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出来的尧山茶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h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收尧山茶啦!婆姨叔娘们,我带有品红(染五色饭的颜料)、布匹、柴刀、烟仔,卖要钱也好,粜东西也得……”挑着担、冒着汗的贵州商贩吆喝声一阵大过一阵,游走在尧山寨子上。家里打有尧山茶叶的妇女、男人们张罗开来,拿着家里的老秤,等着交易、换取急需的物资。
  这是几十年前,商贩到尧山村买茶叶的场景,也是那个特殊年代烙在尧山村人心头的记忆。物资匮乏,没有什么东西能卖得出手,只有尧山茶交易活跃,很多家庭靠卖茶叶解决吃穿难题。
  那时,种茶的农家一年两季深锄茶树,雷打不动。
  每年开春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种茶人家集合全家的劳动力到茶林深锄茶蔸。不是除草,也不是浅浅地铲松表层泥土,而是一挖锄一个大锄口,狠狠地挖,给茶树松土透气。锄茶林要用最猛火的劲,把土翻个底朝天。这样等到春雨来临,雨水才能深淋茶树蔸,根系汲水又透气,枝叶才能腾出力量发芽抽嫩。
  那时的尧山茶可是自由生长、不修边幅的,不像现在的标准化茶园,平平整整。尧山茶一蔸与一蔸间隔两米多远,每一蔸都能充分吸收阳光雨露和云雾。
  尧山茶茶味醇厚,临近的独山县、都匀市、南丹县的商贩口口相传它的好品质。一传十、十传百,买茶叶的都喜欢往天峨县尧山村这个地方跑,好像那时的尧山村有磁场一样。
  不知从何时起,邻近尧山村的岩口屯成了尧山村物资的交易集散地,大米、盐、辣椒、柴刀、牛马都有,来赶岩口场(圩)的不仅有本地的,还有南丹六寨的和贵州麻尾的,那叫一个热闹。
  尧山村里一个魏家的大娘,自家种有尧山茶。眼瞅着家里快要揭不开锅了,好歹赖上了尧山茶叶初长成,便赶着采来茶叶,用传统的手艺杀青炒制、去湿除嫩,太阳晒不及的,晚上晾在火炕上煨,整个家里便弥漫着茶叶的清香。眼看着岩口圩日临近,茶叶还没有煨成,当家的便顶着瞌睡不停歇,换班守在火炕边煨茶叶。直到茶叶换成了白花花的米,这等米下锅的日子才慢慢地缓过劲来。
  茶叶买卖忙,到农历七月间的锄茶却不敢耽误,生怕茶树透不来气似的。拿上锄头,像挖黄金一样,全垦一轮自家的老茶树,路过看到的误以为是挖新土,栽老茶树,都犯嘀咕:这茶树,犯得着花大力气深翻泥土吗?
  种茶人家里有稍微过得宽裕点的,他们并不急着卖茶叶,因为老茶叶或者留有年份的茶叶价格更高。行内的人都知道“生烟丝,陈茶叶”,也就是说新出的烟丝品质好,有年份的茶叶更香。生活条件稍好的家庭也会囤积一些茶叶,等到上价了才卖。
  商贩们买得尧山茶,大多时候都靠肩挑,力气马虎的揽不下这活儿,以至于有肩挑商贩的寨子有娃儿时,头一件事不是办酒席,而是将出生三天的婴儿抱到堂屋,在上了香的大桌上放一条结实的扁担,年长的便开始训话:快长快大,天天挑得一百五,磨好肩膀不饿肚……这话如今听起来有点沉重,但靠着肩膀打拼出的茶叶古道,是尧山村通往外界的“丝绸之路”。
  那些没有茶树的人家就凭着一身力气给商贩做挑夫,他们备足了干粮和茶水,随着商贩的脚步负重前行,目的只是为家人换得买米的錢,为家人换得一时的岁月静好。
  到了采茶的季节,也就是到了尧山人展示古法炒茶的时间。种茶的人家从山上采来或嫩或老的茶叶,生怕这茶叶跑了鲜味似的,炒茶人在生着火的火炕上放上锅,倒上采来的茶叶,大多时候,就凭着手掌心对温度拿捏的准确度,或翻炒,或用手在热锅里捻压杀青。这捏拿杀青茶叶是长期顶着烟熏和热气练出来的,没有两下子炒不好茶。虽然现在有了机械炒茶,但这种古法炒茶的手艺却别有一种味道。
  时过境迁,为满足市场需求,现在尧山扩大了茶叶的种植面积,尧山茶也更名为尧山·岩口茶。有人在尧山村的深山老林采到了云南高树野生茶之后,尧山人又把目光扩大到了经营和保护野生茶品上,有人揶揄说尧山一怪:锄茶蔸像劈大柴,男女老少上树采茶卖。
  尧山·岩口茶在过去曾解决了尧山村很多人家的温饱问题,当下,尧山·岩口茶将承载茶农致富增收的梦想,在适宜的海拔拓展种植面积。人们从深锄茶树转为深耕茶园,彼时,可以“开轩面‘茶圃’,‘煮茶’话桑麻”,体验一番在烟熏火燎中手工炒茶的艰辛,品味尧山·岩口茶的原始与纯朴。
其他文献
绣花  一针一线牵动着淳朴  实而存华  如大米般沉甸  布鞋面上  衣袖边缘  挤满缤纷,彩蝶飞舞  艰涩的日子  母亲依然把愉悦与希冀  如歌一样吟唱  梦里枕着阳光、雨露  一路芬芳,一路孤行  始终,点缀远方  织布  夏日如蓝,机杼欢声  如一只脚系棉线跳动不停的画眉  无论怎样飞跃  都永远飞不出  母亲轻巧的手  织布机上的布料  脸面涂灰  毫无知觉间  仿佛被压在石块下的劲草  
期刊
秋霜染红了山川,瓜果熏醉了鸟兽。“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好醉人的秋天!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邀文友依然兄回老家驯乐苗族乡游秋。  第一次到苗乡的依然兄闹着要去看看老苗王故居。老苗王故居在大屯,离乡政府驻地四五公里,不远。进屯可驾车也可步行。驾车走新路,路程短,快捷,但了无新意。步行可走旧路,虽绕道,路程长,却可能有意外收获。我们决定步行走旧路。  “老三,你看!”行程中,依然兄突然惊
期刊
暖风轻手轻脚  织一件绿的地衣  山村里  鳥在啼鸣草在疯长  盘旋的公路  插进远眺的木楼  刮过山坳的风  晃动无忧无虑的年轮  牛背上的童年  成了永久的记忆  有雨的日子  岁月倚着木楼的栏杆  听石板小巷频叩  远去的脚步声声  虫鸣无限放大  藤蔓缠绕的古树  爬满密密的乡愁  总在特定的时间里  弥漫的袅袅炊烟  依稀回放昨天背影  山村的色彩  是一幅泛黄的水墨画卷
期刊
盛夏时节,在距广西全州县城七公里的枧塘镇枧头村有一片百余亩的清幽荷塘。炎炎烈日下,碧绿的荷塘里荷花争奇斗艳,競相绽放,处处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阵阵荷香。青翠的荷叶间,绽放的荷花白的似雪,粉的似霞,而白里透红的荷花就似少女美丽彩裙的花边,连片的荷塘里呈现着缤纷的色彩,不时有蜻蜒和蜜蜂翩舞花蓬问,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说起赏荷,自然会让人想起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期刊
闻着花香,行走在花浪之上,有红瓦白墙被桐花拱于高原之上,在花海间若隐若现,犹如海市蜃楼,这便是三堡街了。三堡小学可算是三堡街的起点。每逢街日,从这里向东行进,商铺相对交错,硬生生把山岭下的桐花撇开。只见人流三五成群,货物东来西往,至大约两百米处,就到了三堡街的丁字路口。  这里不是一般的热闹,从西南面降盘村来的人流,与东北面堡上壮寨方向来的人流在此融合交汇,就像三堡的曹渡河匯入红水河,洪流翻腾,浩
期刊
如今的旱冲,山连着山,水连着水,高低起伏,层峦叠嶂,满目都是茂密的绿树,是个风景如画、物产丰饶的宝地。  平乐县大发瑶族乡的大山深处有个叫早冲的瑶寨,那里生活着瑶族最独特的一个分支——过山瑶。过山瑶亦有“中国的山地吉卜赛人”之称,就像族名一样,为了选择肥沃的山地刀耕火种,他们经年累月地从一个深山岭头迁徙到另一个深山岭头,过着艰辛贫苦的“过一山吃一山”的游耕生活。后来在政府不断地动员和帮助下,他们终
期刊
我来新加坡求学前后加起来已经有一年多,借着地理上临近的方便,第二次造访马来西亚才终于踏上地理书上的马六甲海峡。  1650年,荷兰人在马六甲建了红屋(Stadthuys),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古老的荷式建筑。我一开始以为红屋就是那个红色的教堂,原来不是。在教堂旁边的钟楼才是真正的红屋。红屋旁有个口子,沿着几十级台阶上去,花10令吉(1令吉约为1.5元人民币)就能进去参观博物馆。这个博物馆里陈列了马六甲
期刊
黑花和丈夫小白在农贸市场租了一个摊位,专卖粮食。端午节将至,为了能在端午节多赚些钱,小两口提前购进了不少包粽子用的江米。可是没想到,端午节越来越近了,买江米的人却寥寥无几,这可把黑花急坏了,尤其是遇到那些只问不买的人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這天中午,来了个中年妇女,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她指着货架上的江米问:“老板,这江米多少钱一斤?”卖货心切的黑花并没有迎上去,而是若无其事地转身走到旁边的摊位,假装
期刊
林强爱好摄影,这天一大早他就驱车来到大溪河边,准备拍一组大溪河波光潋滟的风景照。天才蒙蒙亮,林强正拍得不亦乐乎,这时镜头中出现一条月牙似的小船,船上有个小小的身影,然后那个小身影撒下一张小小的网。林强定睛一看,那小身影是个又瘦又黑的小女孩,她在捕鱼。  林强不由得担心起来:大溪河这么宽,水这么深,这个小女孩孤身一人太危险了。要不我把她的鱼全部买下来,她不就可以早点回家了吗?  林强当即朝小女孩大叫
期刊
各地的瑶族大多有男嫁女娶的习俗,其中广西尤甚。比如桂北资源县的瑶族,家中有儿有女,人们常常是把儿子“嫁”出去,而留女儿在家里,娶一个女婿到家里来。娶女婿到家里来的婚礼叫“接崽酒”,同样办得热热闹闹。举行婚礼之日,女方家派接亲队伍吹吹打打到男方家接亲,接回来后即拜堂,拜堂后举行酒礼,由双方亲戚参加。参加酒礼的客人要喝36杯酒:“和气酒”4杯,“洗尘酒”6杯,“邀客酒”2杯,“齐席酒”2杯,“正席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