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是现阶段各大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此问题从困难群体的定义、构成、成因、解决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探究了不同类型的困难群体可以采用的的帮扶措施,以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中,找寻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就业难 就业困难群体 就业指导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概念及特征
(一)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概念
近年来,大学生中出现就业困难的人数逐年增加,并在短期内迅速形成,究其成因其实涉及到国家政策、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学生个人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个群体的大学生就构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这里的“就业困难”不但针对就业相对困难,也涉及到感到就业困难的心理状态。直白点而言,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就是由于自身的主客观原因在大学毕业之后仍然没有实现正常就业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大学生很大程度上有着自我认识不足或者自身竞争力不强的通病。
(二)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征
就业困难,这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首要特征。这一群体所关注的就是其自身的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顺利解决并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则标志着其脱离了“就业困难群体”。
就业综合能力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由于这一群体所关注的首要问题是自身的就业问题,因此对学校、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关注相对较少。其中也不乏有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压力承受力差的学生。这就造成了学校、社会政治、文化生活对其的影响力不断减少,从而使得其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毫无市场竞争力,缺乏综合就业能力,难以实现就业。
心理脆弱,高度敏感性。这个群体的学生大多难以自我调适,有着比较严重的受挫感,在心理上容易产生茫然、不满、焦虑甚至仇恨的情绪。原因在于,其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容易遭到歧视,进而对生活和社会失去信心,这也使得他们的心理压力高于一般大学生群体。
就业期望值过高。有这一特征的高校毕业生的自身认识有错位。在他们看来,自己应该归为较高地位或是处于优越地位的群体,而没有把自己同“就业困难群体”联系起来。这部分毕业生往往能力都比较强,但面对各种就业信息时,往往不切实际,一味好高骛远。但是,最终并没有给这一群体的就业带来他们所期望的结果。其中也不乏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状况而抬高就业期望。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构成及其成因分析
(一) 能力不足群体
人的能力是有高低之分的。大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学习的能力也有高低的区别,学习成绩的好与差则是用人单位选拔毕业生的依据之一。学习成绩差,甚至拿不到学位的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往往非常有限,自然就沦为就业困难群体。这一群体的学生由于主观努力程度低、学习目的不明确、不喜欢所学专业等个人原因导致学习成绩差,无法正常毕业或成绩不符合要求。同时,也存在欠缺基本的理论知识,缺乏吃苦精神和专业技能、实践操作方面能力低下等缺陷,因为不能把握就业机会或不能胜任就业岗位要求。因此,往往在求职过程中处于劣势,不被用人单位青睐。然而,学习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也会由于择业期望值高、择业心态不端正等缘故,变成就业困难群体。
(二) 经济困难群体
这部分学生占据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绝大部分,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家庭生活困难、经济拮据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主要涉及来自偏远、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生活保障低下的家庭。他们为了求学使家庭负债累累,大部分需要借助于助学贷款完成学业,自身背负着债务,因而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毕业生找工作是需要成本的,简历制作费、交通费、服装采购费等,少则几百,多则千元,这些毕业生往往缺乏就业所需的必要经费,因而为了节约求职和面试的各项开支,不得不放弃一些成本投入较大的就业机会。
就业成本对贫困生来说是沉重的负担,再加之自身调节不到位,会出现较严重的心理失衡,导致其缺乏自信。在就业过程中,不少贫困生人际关系比较少,社会资源相对匮乏,经济上又缺乏必要的支持,因此往往会形成就业障碍。另外,家境贫困的大学生急于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因此对未来的工作往往寄予较高的期望值,这也是导致其成为就业困难群体主力军的原因。
(三) 身心障碍群体
首先是生理障碍群体。这部分群体主要是指因身体健康状况或体貌条件明显欠佳所导致的就业困难群体。虽然身患疾病或身体有残疾是客观造成的,不属于求职者的能力、品质因素,但是用人单位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在同等情况下,还是会将这部分学生排除在外,给这部分群体造成就业阻力。更重要的是由于生理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健康心理的发展。
而心理障碍群体主要是指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就业心理负担过重、就业心理恐慌等群体。这类群体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易产生自卑感、压抑感、失衡感、焦虑感、烦躁感等心理障碍。这些毕业生缺乏自信,担心受用人单位轻视和排挤,往往瞻前顾后、缩手缩脚,承受着比其他人更大的就业压力。由于自我调节能力较差,遇到压力无法排解,因此在就业时相对于其他同学压力更大,遇到挫折更容易一蹶不振。
身心存在缺陷的毕业生,在经受挫折后,容易产生对前途和命运的悲观情绪。求职时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这部分群体失落、自卑,精神压抑,负担沉重。
(四) 社交困难群体
社交困难群体是指因人际交往能力差而形成的就业困难群体。这部分群体的毕业生,可能学习成绩十分优异,但不善人际交往,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也有可能由于性格、秉性等先天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自卑、胆怯、孤僻、不善于表达、不善于交流、不善于交际。但是,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很大程度上会考察应聘者个性特征、谈吐表达、言行举止等方面的素质,可见人际交往能力过低会给大学生求职带来极大的影响。这部分毕业生,因为缺乏人际交往的锻炼,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在求职时往往不知所措,无法应对、解决出现的问题,不能与用人单位很好的交流、沟通,从而一次次的错失就业良机,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三、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途径
(一)帮助、引导就业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一个重要力量,就是把就业指导工作融入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从入学开始对困难学生应着重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热爱所学专业,专注提升自己专业技能。
引导学生认清就业观念中的种种错误倾向,加大教育力度,引导学生树立新型就业观。要注意引导学生克服等待观念和依赖思想,树立新时代艰苦创业的思想。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择业时都想找个理想职业,但一些同学往往抱有过分挑剔和攀比的心理,怕苦怕累,贪图享受。要积极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教育他们对客观存在的职业与主观自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忽视自身实际,好高骛远。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职业和选择职业,并做好自主创业的思想准备。
此外,还需积极宣传国家就业政策,介绍就业形势、社会需求及就业制度,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二)积极关注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开展个性化心理辅导
属于心理问题阻碍了择业进程的就业困难群体,往往由于自身的弱势,普遍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实际生活中,思想、情感和心理都充满矛盾并且带有明显的消极情绪和负面色彩。其必需由指导老师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对就业树立信心。对在求职中形成的自卑、胆怯、畏惧心理的学生,可以以座谈或者个别谈心的方式,突出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减少悲观、自卑、消极的心理影响。
学校要帮助困难群体了解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通过比照要求,让学生对自我能力进行评价,找出差距。由于目标明确,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会相对有所提高。这对营造学习氛围,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顺利进入社会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除了帮助他们缓解因就业带来的心理压力,鼓励他确立自信心,提高就业竞争力之外,同时也要鼓励同学相互之间进行鼓励和赞美,让赏识教育成为学生自信的动力。
(三)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难,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属于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人才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想在竞争中显示出较强的实力,关键还是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要提高教育质量,拓宽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些要素是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学校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尽最大努力帮助就业困难学生完善自我,提升就业竞争力,最终找到合适自己并且符合生涯规划的就业单位。
此外,大学生不但应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事实表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毕业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以获取更多的机会。一方面,学校通过教育育人,塑造学生诚信做人、自信竞争的优良品格,使学生能够真实客观的评价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未来,明确未来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作为困难群体中的毕业生更应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拓宽知识面,以较高的素质去赢得社会的青睐。所以,高校应深入挖掘有效的素质教育载体和教育形式,不要使就业困难群体在素质教育中被边缘化。
(四)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就此方面而言,高校可以选聘既有与就业工作相关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又富有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的人员来充实队伍,从源头上保证就业指导队伍的质量,从而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指导队伍。
就业指导人员的配备应该坚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就业指导的专职队伍包括专门负责就业工作的领导、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等。多组织职业指导教师参加职业指导和心理辅导业务知识的培训,了解社会就业形势,提升教师指导水平。同时,也可以配备教学专业教师,配合职业指导老师共同参与职业指导,弥补学生所学专业与职业指导教师存在专业不统一的现状。
此外,可以参照美国高校的一些做法,就业指导部门内部进行岗位分工,明确不同人员的职责,譬如专职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职业指导,而一般工作人员则做一些辅助的工作,如登记、档案管理等,同时接受专职教师的督导和培训等,这样可以使专职教师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究和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而一般工作人员在经过培训之后也可充实进来,打造精干高效的就业指导专职队伍。
(五)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关爱,建议政府出台就业政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是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的产物,有毕业生自身层面的主观原因,也有政府、社会和高校方面存在的客观原因。“僧多粥少”,已使得人们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产生怀疑。其实,这种怀疑有失偏颇。因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兴旺和发展,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
因此,政府应主动关爱弱势大学生就业群体。对于弱势大学生就业群体,政府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由政府出资予以补助或给予税收政策上的优惠。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弱势大学生群体进行自主创业,在政策、经济上给予双扶持。具体而言,从高校对大学生的了解和分析来看,迫切呼吁政府和社会加强对人才市场的宏观调控,尽快地规范人才选拔标准。与此同时,政府应该出台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艰苦的行业工作,拓宽大学毕业生的择业面。此外,也可以适当强制性地要求民营、股份制企业出台保障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福利待遇政策。
总而言之,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和指导工作在我国日渐走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工作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才问题是关系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尽可能让每一位毕业生将来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高度关注毕业生困难群体,帮助他们健康成长、顺利就业的任务刻不容缓。而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和指导更是每个学校、每一阶段都要面临的现实而又具体的任务,是保障高校毕业生出口顺畅的关键,也是其它相关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积极长效地开展此项工作,其意义不仅仅有利于解决困难群体学生的就业和自我价值体现,对高校的其它方面工作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米学芹,夏林,刘家友.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成因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45-46
[2]梁绍斌.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当代职业教育.2010(9):15-16
[3]彭军.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解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2-84
[4]李成禹.当前我国弱势群体就业问题探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4-26
[5]牟顺海,刘海琼.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机械职业教育.2010(10):38-39
[6]潘瑞,扬桦.浅议高校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0):36-38
[7]郭芮.略论辅导员在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发挥[J].出国与就业.2010(10):70-71
[8]吴学兵,吴海云.关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创新的思考[J].教育与现代化.2006(3):15-17
[9]眭国荣,王建明.弱势群体: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J].江苏高教.2005(6):18-20
[10]谢建平.试论对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出国与就业.2010(6):46-47
[11]刘春其.试论对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现代经济信息.2010(7):181-182
[12]邵霞琳.试论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因及职业指导[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3):242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关键词]就业难 就业困难群体 就业指导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概念及特征
(一)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概念
近年来,大学生中出现就业困难的人数逐年增加,并在短期内迅速形成,究其成因其实涉及到国家政策、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学生个人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个群体的大学生就构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这里的“就业困难”不但针对就业相对困难,也涉及到感到就业困难的心理状态。直白点而言,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就是由于自身的主客观原因在大学毕业之后仍然没有实现正常就业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大学生很大程度上有着自我认识不足或者自身竞争力不强的通病。
(二)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征
就业困难,这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首要特征。这一群体所关注的就是其自身的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顺利解决并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则标志着其脱离了“就业困难群体”。
就业综合能力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由于这一群体所关注的首要问题是自身的就业问题,因此对学校、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关注相对较少。其中也不乏有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压力承受力差的学生。这就造成了学校、社会政治、文化生活对其的影响力不断减少,从而使得其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毫无市场竞争力,缺乏综合就业能力,难以实现就业。
心理脆弱,高度敏感性。这个群体的学生大多难以自我调适,有着比较严重的受挫感,在心理上容易产生茫然、不满、焦虑甚至仇恨的情绪。原因在于,其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容易遭到歧视,进而对生活和社会失去信心,这也使得他们的心理压力高于一般大学生群体。
就业期望值过高。有这一特征的高校毕业生的自身认识有错位。在他们看来,自己应该归为较高地位或是处于优越地位的群体,而没有把自己同“就业困难群体”联系起来。这部分毕业生往往能力都比较强,但面对各种就业信息时,往往不切实际,一味好高骛远。但是,最终并没有给这一群体的就业带来他们所期望的结果。其中也不乏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状况而抬高就业期望。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构成及其成因分析
(一) 能力不足群体
人的能力是有高低之分的。大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学习的能力也有高低的区别,学习成绩的好与差则是用人单位选拔毕业生的依据之一。学习成绩差,甚至拿不到学位的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往往非常有限,自然就沦为就业困难群体。这一群体的学生由于主观努力程度低、学习目的不明确、不喜欢所学专业等个人原因导致学习成绩差,无法正常毕业或成绩不符合要求。同时,也存在欠缺基本的理论知识,缺乏吃苦精神和专业技能、实践操作方面能力低下等缺陷,因为不能把握就业机会或不能胜任就业岗位要求。因此,往往在求职过程中处于劣势,不被用人单位青睐。然而,学习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也会由于择业期望值高、择业心态不端正等缘故,变成就业困难群体。
(二) 经济困难群体
这部分学生占据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绝大部分,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家庭生活困难、经济拮据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主要涉及来自偏远、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生活保障低下的家庭。他们为了求学使家庭负债累累,大部分需要借助于助学贷款完成学业,自身背负着债务,因而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毕业生找工作是需要成本的,简历制作费、交通费、服装采购费等,少则几百,多则千元,这些毕业生往往缺乏就业所需的必要经费,因而为了节约求职和面试的各项开支,不得不放弃一些成本投入较大的就业机会。
就业成本对贫困生来说是沉重的负担,再加之自身调节不到位,会出现较严重的心理失衡,导致其缺乏自信。在就业过程中,不少贫困生人际关系比较少,社会资源相对匮乏,经济上又缺乏必要的支持,因此往往会形成就业障碍。另外,家境贫困的大学生急于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因此对未来的工作往往寄予较高的期望值,这也是导致其成为就业困难群体主力军的原因。
(三) 身心障碍群体
首先是生理障碍群体。这部分群体主要是指因身体健康状况或体貌条件明显欠佳所导致的就业困难群体。虽然身患疾病或身体有残疾是客观造成的,不属于求职者的能力、品质因素,但是用人单位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在同等情况下,还是会将这部分学生排除在外,给这部分群体造成就业阻力。更重要的是由于生理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健康心理的发展。
而心理障碍群体主要是指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就业心理负担过重、就业心理恐慌等群体。这类群体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易产生自卑感、压抑感、失衡感、焦虑感、烦躁感等心理障碍。这些毕业生缺乏自信,担心受用人单位轻视和排挤,往往瞻前顾后、缩手缩脚,承受着比其他人更大的就业压力。由于自我调节能力较差,遇到压力无法排解,因此在就业时相对于其他同学压力更大,遇到挫折更容易一蹶不振。
身心存在缺陷的毕业生,在经受挫折后,容易产生对前途和命运的悲观情绪。求职时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这部分群体失落、自卑,精神压抑,负担沉重。
(四) 社交困难群体
社交困难群体是指因人际交往能力差而形成的就业困难群体。这部分群体的毕业生,可能学习成绩十分优异,但不善人际交往,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也有可能由于性格、秉性等先天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自卑、胆怯、孤僻、不善于表达、不善于交流、不善于交际。但是,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很大程度上会考察应聘者个性特征、谈吐表达、言行举止等方面的素质,可见人际交往能力过低会给大学生求职带来极大的影响。这部分毕业生,因为缺乏人际交往的锻炼,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在求职时往往不知所措,无法应对、解决出现的问题,不能与用人单位很好的交流、沟通,从而一次次的错失就业良机,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三、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途径
(一)帮助、引导就业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一个重要力量,就是把就业指导工作融入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从入学开始对困难学生应着重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热爱所学专业,专注提升自己专业技能。
引导学生认清就业观念中的种种错误倾向,加大教育力度,引导学生树立新型就业观。要注意引导学生克服等待观念和依赖思想,树立新时代艰苦创业的思想。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择业时都想找个理想职业,但一些同学往往抱有过分挑剔和攀比的心理,怕苦怕累,贪图享受。要积极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教育他们对客观存在的职业与主观自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忽视自身实际,好高骛远。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职业和选择职业,并做好自主创业的思想准备。
此外,还需积极宣传国家就业政策,介绍就业形势、社会需求及就业制度,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二)积极关注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开展个性化心理辅导
属于心理问题阻碍了择业进程的就业困难群体,往往由于自身的弱势,普遍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实际生活中,思想、情感和心理都充满矛盾并且带有明显的消极情绪和负面色彩。其必需由指导老师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对就业树立信心。对在求职中形成的自卑、胆怯、畏惧心理的学生,可以以座谈或者个别谈心的方式,突出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减少悲观、自卑、消极的心理影响。
学校要帮助困难群体了解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通过比照要求,让学生对自我能力进行评价,找出差距。由于目标明确,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会相对有所提高。这对营造学习氛围,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顺利进入社会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除了帮助他们缓解因就业带来的心理压力,鼓励他确立自信心,提高就业竞争力之外,同时也要鼓励同学相互之间进行鼓励和赞美,让赏识教育成为学生自信的动力。
(三)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难,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属于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人才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想在竞争中显示出较强的实力,关键还是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要提高教育质量,拓宽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些要素是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学校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尽最大努力帮助就业困难学生完善自我,提升就业竞争力,最终找到合适自己并且符合生涯规划的就业单位。
此外,大学生不但应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事实表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毕业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以获取更多的机会。一方面,学校通过教育育人,塑造学生诚信做人、自信竞争的优良品格,使学生能够真实客观的评价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未来,明确未来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作为困难群体中的毕业生更应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拓宽知识面,以较高的素质去赢得社会的青睐。所以,高校应深入挖掘有效的素质教育载体和教育形式,不要使就业困难群体在素质教育中被边缘化。
(四)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就此方面而言,高校可以选聘既有与就业工作相关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又富有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的人员来充实队伍,从源头上保证就业指导队伍的质量,从而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指导队伍。
就业指导人员的配备应该坚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就业指导的专职队伍包括专门负责就业工作的领导、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等。多组织职业指导教师参加职业指导和心理辅导业务知识的培训,了解社会就业形势,提升教师指导水平。同时,也可以配备教学专业教师,配合职业指导老师共同参与职业指导,弥补学生所学专业与职业指导教师存在专业不统一的现状。
此外,可以参照美国高校的一些做法,就业指导部门内部进行岗位分工,明确不同人员的职责,譬如专职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职业指导,而一般工作人员则做一些辅助的工作,如登记、档案管理等,同时接受专职教师的督导和培训等,这样可以使专职教师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究和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而一般工作人员在经过培训之后也可充实进来,打造精干高效的就业指导专职队伍。
(五)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关爱,建议政府出台就业政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是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的产物,有毕业生自身层面的主观原因,也有政府、社会和高校方面存在的客观原因。“僧多粥少”,已使得人们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产生怀疑。其实,这种怀疑有失偏颇。因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兴旺和发展,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
因此,政府应主动关爱弱势大学生就业群体。对于弱势大学生就业群体,政府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由政府出资予以补助或给予税收政策上的优惠。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弱势大学生群体进行自主创业,在政策、经济上给予双扶持。具体而言,从高校对大学生的了解和分析来看,迫切呼吁政府和社会加强对人才市场的宏观调控,尽快地规范人才选拔标准。与此同时,政府应该出台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艰苦的行业工作,拓宽大学毕业生的择业面。此外,也可以适当强制性地要求民营、股份制企业出台保障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福利待遇政策。
总而言之,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和指导工作在我国日渐走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工作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才问题是关系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尽可能让每一位毕业生将来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高度关注毕业生困难群体,帮助他们健康成长、顺利就业的任务刻不容缓。而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和指导更是每个学校、每一阶段都要面临的现实而又具体的任务,是保障高校毕业生出口顺畅的关键,也是其它相关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积极长效地开展此项工作,其意义不仅仅有利于解决困难群体学生的就业和自我价值体现,对高校的其它方面工作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米学芹,夏林,刘家友.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成因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45-46
[2]梁绍斌.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当代职业教育.2010(9):15-16
[3]彭军.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解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2-84
[4]李成禹.当前我国弱势群体就业问题探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4-26
[5]牟顺海,刘海琼.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机械职业教育.2010(10):38-39
[6]潘瑞,扬桦.浅议高校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0):36-38
[7]郭芮.略论辅导员在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发挥[J].出国与就业.2010(10):70-71
[8]吴学兵,吴海云.关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创新的思考[J].教育与现代化.2006(3):15-17
[9]眭国荣,王建明.弱势群体: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J].江苏高教.2005(6):18-20
[10]谢建平.试论对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出国与就业.2010(6):46-47
[11]刘春其.试论对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现代经济信息.2010(7):181-182
[12]邵霞琳.试论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因及职业指导[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3):242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