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之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基础,使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切实节省教学时数,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要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故此,我在教学的实践中尝试了“一课一得”的教法。
所谓“一课一得”就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中突出重点,让学生每学一篇课文,扎实学到一点知识并能把这点知识转化为能力。一篇课文是各种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师可以讲、学生可以学的内容是很多很多的……但事实上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样样都抓,而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抓一个重点,在每堂课的教学中集中解决一个问题,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样做到“一课一得”?试以初中语文《挥手之间)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打破“满堂灌”,只有敢“失”方能有所“得”
我在第一次教学《挥手之间》一文时,时代背景、解题、介绍作者、词义的理解辨析、文章结构、人物神态、动作……直到写作特点都讲了,课后自己觉得讲得很全面,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气氛也算热热闹闹,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授,学生此起彼落地回答,足足花了三课时,才把课文分析完。然而,学生到底从这篇课文中得到什么知识?东抓一把、西抓一把,结果学生什么都只懂点皮毛。长此下去怎样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呢?这岂不是“满堂灌”的陈旧教学必然产生的后果吗?
究竟如何正确使用教材,使学生有所“得”?第二次教学,我在制定教学要求时就大胆取舍,确定了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学习表现人民群众挥手向主席送行及主席挥手向人民群众告别时动作的动词的用法。如:写主席在飞机舱口那次富有历史性动作的挥手有'举、挥、停'等动词.其中作者连用五个'举'字;写人民群众对毛泽东主席的'依恋之情'有'拼、挥、涌',其中作者连用两个'拼'字、两个'挥,字、三个'涌'字;写主席面容出现在飞机窗口,人民群众对领袖的衷心爱戴有'投向、望、不离'等词……通过对这些动词的分析,突出了历史转折时期领袖和人民群众之间无间的亲密。按这一重点进行教学,花时少,效果比以前好。
实践使我懂得;确定教学要求,不能贪多求全,而必须大胆取舍,突出重点。也就是说只有不怕有所“失”,方能保证有所“得”。
二、全力以赴,一课攻破一个重点,一堂解决一个主要问题
确定了教学重点之后,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集中主要精力,攻破这个重点,以便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较扎实的知识。
全力以赴突破重点,就要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都突出重点。教学《挥手之间》一文,各教学环节我都抓住动词不放。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时把这些动词点出来,分析课文时把这些动词写出来,复述课文时要求学生把这些动词用进去。
这样一来,学生对这些动词的理解深刻了,懂得了要把一个人的动作写得具体,就必须正确地选用动词,而且对“人民群众挥手向毛主席送行一毛主席挥手向人民群众告别”时的心情也有了深切的了解,因为动作往往是思想感情的表露。
这样做,只用了两个教时,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还增加了朗读课文的时间,进行了复述,又做了“小练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三、按照“一课一得”的教学要求设计“练”的内容
要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安排适当的练,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
安排那些练的内容,也必须按照'一课一得'要求,精心设计。我让学生复述延安军民修飞机场的劳动场面,运用表现军民不怕劳累特别卖力气动作的动词。由于讲读课文时已突破了这一重点,故而大多数学生不觉困难。口述后我又安排学生笔述,还布置了以'擦玻璃窗';“当我来校读书走时”等为中心内容的课外“小练笔”,要求学生正确地选用动词,把自己(或同学)擦玻璃的过程具体地写成一段话,或将亲人送你来校……的过程写出。在这之前,我先组织了一次擦玻璃,要求自己注意擦的动作、或邻居擦的动作。动笔前,又让学生回忆、想象擦玻璃可能出现或必须出现的一些动作,讨论可以选用哪些动词。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提出了“擦、纵身一跃、踮、蹲、爬、跳、推、扶、拿、盯、抠、看、检查……”很多动词。由于正确地选用了动词,多数同学写得比较具体。有一同学写道:'前天,课外活动,班委会组织我们擦玻璃围。只见我的“邻居”打开窗户,站在板凳上,纵身一跃,跳上窗台,右手抠住砖缝儿,左手拿着废纸,眼睛紧盯窗子,认真擦起来,等擦中间窗的玻璃时,抠砖缝的手向下挪了挪,弯下腰,擦紧挨窗台的几块,又蹲下去,终于把玻璃擦得像面镜子,能照出人影来“。
通过这样的多次训练,学生对动词的准确理解运用得更深刻了。总之,“一课一得”的教法仿佛给学生的知识太少,太狭小。从一课来看也许是少了些,但从一个阶段来看,便能体现语文教学的循序渐进,也体现了知识逐步积累的可行性。一个学生从初一到初三,三年中要学二百四十篇左右的课文,如一课确实能扎实地'一得•这些知识积累起来,不也就多了,全了吗?
以上是我对“一课一得”的粗浅认识和不成熟的做法,概括起来就是:在确定教学要求时大胆取舍,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这一点,在练的过程中要巩固这一点。让学生一课一得,课课有得,逐步积累知识,扎实地提高读写能力。
所谓“一课一得”就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中突出重点,让学生每学一篇课文,扎实学到一点知识并能把这点知识转化为能力。一篇课文是各种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师可以讲、学生可以学的内容是很多很多的……但事实上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样样都抓,而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抓一个重点,在每堂课的教学中集中解决一个问题,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样做到“一课一得”?试以初中语文《挥手之间)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打破“满堂灌”,只有敢“失”方能有所“得”
我在第一次教学《挥手之间》一文时,时代背景、解题、介绍作者、词义的理解辨析、文章结构、人物神态、动作……直到写作特点都讲了,课后自己觉得讲得很全面,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气氛也算热热闹闹,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授,学生此起彼落地回答,足足花了三课时,才把课文分析完。然而,学生到底从这篇课文中得到什么知识?东抓一把、西抓一把,结果学生什么都只懂点皮毛。长此下去怎样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呢?这岂不是“满堂灌”的陈旧教学必然产生的后果吗?
究竟如何正确使用教材,使学生有所“得”?第二次教学,我在制定教学要求时就大胆取舍,确定了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学习表现人民群众挥手向主席送行及主席挥手向人民群众告别时动作的动词的用法。如:写主席在飞机舱口那次富有历史性动作的挥手有'举、挥、停'等动词.其中作者连用五个'举'字;写人民群众对毛泽东主席的'依恋之情'有'拼、挥、涌',其中作者连用两个'拼'字、两个'挥,字、三个'涌'字;写主席面容出现在飞机窗口,人民群众对领袖的衷心爱戴有'投向、望、不离'等词……通过对这些动词的分析,突出了历史转折时期领袖和人民群众之间无间的亲密。按这一重点进行教学,花时少,效果比以前好。
实践使我懂得;确定教学要求,不能贪多求全,而必须大胆取舍,突出重点。也就是说只有不怕有所“失”,方能保证有所“得”。
二、全力以赴,一课攻破一个重点,一堂解决一个主要问题
确定了教学重点之后,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集中主要精力,攻破这个重点,以便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较扎实的知识。
全力以赴突破重点,就要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都突出重点。教学《挥手之间》一文,各教学环节我都抓住动词不放。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时把这些动词点出来,分析课文时把这些动词写出来,复述课文时要求学生把这些动词用进去。
这样一来,学生对这些动词的理解深刻了,懂得了要把一个人的动作写得具体,就必须正确地选用动词,而且对“人民群众挥手向毛主席送行一毛主席挥手向人民群众告别”时的心情也有了深切的了解,因为动作往往是思想感情的表露。
这样做,只用了两个教时,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还增加了朗读课文的时间,进行了复述,又做了“小练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三、按照“一课一得”的教学要求设计“练”的内容
要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安排适当的练,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
安排那些练的内容,也必须按照'一课一得'要求,精心设计。我让学生复述延安军民修飞机场的劳动场面,运用表现军民不怕劳累特别卖力气动作的动词。由于讲读课文时已突破了这一重点,故而大多数学生不觉困难。口述后我又安排学生笔述,还布置了以'擦玻璃窗';“当我来校读书走时”等为中心内容的课外“小练笔”,要求学生正确地选用动词,把自己(或同学)擦玻璃的过程具体地写成一段话,或将亲人送你来校……的过程写出。在这之前,我先组织了一次擦玻璃,要求自己注意擦的动作、或邻居擦的动作。动笔前,又让学生回忆、想象擦玻璃可能出现或必须出现的一些动作,讨论可以选用哪些动词。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提出了“擦、纵身一跃、踮、蹲、爬、跳、推、扶、拿、盯、抠、看、检查……”很多动词。由于正确地选用了动词,多数同学写得比较具体。有一同学写道:'前天,课外活动,班委会组织我们擦玻璃围。只见我的“邻居”打开窗户,站在板凳上,纵身一跃,跳上窗台,右手抠住砖缝儿,左手拿着废纸,眼睛紧盯窗子,认真擦起来,等擦中间窗的玻璃时,抠砖缝的手向下挪了挪,弯下腰,擦紧挨窗台的几块,又蹲下去,终于把玻璃擦得像面镜子,能照出人影来“。
通过这样的多次训练,学生对动词的准确理解运用得更深刻了。总之,“一课一得”的教法仿佛给学生的知识太少,太狭小。从一课来看也许是少了些,但从一个阶段来看,便能体现语文教学的循序渐进,也体现了知识逐步积累的可行性。一个学生从初一到初三,三年中要学二百四十篇左右的课文,如一课确实能扎实地'一得•这些知识积累起来,不也就多了,全了吗?
以上是我对“一课一得”的粗浅认识和不成熟的做法,概括起来就是:在确定教学要求时大胆取舍,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这一点,在练的过程中要巩固这一点。让学生一课一得,课课有得,逐步积累知识,扎实地提高读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