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预测”单元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yd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统编教材中设置了阅读策略单元,其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了基础。因此,在小学起始阶段就应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而“预测”正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核心要素。本文就预测单元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预测单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1-0040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传统的语文课堂基本上是教师单纯地“填鸭式”讲解,学生处于被动的接收状态,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针对这种现实问题,统编教材设置了阅读策略单元,其中创造性地设置了“预测”单元,以帮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动践行者。
  一、当前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实践意义
  一直以来,我国语文的阅读策略教学都是在教师对学生讲解完文本之后进行的,阅读策略教学滞后于文本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无法得到阅读方法上的锻炼和提高,严重束缚了小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另外,当前语文教学不是按照某一年级设定的,而是按照学段划分的,这就导致阅读策略的教学缺乏针对性和指向性,可执行性和操作性较差。因此,开展基于预测单元的阅读策略探究,可改变学生当前被动阅读的状态,使学生成为“快乐阅读”“自主阅读”以及“积极阅读”的阅读者,以达到提升阅读效率的目的,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二、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预测”单元教学策略
  1.依据学情,开展预测单元的教学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是从三年级开始设置预测单元的教学,这也是小学生第一次真正接触主动阅读策略教学的课程。虽然这是第一次真正开展预测单元的学习,但是早在二年级的语文课程中就已经开始为预测策略的教學进行了必要的铺垫。比如,在二年级的课文《蜘蛛开店》的课后作业中就有相关思考题,让学生尝试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续编。还有在《祖先的摇篮》这一篇文章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在他们心目中祖先会做什么,这些都是对预测策略学习进行的有效铺垫。但是学生的层次和水平是不尽相同的,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生活背景等基础信息,开展难度适中、贴合学生学情的预测策略教学。
  比如,针对三年级的小学生,其对预测策略的掌握和应用还处于比较粗浅的阶段,除了受到自身的认知水平、阅读技巧以及生活经验之外,更容易受到语文教师的影响,此时,语文教学要在课文趣味性的基础上,让学生建立起初步的有意识的阅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故事脉络预测。而针对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这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预测阅读策略,可以根据教师所教的预测策略进行针对性的模仿以及运用,针对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要注重引导,加强学生有意识地进行预测策略的应用,逐渐使得学生能够从无意识的阅读状态转向有意识、主动积极的阅读状态,并在一定的逻辑依据前提下不断验证和提高自己对故事脉络的预测水平。教师则要在学生预测的过程中做好监控和鼓励,尊重学生所做的各种合理预测,鼓励学生大胆预测,使学生在预测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2.立足“预测”单元,整体设计课程教学
  预测策略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系统的学习过程,要讲究循序渐进以及层层推进,从激发学生的阅读预测兴趣着手,重在逐步培养学生的预测意识以及预测习惯,然后由学生尝试独自进行文章的阅读预测,从而逐步形成独立预测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结合课本中的课文,整体把握预测单元。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一篇课文是需要学生精读处理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旁批、课后题等辅助教学的材料,首先教给学生进行文章预测的方法,并提示学生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同步进行文章的预测,以“学习预测 巩固预测 独立预测”的教学训练目标建立正向的引导。从预测单元的整体开始设计课程目标,合理编排“预测”的环节以及目标,使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节拍、准确领悟教师的教学意图,并能够有效吸收教师设置的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从而在此基础上能够对课文进行深度的解读。
  在具体的预测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可以按照由扶到放层层推进,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例,首先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文章的通读,并利用文章的批注向学生进行预测演示,说明预测的注意事项和预测的方法和依据。在学习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之后,要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预测方法进行巩固,在《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这一篇课文中要将学习到的策略进行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给学生施展才华的空间和时间,按照小组来尝试对这篇文章进行续编,由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上台演讲,并对续编合理、故事精彩的小组进行奖励和表扬,教师要在一旁做好课程时间和节奏的整体把控,适时地进行点评和点拨。
  3.注重预测迁移的应用,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预测策略之后,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具备对不同阅读文章的预测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聚焦预测策略迁移能力的培养,从单元内的迁移到课外的阅读迁移两个方面着手,尤其是重视课外阅读这一环节。
  比如单元内的迁移,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课的预测方法,一边阅读一边预测。其次是课外阅读的预测,教师要让学生拓宽视野,重视并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训练,丰富学生的眼界和知识,促进学生多读书、会读书意识的逐渐形成,使学生能够既“得法于课内”,又能够“得益于课外”。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选择一些书籍,比如每学期为学生划定十本课外书,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并在阅读过程中达到预测策略的锻炼。
  综上所述,阅读预测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家长以及学生共同努力,为学生的阅读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整体把控课堂教学的设计以及做好课外阅读的预测能力迁移,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东屏镇中心小学325700)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比较简单,对事物的看法比较直观.但小学数学抽象性比较强,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主动调动学生的学
初中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基础性课程,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地采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是很有效果的.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课堂注意力集中程度,对培养课堂良好的教
在新课改的推进过程中,更加多样化的高效教学方式逐渐被挖掘出来,反思性学习能够对知识的概念进行重新阐述,对学习成果进行二次加工处理.学生的反思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初中地理教师要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讲解,为学生展现一场别开生面的地理学知识盛宴,使他们看到地理知识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从而增加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