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教学当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围绕这个主体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而要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学习外,主要是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促进他们去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
学生对某门学科是否感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教这门课的教师。学生对某位老师有好感,就会爱屋及乌,对他所任教的课也感兴趣;反之,若学生不喜欢这位老师,他们也会讨厌听他的课。所以要培养学生学化学的兴趣,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为此,我觉的教师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1 态度随和,语言幽默
原苏联教育家米·斯特洛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态度随和,可亲可近方能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融入学生当中去;幽默风趣,绘声绘色才能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一个面无表情,语言枯燥乏味的老师肯定是不受学生欢迎的。要成为一名好教师,我们首先要从语言文采方面提高自身的修养。
2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多鼓励表扬学生
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及课堂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作为老师既不能一刀切,也不能两极分化地去对待。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不断进取的学习态度;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首先要进行成功意识的灌输,督促他们按时完成作业,鼓励他们锲而不舍,在成功中培养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克服困难,力争上游;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由于他们成绩差,心理上或多或少有些障碍,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点燃他们的自信,在课堂上留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作答,遇到回答不出来的时候适当加以引导,尽量使之一次次地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不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批改作业的过程中,都要积极地鼓励每一位学生,表扬和肯定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如可以用“不错,继续努力”或“很好,有进步”或“要加油了”等字眼。
3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在学习当中,学生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学习书本内容除了应付考试外还有什么用?要使学生认识到我们不是为了考试才学习,教师在课堂中应适当地例举一些相关的生产、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同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训练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让学生从解释身边化学现象、处理身边化学问题做起,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处理一些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4 把握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窗口。生动形象、剧烈奇幻的实验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们不但要做好演示实验,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条件。在课堂演示实验中注重师生、生生互动。当教师提出演示实验由个别学生到教台完成时,学生都跃跃欲试,都想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形成一种“动”的气氛。在学生代表“登台表演”的同时,台下的学生进行评判和纠正错误,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和操作方法,这样由台上局部“动”,牵引台下整体“动”,形成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这时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适时抓住时机,讲实验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学生对实验的亲自参与和教师的讲解,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培养了学生在实验中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当然,参与课堂演示实验的学生毕竟只有一小部分,因此还应重视学生的分组实验课。如果说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生动有趣,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正如有些学生所说:“见到仪器手发痒,不摸不弄不舒畅”,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尽可能的多做分组实验,满足学生这种迫切的心理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5 重视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探究性学习的学习目标与一般的学科教学作相比,它更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仅是一般的理解和掌握,更强调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结果,通过探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以下几个方面能力:
首先,获得亲身参与探究,寻求知识的体验。,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态度,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乐于探究的习惯,激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探究性学习,关键在于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最终得出结论,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等综合应用能力。
其次,学会交流与合作。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离不开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一个人要能在现代社会上立足就必须有一定的协作能力。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提供了一个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空间,学生要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团结协作的精神,学会交流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
最后,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生在这种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并且形成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的正确态度;同时可以培养学生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努力探索的顽强毅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与学,本身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教师的教,是紧紧围绕学生的学,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如何去学习和思考问题;学生不仅要学,更要会学。新世纪的教师,除了自身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敬业的精神、宽容的爱心,更要在教学方式上灵活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达到教学合一的目的。?总之,在教学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的,只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就能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学生对某门学科是否感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教这门课的教师。学生对某位老师有好感,就会爱屋及乌,对他所任教的课也感兴趣;反之,若学生不喜欢这位老师,他们也会讨厌听他的课。所以要培养学生学化学的兴趣,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为此,我觉的教师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1 态度随和,语言幽默
原苏联教育家米·斯特洛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态度随和,可亲可近方能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融入学生当中去;幽默风趣,绘声绘色才能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一个面无表情,语言枯燥乏味的老师肯定是不受学生欢迎的。要成为一名好教师,我们首先要从语言文采方面提高自身的修养。
2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多鼓励表扬学生
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及课堂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作为老师既不能一刀切,也不能两极分化地去对待。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不断进取的学习态度;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首先要进行成功意识的灌输,督促他们按时完成作业,鼓励他们锲而不舍,在成功中培养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克服困难,力争上游;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由于他们成绩差,心理上或多或少有些障碍,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点燃他们的自信,在课堂上留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作答,遇到回答不出来的时候适当加以引导,尽量使之一次次地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不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批改作业的过程中,都要积极地鼓励每一位学生,表扬和肯定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如可以用“不错,继续努力”或“很好,有进步”或“要加油了”等字眼。
3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在学习当中,学生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学习书本内容除了应付考试外还有什么用?要使学生认识到我们不是为了考试才学习,教师在课堂中应适当地例举一些相关的生产、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同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训练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让学生从解释身边化学现象、处理身边化学问题做起,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处理一些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4 把握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窗口。生动形象、剧烈奇幻的实验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们不但要做好演示实验,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条件。在课堂演示实验中注重师生、生生互动。当教师提出演示实验由个别学生到教台完成时,学生都跃跃欲试,都想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形成一种“动”的气氛。在学生代表“登台表演”的同时,台下的学生进行评判和纠正错误,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和操作方法,这样由台上局部“动”,牵引台下整体“动”,形成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这时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适时抓住时机,讲实验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学生对实验的亲自参与和教师的讲解,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培养了学生在实验中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当然,参与课堂演示实验的学生毕竟只有一小部分,因此还应重视学生的分组实验课。如果说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生动有趣,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正如有些学生所说:“见到仪器手发痒,不摸不弄不舒畅”,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尽可能的多做分组实验,满足学生这种迫切的心理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5 重视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探究性学习的学习目标与一般的学科教学作相比,它更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仅是一般的理解和掌握,更强调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结果,通过探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以下几个方面能力:
首先,获得亲身参与探究,寻求知识的体验。,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态度,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乐于探究的习惯,激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探究性学习,关键在于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最终得出结论,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等综合应用能力。
其次,学会交流与合作。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离不开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一个人要能在现代社会上立足就必须有一定的协作能力。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提供了一个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空间,学生要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团结协作的精神,学会交流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
最后,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生在这种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并且形成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的正确态度;同时可以培养学生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努力探索的顽强毅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与学,本身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教师的教,是紧紧围绕学生的学,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如何去学习和思考问题;学生不仅要学,更要会学。新世纪的教师,除了自身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敬业的精神、宽容的爱心,更要在教学方式上灵活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达到教学合一的目的。?总之,在教学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的,只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就能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发展智力,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