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所谓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在没有现成解决方案的情况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找出一条摆脱困境的出路,就是想方设法绕过障碍达到问题的答案。新课程标准将解决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能够系统地分析和预测具体问题,在复杂情境中学到的知识而非固定的,相当灵活和具有挑战性的创造性思维来探索和解决。有让小学生用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迁移到课程情景中解决的新问题,以及通过数学模型,解决方案,假设和推理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的实际问题。面对新的问题,如何找到解决的办法和方法?本文就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目标、内容和策略展开了分析以及讨论。
引言:数学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如何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自己的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面对现实问题时,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尽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看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是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每个教师都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把教学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和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步发展。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目标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明确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目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对解决问题的目标进行了如下描述:首先,学生初步学会站在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且可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以及技能去解决问题,不断发展应用知识。其次,逐步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一套策略,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并且不断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再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可以与其他人进行交流思维的过程以及结果。最后,可以形成反思以及评价的意识。
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内容和策略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充分认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历,运用多种方式或手段,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出学习与数学问题密切相关的问题。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要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接触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应通过小型竞赛,填空,回答问题,讲故事等方式创造适当的情境。使学生触境生情、触境生思、触境生问,并能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内容,有些数学问题是随着情境的出现而直接提出的。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创设生动有趣的意境,这样可以启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之中,不断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演示分月饼的有关情境,4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2块;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1块。教室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只有1块月饼,还是把它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你会想到什么?(每人分得多少?该怎么分?该怎么写?)通过借助学生熟悉的“分月饼”教学实例,劲儿引导学生感知从用整数表示两块月饼、一块月饼,到两人分吃一块月饼怎么表示?这样一来自然地将分数产生在平均分基础上的事实展現在学生面前,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增加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同时不断激励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这是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解决问题的中心环节。学习数学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数学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积极的参与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予指点,激励和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从事知识探索的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材料信息,留出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通过有针对性的操作,观察,交流和讨论,组织学生解决问题,主动构建自主的认知结构,营造自主探索的氛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自由地运动,焕发主体意识,将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发表意见,大胆表达意见,在分析和交流过程中分析数学问题,理解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和策略,然后在小组内进行沟通,形成初步方案。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探索过程,在重点领域,困难的地方总结和思考如何指导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实践应用,归纳总结。实际应用是促进学生巩固知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基本途径,使学生对实践活动形成理性认识;归纳完整的知识体系或知识结构可以促进学习,易记,有利于应用。学生要在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利用数学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加深理解,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巩固了对新知识的理解,要注意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学生成为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将新知识融入到现有的认知结构中,提高认知结构,促进更好的迁移和利用。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数学来自现实生活,也适用于现实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实践设计的应用应侧重于重点领域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实践,着眼于指导思想,形成方法和技巧。应用形式要新颖多样(设计专项练习,比较练习,变式练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多样性,给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解决问题的时间。应用学生的能力和成效,及时进行诊断和评估,指导和纠正,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发展和改进。在归纳总结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概括的方法归纳法,质疑法,启导法等。主要注意精炼简明,应紧扣重点,要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形式要新颖,方法要灵活。教师在课堂总结中鼓励学生组织认知结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稳定和完善。
(四)作业反馈,矫正提高。这里的作业指的是家庭作业,课堂作业,顾名思义在课堂上完成以及作业的反馈,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作业,及时反馈教学质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及时评估作业的反馈意见,可以动员学生主动解决问题,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课堂操作设计紧扣教材要求,难易适度,有一定覆盖面,形式多样,随时收集反馈意见。一些比较基础的堂上练习,可以放手让学生先自我评价,再同桌互评互教互学;重点问题由教师讲评,针对重点问题进行讲评分析;个别问题则对个别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帮扶,及时查漏补缺矫正提高。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组织形式。“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注重创设适宜的情境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载体,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主动探究 解决问题,并实践应用归纳总结,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以教师适当的点拨、引导、激励为支点,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情境的创设和学生的主动探究,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结语: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梅.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 新课程:小学版, 2013(1):20-20.
[2]王丽莉.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思考与实践初探[J]. 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9):00299- 00299.
[3]孙来根. 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J]. 学生之友:小学版, 2011(4):35-35.
引言:数学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如何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自己的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面对现实问题时,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尽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看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是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每个教师都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把教学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和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步发展。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目标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明确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目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对解决问题的目标进行了如下描述:首先,学生初步学会站在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且可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以及技能去解决问题,不断发展应用知识。其次,逐步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一套策略,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并且不断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再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可以与其他人进行交流思维的过程以及结果。最后,可以形成反思以及评价的意识。
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内容和策略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充分认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历,运用多种方式或手段,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出学习与数学问题密切相关的问题。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要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接触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应通过小型竞赛,填空,回答问题,讲故事等方式创造适当的情境。使学生触境生情、触境生思、触境生问,并能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内容,有些数学问题是随着情境的出现而直接提出的。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创设生动有趣的意境,这样可以启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之中,不断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演示分月饼的有关情境,4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2块;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1块。教室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只有1块月饼,还是把它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你会想到什么?(每人分得多少?该怎么分?该怎么写?)通过借助学生熟悉的“分月饼”教学实例,劲儿引导学生感知从用整数表示两块月饼、一块月饼,到两人分吃一块月饼怎么表示?这样一来自然地将分数产生在平均分基础上的事实展現在学生面前,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增加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同时不断激励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这是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解决问题的中心环节。学习数学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数学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积极的参与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予指点,激励和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从事知识探索的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材料信息,留出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通过有针对性的操作,观察,交流和讨论,组织学生解决问题,主动构建自主的认知结构,营造自主探索的氛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自由地运动,焕发主体意识,将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发表意见,大胆表达意见,在分析和交流过程中分析数学问题,理解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和策略,然后在小组内进行沟通,形成初步方案。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探索过程,在重点领域,困难的地方总结和思考如何指导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实践应用,归纳总结。实际应用是促进学生巩固知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基本途径,使学生对实践活动形成理性认识;归纳完整的知识体系或知识结构可以促进学习,易记,有利于应用。学生要在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利用数学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加深理解,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巩固了对新知识的理解,要注意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学生成为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将新知识融入到现有的认知结构中,提高认知结构,促进更好的迁移和利用。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数学来自现实生活,也适用于现实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实践设计的应用应侧重于重点领域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实践,着眼于指导思想,形成方法和技巧。应用形式要新颖多样(设计专项练习,比较练习,变式练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多样性,给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解决问题的时间。应用学生的能力和成效,及时进行诊断和评估,指导和纠正,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发展和改进。在归纳总结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概括的方法归纳法,质疑法,启导法等。主要注意精炼简明,应紧扣重点,要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形式要新颖,方法要灵活。教师在课堂总结中鼓励学生组织认知结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稳定和完善。
(四)作业反馈,矫正提高。这里的作业指的是家庭作业,课堂作业,顾名思义在课堂上完成以及作业的反馈,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作业,及时反馈教学质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及时评估作业的反馈意见,可以动员学生主动解决问题,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课堂操作设计紧扣教材要求,难易适度,有一定覆盖面,形式多样,随时收集反馈意见。一些比较基础的堂上练习,可以放手让学生先自我评价,再同桌互评互教互学;重点问题由教师讲评,针对重点问题进行讲评分析;个别问题则对个别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帮扶,及时查漏补缺矫正提高。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组织形式。“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注重创设适宜的情境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载体,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主动探究 解决问题,并实践应用归纳总结,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以教师适当的点拨、引导、激励为支点,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情境的创设和学生的主动探究,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结语: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梅.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 新课程:小学版, 2013(1):20-20.
[2]王丽莉.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思考与实践初探[J]. 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9):00299- 00299.
[3]孙来根. 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J]. 学生之友:小学版, 2011(4):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