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保障建筑主体自身的工程质量、基坑的整体结构安全可靠,深入研究建筑主体结构检测和基坑监测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论述了从建筑主体的整体结构的检测,与建筑主体检测的几种方法,基坑的监测和一些方法运用两大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分析我国现如今建筑工程在质检过程中还有的一些情况,和探讨进一步的检测改进方法,对未来建筑与基坑方面的检测与监测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建筑主体;基坑;结构检测;方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TU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6-0342-02
1 建筑主体结构检测和方法
随着我国各大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市区内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所以城镇楼房越盖越高,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建筑本身的安全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除了施工过程中的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后期对建筑主体的结构检测也非常重要。
1.1 对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对于建筑工程标准等的质检标准还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覆盖面依旧不全,难以依照法律标准进行判定,不仅政策法规具有过强的灵活变动空间,而且还缺少一定的后期连续检测程序,使操作人员在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难以有效评判。随着新兴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建筑工程项目不断更新发展,但是可评判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却迟迟做不出断定,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程检测的工作效率。
建筑结构的检测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与国家或地方制定的质量检测评判标准,所以首要任务应该是制定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关的执行标准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依照变化的市场条件,尽可能及时准确的完善相关的评判标准,对市场上新兴的材料等研究出最科学的评判标准,以达到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精准程度。
1.2 明确质量检测人员工作和检测重点
在进行建筑主体的结构检测过程中,因为质量检测人员对主要工作任务规定不明确,不仅仅产生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还有极大的可能使建筑工程的检测人员无法正确判断合格标准,也容易对工程主体结构的主次检测方面产生检测误区,做不到对重点检测的结构方面给予更全面、更系统的检测,检测水准和检测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所以在建筑工程检测时,质检人员应该更加注意在现有检测水平的基础上分清主次,提高效率,并根据检测主体的特殊性,制定切合建筑工程本身的检测方案,规范检测的手段,按部就班进行工作行程,提高建筑质量检测工作的效率。
1.3 提高质检人员自身水平
就目前在我国的建筑质检人员水平良莠不齐,常表现为在某方面专精,但大部分问题处理起来专业度不够,日常质检工作不能按照标准严格执行,工作不到位、质量不过关等极大的影响了建筑行业安全性。我国现有高级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的人员过少,且在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方面还不够完善,在实际工作当中,也存在理论与实际不对称的情况,在多重条件的限制之下难以凸显检测的重要性。
所以对于质检人员来说,首先要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素养就需要在职人员不断的进行继续教育,做到在空闲时提高自我,在工作时累积实际检测经验。在平常的日常工作中,完善相关建筑主体结构质量监管的手段,强化培训机制和考察方法,培养全面发展的质量检查队伍,争取提高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效率和水平,努力提高队伍本身的专业素养以及专业化完善程度。
1.4 建筑主体结构质检方法
建筑工程在进行质检的过程中,主要是对被抽查建筑主体结构层进行检测,主要检测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与钢筋的数量及位置,通过建筑过程中所处理的砌体、砂浆、钻芯等进行抽查,从而达到检测工程质量的目的。同时,也要检查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抗压强度,使用回弹法、钻芯法、超生回弹综合法、雷达法、超声脉冲等,进行准确的检测,也可使用震动检测的方法分析频率、振型等有关数据。
1.5 简介三种常用检测方法:回弹法、钻芯法与超声回弹综合法
回弹法是使用混凝土自身硬度与强度的相关关系测算混凝土自身强度的一种方法,利用了混凝土自身的特性。通过一系列算法推算与纠正,计算出区域混凝土的强度值,从而推算出混凝土强度。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是通过检测混凝土抗压程度来判断的,首先在混凝土中钻取直径100mm的标准芯样板进行试压,直观测定混凝土强度。通常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更直观的得出数据,测量出的数据准确可靠,但钻芯法对混凝土结构本身进行了局部的破坏,一般情况不建议采用破损检测的钻芯法进行现场监测。
超声回弹综合法是指使用了超声仪和回弹仪进行检测推算,通过测算声速值与回弹值,利用混凝土自身的强度与硬度结合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进行一定的计算,从而得出混凝土强度值。
2 基坑的监测与方法
2.1 基坑监测的意义
随着现代化建筑的大量扩张城市建筑群楼层越来越高,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基坑挖掘程度越来越深。并且由于不同的地质环境,施工环境复杂多样、困难重重。因此对于环境复杂的工程来讲,必须更加严格地对基坑进行全面监测。一些工程特殊性非常强,往往很难借鉴过去的经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依赖现场监测人员的监测。
2.2 基坑监测围护结构
在进行深基坑施工时,必须使用围护结构,以此来挡土、挡水。一般浅基坑使用钢板桩或者混凝土板庄进行围护结构就可以了,而深基坑就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围护结构。如现场浇灌地下连续墙结构、排桩式灌注桩结构,并配合一定的树根搅拌桩或者混凝土搅拌桩施工,用来止水。开挖时需抽去7~18m地下水,且同时插入三个水平支撐,保证围护结构的安全可靠。但也不能完全依靠理论指标进行操作,为了切实保证施工环境的稳定性,还需要监测人员进行现场的监测与监督,使用动态反馈及时对工程现象进行调整工作,改进施工方案。 2.3 基坑监测的一般对象
一般进行基坑监测时通常要监测地下管道、地下设备、地上道路、周围建筑物沉降和位移程度。并进行桩体的斜度测试、沉降程度,和位移情况的变化情况。有时还需进一步进行围护桩的应力变化测试、水平支撑变化测试,地下土体的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测试,以及进行基坑内坑底回弹的监测。
2.4 基坑监测的观测点
合理布置好观测点,不仅能提高工程质量还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观测点的设置要按照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工程自身的环境状况和地质状况,制定合适的围护结构,然后根据以往的经验累积以及理论基础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一般来说观测点的设埋应在建筑工程开工之前布置完成,并静置一段时间,在工程正式开工之前取得各项静态初始值。测量沉降和位移的测点应直接安装在被检测物体之上,对于在地表的管线设备,可以直接进行观测点的安装,对于无法放置的道路和地下管线,则可以在人行道上安装模拟的观测点,以达到观测的效果。
2.5 数据观测方法
依照以往经驗可以算出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所带来的环境的影响,所以沉降观测点一般就设置在被影响环境之外,且设置至少两个后视点。在观测过程中一般使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测量最为妥当,且要在基坑开挖之前进行所有地面建筑的静态初始值,可以1d测几次,也可以几天测一次,但要使日变量与累计变量都在合理范围之内。而降沉观测点在使用过程中一般进行定向测量,使用偏角法进行测量是最常用的方法,为了防止测站点被破坏和数据的准确性,一般选用三个以上的观测点,且设置一个观测点作为保护点,并且观测点之间的距离要保持一定的定值。
监测数据在记录过程中,必须进行详细填表,写在为这个项目专门设计的表格上,每次记录都要注明该项目的初始值、该项目的本次变化量和该项目的累计变化量。并在本次工程结束后,对应监测的一系列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对已到达报警值的项目编写工作报告。详细记录工程施工检测中出现的每一个变化事件,是监测人员应该做好的最基础的工作。
3 结束语
总之,建筑主体结构质量关乎工程整体安全,对于任何一个建筑工程都需要大量且准确的检测报告,务必不让不合格的工程进入社会,切实改善建筑主体结构检测工作的效率。对于基坑监测的工作要使用最合适的方法,测出准确的数据,做出实时准确的工程分析,制定最合适的监测方法,要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王素卿.提高认识扎实工作不断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水平——在全国住宅工程质量现场会议上的讲话[J].工程质量,2017(01):21~32.
[2]孙大海,韩伟峰,尤建新.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法制化建设[J].同济大学学报.
[3]王传兵.试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控制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3):202~203+206.
[4]刘文宣.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5(5):23~25.
[5]叶得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8):25~26.
收稿日期:2018-8-3
作者简介:滕 胜(1989-),男,大专,主要从事为房屋市政工程质量检测工作。
关键词:建筑主体;基坑;结构检测;方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TU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6-0342-02
1 建筑主体结构检测和方法
随着我国各大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市区内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所以城镇楼房越盖越高,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建筑本身的安全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除了施工过程中的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后期对建筑主体的结构检测也非常重要。
1.1 对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对于建筑工程标准等的质检标准还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覆盖面依旧不全,难以依照法律标准进行判定,不仅政策法规具有过强的灵活变动空间,而且还缺少一定的后期连续检测程序,使操作人员在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难以有效评判。随着新兴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建筑工程项目不断更新发展,但是可评判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却迟迟做不出断定,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程检测的工作效率。
建筑结构的检测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与国家或地方制定的质量检测评判标准,所以首要任务应该是制定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关的执行标准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依照变化的市场条件,尽可能及时准确的完善相关的评判标准,对市场上新兴的材料等研究出最科学的评判标准,以达到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精准程度。
1.2 明确质量检测人员工作和检测重点
在进行建筑主体的结构检测过程中,因为质量检测人员对主要工作任务规定不明确,不仅仅产生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还有极大的可能使建筑工程的检测人员无法正确判断合格标准,也容易对工程主体结构的主次检测方面产生检测误区,做不到对重点检测的结构方面给予更全面、更系统的检测,检测水准和检测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所以在建筑工程检测时,质检人员应该更加注意在现有检测水平的基础上分清主次,提高效率,并根据检测主体的特殊性,制定切合建筑工程本身的检测方案,规范检测的手段,按部就班进行工作行程,提高建筑质量检测工作的效率。
1.3 提高质检人员自身水平
就目前在我国的建筑质检人员水平良莠不齐,常表现为在某方面专精,但大部分问题处理起来专业度不够,日常质检工作不能按照标准严格执行,工作不到位、质量不过关等极大的影响了建筑行业安全性。我国现有高级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的人员过少,且在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方面还不够完善,在实际工作当中,也存在理论与实际不对称的情况,在多重条件的限制之下难以凸显检测的重要性。
所以对于质检人员来说,首先要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素养就需要在职人员不断的进行继续教育,做到在空闲时提高自我,在工作时累积实际检测经验。在平常的日常工作中,完善相关建筑主体结构质量监管的手段,强化培训机制和考察方法,培养全面发展的质量检查队伍,争取提高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效率和水平,努力提高队伍本身的专业素养以及专业化完善程度。
1.4 建筑主体结构质检方法
建筑工程在进行质检的过程中,主要是对被抽查建筑主体结构层进行检测,主要检测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与钢筋的数量及位置,通过建筑过程中所处理的砌体、砂浆、钻芯等进行抽查,从而达到检测工程质量的目的。同时,也要检查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抗压强度,使用回弹法、钻芯法、超生回弹综合法、雷达法、超声脉冲等,进行准确的检测,也可使用震动检测的方法分析频率、振型等有关数据。
1.5 简介三种常用检测方法:回弹法、钻芯法与超声回弹综合法
回弹法是使用混凝土自身硬度与强度的相关关系测算混凝土自身强度的一种方法,利用了混凝土自身的特性。通过一系列算法推算与纠正,计算出区域混凝土的强度值,从而推算出混凝土强度。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是通过检测混凝土抗压程度来判断的,首先在混凝土中钻取直径100mm的标准芯样板进行试压,直观测定混凝土强度。通常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更直观的得出数据,测量出的数据准确可靠,但钻芯法对混凝土结构本身进行了局部的破坏,一般情况不建议采用破损检测的钻芯法进行现场监测。
超声回弹综合法是指使用了超声仪和回弹仪进行检测推算,通过测算声速值与回弹值,利用混凝土自身的强度与硬度结合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进行一定的计算,从而得出混凝土强度值。
2 基坑的监测与方法
2.1 基坑监测的意义
随着现代化建筑的大量扩张城市建筑群楼层越来越高,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基坑挖掘程度越来越深。并且由于不同的地质环境,施工环境复杂多样、困难重重。因此对于环境复杂的工程来讲,必须更加严格地对基坑进行全面监测。一些工程特殊性非常强,往往很难借鉴过去的经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依赖现场监测人员的监测。
2.2 基坑监测围护结构
在进行深基坑施工时,必须使用围护结构,以此来挡土、挡水。一般浅基坑使用钢板桩或者混凝土板庄进行围护结构就可以了,而深基坑就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围护结构。如现场浇灌地下连续墙结构、排桩式灌注桩结构,并配合一定的树根搅拌桩或者混凝土搅拌桩施工,用来止水。开挖时需抽去7~18m地下水,且同时插入三个水平支撐,保证围护结构的安全可靠。但也不能完全依靠理论指标进行操作,为了切实保证施工环境的稳定性,还需要监测人员进行现场的监测与监督,使用动态反馈及时对工程现象进行调整工作,改进施工方案。 2.3 基坑监测的一般对象
一般进行基坑监测时通常要监测地下管道、地下设备、地上道路、周围建筑物沉降和位移程度。并进行桩体的斜度测试、沉降程度,和位移情况的变化情况。有时还需进一步进行围护桩的应力变化测试、水平支撑变化测试,地下土体的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测试,以及进行基坑内坑底回弹的监测。
2.4 基坑监测的观测点
合理布置好观测点,不仅能提高工程质量还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观测点的设置要按照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工程自身的环境状况和地质状况,制定合适的围护结构,然后根据以往的经验累积以及理论基础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一般来说观测点的设埋应在建筑工程开工之前布置完成,并静置一段时间,在工程正式开工之前取得各项静态初始值。测量沉降和位移的测点应直接安装在被检测物体之上,对于在地表的管线设备,可以直接进行观测点的安装,对于无法放置的道路和地下管线,则可以在人行道上安装模拟的观测点,以达到观测的效果。
2.5 数据观测方法
依照以往经驗可以算出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所带来的环境的影响,所以沉降观测点一般就设置在被影响环境之外,且设置至少两个后视点。在观测过程中一般使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测量最为妥当,且要在基坑开挖之前进行所有地面建筑的静态初始值,可以1d测几次,也可以几天测一次,但要使日变量与累计变量都在合理范围之内。而降沉观测点在使用过程中一般进行定向测量,使用偏角法进行测量是最常用的方法,为了防止测站点被破坏和数据的准确性,一般选用三个以上的观测点,且设置一个观测点作为保护点,并且观测点之间的距离要保持一定的定值。
监测数据在记录过程中,必须进行详细填表,写在为这个项目专门设计的表格上,每次记录都要注明该项目的初始值、该项目的本次变化量和该项目的累计变化量。并在本次工程结束后,对应监测的一系列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对已到达报警值的项目编写工作报告。详细记录工程施工检测中出现的每一个变化事件,是监测人员应该做好的最基础的工作。
3 结束语
总之,建筑主体结构质量关乎工程整体安全,对于任何一个建筑工程都需要大量且准确的检测报告,务必不让不合格的工程进入社会,切实改善建筑主体结构检测工作的效率。对于基坑监测的工作要使用最合适的方法,测出准确的数据,做出实时准确的工程分析,制定最合适的监测方法,要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王素卿.提高认识扎实工作不断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水平——在全国住宅工程质量现场会议上的讲话[J].工程质量,2017(01):21~32.
[2]孙大海,韩伟峰,尤建新.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法制化建设[J].同济大学学报.
[3]王传兵.试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控制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3):202~203+206.
[4]刘文宣.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5(5):23~25.
[5]叶得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8):25~26.
收稿日期:2018-8-3
作者简介:滕 胜(1989-),男,大专,主要从事为房屋市政工程质量检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