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价微课教学在高职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级临床专业2个班,每班各56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学生的人体解剖学标本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期末考试实验组学生解剖学标本考核和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25.56±2.18)分、(63.06±2.64)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分别为(21.81±2.04)分、(48.21±3.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学微课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性应用,成为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 微课教学 评价
【基金项目】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改研究课题(课题编号:YZJG17E09),课题名称:教育信息化视域下高职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效果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1-0174-02
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以及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全新要求,传统的解剖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能够运用到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我院2016年主持了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项目,《人体解剖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已经完成了脉管系统、内分泌、感觉器等系统共二十余个微课,联合其他院校制作的微课作品,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人体解剖学》教学资源库。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到,微课在人体解剖学实际教学应用的效果评价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微课在解剖学教学中实际应用的效果如何,如何评价微课在解剖学实际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对微课以后的发展都有着指引的作用。由此看出微課在解剖学实际教学应用的效果评价研究的重要性及其迫切性。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我院2017级临床专业两个班共112人为研究对象,每个班各56人,一个班分为对照组,另一个班为实验组,进行对照研究。两组授课教师配备无差异,学生性别、年龄构成比、入学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的教学
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提前预习教材,老师利用板书、解剖挂图或多媒体课件讲授,课后学生再复习,并进行实验课。
1.2.2实验组的教学
实验组在采用传统教学的同时,应用微课辅助教学,微课教学资源包含微设计、微课件、微视频、微练习以及评价反馈系统。任课教师首先在实验组班级建立云班课教学平台,或建立班级QQ群学习交流平台,将制作完善的微课资源上传至学习平台。学生在课前登陆学习平台预习教学内容,课中教师会用微课PPT对所学内容进行讲解,课后教师将根据教学需要及时向学习平台上传相关习题,学生学习结束后可以自行测试,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在学习平台讨论区,教师会上传一些制作标本或临床解剖方面的视频供学生观看。
1.3 统计学方法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相应的数据使用 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学期结束后,由学校统一安排考试,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即标本考核成绩(30分)和理论考试成绩(70分)。结果显示实验组期末标本考核成绩(25.56±2.18)分和理论考试成绩(63.06±2.64)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21.81±2.04)分、(48.21±3.63)分,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说明微课教学效果显著。
3.讨论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它短小精悍、内容新颖。刚一出现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我国微课的相关研究是从2011年开始,同时大部分医学院校相继启动了人体解剖学微课资源库的建设,并逐步把微课资源应用于解剖学教学实践中,但目前国内对微课在人体解剖学实际教学应用的效果评价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探索在我院这样一所高职院校进行《人体解剖学》微课资源库建设和应用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评价是教学环节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微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发现微课在解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做出修正,促进微课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微课进行教学,从而提高解剖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鹏,马永臻.微课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138-141.
[2]赵晓平,王俊峰,彭云滔,等. PBL与微课融合应用于系统解剖学内脏学实验课的教学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28).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 微课教学 评价
【基金项目】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改研究课题(课题编号:YZJG17E09),课题名称:教育信息化视域下高职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效果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1-0174-02
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以及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全新要求,传统的解剖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能够运用到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我院2016年主持了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项目,《人体解剖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已经完成了脉管系统、内分泌、感觉器等系统共二十余个微课,联合其他院校制作的微课作品,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人体解剖学》教学资源库。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到,微课在人体解剖学实际教学应用的效果评价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微课在解剖学教学中实际应用的效果如何,如何评价微课在解剖学实际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对微课以后的发展都有着指引的作用。由此看出微課在解剖学实际教学应用的效果评价研究的重要性及其迫切性。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我院2017级临床专业两个班共112人为研究对象,每个班各56人,一个班分为对照组,另一个班为实验组,进行对照研究。两组授课教师配备无差异,学生性别、年龄构成比、入学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的教学
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提前预习教材,老师利用板书、解剖挂图或多媒体课件讲授,课后学生再复习,并进行实验课。
1.2.2实验组的教学
实验组在采用传统教学的同时,应用微课辅助教学,微课教学资源包含微设计、微课件、微视频、微练习以及评价反馈系统。任课教师首先在实验组班级建立云班课教学平台,或建立班级QQ群学习交流平台,将制作完善的微课资源上传至学习平台。学生在课前登陆学习平台预习教学内容,课中教师会用微课PPT对所学内容进行讲解,课后教师将根据教学需要及时向学习平台上传相关习题,学生学习结束后可以自行测试,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在学习平台讨论区,教师会上传一些制作标本或临床解剖方面的视频供学生观看。
1.3 统计学方法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相应的数据使用 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学期结束后,由学校统一安排考试,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即标本考核成绩(30分)和理论考试成绩(70分)。结果显示实验组期末标本考核成绩(25.56±2.18)分和理论考试成绩(63.06±2.64)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21.81±2.04)分、(48.21±3.63)分,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说明微课教学效果显著。
3.讨论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它短小精悍、内容新颖。刚一出现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我国微课的相关研究是从2011年开始,同时大部分医学院校相继启动了人体解剖学微课资源库的建设,并逐步把微课资源应用于解剖学教学实践中,但目前国内对微课在人体解剖学实际教学应用的效果评价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探索在我院这样一所高职院校进行《人体解剖学》微课资源库建设和应用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评价是教学环节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微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发现微课在解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做出修正,促进微课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微课进行教学,从而提高解剖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鹏,马永臻.微课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138-141.
[2]赵晓平,王俊峰,彭云滔,等. PBL与微课融合应用于系统解剖学内脏学实验课的教学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28).