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目标导向 聚焦青年需求 奋力投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伟大实践

来源 :中国共青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ca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团贵州省委始终坚持围绕党政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作用,以规划引领服务青年,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的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决定》,紧紧围绕“三精准”“三落实”“三保障”要求,广泛凝聚动员团员青年投身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着力推进以学业资助、就业援助、创业扶助、志智双扶、志愿服务、定点帮扶为主要内容的“青春建功大扶贫·实现六个一万加”系列行动。通过发挥共青团组织化、社会化动员优势,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东风,在2020年底前向1万名以上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学业资助、向1万名以上高校和中职学校贫困家庭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向1万名以上贫困地区农村青年或返乡青年提供创业扶助、开展1万次以上贫困地区“志智双扶”主题活动和文化产品编创推广、招募1万名以上应届大学毕业生志愿者在基层工作、定点帮扶1万名以上建档立卡贫困群众。

聚焦贫困青少年入学需求开展学业资助


  针对贫困学生入学问题,在全省开展“学业资助一万加”行动,注重把握爱心资助的“框架”与“内涵”,在帮助他们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实现“圆梦上学”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发挥为党育人的职能。
  以社会化动员搭起爱心资助的“框架”。积极争取茅台公司、习酒公司等爱心企业支持,通过“中国茅台·国之栋梁”“习酒·我的大学”“春晖行动——致公学生培养计划”、青联爱心助学计划等项目筹集资金6401.81万元,帮助13246名学生圆了大学梦。
  以思想引领注入爱心资助的“内涵”。始终坚持将思想政治引领放在首位,从被动接受资助的“我帮你”模式,转变为携手共渡难关“我和你”模式,突出资助的后续跟踪和陪伴,将党的关怀传递到困难学子的心中,引导他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聚焦青年就业需求开展就业帮助


  针对贫困青年就业问题,在全省开展“就业援助一万加”活动,通过提供“就业三环节”全过程服务,帮助他们能就业、就好业。
  通过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举办“多彩贵州·创在乡土”技能培训,组织1361人次贫困地区青年免费参加烹调、电工、焊工、工程机械等专业学习。在安置社区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三送”服务活动22场次,组织安置社区周边团干部、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春晖使者为安置点青年讲解就业政策、开展就业培训、提供就业岗位,覆盖青年4558名。
  通过实习见习,帮助他们增强就业竞争力。通过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和“扬帆计划”等工作,组织1070名青年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进行实习见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就业观,增加工作经验。
  通过就业招聘,帮助他们实现人岗对接。组织“千校万岗”校园招聘会,做好青年就业最后一公里服务。为提高专业岗位匹配率,广泛收集用工需求信息,在招聘会举行前一周,通过院校团委公众号按照岗位特点分类别推送到相应专业学生中,让学生提前掌握岗位信息,帮助6083名青年实现就业。

聚焦有志青年创业需求开展创业扶助


  针对有志青年创业问题,在全省开展“创业扶助一万加”活动,通过“搭建两个平台、搞好两项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创业过程中的痛难点问题。
  搭建创业平台。以“团组织+高校(园区、企业)+创业青年”为模式,以贴近城市青年创新创业为出发点,打造“黔青梦工场”众创空间,带动创业团队入驻,为他们提供“导师指導+项目路演+团队建设+投资推荐+赛事举办”全链条创业服务。



  搭建赛事平台。组织贵州创业青年参加第六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贵州人和致远数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CEO胡耀荣获第十届“中国青年创业奖˙脱贫攻坚特别奖”。联合省文旅厅等部门组织“贵州省首届乡村旅游创客大赛”,全省参赛项目共84个,促进广大创业青年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搞好培训服务。积极争取清华大学等资源,举办“乡村振兴˙领头雁”网上培训活动,组织1454名青年免费参加培训,解读创业政策、分析行业形势、增强经营能力,帮助他们解决知识不足、缺乏指导等问题。
  搞好金融服务。积极争取省发改委和财政厅支持,建立1亿元的“贵州创在青春创业投资基金”,专项用于贵州青年创业项目扶持。与省农信社联合开发“青扶贷”金融产品,针对全省创业青年授信5000万元,帮助解决创业启动难、融资难等问题。深入推进“青创10万+”工作,为39个县级团委争取并发放青创专项资金96.8万元,其中团江口县委募捐13.36万元,排名全国第一。

聚焦青年群众精神需求开展志智双扶


  针对部分贫困青年脱贫内生动力不足问题,在全省开展“志智双扶一万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双阵地,发动全方位宣传思想攻势,引导他们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开展线上攻势。依托官方微博、微信、抖音、快手、QQ空间等网络平台,通过编创《贵州新青年:无奋斗 不青春》《不负青春不负村》《用青春书写热爱》等新媒体文化产品,选树“贵州脱贫攻坚青年群英谱”,大力营造宣传扶贫政策和先进典型的浓厚氛围,累计影响覆盖青年1497万人次。
  筑牢线下阵地。加强“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建设,通过组织扫盲继续教育、方针政策宣讲等教学培训,帮助贫困青年坚定脱贫信心、激发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全省建成夜校304所,累计礼聘教师和志愿者3276人,登记在册学员24075人,开展教学25182课时,培训群众301479人次。发挥脱贫攻坚青年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全省遴选136名脱贫攻坚青年先锋讲习员,奔赴66个县(区)、6个黔籍青年外出务工集中地和省属高校,线上线下开展141场脱贫攻坚青年先锋大讲习,现场听众1万余人,线上超过140万人次关注。

聚焦基层组织力量需求开展志愿服务


  针对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不足问题,在全省开展“志愿服务一万加”活动,通过发挥好“两个帮手”的作用,增强基层团组织力量。
  发挥好青年志愿者作用。在团中央、省委、省政府大力关心支持下,2019年启动“贵州省万名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层”项目,从来自全国48所高校、2.97万报名的大学生中选派大学生志愿者9910名,在脱贫攻坚一线服务基层、服务青少年,基本实现全省乡镇团委、村团支部、易扶点团支部均配备1名以上志愿者,有效夯实基层工作力量。
  发挥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作用。加强省、市、县三级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建设,提高培育服务质量,把他们团结凝聚在组织周围,变工作对象为工作力量,在领办合作社、推动农村产业革命等方面发挥突击队作用,着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截至目前,全省共建协会78个,会员4163人。加强对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典型的培育选树,推荐黎平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陆永江获评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

聚焦搬迁群众融入需求开展定点帮扶


  贵州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数最多的省份,6-18岁青少年超过40万人。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青少年社会融入问题,在全省开展“定点帮扶一万加”活动,通过“建好三个阵地,用好一支队伍”,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加强安置点团组织建设。把服务安置点青年的工作站建在他们家门口,出门就能看见团组织,有困难就能找到团组织。截至目前,共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团组织743个,覆盖共青团员38977人。
  啟动实施“希望工程˙陪伴行动”。针对安置点青年外出打工多、子女缺少陪伴的问题,2019年启动了“希望工程˙陪伴行动”,聚焦思想政治引领、综合人文素养提升、心灵情感陪伴,通过社会化募集资金1270万元,发挥易扶点团组织作用,利用课余时间给易扶社区6-18岁的青少年开设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戏剧、足球等文化艺术体育特色项目。截至目前,在9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建设该项目。
  广泛建设新时代春晖社。大力弘扬“尽孝、感恩、反哺、 回报”的春晖理念,以“亲情、乡情、友情”为情感纽带,广泛动员社会贤达人士、企业家、个体经营户等春晖使者,助力家乡脱贫攻坚,支持家乡发展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新时代春晖社1837个。
  用好团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团干部身体力行投身脱贫攻坚的示范带动作用,2018年以来,1877人次团干部到贫困地区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服务群众14885余人次。
  下一步,团贵州省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好团中央十八届四次全会精神,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结合贵州实际,落实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提高更好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实效。
其他文献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乍暖还寒的初春,有多少个“你”顶风冒雨,在防疫管控检查点奋战;“我”知道“你”的膝冰冷、脚麻木,有时甚至来不及吃上一顿早餐,便匆匆赶往自己的阵地自己的岗位,默默坚守,只为了护佑无数个“我”,身心康泰,平安喜乐。  而“我”,又能拿什么奉献给“你”,以回报“你”默默的付出和无声的坚守?  近日,团连云区委携手连云区青联、连云区政协青联界别,载着400件雨衣、60箱牛奶以及华夫饼
期刊
为实际解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护家庭困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团中央部署,结合团中央《关于组织高校青年志愿者开展“与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家庭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的工作建议和指引》文件精神,天津大学团委广泛发动青年志愿者协会、研究生支教团等组织,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关怀一线医务人员家庭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发起近一个月来,学校累计选拔5批次352名志愿者对接到276户医护家庭中,其
期刊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企业发展的生力军。注重青年技能提升,就是为企业发展蓄力。如何有效助推青年快速成长成才,企业共青团组织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国网绍兴供电公司团委认真贯彻落实企业发展战略,持之以恒做好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建立工作机制、创新活动载体、注重价值创造,将青年人才的培养需求与企业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提升了青工的业务素质和岗位技能,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不竭
期刊
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绍兴市公安局团工委聚焦新时代共青团组织如何提升服务大局效能这一课题,找准工作切入口,不断地自我革新,坚持“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总基调,围绕“一二三四五”团青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四项青警计划”,做到服务中心更有作为,服务青年更有力度,团结带领广大公安团员青年围绕“五个致力于”“五个表率”的工作目标奋力奔跑,为全力助推绍兴公安事业赶超发展贡献青春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迅速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指明了方向。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福建共青团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战“疫”前线,在复工复产一线,八闽大地处处充满着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主动靠前 深入一线  这段时间,团晋江市委书记蔡少林的行程排得很满。在为期一周
期刊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三有”青年为目标,引导学生在实践砥砺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精神和品格。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整合资源、深耕厚植,逐渐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才育和德育相结合;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精细化管理、项目化发展、特色化品牌、常态化机制的“越秀”特色的实践育人工作体系。建立联动机制,实现志愿
期刊
美丽三亚,浪漫天涯,碧水蓝天,椰风海韵。位于海南省最南端的三亚市常住人口74万多人,拥有4个行政区和1个生态区,149个行政村(居)民委员会。社区作为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承担着门口测温、入户排查、电话访问、宣传防疫知识的诸多重任。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海南三亚市的社区和乡村,到处都有身着“蓝马甲”的志愿者身影。50多天来,志愿服务参与志愿者6万
期刊
在共青團改革的大背景下,绍兴市第一中学通过“校团委带动团支部——团干部引领团员——团员辐射普通学生”的模式,在实践中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爱国、爱乡、爱人民,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治理能力。围绕国家时政 聚焦本地实际培养团员乡土情怀  为提升团员青年对家乡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绍兴一中团委借改革开放40周年的契机,联合学校历史学科组号召同学们开展“改革开放以来绍兴的变迁”调研活动。本次活动
期刊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次大规模公共事件的爆发,总能以数倍甚至数十倍于普通事件的力量推动或迟滞社会进程和国家发展。青年作为具有求新求变求异心态的独特族群,以其对社会的敏锐感知和果敢的集体行动,积极寻求适合自己角色的社会参与,发挥着影响当下、决定未来的重要作用。应该说,青年成长的土壤是社会基层,青年发展的航标是国家行动。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青年:“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
期刊
加强理论修养是增强斗争本领的基础。团干部要善于培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通过理论学习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知和把握,善于将团的工作放到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中去谋划,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具体实践中去部署,善于从理论中找思路、从规律中找办法。  坚持实事求是是增强斗争本领的前提。共青团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朝气蓬勃”工作原则不动摇。要了解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必须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新冠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