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团贵州省委始终坚持围绕党政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作用,以规划引领服务青年,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的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决定》,紧紧围绕“三精准”“三落实”“三保障”要求,广泛凝聚动员团员青年投身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着力推进以学业资助、就业援助、创业扶助、志智双扶、志愿服务、定点帮扶为主要内容的“青春建功大扶贫·实现六个一万加”系列行动。通过发挥共青团组织化、社会化动员优势,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东风,在2020年底前向1万名以上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学业资助、向1万名以上高校和中职学校贫困家庭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向1万名以上贫困地区农村青年或返乡青年提供创业扶助、开展1万次以上贫困地区“志智双扶”主题活动和文化产品编创推广、招募1万名以上应届大学毕业生志愿者在基层工作、定点帮扶1万名以上建档立卡贫困群众。
针对贫困学生入学问题,在全省开展“学业资助一万加”行动,注重把握爱心资助的“框架”与“内涵”,在帮助他们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实现“圆梦上学”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发挥为党育人的职能。
以社会化动员搭起爱心资助的“框架”。积极争取茅台公司、习酒公司等爱心企业支持,通过“中国茅台·国之栋梁”“习酒·我的大学”“春晖行动——致公学生培养计划”、青联爱心助学计划等项目筹集资金6401.81万元,帮助13246名学生圆了大学梦。
以思想引领注入爱心资助的“内涵”。始终坚持将思想政治引领放在首位,从被动接受资助的“我帮你”模式,转变为携手共渡难关“我和你”模式,突出资助的后续跟踪和陪伴,将党的关怀传递到困难学子的心中,引导他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针对贫困青年就业问题,在全省开展“就业援助一万加”活动,通过提供“就业三环节”全过程服务,帮助他们能就业、就好业。
通过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举办“多彩贵州·创在乡土”技能培训,组织1361人次贫困地区青年免费参加烹调、电工、焊工、工程机械等专业学习。在安置社区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三送”服务活动22场次,组织安置社区周边团干部、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春晖使者为安置点青年讲解就业政策、开展就业培训、提供就业岗位,覆盖青年4558名。
通过实习见习,帮助他们增强就业竞争力。通过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和“扬帆计划”等工作,组织1070名青年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进行实习见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就业观,增加工作经验。
通过就业招聘,帮助他们实现人岗对接。组织“千校万岗”校园招聘会,做好青年就业最后一公里服务。为提高专业岗位匹配率,广泛收集用工需求信息,在招聘会举行前一周,通过院校团委公众号按照岗位特点分类别推送到相应专业学生中,让学生提前掌握岗位信息,帮助6083名青年实现就业。
针对有志青年创业问题,在全省开展“创业扶助一万加”活动,通过“搭建两个平台、搞好两项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创业过程中的痛难点问题。
搭建创业平台。以“团组织+高校(园区、企业)+创业青年”为模式,以贴近城市青年创新创业为出发点,打造“黔青梦工场”众创空间,带动创业团队入驻,为他们提供“导师指導+项目路演+团队建设+投资推荐+赛事举办”全链条创业服务。
搭建赛事平台。组织贵州创业青年参加第六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贵州人和致远数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CEO胡耀荣获第十届“中国青年创业奖˙脱贫攻坚特别奖”。联合省文旅厅等部门组织“贵州省首届乡村旅游创客大赛”,全省参赛项目共84个,促进广大创业青年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搞好培训服务。积极争取清华大学等资源,举办“乡村振兴˙领头雁”网上培训活动,组织1454名青年免费参加培训,解读创业政策、分析行业形势、增强经营能力,帮助他们解决知识不足、缺乏指导等问题。
搞好金融服务。积极争取省发改委和财政厅支持,建立1亿元的“贵州创在青春创业投资基金”,专项用于贵州青年创业项目扶持。与省农信社联合开发“青扶贷”金融产品,针对全省创业青年授信5000万元,帮助解决创业启动难、融资难等问题。深入推进“青创10万+”工作,为39个县级团委争取并发放青创专项资金96.8万元,其中团江口县委募捐13.36万元,排名全国第一。
针对部分贫困青年脱贫内生动力不足问题,在全省开展“志智双扶一万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双阵地,发动全方位宣传思想攻势,引导他们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开展线上攻势。依托官方微博、微信、抖音、快手、QQ空间等网络平台,通过编创《贵州新青年:无奋斗 不青春》《不负青春不负村》《用青春书写热爱》等新媒体文化产品,选树“贵州脱贫攻坚青年群英谱”,大力营造宣传扶贫政策和先进典型的浓厚氛围,累计影响覆盖青年1497万人次。
筑牢线下阵地。加强“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建设,通过组织扫盲继续教育、方针政策宣讲等教学培训,帮助贫困青年坚定脱贫信心、激发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全省建成夜校304所,累计礼聘教师和志愿者3276人,登记在册学员24075人,开展教学25182课时,培训群众301479人次。发挥脱贫攻坚青年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全省遴选136名脱贫攻坚青年先锋讲习员,奔赴66个县(区)、6个黔籍青年外出务工集中地和省属高校,线上线下开展141场脱贫攻坚青年先锋大讲习,现场听众1万余人,线上超过140万人次关注。
针对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不足问题,在全省开展“志愿服务一万加”活动,通过发挥好“两个帮手”的作用,增强基层团组织力量。
发挥好青年志愿者作用。在团中央、省委、省政府大力关心支持下,2019年启动“贵州省万名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层”项目,从来自全国48所高校、2.97万报名的大学生中选派大学生志愿者9910名,在脱贫攻坚一线服务基层、服务青少年,基本实现全省乡镇团委、村团支部、易扶点团支部均配备1名以上志愿者,有效夯实基层工作力量。
发挥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作用。加强省、市、县三级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建设,提高培育服务质量,把他们团结凝聚在组织周围,变工作对象为工作力量,在领办合作社、推动农村产业革命等方面发挥突击队作用,着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截至目前,全省共建协会78个,会员4163人。加强对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典型的培育选树,推荐黎平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陆永江获评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
贵州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数最多的省份,6-18岁青少年超过40万人。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青少年社会融入问题,在全省开展“定点帮扶一万加”活动,通过“建好三个阵地,用好一支队伍”,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加强安置点团组织建设。把服务安置点青年的工作站建在他们家门口,出门就能看见团组织,有困难就能找到团组织。截至目前,共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团组织743个,覆盖共青团员38977人。
啟动实施“希望工程˙陪伴行动”。针对安置点青年外出打工多、子女缺少陪伴的问题,2019年启动了“希望工程˙陪伴行动”,聚焦思想政治引领、综合人文素养提升、心灵情感陪伴,通过社会化募集资金1270万元,发挥易扶点团组织作用,利用课余时间给易扶社区6-18岁的青少年开设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戏剧、足球等文化艺术体育特色项目。截至目前,在9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建设该项目。
广泛建设新时代春晖社。大力弘扬“尽孝、感恩、反哺、 回报”的春晖理念,以“亲情、乡情、友情”为情感纽带,广泛动员社会贤达人士、企业家、个体经营户等春晖使者,助力家乡脱贫攻坚,支持家乡发展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新时代春晖社1837个。
用好团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团干部身体力行投身脱贫攻坚的示范带动作用,2018年以来,1877人次团干部到贫困地区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服务群众14885余人次。
下一步,团贵州省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好团中央十八届四次全会精神,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结合贵州实际,落实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提高更好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实效。
聚焦贫困青少年入学需求开展学业资助
针对贫困学生入学问题,在全省开展“学业资助一万加”行动,注重把握爱心资助的“框架”与“内涵”,在帮助他们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实现“圆梦上学”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发挥为党育人的职能。
以社会化动员搭起爱心资助的“框架”。积极争取茅台公司、习酒公司等爱心企业支持,通过“中国茅台·国之栋梁”“习酒·我的大学”“春晖行动——致公学生培养计划”、青联爱心助学计划等项目筹集资金6401.81万元,帮助13246名学生圆了大学梦。
以思想引领注入爱心资助的“内涵”。始终坚持将思想政治引领放在首位,从被动接受资助的“我帮你”模式,转变为携手共渡难关“我和你”模式,突出资助的后续跟踪和陪伴,将党的关怀传递到困难学子的心中,引导他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聚焦青年就业需求开展就业帮助
针对贫困青年就业问题,在全省开展“就业援助一万加”活动,通过提供“就业三环节”全过程服务,帮助他们能就业、就好业。
通过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举办“多彩贵州·创在乡土”技能培训,组织1361人次贫困地区青年免费参加烹调、电工、焊工、工程机械等专业学习。在安置社区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三送”服务活动22场次,组织安置社区周边团干部、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春晖使者为安置点青年讲解就业政策、开展就业培训、提供就业岗位,覆盖青年4558名。
通过实习见习,帮助他们增强就业竞争力。通过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和“扬帆计划”等工作,组织1070名青年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进行实习见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就业观,增加工作经验。
通过就业招聘,帮助他们实现人岗对接。组织“千校万岗”校园招聘会,做好青年就业最后一公里服务。为提高专业岗位匹配率,广泛收集用工需求信息,在招聘会举行前一周,通过院校团委公众号按照岗位特点分类别推送到相应专业学生中,让学生提前掌握岗位信息,帮助6083名青年实现就业。
聚焦有志青年创业需求开展创业扶助
针对有志青年创业问题,在全省开展“创业扶助一万加”活动,通过“搭建两个平台、搞好两项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创业过程中的痛难点问题。
搭建创业平台。以“团组织+高校(园区、企业)+创业青年”为模式,以贴近城市青年创新创业为出发点,打造“黔青梦工场”众创空间,带动创业团队入驻,为他们提供“导师指導+项目路演+团队建设+投资推荐+赛事举办”全链条创业服务。
搭建赛事平台。组织贵州创业青年参加第六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贵州人和致远数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CEO胡耀荣获第十届“中国青年创业奖˙脱贫攻坚特别奖”。联合省文旅厅等部门组织“贵州省首届乡村旅游创客大赛”,全省参赛项目共84个,促进广大创业青年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搞好培训服务。积极争取清华大学等资源,举办“乡村振兴˙领头雁”网上培训活动,组织1454名青年免费参加培训,解读创业政策、分析行业形势、增强经营能力,帮助他们解决知识不足、缺乏指导等问题。
搞好金融服务。积极争取省发改委和财政厅支持,建立1亿元的“贵州创在青春创业投资基金”,专项用于贵州青年创业项目扶持。与省农信社联合开发“青扶贷”金融产品,针对全省创业青年授信5000万元,帮助解决创业启动难、融资难等问题。深入推进“青创10万+”工作,为39个县级团委争取并发放青创专项资金96.8万元,其中团江口县委募捐13.36万元,排名全国第一。
聚焦青年群众精神需求开展志智双扶
针对部分贫困青年脱贫内生动力不足问题,在全省开展“志智双扶一万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双阵地,发动全方位宣传思想攻势,引导他们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开展线上攻势。依托官方微博、微信、抖音、快手、QQ空间等网络平台,通过编创《贵州新青年:无奋斗 不青春》《不负青春不负村》《用青春书写热爱》等新媒体文化产品,选树“贵州脱贫攻坚青年群英谱”,大力营造宣传扶贫政策和先进典型的浓厚氛围,累计影响覆盖青年1497万人次。
筑牢线下阵地。加强“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建设,通过组织扫盲继续教育、方针政策宣讲等教学培训,帮助贫困青年坚定脱贫信心、激发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全省建成夜校304所,累计礼聘教师和志愿者3276人,登记在册学员24075人,开展教学25182课时,培训群众301479人次。发挥脱贫攻坚青年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全省遴选136名脱贫攻坚青年先锋讲习员,奔赴66个县(区)、6个黔籍青年外出务工集中地和省属高校,线上线下开展141场脱贫攻坚青年先锋大讲习,现场听众1万余人,线上超过140万人次关注。
聚焦基层组织力量需求开展志愿服务
针对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不足问题,在全省开展“志愿服务一万加”活动,通过发挥好“两个帮手”的作用,增强基层团组织力量。
发挥好青年志愿者作用。在团中央、省委、省政府大力关心支持下,2019年启动“贵州省万名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层”项目,从来自全国48所高校、2.97万报名的大学生中选派大学生志愿者9910名,在脱贫攻坚一线服务基层、服务青少年,基本实现全省乡镇团委、村团支部、易扶点团支部均配备1名以上志愿者,有效夯实基层工作力量。
发挥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作用。加强省、市、县三级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建设,提高培育服务质量,把他们团结凝聚在组织周围,变工作对象为工作力量,在领办合作社、推动农村产业革命等方面发挥突击队作用,着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截至目前,全省共建协会78个,会员4163人。加强对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典型的培育选树,推荐黎平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陆永江获评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
聚焦搬迁群众融入需求开展定点帮扶
贵州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数最多的省份,6-18岁青少年超过40万人。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青少年社会融入问题,在全省开展“定点帮扶一万加”活动,通过“建好三个阵地,用好一支队伍”,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加强安置点团组织建设。把服务安置点青年的工作站建在他们家门口,出门就能看见团组织,有困难就能找到团组织。截至目前,共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团组织743个,覆盖共青团员38977人。
啟动实施“希望工程˙陪伴行动”。针对安置点青年外出打工多、子女缺少陪伴的问题,2019年启动了“希望工程˙陪伴行动”,聚焦思想政治引领、综合人文素养提升、心灵情感陪伴,通过社会化募集资金1270万元,发挥易扶点团组织作用,利用课余时间给易扶社区6-18岁的青少年开设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戏剧、足球等文化艺术体育特色项目。截至目前,在9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建设该项目。
广泛建设新时代春晖社。大力弘扬“尽孝、感恩、反哺、 回报”的春晖理念,以“亲情、乡情、友情”为情感纽带,广泛动员社会贤达人士、企业家、个体经营户等春晖使者,助力家乡脱贫攻坚,支持家乡发展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新时代春晖社1837个。
用好团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团干部身体力行投身脱贫攻坚的示范带动作用,2018年以来,1877人次团干部到贫困地区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服务群众14885余人次。
下一步,团贵州省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好团中央十八届四次全会精神,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结合贵州实际,落实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提高更好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