地区教育经费分配不均衡,现代化教学设备尚未实现全面覆盖,设备落后。中小城市数字化教育体系不完善,基础教育薄弱。其次,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规模取得了指数级发展,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是我国教育综合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学前教育教师队伍性别差异大,优质男性幼师人才短缺。职业教育发展缓慢,高素质、高标准的职业教师师资队伍尚未形成,造成国内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进度缓慢。初等教育、高等教育教育模式僵化,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桎梏不前。中国的各阶段教育培养人才的方法和理念落后,优质的精品课程资源短缺。学生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不强。最后,当前教育发展现状与教育目标有一定的差距。表现在教育方法单一,教育理念比较墨守成规,不能跟上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这一要求的步伐。教育评价导向不科学,唯分数,唯升学率,唯文凭,唯论文的现象严重,并由此引发的师生之间的矛盾,学生培养成果不过关等问题。
(二)教育过程中的轻重失衡与目标单一化
社会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迫使学校输送大量的知识劳动分子,于是教育开始变得产业化。学校里,教师更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素质教育。家庭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目标单一,重外在成绩,轻内在修养。忽视孩子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差异性,错过了孩子教育的关键期,顾此失彼,偏离了教育的初衷。首先,重知识轻人文,人才培养单一化。过分重视知识经验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思考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传统教育观念可能更擅长培养出知识型人才,而少了一些创造性和实践性。学校更多强调的是重点学科的学习而不是全面发展,重学科轻艺术,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基础。如果人才培养标准被统一化,那么就会割裂教育原本的意义,学生人文素养贫乏,俨然不会呈现学术发展百花齐放的局面。其次,重智力轻德育,道德修养水平低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是教育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方向。但需要我们反思的是学校里的道德教育并不占教育的主要部分。虽然说整个国民的道德素养并不完全由学校教育决定,但是二者之间的联系密切,当许多家庭还不能承担起子女道德教育的重任时,学校就扮演着影响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角色。而在社会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我们的教育变得功利化,片面化。学生之间的攀比之风蔓延,教师未做到因材施教,过分看重科学知识的获得而忽视道德教育的价值,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只是理论的单纯灌输,走走过场,而实际的行动教育却无人提及,社会上往往会出现一些高知识低道德的人,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给我们敲响的警钟。最后,唯分数论,社会教育氛围功利化。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归根到底是时代发展中消极思想的遗留问题。从我国古代农耕时期开始的科举考试中,就已经看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考取功名,求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而不是作为一个人精神追求。所以这种功利思想即使过了几百年,也依然根深蒂固在当下人的内心。其次,发展市场经济给国人带来了财富、资本,在享受到金钱带来的愉悦之后,教育成了积累财富过程中的一个跳板,教育本该是一件提升自我的过程,但是和资本挂上了钩,因此教育的异化——功利教育应运而生。“分数”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能够带来荣誉和利益。因此学生会在社会、家庭、学校的唯分数论标准的暗示下,学习动机也变得功利化起来,功利主义之风盛行不下,学生自然缺乏心系天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个人、社会、家庭对人的发展目标的畸形化理解
首先是社会发展价值目标的物质化。当一个社会发展到新的高度时,物质条件丰富了,人们想要获得和享受的东西就越来越多,归根结底,教育还是和生产联系在一起,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条件。反过来社会生产也制约着教育,并且要求教育为这些关系服务,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因此当教育和物质生产交织在一起时,教育教学活动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活动,自然避免不了和物质的挂钩。其次家庭期望目标的片面化。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竞争意识占据人们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家长在上一代的改革浪潮中经历了种种的“弱肉强食”的现实,所以家长为了避免让孩子在社会竞争中遭到淘汰,自然会把孩子们的分数作为唯一能否适应社会需要的依据,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好与坏的直接标准,这样的期待目标太过片面化,忽视孩子的其他方面成长。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家长片面化的期待目标给孩子心理增添负担和压力,这种压力转化到孩子的身上,原本学习的主动性逐渐变成被动的前行,潜移默化之下,他们就会认为这不是在为了自己而学,而是为了父母而学。那么在这样的学习动机下,独立健全的人格培养就无从谈起。再次是个人发展价值的畸形单一化。《大学》首篇便开宗明义讲道:“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6]而目前我们的大学里会出现一部分这样的学生:他们成绩优秀,好学,但缺少信仰,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关怀,大悲悯,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钱理群先生前不久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语惊四座,他说:“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7]这种利己的为人处世模式不堪肩负祖国建设的重任,社會责任感和使命感淡薄,这也是当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反思的地方。
(四)重才轻人教育的不良影响后果
首先,传统谦谦君子之风的丧失。中国社会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传统的伦理道德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虽然在后来的改革开放乃至今天,我们一直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但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家庭都存在着功利主义的现象。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媒体屡屡曝光出一些社会公众人物在后期做出违法的事情,对社会大众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其次,德才兼备考核标准的偏移,与教育初衷不符合。从学校教育来看,德才兼备的考核评价系统并没有很好得得到落实。在应试教育中,品德教育一直被忽视,没有很好地将德育回归生活,只有理论,缺少实干。再加上唯分数论成为大众默认的标准,从而造成我国整体教育考核评价标准的偏移,这与我们一直强调的德才兼备的选拔人才标准是不对称的,对我们的教育发展价值方向也有着潜在的威胁。再次,人才成长社会风险大,与人文精神不相称。当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不具备健全的人格,那么后续的社会风险也会较大,对于社会来说,高智商的犯罪分子杀伤力堪比一百个罪犯,他会危害到他人人身安全、扰乱社会秩序,造成国际家利益受损,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学校来说,学生人格不健全意味着学校育人责任的缺失,学校的教书育人职能受到质疑,社会公众的信任度降低。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一个没有得到全面发展的家庭成员,在未来,他可能精神空虚,沉湎虚拟空间,成为无业游民,也有可能慎独精神无法养成,责任逃避等一系列负面问题。对于人民大众来说,每个人所承受的责任风险加大,因此培养完善、全面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三、我国教育发展价值目标的时代方向
新时代我国的教育发展价值目标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调整,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合力,努力提升当代青少年的精神面貌和道德修养。
(一)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自古以来教育就被赋予培养人成才的重任,一是将学生培养成一个知礼仪、有品德、明是非的人。二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某种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培养优秀的学生并不仅仅只重视传授知识,更在于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具有道德责任感的优秀青年。当代中国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新时代,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支持,我们要积极培养和启用各种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仅要有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敢于去创新、去耕耘自己的专业领域,为国家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努力朝着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大步前进。
(二)教育对象的全面化发展
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一直努力的方向。在家庭方面,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家教是一个孩子走向社会的重要前提;在学校方面,教育从事者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积极争取到每个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将孩子培养成内外兼修的人。加强智育,要勤学,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非学无以广才”,博览群书,加强实践,做一个创新有为的知识青年。加强体育,身体是开展一切活动的前提,大中小学校要开展各形式的体育课程,促进体育与学生健康生活的结合,增强学生的体魄。加强美育,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接触美的东西,包括组织学生去大自然、博物馆、话剧院等,培养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提高孩子们对美的感知和鉴赏。加强劳育,中华民族自古就秉承着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所以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劳动不分贵贱,靠双手实干创造未来最光荣。
(三)重点教育内容的变化调整
传统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道德品质教育。在道德品质教育这一方面,没有具体落实到点,而是在整体的道德教育大框上泛泛而谈。在新时代下为了响应习近平同志的教育讲话精神,我们的教育内容应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有的学生立志不可谓不高远,但就是不愿意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付出自己的努力,其实作为学生,理想犹如人生中的灯塔,它指引着你朝着这个方向一步步前进。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远大的理想信念会在无形之中帮助学生们找准未来的方向和道路,并为之奋斗。“第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没有国就没有家,爱国是判断一个人能否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标志,作为祖国的一份子,我们必须把国家放在心中第一位,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捍卫祖国的领土,要把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印刻在广大青少年的骨子里,要引导青少年们拥护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始终跟着党的步伐走,在党的领导下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美丽、强大的中国。第三,加强道德修养。人无德不立,在各行各业首先要具备的素质是学会做人,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水平。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大情怀的人。同时在社会实践中,将学生的道德操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落实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真正的成为一个内外兼修的人。第四,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马克思曾说劳动创造了人,如果一个国家不劳动,那么过不了多长时间国家就会消亡。作为当代青年,要呈现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加强自己的真才实学。在二十一世纪,发展是首要,创新是引领,人才是资源。我国目前处于快速发展的时代,因此作为当代的青年学生们要有拼搏向上的精神,健全的人格,强健的体魄,高尚的操守,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真正为国奉献,造福于民。 (四)根据新时代要求进行教育改革
首先,教育发展的价值导向需要变革,从功利主义转向人文主义。首先要改变目前中国教育存在的功利主义倾向,学生们学习的初心不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更看重长远的利益和回报。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的教育出发点都与物质利益挂钩,因此我们要根据新时代要求,逐渐将功利的教育之风转变为人文主义,培养出能够承担建设祖国重任的合格接班人。其次,加快学习成绩考核机制的变革,增强品行、意志力方面的素质考核,把考核范围扩展到与学生紧密联系的德、智、体等多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科学和人文素养、全面发展的国民。再次,强化青少年身体发展素质,促进强健体魄。目前我国的青少年们体育锻炼形式单一,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加强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是当前教育价值转向的重点,在兼顾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也要加强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五)发挥教师引领学生成长的能力
习近平指出:“师者,人之模范也。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8]虽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但教师依然要坚持加强对学生四个方面的引导。首先,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引导。学校是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的摇篮,从小学直至大学,学生所积累的知识,掌握的技能不仅关系到学生未来在社会上能否自力更生,还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打造精品课程,提高课程质量,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潜能。其次,加强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明是非,懂善恶,不人云亦云,做到独立思考,要有家国情怀,教师要做到以行导行,以智启智,以性养性,以情动情。再次,加强学生身心健康的引导。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重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健康,引导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为学习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同时教师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健康发展,使学生达到身心统一。最后,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的引导。陶行知先生主张教育源于生活,以学习为手段,让学生了解生活实际,学会做人,更好地融入社会。[9]教師要培养学生们学会观察世界,关注丰富的社会生活,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将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经验相结合,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0.
[3]孙瑞雪.道教“师道”思想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58-63.
[4]毛泽东.毛泽东语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09):2.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6]董晔,毕孟森.传统“大学之道”的理论内涵与现代转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05):38-41.
[7]钱理群.大学里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N].南方周末报,2016-11-23.
[8]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人民日报,2014-9-10(002).
[9]曹玮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J].大众文艺,2020(09):220-221.
责任编辑 牛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